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名句名篇默写(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名句名篇默写(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5 10:3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名句名篇默写
1.根据语句情景,填写恰当的内容。
(1)诗人笔下,水有千姿百态:有“ ,浪淘风簸自天涯”的磅礴之气;也有“ ,两山排闼送青来”的秀丽之姿;更有“野旷天低树, ”的清幽之美。
(2)爱国之志,古人常用诗文表达:如诸葛亮明志表决:“ ,死而后已”,曹植豪迈直言:“捐躯赴国难, ”。
(3)“ ,走的人多了, 。”这句话曾经激励了多少热血青年走出迷茫。
2.根据古诗和课文填空
(1) ,听取蛙声一片。
(2)南朝四百八十寺, 。
(3) ,望湖楼下水如天。
(4)红军不怕远征难, 。
(5)锺子期死,伯牙 ,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6)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 ,天空是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达我满心的愉快。
(7)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的碧绿的西瓜。
3.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练习。
(1)观春色,绘春景:“千里莺啼绿映红, ”,色彩明丽,有色有声。
(2)伟人的气魄和胸怀令人叹服。面对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毛主席始终保持乐观心态,“五岭逶迤腾细浪, ”,就是其真实的写照;面对黑暗的社会,鲁迅先生勇敢呐喊和探索,“其实地上 , ,也便成了路”,这是他探索的脚步。
(3)品读诗词就像是在和诗人谈心。读“儿童相见不相识, ”,我读出了诗人的感慨和伤怀;读“捐躯赴国难, ”,我体会到了诗人视死如归、报效祖国的决心;读“ ,听取蛙声一片”,我感受到了词人看到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
(4)本学期的很多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 的狼牙山五壮士, 的老支书, 的贝多芬。这学期,我还读了一些课外书。比如《童年》,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 ,原因是 。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 。”
(2)七八个星天外, 。旧时茅店社林边, 。
(3)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照着她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 —— 。
(4) ,走的人多了, 。
5.古诗词文填空。
(1)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沙》(其一)
(2) ,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
(3) ,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等闲识得东风面, 。——《春日》
(5)锺子期死,伯牙 ,终身不复鼓琴,以为 。
——《伯牙鼓琴》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黑云翻墨未遮山, 。
(2) ,浪淘风簸自天涯。
(3)儿童相见不相识, 。
(4)捐躯赴国难, 。
(5)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 。
(6)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看到了 笔下的《草原》,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我看到了一个 的鲁迅先生,知道了《玄秘塔碑》是唐代著名书法家 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7.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草原》一文的作者是 。文章先描写了 ,再描写草原迎客、待客的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景,最后以含义丰富的诗句“ , ”表达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
(2)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
(3)《七律·长征》中,全诗是围绕“ , ”这两句写的。
(4)曹植“捐躯赴国难, ”的豪气是爱国;李纲“ , ,不可以尺寸与人”的信念是爱国;陆游“ ”的精神也是爱国。
8.积累运用。
(1)文中有风景。“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 ,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 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 和大牛都有时候 ,好像回味着草原的 。”
(2)诗词有温度。 (写人名)用“移舟泊烟渚, 。”来抒写思乡之情,毛泽东用“ , 。”来简述“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事件。孟浩然用“开轩面场圃, 。”来表现朋友间的交谈甚欢。贺知章用“ ,笑问客从何处来。”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无奈与感慨。
(3)历史会说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家国情怀。“ , ,不可以尺寸与人”是抗金名臣李纲的民族气概。“捐躯赴国难, ”是文学家曹植的崇高信仰。“ ”是爱国诗人陆游的炽热心声。
(4)人物有特点。通过学习,我认识了《狼牙山五壮士》中 的五壮士,《桥》中 的党支部书记,《穷人》中 的桑娜,《童年》中 的阿廖沙。
(5)文学常识应知晓。老舍被誉为 ;苏轼和辛弃疾是 派词人的代表;《小英雄雨来》是一本 (写体裁);《穷人》的作者是俄国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代表作有 、 等。
9.填空。
(1)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为崇高之志,以报国为终生之责:有“捐躯赴国难, ”的曹植,有“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的李纲,有“位卑未敢 ”的爱国诗人陆游……更有战争年代为祖国、为人民牺牲自己的 、 ……他们热爱祖国,勇于为国献身,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诗中有景更有情。在诗中,我们可以领略“等闲识得东风面, ”的春日风光,还可以看到“黑云翻墨未遮山, ”的夏日奇景,还有“绿树村边合, ”的田园风光。在诗中,我们可以品味“移舟泊烟渚, ”的游子愁怀,感受“ ,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豪迈。
