12 词四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2 词四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4 21:3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章节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课时 1 课型 古文阅读课
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写作背景及词的特征;能够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把握作者感情; 借助品析字词句来赏析本词2.通过朗读继续提高诵读能力,品味意境;3.感受作者胸襟、抱负,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借鉴。
重难点 1、认识作者、写作背景及词的特征;能够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把握作者感情; 借助品析字词句来赏析本词2.通过朗读继续提高诵读能力,品味意境;
教材分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词四首》中的其中第一首。词人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放,这首词作于词人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的第二年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之际。抒发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和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定风波》是九年级下册四首课外词中的一首,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于黄州,元丰五年三月七日词人借途中遇雨的所思所感,表现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本节把《江城子》作为重点,扩展阅读《定风波》,感受词人豪放旷达的人格
学情分析 学生前在状态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八上《记承天寺夜游》八下《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了解苏轼被贬黄州的经历和苏轼面对挫折的态度,九上《水调歌头》,了解苏轼仕途失意外放密州思念亲人和旷达胸襟,九上的诗词三首学生也初步感悟了诗词的韵律特点,了解知意情的学习诗词方法。本文学习提升点:辨析诗词区别,继续用知意情学习诗词的方法,领会作者的豪情壮志。学生差异分析:学生个体:学生品析词句的能力水平不同,具体表现为60%的学生读完文本后能够结合注释了解大意,在这些同学中,仅有30的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表达;其余的的同学还有待提高。虽然学生积极表达的热情有所提高,但仍旧缺少联系文本来用心思考,深度思考,表达的质量有待提高。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差异资源,通过组内、组际、生生、师生多重互动交流与评价,努力实现语文能力、情感态度的正面强化和多面辐射,让每一个学生能在课堂上获得生长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常规积累
1.运用多媒体,进行词知识竞赛 关于苏轼,你有多少了解一生沉浮、一生漂泊是他命运的最真实的写照,今天我们借助两首词来认识这位豪放派的大词人!2.背景资料展示。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设:1.有关诗词知识对比2.学生展示课前苏轼的资料,教师补充,互相交流。 建立起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和已有知识的联系。
第一环节了解大意感知词人豪放 学生自读,借助注释,了解诗词大意。如有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全班讨论,帮助解决疑难。点拨:为报倾城随太守、酒酣胸胆尚开张、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亲射虎、看孙郎、西北望,射天狼。
3.有感情朗读,归纳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苏轼? 学生自主翻译。预设: 重点词 句突破,体验豪放预设: 出猎时装束 出猎时场面. 出猎时语言 ……希望 ……壮志 积累重点实词,关注典故,提升了解诗词大意的能力让学生抓住词眼来把握词人形象,理清思路。
第三环节点评词句感悟提升 点评这首豪放词,向同学们推荐你的词句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好的词句,仔细品味。要求:1.把你的理解批注在书上。 2.自己完成后小组交流小结:密州词是苏轼文学作品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密州出猎》是作者的第一首豪放词,名词还有《水调歌头》,黄州作品达到了作者的文学顶峰,作者完成了人生的蜕变! 预设:1 炼字 狂、 画面 老夫、鬓微霜,又何妨? 胸胆尚开张 写法(典故) 点评中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学习点评的方法。
第五环节扩读 2.巩固练习,扩展阅读。(1)用知、意、情和点评词句的方法来自学《定风波》 (1)挑人读(2)结合注释,说大意(3)质疑交流,从不同角度,说说你的感悟小结,看东坡,不要只看他的豪放,要看他的忠义的持守,他的政治理想,他的失意挫折之中的旷达胸怀。 对比两首,《定风波》借风雨表达作者的旷达,《江城子》我们看到词人的豪放,看到他对国家朝廷的忠诚,亦有失意中的旷达! 预设:一蓑烟雨任平生、山头斜照却相迎、也无风雨也无晴点拨:由自然界的风雨联想到人生的栉风沐雨,作品意蕴深刻,再次感受作者的旷达胸襟,学习作者面对挫折保持平静的心态! 能力延伸,作者情感和现实生活相联系,提升育人价值!
板书设计 江城子 定风波 狂 风雨 豪放 旷达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