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22.鸟的天堂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除巴金外,还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当代作家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
走近作者
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有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大榕树。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浓阴覆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多亩土地,独木成林。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鸟,成为鸟的天堂。1933年,巴金来到此处游览后,写下了散文——《鸟的天堂》
写作背景
1.边读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初读感知
识读生字
陆续 画眉 榕树 纠正 涨潮
树梢 白茫茫 不可计数 应接不暇
我会读:
一、比一比,再组词
浆( ) 塔( ) 暇( )
桨( ) 搭( ) 瑕( )
字词练习
数
{
shǔ(数落)
shù(数字)
shuò(数见不鲜)
禁
jīn(情不自禁)
jìn(禁止)
{
多音字
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景色?
再读课文
第一次
(1~9)
第二次
(10~14)
写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大榕树
的情景。
写作者第二天早晨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
情景。
课文层次
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来到“鸟的天堂”?为什么作者两次看到的景物有所不同?
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是傍晚时分,鸟儿归巢,所以没有看到鸟,只看见大榕树。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是在早晨,鸟儿出巢活动了,所以看到鸟儿飞鸣的景象。
齐读课文1-4自然段,思考:
(1)“我”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是在什么时候?
(2)“我”的心情怎样?
傍晚泛舟河面
“我们”在什么时间出游?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们”出游的时间是傍晚。“吃过晚饭”、“热气已退”、“太阳落下了山坡”表明“我们”出游的时间是夏日的傍晚。
自由朗读课文5-9自然段,思考:
(1)鸟的天堂在哪?
(2)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3)“我们”在鸟的天堂看见鸟了吗?
巧遇“鸟的天堂”
①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②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③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你能找出哪些句子是写榕树的大的吗?
(1)树:大
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资料袋:大榕树高15米,整棵树占地面积18亩,约1万平方米,相当于1所学校那么大。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拟人
初见大榕树,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绿和茂盛,并且作者猜想它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组成的,可见这个榕树非常的大与茂盛,为下文写榕树的大与茂盛埋下了伏笔。
榕 树
圈出“堆”字,你认为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读读原句,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堆”?
(2)树的茂盛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重重地堆着,厚厚地堆着,堆得——严严实实、不留一点儿缝隙
压、叠、盖……
静态描写
绿叶的浓密让我们体会到了榕树的茂盛,你还能从什么地方体会到树的茂盛呢?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1)“明亮、闪耀”表现出颜色很绿,绿得发亮,绿得让人觉得耀眼。
(2)绿是生命的颜色,看着这样的绿色,作者觉得似乎——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句话是写大榕树静态的美,前半句是写实实在在的事物,后半句中“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是作者的感觉,也就是大榕树静态的美,给作者带来的美的感觉,“颤动”并非真的在动,那每一片树叶都是那么绿,作者仿佛看到它们在霞光中一闪一闪的。
静态描写
23 鸟的天堂
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
朋友说的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朋友说的这句话在文中起补充说明的作用。点明了文章的主题,为下文描写“鸟的天堂”埋下伏笔,同时,也点出了这儿称为“鸟的天堂”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自觉保护鸟。
为什么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
因为是黄昏时分,鸟儿栖息了,而且大榕树树大枝叶稠密,所以作者没有见到鸟。
认真阅读课文第10-13自然段,思考:
(1)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在什么时间?
(2)作者是如何描写鸟的天堂的?
亲见群鸟盛况
①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②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③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④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2.找出描写鸟多热闹的句子
鸟多: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1)“到处”说明鸟很多。你知道这儿有多少鸟吗?猜一猜。
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有数万只鸟,有几十种鸟类呢。
(2)读一读,读出鸟的多来。
(3)应接不暇——鸟很多。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和朋友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听到了鸟叫,看到了鸟飞。
动态描写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两个“到处”用得非常恰当,从听觉和视觉上说明鸟的叫声欢,数量多,让“热闹”一词具体化、形象化。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从大小、颜色和形态上写出了鸟的种类之多。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应接不暇”说明鸟多得看不过来。大榕树里全是鸟声鸟影,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小鸟多得不可计数。有的停着,有的飞起,有的歌唱,真是热闹非凡。与作者前一次看到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真正的鸟的天堂。
这句话写的是“鸟的天堂”热闹的景象。
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这段描写表现了什么?
既写出了这只小鸟的可爱、机灵、富有生气,又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也说明了这里确实是鸟的天堂,鸟儿可以在这自由自在的生活。
动态描写
第一次去鸟的天堂,作者从榕树的大,以及枝干、叶的形状、颜色、榕树的位置等方面对榕树进行了静态描写。在这里作者又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动态景象的?
?
首先,介绍了早晨鸟儿刚刚开始活动的情景: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接着,用排比句介绍了鸟儿的一系列活动: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然后,用拟人的手法对一只画眉鸟的动作进行细致描写: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看到了应接不暇的群鸟,“我”对鸟的天堂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直抒心中之爱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回头看”表现了什么?
“回头看”,表明作者没有看够、舍不得离开大榕树和那些鸟儿。这里的榕树之大、鸟儿之多是作者第一次见到的;榕树之富有生机和鸟儿之活泼是作者十分喜爱的。他深深被这美丽、奇妙的景色所吸引。“留恋”,写出了作者不忍离开的真实心境。
朗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指的是河上的那株榕树,表示一种特定称谓。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说的是作者亲眼见到鸟儿们在榕树上生活,自由自在、幸福快乐,所以作者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们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不同的美丽景色,生动地描写了傍晚静态的榕树和早晨群鸟活动的场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主题感悟
保护鸟类 “鸟的天堂”的形成不仅是因为特殊的自然环境,更是因为当地农民对鸟的爱护。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伸出爱护之手,把这份美好传承下去,让生活中处处都有“鸟的天堂”。
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