10.按你所积累的知识填空。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 (朝代)的 。这是一首 ,“西江月”是 ,其中“ , ”写出了丰收在望的喜悦。
(2)绿树村边合, 。
(3) ,望湖楼下水如天。
(4)待到重阳日, 。
(5)陆游的“ ”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说的是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不敢忘记忧国忧民的责任。
11.根据内容填空。
(1)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
(2)知否?知否? 。
(3)零落成泥碾作尘, 。
(4) ,一尊还酹江月。
(5)《七律·长征》中,总括全诗内容的两句诗是:“红军不怕远征难, 。”
(6)辛弃疾的“ ,清风半夜鸣蝉。”表达了对农村风光的喜爱。
12.引经据典,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古今文人为之动情。到故人村庄做客,孟浩然写下了“绿树村边合, ”; 在望湖楼醉酒,苏轼吟咏“卷地风来忽吹散, 。登山万里长城,不由感慨:“红军不怕远征难, 。
(2)爱国情怀几千年来代代相传,始终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李纲认为“祖宗疆土, ”陆游则做到了“ ”。时至今日,我不禁吟诵“ ”来抒发我的爱国之情。
(3)明月传情。同是一轮明月,在孟浩然眼中有孤苦之感:“ ,江清月近人”; 在辛弃疾眼中,则是喜悦欢庆的“ 清风半夜鸣蝉”。
13.根据课文内容及古诗词填空。
(1)现在人们常用王维的诗句“ , ”来表达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2)江南好, 旧曾谙。日出江花 ,春来江水 。
(3)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真美啊!站在荷花池边,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 ,穿着 的衣裳,站在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
(4)通过学习,我认识了许多名人,如:造纸术的改进者是 ,赵州桥的设计者是 ,画《清明上河图》的画家是 。
14.诵读积累。
(1)在祖国有危难的时候,我们需要做到“捐躯赴国难, ”。即使身处低位,也不忘国家和民族的忧虑,时刻铭记“ ”的崇高精神。
(2)诗中有情,情在“开轩面场圃, ”的亲切交谈中,在“ ,江清月近人”的孤寂愁闷中;在“五岭逶迤腾细浪, ”的乐观自信里。
(3)诗中有景,景在辛弃疾的 , ”的那轮明月中,在苏轼的“ ,白雨跳珠乱入船”的夏日暴雨中,在朱熹看着眼前万紫千红的景色,所发出的“ , ”的咏叹里。
15.积累与运用。
(1)《七律·长征》中“ , ”统领全诗。
(2)《宿建德江》中描写月夜景色的诗句是“ , 。”
(3)宋代陆游的爱国的名句是“ ”我还能写出一组课外积累的爱国名句是 。
(4)郝副营长为了孩子们能在灯光下学习,为了让下一代过上幸福的生活,英勇献身了。我想用曹植的“ , ”来缅怀他。
(5)我会写关于丁香花的古诗词“ , 。”
16.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
(2)《七律·长征》中描写两场重要战役的诗句是: , 。
(3)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 。
(4)诗中有景:春天,看到万紫千红,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不由得让人想到朱熹《春日》中的“ ,万紫千红总是春”;夏天,听到蝉鸣,看到鹊飞,脱口而出的便是辛弃疾的“ , ”;雨天,看到乌云密布,雨珠四溅,脑海中便浮现出苏轼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 , ”。
17.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美藏在四季中,美在朱熹的眼中是泗水边的万紫千红: , ;美在辛弃疾的眼中是清风徐徐,明月皎洁: , ;美在孟浩然的眼中是青山绿树相映生辉: , ;美在苏轼的眼中是雨中的黑白交织: , 。
(2)生命只有满足四个必要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 、 才能生存下去。
(3)《故宫博物院》是由 份材料组成的一组非连续性文本,其中有对故宫博物院进行全景介绍的说明性文字,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 和 的说明方法,有关于太和门被烧的故事是运用 的说明方法。
18.填空
(1)《七律·长征》中“ , 。”总领全诗,开门见山地赞美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2)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 ,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3)爱国是什么?是陆游“ ”的责任感:是曹植“ ,视死忽如归”的豪情壮志;是李纲“祖宗疆土, , ”的坚决无畏。
(4)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看到了宋代诗人苏轼笔下“黑云翻墨未遮山, ”的疾风骤雨:欣赏了唐诗里“ ,青山郭外斜”的田园风光;感受到了朱熹笔下“ ,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天气息:体会到了贺知章“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思乡之情。
19.知识回顾。
(1)野旷天低树, 。
(2)等闲识得东风面, 。
(3)金沙水拍云崖暖, 。更喜岷山千里雪, 。
(4)每个中国人都应以家国天下为己任,时时关心国家大事,就像陆游所说的“ ”。
(5)《回乡偶书》中,“ , ”以儿童天真的询问,写出了诗人无限的沧桑感慨,言有尽而意无穷。
20.将下列诗词句子补充完整。
(1)野旷天低树, 。
(2) ,路转溪桥忽见。
(3)黑云翻墨未遮山, 。
(4) ,把酒话桑麻。
(5)胜日寻芳泗水滨, 。
(6) ,乡音无改鬓毛衰。
2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大好河山,处处是风景。在天底下, ,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 , ,走在哪里都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 ,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
