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教材复习-主题四 植物的生活-植物对物质的吸收、运输 蒸腾作用课件(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教材复习-主题四 植物的生活-植物对物质的吸收、运输 蒸腾作用课件(共5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2-15 16:0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主题四 植物的生活
第一部分 福建中考考点过关
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教材复习
植物对物质的吸收、运输 蒸腾作用
考点1 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5年4考)
1.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1)无机物:水、无机盐——主要由根从土壤中吸收。
(2)有机物:淀粉等——叶片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2.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
(1)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2)无机盐缺乏的症状
症状
缺氮 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缺磷 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缺钾 植株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3)植物的生长还需要许多其他种类的无机盐。有些无机盐的需要量十分
微小,但它们在植物的生活中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缺少含硼的
无机盐,油菜就会只开花而不结果实。
【特别提醒】 同种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及不同植物同一生长时期,需要的无
机盐和水的量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合理施肥,合理灌溉。
(4)农业生产中补充无机盐的常用方法
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土壤溶液中的无机盐往往满足不了植物生活的需要,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就需要施肥。肥料一般分农家肥和化肥两种。
农家肥 化肥
优点 来源广、成本低、肥效长, 能改良土壤 肥效高、见效快
缺点 见效较慢 养分单一,长期施用污染环境,土
壤易板结
应用 适宜做基肥 适宜做追肥少量施用
(5)无土栽培
①概念:不用土壤,而是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
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液来栽培植物。
②优点:无土栽培可以更合理地满足不同植物以及同一种植物不同的生长期
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从而使植物长得更好。
考点2 植物对物质的吸收和运输(5年5考)
1.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1)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
成熟区(根毛区)。
(2)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①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这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因而具有强大的
吸水能力。
②根毛细胞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
③成熟区上部形成导管,适于运输水分。
2.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
(1)植物茎中的输导组织【2022版课标新增】
输导组织 导管 筛管
结构特点 由许多长形、管状的细胞所组成, 这些细胞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上 下细胞间的细胞壁已经消失,形成 中空的管道,细胞是死细胞 上下细胞间的横壁上有筛
孔,细胞是活细胞
作用 从下往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从上往下运输有机物
【特别提醒】 除茎以外,根和叶脉内也有导管,这些导管相互连接在一起,
形成了水分运输的管网,根吸收的水就通过这个管网被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
分,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与水一起通过这个管网被运输到植物体的
各个部分。
(2)水分的运输途径
土壤中的水分 根尖成熟区表面的根毛细胞 成熟区内部的导管 茎中的
导管 叶、花、果实等。
真实情境
1.移栽植物时根部带土坨的目的是保护____________,防止植物吸水能力降
低,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2.【新课标情境素材】施肥过多会造成植物烧苗,原因是施肥过多导致土壤
溶液浓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植物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从
而导致细胞______(填“吸水”或“失水”)。
3.【新课标情境素材】环割树皮提高水果产量的原理是树皮中的输导组织
______被切断,阻止了果树枝条的叶片产生的有机物的向下运输,从而提高
同一枝条上果实的品质。
幼根和根毛
大于
失水
筛管
考点3 植物的蒸腾作用(5年5考)
1.蒸腾作用的概念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特别提醒】 植物吸收的水分,一部分被叶肉细胞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
动,其余的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
2.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叶片由表皮、叶肉与叶脉三部分组成。
叶片结构示意图
叶片结构 结构特点 组织 功能
表皮 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由一层排列 紧密的细胞构成,其上分布有气孔 属于保护组 织 具有保护功能
叶肉 由许多叶肉细胞组成,叶肉细胞中 含有许多叶绿体,使叶片呈现绿色 属于营养组 织 能进行光合作
用制造有机物
叶脉 分布在叶肉中,是叶片的“骨架”, 内有导管和筛管 内有机械组 织和输导组 织 具有支持和输
导功能
【特别提醒】 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气孔
结构 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分布 气孔的分布因植物类型的不同而不同。陆地生活的植
物,叶片下表皮的气孔一般多于上表皮;浮水植物的气
孔分布在叶片上表皮
功能 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共用通道
气孔的 开闭 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控机 制 保卫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控制着气孔的开闭。当保卫细胞吸
