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突破》2015-201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课件:第六章 实数(7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分突破》2015-201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课件:第六章 实数(7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4-05 21:26:02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课 堂 精 讲课 前 预 习第1课时 平方根(1)课 后 作 业第六章 实数课 前 预 习1.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 .2.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一个  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  .3.∵52= ,∴25的算术平方根是 ,
即 = .4.∵( )2= ,∴ 的算术平方根是 ,

即 = .算术平方根正025555. 9的算术平方根为( )
A.9 B. 9 C.3 D. 3知识点1.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例1】 (1)如果 ,那么正数    ;
如果 ,那么正数    .课 前 预 习课 堂 精 讲C4类 比 精 炼知识点2.求算术平方根
【例2】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10000的算术平方根是 ;
(2) 的算术平方根是 ;
(3) 0.16的算术平方根是 ;
(4)0的算术平方根是 .1.如果m2=25,那么正数m= ;
如果m2=0.01那么正数m= .50.1课 堂 精 讲1000.402.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⑴0.0016 ⑵121 ⑶42类 比 精 炼课 堂 精 讲【例3】小文的房间的面积为10.8㎡,房间地面恰巧由120块相同的正方形地砖铺成,每块地砖的边长是多少?解:设每块地砖的边长是x,
则120x2=10.8,
解得x=0.3,即每块地砖的边长是0.3 m.4. 4的算术平方根是(  )
  A.±2 B.2 C.﹣2 D. 5.数5的算术平方根为(  )
  A. B.25 C.±25 D.±类 比 精 炼3.求下列各式的值:
(1) ; (2) ;

(3) ; (4) .1.2100课 后 作 业BA课 后 作 业6. 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2 B. ±2 C. D. ±7.己知一个表面积为12dm2的正方体,则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为(  )
  A. 1dm B. dm C. dm D. 3dm8. 的算术平方根是   .9.计算: =   .CB3课 后 作 业※10.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 ;
; ;
观察所得结果,总结存在的规律,应用得到的规律可得 = . 11. 若 ,则 的值为 .12.已知 .(1)当x>0时, 则x= ;
(2)当x<0时, 则x= .10110210410310201413-3课 后 作 业13. 如果正方形的面积是25,
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 ;
如果正方形的面积是5,
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 ;
如果正方形的面积是S(S>0),
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 .14. 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3) (4)51310能 力 提 升※15.如图甲,把一个边长为2的大正方形分成四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再连接大正方形的四边中点,得到了一个新的正方形(图中阴影部分),求:
(1)图甲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2)图甲中阴影部分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3)如图乙,在数轴上以1个单位长度的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表示数1的点为圆心,以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负半轴于点A,求点A所表示的数是多少?能 力 提 升课件11张PPT。课 堂 精 讲课 前 预 习第2课时 平方根(2)课 后 作 业第六章 实数课 前 预 习1.11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 .2. , ,

,     .3.面积为36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面积为S的正方形的边长表示为 .4. 用计算器求: ≈ .5. 介于哪两个整数之间 .121.3463.60564和5课 堂 精 讲知识点1.求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
例1.估算 的近似值(精确到0.01)类 比 精 炼2.估算 -2的值 ( )
A.在1和2之间
B.在2和3之间
C.在3和4之间
D.在4和5之间1.细心阅读下面内容,然后写出下列式子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
∵ ,即 ,∴
(1) ;
(2) .1 2
4 5C课 堂 精 讲3.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精确到0.01):
(1) ; (2) ;

