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课 堂 精 讲课 前 预 习第1节 怎样描述运动课 后 练 习能 力 提 升1.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 ,称 .2.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选择作为参照的物体叫 .3.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就说这个物体是 .课 前 预 习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的静止的运动1. 车的行驶,轮船的航行,飞机的飞行等这类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 ( )
A.参照物 B.机械运动
C.直线运动 D.曲线运动
2. 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
A.南辕北辙 B.指鹿为马
C.顺水推舟 D.夸父追日
B课 堂 精 讲知识点1 机械运动B3. 为了响应“低碳生活”,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树 B.地面
C.旁边的山 D.自行车
4. 天空中,空军的一架加油机正在为一架直升飞机加油.在地面上的人看来,加油机是 的;在直升飞机的驾驶员看来,加油机则是 的,这种差异是因为他们选取了不同的 .D运动静止参照物课 堂 精 讲5.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指 ( )
A.运动和静止都取决于人的主观感觉
B.同一物体不可以说它既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
C.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运动的结果可能不同
D.选择运动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的对象就是静止的C课 堂 精 讲知识点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6. 漂流是夏季热受欢迎的游玩的项目,当游客乘橡皮船顺水漂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河岸为参照物,橡皮船是静止的
B.以船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C.以人为参照物,岸是运动的
D.以河水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
C课 堂 精 讲知识点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7. 端午节组织龙舟赛.正在激烈比赛的龙舟,相对于岸上站立的观众,龙舟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运动员用浆向后划水,龙舟就向前运动,龙舟里的运动员以 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8. 在《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未能寻到落水的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_______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 的.歌词:“…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这种描述中以 为参照物,我们是静止的.运动龙舟运动静止谷堆课 堂 精 讲9. 坐在行驶着的列车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 )
A.路边的树木
B.火车车箱
C.停在车站上的另一辆车
D.走动的列车员B课 后 练 习10. 2014年5月24日,中俄在东海举行联合军演.为了刺探我国军情,日本军机与我国军近距离对峙,当时两军机之间保持的距离仅约30m.日本的这种挑衅行为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以下列哪个目标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对峙时我军飞行员是静止的( )
A.日本军机 B.海面上的军舰
C.海面 D.海岸课 后 练 习A11. 翱翔星空是人类的梦想,现有的各种飞船视野都很窄,这就大大影响了观光的效果.为此,某航天公司正在开发一种全透明的观光飞船如图7.1-2所示,让乘客可以进行360度全景式观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观光飞船升空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B. 观光飞船升空时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C. 观光飞船升空时以发射台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D. 观光飞船升空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变化C课 后 练 习12. 物理学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______ 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如: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的人,相对于汽车门来说是 的,相对于路边的房屋是 的.可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取决于所选的 .课 后 练 习位置静止运动参照物13. 在四川抗震救灾中,一架号称“空中巨无霸”的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通过钢缆和机身相连,一次将一台13.2吨的挖掘机,空运到唐家山堰塞湖坝顶参加抢险.当直升机吊着挖掘机下降时(如图7.1-3所示),挖掘机以地面为参照物是
的,以直升机为参照物是 的;由此可以说明 .运动课 后 练 习静止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课 后 练 习14. 在马航失联搜救中,我国某搜救小组为看清海面情况,飞机急速下降,在这一过程中,其中一名搜救队员看到大海向他迎面扑来,他是以 为参照物.而护航编队利用同步卫星帮助搜救,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飞机静止15. 古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中,诗人描述山是运动的,应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
A.河水 B.河岸边的树 C.诗人乘坐的船 D.山
16. 如下四幅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A能 力 提 升A.东东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B.东东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菲菲为参照物