(2)红色精神,可歌可泣《七律·长征》中“ , ”以直白的语言、豪迈的气势赞美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 ”以奇特的想象、夸张的语言写出了红军战士藐视一切困难、战胜一切闲难的态度。
(3)爱国情怀,深入血脉。读曹植的“ , ”,我们我们感受到了将士们的壮志豪情;读陆游的“ ”,感受到了他朴实的爱国情。面对敌人入侵,我们要捍卫民族尊严,正如李纲所言:“ , ,不可以尺寸与人。”
22.古诗填空。
(1)《宿建德江》的作者是 代诗人 (李白 孟浩然)。诗中描写诗人客居异乡,忧思不堪的诗句是: 渚, 。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 代词人 。“西江月”是 。全诗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写山村夏夜里的景色,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其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解释是 。
(3)《江南春》的作者是 代诗人 ,他和 并称为“小李杜”。我们还学过他的诗《 》。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出自王安石的《 》,“排闼”的意思是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类似的诗句有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九曲黄河万里沙 一水护田将绿绕 江清月近人 鞠躬尽瘁 视死忽如归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也便成了路
2. 稻花香里说丰年 多少楼台烟雨中 卷地风来忽吹散 万水千山只等闲 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 那么清鲜 那么明朗 金黄的圆月 一望无际
3. 水村山郭酒旗风 乌蒙磅礴走泥丸 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视死忽如归 稻花香里说丰年 英勇不屈、热爱祖国 大公无私 琴艺高超、富有爱心 外祖母 她是一个和蔼善良的老人,用自己的爱心为阿廖沙悲惨的童年照亮了一片天地
4. 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两三点雨山前 路转溪桥忽见 恬静的脸上 睁得大大的眼睛 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也便成了路
5. 浪淘风簸自天涯 千里莺啼绿映红 明月别枝惊鹊 万紫千红总是春 破琴绝弦 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6. 白雨跳珠乱入船 九曲黄河万里沙 笑问客从何处来 视死忽如归 惟有他发扬起来 中国才有真进步 老舍 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柳公权
7. 老舍 草原的美丽景色 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好雨知时节 润物细无声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视死忽如归 祖宗疆土 当以死守 位卑未敢忘忧国
8. 舒服 低吟 骏马 静立不动 无限乐趣 孟浩然 日暮客愁新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把酒话桑麻 儿童相见不相识 祖宗疆土 当以死守 视死忽如归 位卑未敢忘忧国 英勇无畏 舍己为人 善良勤劳 坚强勇敢 人民艺术家 豪放 中篇小说/小说 《战争与和平》 《安娜 卡列尼娜》
9. 视死忽如归 不可以尺寸与人 忘忧国 董存瑞 黄继光 万紫千红总是春 白雨跳珠乱入船 青山郭外斜 日暮客愁新 更喜岷山千里雪
10. 宋朝 辛弃疾 词 词牌名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青山郭外斜 卷地风来忽吹散 还来就菊花 位卑未敢忘忧国
11. 不可以尺寸与人 应是绿肥红瘦 只有香如故 人生如梦 万水千山只等闲 明月别枝惊鹊
12. 青山郭外斜 望湖楼下水如天 万水千山只等闲 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位卑未敢忘忧国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野旷天低树 明月别枝惊鹊
13.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风景 红胜火 绿如蓝 一朵荷花 雪白 阳光里 蔡伦 李春 张择端
14. 视死忽如归 位卑未敢忘忧国 把酒话桑麻 野旷天低树 乌蒙磅礴走泥丸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黑云翻墨未遮山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15.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位卑未敢忘忧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16. 不可以尺寸与人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等闲识得东风面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17.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必要的水分 适当成分的大气 足够的光和热 四/4 作比较 举例子 举例子
18.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惊叹 舒服 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静立不动 位卑未敢忘忧国 捐躯赴国难 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 白雨跳珠乱入船 绿树村边合 等闲识得东风面 少小离家老大回
19. 江清月近人 万紫千红总是春 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位卑未敢忘忧国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20. 江清月近人 旧时茅店社林边 白雨跳珠乱入船 开轩面场圃 无边光景一时新 少小离家老大回
21. 一碧千里 而并不茫茫 一会儿上了小丘 一会儿又下来 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翠色欲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位卑未敢忘忧国 祖宗疆土 当以死守
22.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 日暮客愁新 宋 辛弃疾 词牌名 天边的明月挂在了树梢上,惊飞了栖息在枝头上的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了远处的蝉鸣声 唐 杜牧 李商隐 山行 书湖阴先生壁 推开门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