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7 开国大典
教师 张开华
字词学习
政府 政府 来宾 栏杆 汇集 爆炸 宣传
政治 学府 贵宾 栏目 交汇 火爆 宣布
旗帜 阅读 制度 坦克 距离 隆重 发射
独树一帜 查阅 控制 坦率 差距 克隆 射手
写字指导
本课有14个要写的字,结构都是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需要注意的是,“宣”和坦”最后一笔的横都要写得长一点,托住上面的部分,使整个字平稳匀称;“盏”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点;“爆”右下的部件不是“水”,“隆”右半部分的中间不要少一横。
先关注第1、2、3自然段,了解开国大典的总体情况是什么?
用一个词来形容典礼的场面。
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初读课文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会场的位置
会场的布置
宽阔,广大。
开国大典
想一想:从入场后到群众游行,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作标记)
早上六点钟、下午三点整、阅兵式开始、阅兵式完毕、傍晚、晚上九点半
早上六点钟
下午三点整
晚上九点半
阅兵式开始
阅兵式完毕
傍晚
表示时间的词语
标明时间节点的词语
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用小标题进行概括)
“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概括为
“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
“阅兵式开始”
群众
入场
概括为
阅兵式
概括为
群众游行
按照各个场面的顺序读一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说说开国大典的过程。
提取关键信息
读一读第1-13自然段,聚焦阅兵式场面。说说这个场面描写了什么内容?谈谈对这一场面的总体感受。
“阅兵式”场面中点面结合的写法
点面结合
按照阅兵式的顺序写了“检阅部队——各兵种行进——群众欢呼”几方面内容,初步感受人民军队阅兵时气势威武、庄严隆重和人民群众欢喜、激动的心情。
再次研读这一部分,思考课文是怎么描写阅兵这一场面的?(边读边勾画)
汇报交流
关键词句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接着是步兵一个师……接着是炮兵一个师……接着是一个战车师……接着是一个骑兵师(同时人民空军的飞机飞过)……”
阅兵式的场面是按照 顺序写的。各军兵种描写的角度相同吗?
各方阵的行进
说说描写有什么特点?
海军突出的是服装颜色特点
步兵突出方阵行进特点
与各兵种的部分的描写有什么不同?
这些是对“面”的描写,而各兵种的部分是具体的“点”的描写。
点面结合
“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
总体描写
第二课时
朗读,并谈谈朗读感受。
这种“点面结合”的方法既有整体感受、又能突出特点。
感受到各个方阵的气势,更能够感受到整个阅兵的庄严、隆重、气势恢宏。
点
面
从人们的动作、欢呼声、身体上的感受等你体会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交流群众观礼的画面
自豪
激动
这个部分怎么朗读?
一方面读出阅兵场面的庄重、威武,一方面读出群众的激动与自豪之情。
体会热烈的气氛和激动的心情
品读语句
课文中有很多地方,都表现了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也体现出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和兴奋的心情。
读读课后题给出的三个句子并进行交流。
“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
“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可以感受到,会场的环境布置也能衬托出现场庄严、隆重的气氛。
点
面
第二句描写了什么?
从群众入场时广场气氛的描写中体会到场面气势恢宏,气氛热烈。
群众入场时广场气氛。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点
面
体会到群众热情、激动的心情。
第三句,从阅兵式上描写观众鼓掌、欢呼的情景,你体会到了什么?
再找一找课文中这样的描写,并且在旁边批注上自已的感受。
急切、激动的心情。
如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人们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你知道这是什么表达手法吗?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反复的表达手法。
体会到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思考:课文结尾“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有什么深刻含义?
“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
“战士们挺着胸”
“像钢铁巨人一样”
对人民军队的赞美和为人民军队感到自豪的感情。
这句话不仅是说灯笼的火把照亮了北京城,更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全中国永远摆脱了黑暗,获得了光明。
说一说自己查到的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资料,并谈一谈体会?
新中国成立之前,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吃不饱,穿不暖,还要饱受欺凌,国家内忧外患。
圆明园的毁灭
南京大屠杀
而今,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了,国富民强。我们要热爱祖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板书设计
7 开国大典
点
面
结合
聚焦典型
烘托氛围
一点一面
多点罗列
1.抄写生字、词。
2.预习“阅读链接”(查资料)。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