C.东东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
D.东东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17. 如图7.1-4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东东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能 力 提 升18. 明明、方芳、李平同学骑自行车向北运动,其中明明、方芳速度相同,李平骑得最快,以方芳同学为参照物,路旁树木向 运动,李平向
运动,(选填“北”或“南”),明明处于
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南能 力 提 升北静止19. 周末上午小明陪着妈妈在大街散步,拍了些远处的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7.1-5所示,根据照片可知:以路灯为参照物,卡车是 的,小汽车是 的,自行车上的人是
的,拍照的小明是 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能 力 提 升静止运动运动课件17张PPT。课 堂 精 讲课 前 预 习第2节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一) 课 后 练 习能 力 提 升第七章 运动和力1.单位换算20km= m ; 0.25h=_________min=____________s ;72 km/h= m/s .2.物理学中,把 叫做速度.3.速度的公式是:速度= .若字母 表示速度,字母 表示路程,字母 表示时间,即,用字母表示的速度公式为 .4.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读作 ,符号是 ; 速度的常用单位是 ,符号是 .课 前 预 习200001590020路程/时间
vstV=s/t米/秒米每秒千米/小时Km/h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校运会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表所示,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____ 同学,跑得最慢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
甲课 堂 精 讲知识点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乙相同路程比时间2. 《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下列正确的是 (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兔子睡觉之前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整个赛程中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课 堂 精 讲D3. 关于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B.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速度越快的物体运动的越远
D.以上都不对B课 堂 精 讲知识点2 速度及其计算公式某人步行5m的路程用了10s,则某人的步行速度为 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
5. 完成单位换算:
① 180km/h= m/s;
② 1.5m/s= km/h.某人每秒步行0.5米的路程课 堂 精 讲知识点2 速度及其计算公式505.40.56.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速度跟路程成正比
B.速度跟时间成反比
C.路程跟时间、速度均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7. 某人在雷雨天看到闪电4秒后听到雷声,则打雷处云层离人的距离是 ( )
A.680m B.1360m
C.6×107m D.1.2×108mDB课 堂 精 讲甲乙丙三种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速度(如图7.2-1所示),它们的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
甲丙乙课 堂 精 讲9. 职业足球运动员进行体能测试的方法是进行12min跑,这与田径比赛中的万米赛跑虽然同样是比较快慢,但两者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在___ 一定的情况下,比较 的长短;后者是在 一定的情况下,比较 的长短.
10. 甲、乙两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他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需时间之比为3:4,则甲、乙的速度之比为 .时间课 后 练 习路程路程时间8:911. 如图7.2-2是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它告诉汽车驾驶员,从现在起,车速不得超过___km/h.如果此时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该车 (选填“有”或“没有”) 违反交通规则,照这样的速度行使,再经过 s汽车就可到达收费站.
课 后 练 习50 没有10012. 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1min能飞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 )
A.猎豹速度最小
B.旗鱼速度最小
C.褐海燕速度最小
D.三者速度一样大B课 后 练 习13. 春运期间,为了赶去乘车,大人拉着孩子在平直公路一起快走了30m,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孩子共走了80步,则他们的速度快的是 ( )
A.大人 B.小孩
C.一样快 D.无法确定课 后 练 习C15. 如图7.2-3是甲、乙两车的路程-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度
B.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
C.经过6s,乙车所走上的路程多 14. 高速路上为了避免发生汽车追尾事故,有关部门在路边竖立了距离确认牌,从确认牌开始,沿路分别竖有50m、100m、150m、200m的标志牌.小伟为了估测所乘坐汽车的速度,他用手表测出汽车从确认牌开始到150m标志牌的时间为5s,则他估测出汽车的速度为( )
A.72km/h B.108km/h C.50m/s D.20m/sB课 后 练 习AD.无法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16. 某辆汽车的速度如图7.2-4(甲)所示:
(1)当汽车司机看到图(乙)所示的标志牌后,如果就以速度计指示的速度匀速行驶,经12min到达大桥,求标志牌到大桥的距离.