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缩小
或闭合
【特别提醒】 保卫细胞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续表
4.影响蒸腾作用的外界因素
(1)光照:一定范围内,较强的光照会提高空气的温度和叶片的温度,使
叶片内水分汽化过程加速,蒸腾作用加强。
(2)湿度:较大的湿度使水分汽化速度减慢,蒸腾作用减弱。
(3)空气流动的速度:叶片周围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腾作用越强。
水循环的途径
5.蒸腾作用的意义
(1)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
机盐的需要。
(2)可以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3)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6.蒸腾作用的应用
移栽植物时常去掉部分枝叶,选择在阴雨天或傍晚移栽,移栽后进行遮阴,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减弱蒸腾作用,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易混易错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蒸腾作用直接促进了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
×
[解析] 蒸腾作用直接促进了根对水分的吸收,间接促进了根对溶于水中的
无机盐的吸收。故本题说法错误。
(2)蒸腾作用促进了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向上运输。( )

(3)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水分全部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
×
[解析] 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水分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其
余的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故本题说法错误。
实验6 观察叶片的结构
实验过程
实验目的:一、练习徒手切片。二、认识叶片的结构。三、观察叶片的表皮
细胞、保卫细胞和气孔。
操作步骤:
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1.选取叶片:选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2.切取材料:用左手固定叶片一端,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从另一端沿
和主叶脉垂直的方向迅速切割叶片,多切几次,每切一次刀片要蘸水一次,
以便将切下的叶片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
3.选材制片:用毛笔从水中蘸取最薄的叶片切片,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制
成临时切片。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
1.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临时切片,找出薄而比较完整的部位进行观察。
2.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面的永久切片。
三、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叶片(如菠菜叶片)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叶表皮上的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半月形细胞)和气孔。
观察结果:
1.叶片由表皮、叶肉与叶脉三部分组成。
2.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
3.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实验点拨
1.切割叶片时,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迅速切割,目的是使切下的叶片更薄。
为了使光线透过便于观察,应多切几次,选取最薄的一片。
2.选取切下来的薄片时要用毛笔蘸取,不能用手拿,以免破坏薄片结构。
3.撕取植物叶片下表皮时不要带叶肉,否则会影响观察结果。
. .
. .
. .
. .
一题通关
下图表示在“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中,将叶片制成临时切片,并在光学显微
镜下观察叶片结构的情况。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有关结构的名称: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⑤ _______。
叶脉
叶肉
气孔
液泡
细胞壁
(2)叶片的表皮细胞中______(填“有”或“没
有”)叶绿体。
没有
(3)制作临时切片时,要捏紧并排的两片刀
迅速
最薄
片______切割,多切几次,选取其中______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4)图中的[①]______内有导管和筛管,起输导作用。
(5)气体进出叶片的结构[③]______的开闭是由__________控制的。
叶脉
气孔
保卫细胞
(6)在观察了叶片的结构后,某同学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 的热水中,
很快发现叶片表面产生许多小气泡,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
这种现象说明( )
C
A.叶片下表皮的光照弱 B.叶片上表皮含叶绿体比下表皮多
C.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 D.叶片下表皮产生的氧气多
命题点1 植株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5年4考)
1.[2023福建中考,28(2)] 往稻田里施肥,主要是给水稻的生长提供
_________。
2.[2021福建中考,28(2)] “疏松细土”层利于枝条长出____吸收水分;
“基肥”层可提供甘薯生长需要量最多的含氮、磷、____的无机盐。
无机盐


命题点2 植物对物质的吸收和运输(5年5考)
3.[2024福建中考,29节选] 中药黄精是黄精植株的根状茎,具有提高免疫
力、降血糖血脂和消炎等功效。黄精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______运往根状茎。
拓展设问 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______运往其他部位。
筛管
导管
4.[2023福建中考,32(2)] 下图播种移苗中用以保护
根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带土坨移苗
5.[2022福建中考,27(1)] 丹参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_____
______。丹参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输导组织的______运输至根。
成熟区(或根毛区)
筛管
6.[2020福建中考,31(2)] 移栽南瓜幼苗时根部带土,是为了保护根尖吸
水的主要部位——