(3) ; (4) ; 知识点2.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例2】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精确到0.01):
(1) ; (2) ;
(3) ; (4) .类 比 精 炼1.7320.760.350.262.6517.720.350.63课 后 作 业4. 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的本身,则这个数是( )
A. 1 B. 0 C. -1 D. 0 或15.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精确到0.001)6.填空
. . .
. .
被开方数扩大(或缩小)与它的算术平方根扩大(或缩小)的规律是:被开方数的小数点每移动 位,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就相应地移
动 位.D1.414561 10 100
0.1 0.01两一课 后 作 业7.已知 ,不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8.已知 .
(1) ; (2) ;9.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6 (2) .22.36<>0.0223624.490.7449课 后 作 业10.若 , .
.若 ,则a= .11.任何一个小数,都可以改写成它的整数部分与它的纯小数部分的和的形式.例如: . 若设 的纯小数部分为a,则a= .12. 和 之间 ,它的整数部分是 ,它的小数部分是 . 17.32173.20.0173230000006761课 后 作 业13.14. 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0cm2,它的长与宽的比为4:3,求它的长和宽.(精确到0.1cm)-76课 后 作 业15.求下列算式的值.
课 后 作 业16. 要用一张面积为900cm2的正方形纸片,能否裁出一块面积为600 cm2,长与宽的比为5:3的长方形纸片吗?为什么?课件10张PPT。课 堂 精 讲课 前 预 习第3课时 平方根(3)课 后 作 业第六章 实数课 前 预 习1.如果 ,那么x叫做a的 或 ;表示为:x= . 2.求一个数a的 的运算,叫做开平方.3.正数有 个平方根,它们互为 数;0的平方根是 ;负数 .4. 如果x2=16, 那么x= ; 16的算术平方根 是 ,16的平方根是 .5.如果x2=49,那么x叫做 的 ,
即x= .平方根二次方根平方根两相反0没有平方根449平方根课 堂 精 讲类 比 精 炼1.如果 ,那么 x叫做 的 ,即 x= .
2.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 256 (2) (3)0.25 例1.求 的平方根 10平方根课 堂 精 讲3. 求式子 中x 的取值范围知识点2.被开方数的非负性
例2. 若 x和y 是实数,且 则 x-y的值是 .类 比 精 炼-1解:被开方数需大于或等于零,∴3+x≥0 ∴x≥-3
分母不能等于零,∴x-1≠0, ∴x≠1
故x≥-3 且x≠1课 后 作 业4. 若 有意义,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一切数 B.正数 C.非负数 D.非零数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3是9的算术平方根; ②36的平方根是6;
③7的平方根是 ; ④ 的平方根是-13.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6.下列各式中无意义的式子是( )CCC课 后 作 业7.若 ,则xy﹣3的值为 .
8.一个数的一个平方根是2,则这个数是 .
9. 如果6是一个数的平方根,那么这个数的另一个平方根是________.
10. 若 ,则x-y的值为_______.4-62课 后 作 业11. 求出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2.已知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3和4-a,求这个数负的平方根是多少?解;因为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所以(2a-3)+(4-a)=0,得a=-1,即2a-3=-5
故这个数的负的平方根是-5课 后 作 业13 . 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课 后 作 业14. 自由下落物体的高度h (单位: m)与物体下落的时间t (单位: s)之间的关系是 . 有一物体从57.6m高的楼顶自由落下, 物体落到地面需要几长时间?能 力 提 升*15. 我们来探究 .请同学们先算算下面的两组式子,然后归纳结论.
由此可知:

归纳:课件11张PPT。课 堂 精 讲课 前 预 习第4课时 立方根(1)课 后 作 业第六章 实数课 前 预 习1.如果 那么, x叫做a 的平方根,类似地,如果 那么, x叫做a 的 ,记作 .
2. 23=______ ;(-2)3=______; 0.53=_____;
(-0.5)3=______; 03=______.
3.(1)∵23= ,∴2叫做 的 ,用等式表示为: ;
(2)∵(-2)3= ,∴ -2叫做 的立方根,用等式表示为: ;.
4.如果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7,那么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为 ;如果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0,那么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为 .立方根8-80.125-0.125088立方根-8-83课 堂 精 讲类 比 精 炼知识点1.立方根的概念
例1.求出下列各数的立方根:1. 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课 堂 精 讲类 比 精 炼4-32C课 堂 精 讲类 比 精 炼知识点2.开立方的概念
例3. 求下列各式的值:3. 求下列各式的值:课 后 作 业4.﹣8的立方根是( )
5. 的立方根是( )
A. ﹣1 B. 0 C. 1 D. ±1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正数的立方根是一个正数;
B.负数的立方根是一个负数,
的立方根;
D. ACD课 后 作 业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正数的平方根是一个正数; ②负数的立方根是一个负数,③ -3是-27 的立方根; ④ (-2)2的平方根是-2 ;⑤ (-5)3的立方根是 -5
⑥0的平方根与立方根都是0.
A. 2个; B.3个; C.4个; D.5个.
8.若a3=﹣8,则a的绝对值是( )
9. 4的算术平方根是 ,9的平方根是 ,﹣27的立方根是 .
10.计算:CA2-3-2课 后 作 业11.求下列各式的值:12.求出下列各式的值课 后 作 业13.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课 后 作 业14.求下列各式的值:课 后 作 业15.在一次设计比赛中,两位参赛者每人可得到1立方米的可塑性材料,甲把它塑造成球体,乙把它塑造成正方体。按照比赛规定,作品高度不超过1.1m,分析说明他们设计的作品是否符合要求。解:正方体 , 球体 ,所以甲不符合要求,乙符合要求。课件12张PPT。课 堂 精 讲课 前 预 习第5课时 立方根(2)课 后 作 业第六章 实数课 前 预 习正1.正数的立方根是一个 数;负数的立方根是一个 数;0的立方根是 .
3.当x_____ 时, 有意义.
4.﹣0.008的立方根是( )
A.0.2 B.﹣0.2
C.0.02 D.﹣0.02
5.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a 的立方根时,按键顺序是:
负0-2-2=-3-3=为任何实数B课 堂 精 讲类 比 精 炼知识点1.利用立方根概念解方程。
例1. 解方程:
1.求下列各式中的x 课 堂 精 讲类 比 精 炼知识点2.利用计算器求立方根.
例2.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保留4个有效数字)2.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保留4个有效数字)课 后 作 业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数的立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B.一个数的立方根与这个数同号
C.如果一个数有立方根,那么它一定有平方根
D.一个数的立方根是非负数
4.若用湘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上使用的某种计算器进行计算,则按键的结果为( )


A. 21 B. 15 C. 84 D. 67BD课 后 作 业5.已知 的值是( )

A.24.72 B.53.25
C.11.47 D.114.7
6.若 ,则x与y的关系是( )
A.x+y≠0 B.x与y相等
C.x与y互为相反数 D.
7.比较大小:
8.-27的立方根与 的平方根的和是 . CC><0或-6课 后 作 业9.用“*”表示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正实数a,b,都有a*b=+1.例如,4*8=+1=3,那么15*27= .
10.由下列等式 …所
提示的规律,可得出一般性的结论是_______.4课 后 作 业11.(1)一个正方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 ,它的棱长变为原来的几分之几?
(2)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n倍,它的棱长变为原来的几倍?课 后 作 业12.将一个正方体的三条棱都增加2cm,它的体积达到216cm3,求正方体原来的棱长.解: 设正方体原来的棱长为x (cm), 依题意, 得:
答: 正方体原来的棱长是4cm.课 后 作 业13.已知:(x+9)2=169,(y-1)3=-0.125,
求 的值.解:x=4,x=-22(舍)y=0.5,原式=2-4+3=1. 能 力 提 升*14.已知m是 的整数部分,n是 的小数部分,求m-n的值。能 力 提 升*15.我们知道 也成立,若将 看成 的立方根, 看成 的立方根,我们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若两个数的立方根互为相反数,则这两个数也互为相反数.
试举一个例子来判断上述猜测结论是否成立;
若 互为相反数,求 的值.课件12张PPT。课 堂 精 讲课 前 预 习第6课时 实 数(1)课 后 作 业第六章 实数课 前 预 习1.实数的概念: 小数叫做无理数
; 和 统称为实数.
2.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是( )
3.在实数 中,无理数有( )个
A.1 B.2 C.3 D.4
4.实数0是( )
A. 有理数 B. 无理数 C. 正数 D. 负数
5.在数轴上与原点相距 个单位的点表示 无限不循环有理数无理数DBA课 堂 精 讲类 比 精 炼知识点1.无理数的概念
例1.实数 (相邻两个3之间依次多一个1),其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4 B. 2 C. 1 D. 31. 在实数 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DB课 堂 精 讲知识点2.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
例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类 比 精 炼2.下列各数中:课 堂 精 讲类 比 精 炼课 后 作 业4.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数包括有理数、无理数和零
B.有理数就是有限小数和整数
C.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无理数 D.无论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都是实数
6.零是( )
A.最小的有理数
B.绝对值最小的实数
C.最小的正数,最大的负数
D.最小的整数BDB课 后 作 业8 .下列各数中:
有理数有: ;无理数有: .
9.已知下列各数:
则无理数有 ;分数有 .
10.已知 a、b 为两个连续的整数, ,则 a+b .7.下列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A11课 后 作 业11.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下:

当输入的x=16时,输出的y等于__________.
12. 大于 且小于 的整数是 .
13.写出两个无理数,它们的乘积是有理数。2,3课 后 作 业14. 有没有最小的正整数?有没有最小的整数?有没有最小的有理数?有没有最小的无理数?有没有最小的实数?有没有绝对值最小的实数?有最小的正整数1,没有最小的整数,没有最小的有理数,没有最小的无理数,没有最小的实数,有绝对值最小的实数0能 力 提 升*15. 细心观察图形,认真分析各式,然后解答问题
(1)请用含有 n( n是正整数)的等式表示上述变化规律.
(2) 求出 的值.课件12张PPT。课 堂 精 讲课 前 预 习第7课时 实 数(2)课 后 作 业第六章 实数课 前 预 习实1.数轴上的点与 数成一一对应关系.
2.实数 a的相反数是 .正实数的绝对值是 ,负实数的绝对值是 .
3.计算
4. 的相反数为 ,绝对值为 .
5.在数轴上表示 的两个点的距离是 .-a它本身它的相反数课 堂 精 讲类 比 精 炼知识点1.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例1.实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1.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计算|a﹣b|的结果为( )


A. a+b B. a﹣b C. b﹣a D. ﹣a﹣bDC课 堂 精 讲类 比 精 炼知识点2.实数的性质
例2. 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2.已知 五个数由小到大的排列起来:课 堂 精 讲类 比 精 炼例3.计算:3.计算:解:原式=4+1﹣2=3.课 后 作 业4.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A.整数 B.有理数
C.无理数 D.实数
5.如图,数轴上的A、B、C、D四点中,与数 表示的点最接近的是( )

A. 点A B. 点B C. 点C D. 点D
6. 设 a是实数,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是正数; B. a是负数;
C. a是0; D. a是非负数.DBD课 后 作 业7.如果2a 与3-a 是互为相反数,则 a=( )
A.3; B.-3; C.1; D.-1.
8.a、b两个实数在数轴上如第8题图所示,化简式子 的结果是( )
A.1 B.-1 C.0 D.3
9. 的相反数是_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__;
10.计算:
BB3课 后 作 业11.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课 后 作 业 12.如图所示,面积为40 m2的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面积为3 m2的小正方形,求a的值.(精确到0.1)能 力 提 升 *13. 式子 的值随x取值的不同而不同,它的值能是任意的吗?课 后 作 业*14.观察下列各式及其验算过程:(1)按照上述两个等式及其验证过程的基本思路,猜想 的变形结果并进行验证;
(2)针对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写出用n ( 为任意自然数n,且 )表示的等式,并给出证明。能 力 提 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