(2)若他遵守交通规则,看到标志牌就按规定的最大速度匀速行驶,那么,这辆汽车到达大桥需要多长时间?能 力 提 升解:(1)读出汽车的速度为v1=80km/h,
由v=s/t,得
s=v1t1=80km/h×0.2h=16km,
(2)由(1)可得汽车到大桥的路程为16km,到标志牌就按规定的速度匀速行驶,则v2=40km/h,
由v=s/t,得t2=s/ v2=16km/40km/h=0.4h,
答:(1)标志牌到大桥的距离是16km. (2)这辆汽车到达大桥需要0.4h.
能 力 提 升17. 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7.2-5所示.能 力 提 升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在80km/h时的反应时间大约是____ s;(保留两位小数)
(2)由这个测试可见,____________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3)根据物理知识,给高速路上的司机一句忠告
.
0.68能 力 提 升行驶速度 减速慢行课件17张PPT。课 堂 精 讲课 前 预 习第2节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二) 课 后 练 习能 力 提 升第七章 运动和力1. 速度是反映物体运动 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的速度公式为 .变形公式有s= 、t= .2. 运动的分类(1)运动的物体按 ,分为____________运动和____________运动.(2)在直线运动中,按 ,分为____________直线运动和_____________直线运动.(3)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4)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变速直线运动.课 前 预 习快慢V=s/tvts/v路线是否时直线直线曲线速度是否变化匀速变速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变化的直线运动1. 一列火车在平直轨道上运行,已知它运行的速度为40m/s,行进的路程为200m,求其运行的时间为多少s?.
课 堂 精 讲知识点1 速度公式的应用由v= st得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
t=s/v=200m / 40m/s=5s2. 茜茜同学经常步行去A超市,她很想知道从自己家到A超市的距离,为此她进行了如下探究:
(1)茜茜在学校跑道上以去A超市的步行速度步行100m,测得用时100s,则她步行速度为____ m/s.
(2)茜茜步行去A超市需15min,则她家到A超市的距离是 m,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 不变.1900速度课 堂 精 讲课外活动时,李明和陈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7.2-6所示,则 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曲线运动,在第 s时他们的运动速度相等.陈华李明课 堂 精 讲知识点2 运动的分类84. 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7.2-7所示,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知, 球(选填“甲”或“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 .课 堂 精 讲知识点2 运动的分类甲相同时间通过相同路程5. 2015年5月31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m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在这次100m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 ( )
A.0.1m/s B.1m/s C.10m/s D.100m/sC课 堂 精 讲6.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B.快慢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一个物体对于某参照物静止时,这个物体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7.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s内运动了20m,那么它在前5s内的速度为 ( )
A.5m/s B.4m/s C.2m/s D.1m/sA课 后 练 习C8.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通过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 )课 后 练 习B9. 据新华社报道,2014年8月20日上午,青奥会赛艇女子双人单桨比赛的最终“奖牌榜”出炉,四川选手罗雅丹与队友潘婕合作,以3分37秒52的成绩获得银牌.赛程全长2000米,如图所示为她们在比赛中的情境.下列四个速度中,比她们的平均速度大的是( )
A.5 m/s B.10 m/s C.5 km/h D.10 km/h B课 后 练 习10. 如图7.2-9所示是一个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E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需要 s,共运动了 cm 的路程,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 cm/s.课 后 练 习0.88.001011. 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7.2-10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1)0~2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m/s ;
(2)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m/s ;
(3)2s~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 m ;
(4)5s~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 m.1课 后 练 习0.404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地上公路,地下隧道、空中立交桥的立体式交通网络.现在有一列200m长的轻轨列车,以15m/s的速度通过全长为1000m的立交桥,这列火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为 s.课 后 练 习8013. 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茵同学设计了如图7.2-11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上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方框内的数值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显示的分别是“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测平均速度一般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实验中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和
.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记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 (填写“缓”或“陡”).V=S/T刻度尺秒表缓能 力 提 升(4)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①SAB SBC , tAB tBC , VAB VBC;(均选填“>”、“<”或“=”)
② VAC= m/s.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小”).