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熟区(或根毛区)
命题点3 植物的蒸腾作用(5年5考)
7.[2023福建中考,9] 为提高扦插成活率,减少叶片数量的主要目的是降低
( )
C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8.[2022福建中考,15] 我国有记录的最高树木——云南黄果冷杉,高达83.2
米。促进其根部的水分运输到树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
C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9.[2021福建中考,28(1)] 通常选择阴天进行扦插,是为了降低________
___,减少扦插枝条的水分散失,提高成活率。
蒸腾作用
10.[2020福建中考,5] 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C
A.根 B.茎 C.叶 D.花
拓展设问 蒸腾作用的“门户”是______,它的张开或闭合是依靠__________
的吸水和失水;荷叶的该结构主要分布在________(填“上表皮”或“下表
皮”)。
气孔
保卫细胞
上表皮
新课标 新考向
1.【核心素养·探究实践】[2024烟台中考改编] 研究者测量了一棵树18小时
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水分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
的是( )
D
A.水分的运输速率始终大于吸收速率
B.水分的运输和吸收都与蒸腾作用无关
C.水分运输和吸收的最高速率相同
D.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吸收速率存在相关性
2.【新考向·真实情境】如图表示人们正在给一些刚移栽的
树木输液。为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你认为输入的液体成分
和输液管的针头必须插入的组织分别是( )
C
A.水、保护组织 B.无机盐、机械组织
C.水和无机盐、输导组织 D.有机物、营养组织
3.【核心素养·生命观念】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森林里却显得格外凉爽湿润,
这与植物的哪项生理活动有关 ( )
A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提醒:完成练习帮 主题四 课时2
基础过关
1.[2024山西中考] 据2024年5月新闻报道,中国农科院采用精准调配的营养
液代替土壤,在新疆和田试种快速繁育的水稻获得成功。该营养液为水稻提
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水和( )
D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无机盐
[解析]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中国农科院采用精准调配的营养液代
替土壤,在新疆和田试种快速繁育的水稻获得成功。该营养液为水稻提供的
主要营养物质是水和无机盐。故选D。
练习册
2.海水稻等植物能从盐碱土壤中吸收水分,是由于其( )
A
A.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大 B.根毛细胞内溶液量较多
C.叶片较大,失水较多 D.茎能够贮存大量水分
[解析] 当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当植
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海水稻等植物能从
盐碱土壤中吸收水分,是由于其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大,大于盐碱地的
土壤溶液浓度。故选A。
3.[2024龙岩期中] 为促进绿萝生长,可定期施加营养液。营养液中无机盐
含量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无机盐含量 氮 25
磷 18
钾 17
微量元素总量 0.2
B
A.绿萝对氮、磷、钾需求量较大 B.无机盐主要在根尖分生区被吸收
C.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和叶 D.蒸腾作用为无机盐运输提供动力
[解析] 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和无机盐,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根尖成熟区,B错误。故选B。
4.根的吸水能力是影响小麦长势的重要因素。下列四株小麦的根尖结构图中,
吸水能力最强的是( )
C
A. B. C. D.
[解析] 根尖成熟区具有大量根毛,增大了水和无机盐的吸收面积。观察选
项图可知,C的根毛数量最多,长度最长,吸水能力最强。故选C。
5.[2024湖南中考] 一株玉米一生需要消耗超过200千克的水,绝大部分水通
过叶片散失的生理过程是( )
C
A.分解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解析]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
作用。植物吸收的水分,小部分被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其余的大部分
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故选C。
6.2024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6个植树节。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A.植树前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方便运输
B.移栽时带土坨能减少对根毛的损伤
C.水分通过导管输送到植物体各部位
D.夏日可在大树下乘凉,这与蒸腾作用有关
[解析] 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植树前剪去部分枝叶
可以减弱树木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故选A。
7.下图是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C
A.①内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
B.③和⑥细胞内均有叶绿体
C.⑥吸水时,气孔闭合
D.⑤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解析] ①是叶脉,内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A正确。③是叶肉,⑥是保卫
细胞,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内均有叶绿体,B正确。⑥保卫细胞吸水时,气
孔张开,C错误。⑤是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D正确。故选C。
8.[2024无锡中考] 下面几种植物中,宜被选作植物蒸腾作用实验材料的是
( )
C
A.雪松 B.仙人掌 C.天竺葵 D.睡莲
[解析] 为适应寒冷或干旱的环境,雪松和仙人掌的叶特化成针状,以减弱
蒸腾作用,减少热量或水分的散失,因此不宜被选作植物蒸腾作用实验材料,
A、B不符合题意。天竺葵的叶为片状,且为陆生植物,容易观察其蒸腾作
用,因此宜被选作植物蒸腾作用实验材料,C符合题意。睡莲生活在水中,
不易观察其蒸腾作用,因此不宜被选作植物蒸腾作用实验材料,D不符合题
意。故选C。