=><0.2大能 力 提 升14. 广乐高速公路是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境段的复线,是广东省在“十一五”跨“十二五”期间规划实施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广东省新十项工程和高速公路“六纵”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4年9月27日15时,广乐高速全线通车.高速公路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能 力 提 升(1)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明一家从广州开车回乐昌市坪小塘村外婆家至少需要多少小时?(保留1位小数)
(2)当小明一家到达主线路入口的时间刚好是早上9:00,到达出口的时间是11:00,则小明家在主线路的行车速度有没有违反交通规则?解:(1)2.5h
能 力 提 升课件18张PPT。课 堂 精 讲课 前 预 习第3节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一)课 后 练 习能 力 提 升第七章 运动和力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2.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 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 的缘故.3.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课 前 预 习运动状态力阻力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________ 和 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 .
2. 一辆汽车正在沿直线自西向东匀速行驶,在这个过程中其运动状态 (选填“改变”或“不变”).
运动方向课 堂 精 讲知识点1 运动和力的关系速度大小施加力不变3. 如下四幅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课 堂 精 讲CA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按如图7.3-1(甲)所示的方式,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水平面是毛巾表面,第二次水平面是棉布表面,第三次水平面是木板表面,小车在平面滑行的距离如图(乙)所示.
(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A时具有相同的速度,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
同一课 堂 精 讲(2)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 运动.
小远一直做匀速直线课 堂 精 讲5. 下列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牛顿笫一定律是直接由斜面小车实验探究得出来的
B.牛顿第一第一定律是没有亊实依据凭空想象的
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槪括出来的一条重要规律
D.牛顿笫一定律是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出来 C课 堂 精 讲知识点2 牛顿第一定律6. 正在运动着的物体,若受到的一切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
A.立即停止
B.改变运动方向
C.先慢下来,然后停止
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D课 堂 精 讲牛顿第一定律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 状态.表明:原来 的物体在不受 作用时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原来 的物体在不受 作用时将保持 .
8. 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围绕地球运动,假如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
.(选填“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静止力运动力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课 堂 精 讲做匀速直线运动9. 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10. 某同学在水面路面上骑自行车 前行,当他停止蹬车后,车速减慢,最后停下来,这是由于 ()
A.自行车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B.自行车受到重力的作用
C.自行车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共同作用
D.自行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课 后 练 习D11. 下列物理学家中,首先揭示了“一切物体在没有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一规律的是 ( )
C课 后 练 习12.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释放,让小车从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移动
B.将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释放,让小车从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移动
C.将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释放,让小车从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移动
D.将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释放,让小车从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移动C课 后 练 习13. 如图7.3-2所示,一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将F力撤去,则物体 ( )
A.立即停止
B.继续以5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C.先向右运动,然后向左运动
D.继续向右运动,但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停止
14. 在篮球比赛开始时裁判员会将篮球抛向空中让双方争球,假设篮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所有的力突然消失,则篮球将 .D课 后 练 习静止15. 相对地面来说,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物体是 ( )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B.刹车后减速进站的火车
C.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的气球
D.点火后,离开地面而发射升空的火箭C能 力 提 升16. 如图7.3-3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
A.一定相碰 B.若m1<m2,则肯定相碰
C.一定不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 C能 力 提 升17. 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
(1)古希腊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
.
这一根据生活经验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2000年.
(2)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地提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7.3-4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能 力 提 升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上述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科学推论,将这些事实和推论进行分类排序,以下正确的是( )A能 力 提 升A.事实②→推论③→推论①→推论④
B.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
C.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④→推论③
D.事实②→事实①→推论③→推论④
(3)伽利略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会 ,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永远匀速运动下去能 力 提 升课件16张PPT。课 堂 精 讲课 前 预 习第3节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二)课 后 练 习能 力 提 升第七章 运动和力1. 物理学中,把物体 叫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定律.2. 一切物体都具有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 .课 前 预 习 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惯性惯性普遍属性1.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 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 )
A.公共场所标有“禁止吸烟”
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C.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
D.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D课 堂 精 讲知识点1 惯性的概念A3. 如图7.3-5所示,把卡片放在杯口上面,再把光滑的扣子放在卡片上,用手指使劲弹一下卡片,则扣子 (选填“会”或“不会”)随着卡片飞出去.原因是扣子由于具有 ,保持原来的 状态.