9.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A.能促进根对水的吸收 B.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C.能增加空气的湿度 D.能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解析] 蒸腾作用能促进根对水的吸收,促进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增加空气的湿度,但不能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错误。故选D。
10.【核心素养·探究实践】[2024乐山中考改编] 某同学尝试探究不同因素
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选取同一植物大小一致、叶片数量相同的
三根枝条,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
B保留全部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分
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并盛有等量清水的量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筒中。将这三个装置同时放在下图所示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量筒液面的
变化。
(1)A枝条可以和___枝条形成对照实验,探究温度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B
[解析] 若要探究温度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应设置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除温度外,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由实验设计可知,A枝条可以和B枝条
形成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2)为了确保量筒中水分减少是因为被植物吸收了,该实验方案应如何改
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
油滴能防止量筒内水分的自然蒸发
[解析] 量筒中水分的自然蒸发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为了确保量筒中水分
减少是因为被植物吸收了,应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这
是因为油滴能防止量筒内水分的自然蒸发。
(3)一段时间后,如果液面下降最多的是插有B枝条的量筒,则实验结论
是:蒸腾作用主要通过植物的______________进行;温度升高,蒸腾作用
______。
叶片(或叶)
增强
[解析] A枝条与B枝条相比,主要区别是枝条所处的环境温度;C枝条与B枝
条相比,主要区别是叶片数量。一段时间后,如果液面下降最多的是插有B
枝条的量筒,则实验结论是:蒸腾作用主要通过植物的叶片(或叶)进行;
温度升高,蒸腾作用增强。
(4)根据上述实验结论,请你提出一条有利于树木移栽的措施: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栽时减去部分枝叶(或选择在温度较低的时间移栽)
[解析] 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可提出有利于树木移栽的措施:移栽时减去部
分枝叶、选择在温度较低的时间移栽。
能力提升
11.[2024吉林中考] 如图是利用气球和注射器等材料制
作的植物气孔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
A.①模拟保卫细胞,控制②的开闭
B.②模拟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C.③模拟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D.夜幕降临后,大多数②呈图示状态
[解析] ①模拟保卫细胞,控制②气孔的开闭,A正确。
②模拟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B正确。③模拟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C正确。图示气孔为开放状态,
夜幕降临后,大多数②气孔呈闭合状态,D错误。故选D。
12.某同学为了让蟹爪兰多开花,在开花前对其施加磷肥和钾肥,结果蟹爪
兰出现了萎蔫现象。该同学应该立即采取的补救措施是( )
B
A.给花盆疏松土壤 B.向花盆中浇适量的水
C.将花盆搬到阳光下 D.用黑色塑料袋将花盆罩起来
[解析] 某同学为了让蟹爪兰多开花,在开花前对其施加磷肥和钾肥,结果
蟹爪兰出现了萎蔫现象。这是由于施肥过多,土壤溶液浓度过大,大于根毛
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从而导致根毛细胞失水,植物萎蔫。该同学应该立即采
取的补救措施是向花盆中浇适量的水,减小土壤溶液的浓度。故选B。
13.[2024湖南中考节选] 农田长期耕种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单纯施用化肥
易造成土壤板结,这些都会影响稻谷产量。为探究可持续耕种模式,研究者
引入紫云英与水稻轮作模式,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甲组(不施化肥) 乙组(单施全量化肥)
土壤含氮量
土壤总孔隙度 未测量
稻谷产量
项目 丙组(紫云英还田) 丁组(紫云英还田并施用
的全量化肥)
土壤含氮量
土壤总孔隙度
稻谷产量
注:“”表示基准值,“ ”表示相对于基准值的增量
(1)紫云英是豆科植物,在稻谷秋收后播种,来年春季盛花期时可将其翻
耕用作绿肥(即“紫云英还田”)。紫云英、水稻同属于______(填“裸子”或
“被子”)植物。根瘤菌与紫云英共生,能增加土壤中含____无机盐的含量。
被子

[解析] 紫云英和水稻都有花、果实和种子,所以它们同属于被子植物。紫
云英是豆科植物,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豆科植物能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而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即增加土壤中含氮
无机盐的含量。
(2)据表可知,与乙组相比,丙和丁两组的土壤总孔隙度都增加,说明紫
云英还田能够______(填“加重”或“减轻”)因单施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程度。
丙和丁两组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
丁组稻谷产量最高。
减轻
是否施用的全量化肥
[解析] 据表可知,与乙组相比,丙和丁两组的土壤总孔隙度都增加,说明
紫云英还田能够减轻因单施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程度。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
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其他条
件都相同的实验,该条件称为变量。由此可知,丙和丁两组可形成一组对照
实验,变量为是否施用 的全量化肥。
(3)研究者认为丁组为最优方案,写出两条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丁组方案土壤总孔隙度的增量最多;丁组方案稻谷产量最高;丁组能较多地增加土壤含氮量(写出两条即可)
[解析] 据表可知,乙、丙、丁三组相较于甲组,土壤含氮量的增量丙组
丁组 乙组,稻谷产量的增量丁组 乙组 丙组;丙、丁两组相较于乙组,
土壤总孔隙度的增量丁组 丙组。因此,研究者认为丁组为最优方案,理
由是:丁组方案土壤总孔隙度的增量最多;丁组方案稻谷产量最高;丁组能
较多地增加土壤含氮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