4. 足球运动员起脚射门,足球离脚后由于 还能继续飞向球门;守门员飞身将球扑住,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不会惯性静止惯性课 堂 精 讲运动状态5. 下列体育比赛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
6. (2015年·广东)关于惯性现象的解释:
①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力作用;
②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③小汽车配置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
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行一段距离是因为实心球具有惯性,C课 堂 精 讲知识点2 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7. “十次车祸九次快,还有喝酒和超载”.汽车在水平公路行驶过程中,超速、超载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汽车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小
B.汽车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小
C.汽车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汽车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C课 堂 精 讲D8. 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四种现象有弊的是 ( )
A.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B.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
C.上岸后的鸭子,振动翅膀,将水抖掉
D.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B课 后 练 习9. 关于龙舟赛(如图7.3-6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龙舟静止时有惯性,运动起来也有惯性
B.龙舟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运动员不再划龙舟,龙舟会慢慢停下来,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运动员用浆向后划水使龙舟前进,说明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单向的A课 后 练 习10. 从左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先后投下两枚炸弹,不计空气阻力,落地前两枚炸弹在空中的位置应如图中的 ( )
11. 菲菲在乘坐汽车时,乘务员要求全车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汽车突然减速,乘客由于
,身体向前倾倒而造成伤害.假如正在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力全部消失,汽车将会处于_______ 状态.(选填“静止”、“匀速运动”、“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B课 后 练 习惯性匀速运动12.如图7.3-7(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b)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c)和(d)所示.
(1)由图(a)、(b)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是 (选填“加速”或“减速”).
(2)由图(c)、(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是 (选填“加速”或“减速”).课 后 练 习减速加速(3)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有 的 性质.
13. 刚从建筑工地下班的工人都会脱下衣服抖动几下,能把粘在衣服上尘土斗掉.这是因为抖动衣服时,尘土由于 ,还保持原来的 状态,所以尘土和衣服分离开.惯性课 后 练 习惯性静止14. 在匀速行驶的火车箱里,坐着一位乘客,他发现自己正上方顶棚上有一小水滴正要下落,这水滴降落在 ( )
A.此乘客的前面
B.此乘客的后面
C.此乘客的头上
D.此乘客的左侧C能 力 提 升15. 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小刚骑自行车带着小明正在匀速前进,路过小明家门口时,小明要从车上跳下来.
(1)如果小明直接跳下来,由于 ,人的上身还要保持与车行驶时的速度,所以 (选填“向前”或“向后”)倾倒而摔跤.
(2)小明为了避免在跳下车的过程中摔跤,想出两种方法:
方法一:小明跳离车时应该 (填“与前进方向一致”、“与前进方向相反”或“与前进方向垂直”)的方向从车上跳下来.惯性向前与前进方向一致能 力 提 升方法二:小明跳离车时应该用力 (填“向前推”或“向后拉”)自行车.
16. 汽车要进站时经常提前关闭发动机,然后慢慢驶入汽车站,这是因为关闭发动机后的汽车由于惯性, (选填“滚动”或“滑行”)一段距离才会停下来,这样可以 (选填“节约”或“浪费”)能源.
17.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
物体的惯性
一辆空车和一辆装满货物的车,在相同的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空车的质量小,能 力 提 升向前推滑行节约 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某一速度,运动状态容易改变.装满货物的车,质量大,要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达到相同的速度,运动状态难改变.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小.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大.
惯性的大小在实际中是经常要加以考虑的.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减小物体的质量来减小物体的惯性.相反,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增大物体的质量来增大物体的惯性.
通过上述阅读,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阅读上述文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物体的能 力 提 升惯性与物体的 有关.
(2)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歼击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
答:歼击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飞机的 来减小飞机的 ,使自身的
容易改变,以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
(3)请你注意:在本文第一自然段的叙述中较好地体现了“控制变量”这种研究方法,这一自然段所控制是:两车受到的
相同和两车的 相同.
质量质量惯性能 力 提 升运动状态牵引力速度课件15张PPT。课 堂 精 讲课 前 预 习第4节 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一)课 后 练 习能 力 提 升第七章 运动和力1. 一个物体在 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 ,我们就说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状态.2. 二力平衡的条件:力的作用点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课 前 预 习两匀速直线运动相同相同相反一个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物体会处于处于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指物体处于 状态或
状态.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 力和 力,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_____ 和 .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合力大小等于__ N.
2. 下列情况中,不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
A.人站在匀速下降的电梯里
B.正在空中匀速飞行的直升飞机
C.跳伞运动员落地前加速向下运动 静止课 堂 精 讲知识点1 二力平衡的概念匀速直线运动重支持地球桌面0CD.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
3. 在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A厅”,有一个有趣的磁悬浮灯泡,如图7.4-1所示.由电磁基座和灯泡组成.当把灯泡放到基座下方时,灯泡会悬浮在基座下方,并发出光线.灯泡能处于悬浮状态是因为 ( )
A.灯泡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灯泡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C.灯泡受到了空气浮力的作用
D.灯泡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课 堂 精 讲D4. (2015·广东)如图7.4-2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
B.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C.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课 堂 精 讲D5. 如图7.4-3(甲)是小东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把小车放在较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对得出实验结论更有利.
(2)实验过程中通过向两加减钩码,来改变拉力的 ,当两边钩码的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小车静止.
(3)保持两边钩码的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桌面上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 (选填“仍会”或“不会”)保持静止.光滑大小课 堂 精 讲知识点2 二力平衡的条件相等不会(4)通过上述实验可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只有当大小 、方向 、且作用在同一条 上,这两个力才彼此平衡.
(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上,设计了如图7.4-3(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优于小东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相等相反课 堂 精 讲直线A6. 以下实验中,主要是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解决问题的是 ( )
A.利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
B.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
C.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物重
D.利用量筒“测量”一杯水的质量
爬杆是一项有益的体育运动,重500N的强强同学沿着杆匀速向下滑,杆对手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 .BC500向上课 堂 精 讲8. 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静止的条件是 ( )
A.只要为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只要这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同
C.只要这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上述说法都缺条件
9. 在如下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二力平衡条件的是 ( )C课 后 练 习A10. 如图7.4-4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应选质量较大的卡片
B.将卡片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方向
C.调整两边悬挂钩码的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D.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应把小卡片一剪两半A课 后 练 习11. “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一双”,静止在地上的鞋受到的重力与 是一对平衡力.
12.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下列各对力中:
(1)属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的是 ;
(2)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以上两空均填数字)
①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②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③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④课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支持力课 后 练 习①③13. 起重机以2 m/s的速度匀速提起重物时,钢丝绳施加的拉力是6000 N.如果起重机改为3 m/s的速度匀速提起此重物,钢丝绳施加的拉力应为______N.
14. 一个重60N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8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2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箱子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N.812能 力 提 升600015. 如图7.4-5(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第1s时,物体处于_______状态,第7s时,物体处于 状态,第6s末到第9s末,推力F为 N.
16. 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题
(1)如图7.4-6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足球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它受力的示意图.
(2)煤矿工人用500 N的力在A点水平向左拉车,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7.4-7中画出这个拉
力的示意图.
静止匀速直线运动4能 力 提 升能 力 提 升课件16张PPT。课 堂 精 讲课 前 预 习第4节 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二)课 后 练 习能 力 提 升第七章 运动和力1.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 状态或 状态不变.2. 物体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是 .有的由静变动,有的由 ;有的由快变慢,有的由 ;有的改变物体运动的 .课 前 预 习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变化的动变静慢变快方向1. 如图7.4-8所示,在平直的地面上,一个人用20N的水平方向拉力,拉动小车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等于0N
B. 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等于20N
C. 小车所受阻力的方向向东
D. 小车所受阻力的方向向南
2. 起重机的钢绳吊着1×105N的重物,先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后静止在空中,再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在这三个运动状态下,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分别为F1、F2、F3,则 ( )B课 堂 精 讲知识点1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AF1=F2=F3 B. F1>F2>F3
C. F1<F2<F3 D. 无法比较
3. 冬天在泼热水的冰面上,只需要用2.4×104N的水平力就可以拉着一块质量约百吨的巨石匀速运动,巨石受到的摩擦力为 ( )
A. 1×105N B. 1×106N
C. 2.4×104N D. 0N课 堂 精 讲C4. 如图7.4-9所示,在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跳伞运动员下落越来越快.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开伞前,运动员受到的阻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B. 开伞前,运动员受到的阻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C. 开伞后,运动员受到的阻力小于重力
D. 开伞后,运动员受到的阻力等于重力D课 堂 精 讲知识点2 非平衡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李华在超市购物时,用5N的水平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小车所受到 (选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突然,李华发现前面有一个小孩,这时他必须采取措,因为小车本身具有____ 会保持运动状态而继续运动,可能出现人车相撞的危险.于是,他马上用11N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的过程中,小车所受到 (选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
当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则物体
是受到了力的作用;如果物体受到了力平衡力惯性课 堂 精 讲非平衡力一定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 发生改变.(以上两空匀填“一定”或“不一定”)
7. 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伽利略通过实验令人信服的说明了,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那么一个在地上滚动的小球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 作用的结果.
运动和力的关系:如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物体受力,则受的一定是 力,若物体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 )则物体受到的一定是 力 .改变课 后 练 习阻力平衡变化非平衡不一定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它对桌面的压力和它受到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B.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静止在地面上的桌子,桌子没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它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时受到的合力小于下降时受到的合力
无风时,熟透的芒果从树上自然掉落(不考虑空气阻力),此时芒果受到 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方向是 ,向下运动的芒果做的是C课 后 练 习重竖直向下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加速”),判断依据是 .
11. 关于下列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果苹果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则苹果受力是不平衡的
B.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手对水桶的作用力大于水桶对手的作用力
C.木箱静止在地面上,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
D.篮球离开手后,在空中越来越慢,是因为篮球不受力的缘故A课 后 练 习加速芒果只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重力12. 下列运动过程中,不是处于非平衡状态的物体是 ( )
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
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C.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D.沿光滑斜坡滚动的小球C课 后 练 习13. 小汽车已经进入普通家庭,如图7.4-10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在同一水平路上,汽车加速运动时受到的牵引力小于受到的阻力
D.汽车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小于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C课 后 练 习14. 如图7.4-11所示,物块M放在水平桌面上,左右两端用细线通过滑轮连接着两个相同的吊盘.当在左盘中放100g的砝码、右盘中放200g的砝码时,物块M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的摩擦,要使物块M能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则应 ( )
A.在左盘中再加100g砝码
B.在左盘中再加200g砝码
C.在左盘中再加100g砝码,在右盘中再加100g砝码
D.在左盘中再加200g砝码,在右盘中再加100g砝码B课 后 练 习15. 小明观察如图7.4-12下漫画,总结了四个观点,不正确的是 ( )
A.甲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B.乙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甲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C.丙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D.丙图箱子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C能 力 提 升16. 如图7.4-13所示,输送带始终以V0=4m/s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一个小物块以V=2m/s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滑上传输带,开始物块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物块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停止运动时.物块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回答下列小题,请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受到方向向的左摩擦力
B、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
C、不受力
(1)小物块刚滑上输送带的瞬间,物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B能 力 提 升(2)当输送带突然停止运动时,物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
17. 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题:
(1)下图是福娃踢出去的足球,请在图7.4-14中画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考虑空气阻力)
(2)如图7.4-15所示,一小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后便停下来.请你画出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的受力示意图.能 力 提 升A能 力 提 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