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套备课课时练习课件:第二章 实数(7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套备课课时练习课件:第二章 实数(7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4-04 23:25:20

文档简介

课件7张PPT。2.1 认识无理数学习目标 1. 了解无理数产生的背景和必要性.
2. 会用计算器估算无理数的近似值.
3. 探索无理数的定义,比较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并能辨别出一个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训练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课前预习无限不循环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π,-0.202 002 000 2…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无理数 
B. 不是分数
C.π-3.14是有理数 
D.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C名师导学新知 1无理数的概念、特征、常见类型 (1)无理数的概念: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反之,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说法亦正确.
(2)无理数的特征:无理数的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无理数的小数部分不循环,不能表示成分数的形式.
(3)无理数的常见类型:目前常见的无理数主要有三类. ①π类:圆周率π及一些含有π的数. 如2π,4π-3, 等; ②看似循环实质不循环的数:如1.232 332 333 2…(相邻两个2之间3的个数逐次加一个);
③开方开不尽的数:如 等.
【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有限小数是有理数;  (  )
(2)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  )
(3)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  )
(4)有理数是有限数.  (  ) 解析 无限小数包括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只是无限小数中的无限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分数一些可以转化为有限小数还有的可以转化为无限循环小数.
答案 (1)√ (2)× (3)√ (4)×课件10张PPT。2.2 平方根学习目标 1.理解平方根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掌握平方根的性质,会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
3.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意义,会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课前预习 1. 4是    的算术平方根(  )
A. 2  B. 8  C. 16  D. -16
2. (1) 的算术平方根是   ;
(2)25的算术平方根为   ,平方根为   ;
(3) 的平方根是    .C5 3.若x2=2,则x的准确值是多少? 如何表示?请填写下列各空.
(1)∵42=16,∴16的算术平方根是   ,用符号表示为    ;
(2)∵ ,∴ 的算术平方根是   ;用符号表示为    ;
(3)∵(   )2=6,∴6的算术平方根是    .4名师导学新知 1平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数a的平方根记作 (a≥0).
特性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还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例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81;(2)(-7)2.
解析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可转化为求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的运算,更具体地说,就是找出平方后等于a的数.
解 (1)∵(±9)2=81,
∴81的平方根是±9,即± =±9.
(2)∵(-7)2=72=49,
∴(-7)2的平方根是±7,即± =±7.新知 2算术平方根 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零的算术平方根还是零.
【例2】2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B. - C. ± D. 2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的理解及运用,注意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弄清概念是解
决本题的关键. ∵ 的平方为2,∴ 2的算术平方根为 .
答案 A 新知 3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例3】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81;(2)(-7)2;(3) .
解析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可转化为求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的运算,更具体地说,就是找出开方后等于a的数.举一反三
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
(1)定义不同:“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     ”;“非负数a的非负平方根叫做a的       ”.
(2)个数不同:一个正数有   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而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    个.
(3)表示方法不同:正数a的平方根表示为   ,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两一课件13张PPT。2.3 立方根学习目标 1.了解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意义.
2.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3.弄清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了解开立方和立方互为逆运算.课前预习1-12-2-512C名师导学新知 1立方根 立方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1)立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 如23=8,那么2就叫做8的立方根,由于 ,所以
叫做 的立方根. (2)立方根的表示方法:a的立方根可表示为“ ”,读作“三次根号a”,其中“3”是根指数,“a”是被开方数.要注意,这里的根指数“3”不能省略.例如:2的立方根可表示为 .是错误的;C.因为 的立方是 ,所以 的立方根是 ,不是 ;D.因为(-1)2=1,它的立方根是1,而不是-1.
答案 A新知 2立方根的性质 (1)立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只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只有一个负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
(2)开立方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如同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一样,开立方与立方也互为逆运算. 故②说法错误. 一个负数只有一个负的立方根,则-81的立方根是-3,故③说法错误. 因为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所以一个数的立方根的符号与这个数的符号相同,故④说法正确. 故选C.
  答案 C 举一反三
如果-b是a的立方根(ab≠0),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也是-a的立方根
B. b是a的立方根
C. b是-a的立方根
D. 以上结论均不正确C举一反三
已知 和 互为相反数,求x∶y.课件10张PPT。2.4 估 算学习目标 1. 会估算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2. 会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课前预习BC新知 2无理数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 (1)估算法.
(2)求差法.
它的根据是: ;

(3)移动因式法.
当a>0,b>0时,
(4)平方法.
另外还有倒数法、求商法. 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要根据它们的特点,灵活选用上述方法. 【例2】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 与 ; (2) 与 .
 解析 (1)可先估算出 的范围,再与 比较,也可用求差法,将 与0比较.
(2)可将 与 分别变形为 与 ,再比较,也可将 与 平方后再比较.解 (1)方法一:∵ 3< <4,
∴ 0< <1. ∴
方法二:∵ ,
∴ (2)方法一:∵ = , = ,
而 > ,∴ > .
方法二:∵ ( )2=45,( )2=44,
又∵ 45>44,∴ > .
举一反三
比较大小: 与 . 课件10张PPT。2.5 用计算器开方学习目标 1.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2.使学生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活动,提高学生科学推理的能力.课前预习C 1. 用计算器求 结果为(保留四个有效数字)(  )
A. 12.17 B. ±1.868
C. 1.868 D. -1.868
2.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数.(结果保留到千分位)
(1) ;     (2) ;     9.110-1.811 (3) ;      (4) .
3. 估计的大小应(  )
A.在9.1~9.2之间  B.在9.2~9.3之间
C.在9.3~9.4之间  D.在9.4~9.5之间4.362-4.642C名师导学【例1】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结果保留4个有效数字):
(1) ; (2) ;(3) ;(4) .
解析 明确自己所使用的计算器的设置,正确地把握按键顺序(注:这里以课本所示型号的计算器为例).
解 (1)按键 ,显示结果为
9.332 73…,所以 ≈9.333. (2)按键 ,显示结果为-6.349 60…,所以 ≈-6.350.
(3)按键 ,显示结果为0.816 496…,所以 ≈0.816 5.
(4)按键 ,显示结果为0.643 659…,所以 ≈0.643 7. 注意 正确使用计算器
使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时,在运算过程中,可以按照算式的书写顺序从左至右按键输入算式,计算器将按照运算法则的优先顺序自动进行运算,其运算的优先顺序为:括号中的运算、乘幂与方根运算、乘除运算、加减运算.
不同型号的计算器,按键的顺序可能会有所不同,要仔细阅读计算器的说明书.
此题中在第(3)小题输入2÷3时和第(4)小题输入4÷15时,都要加括号.【例2】利用计算器比较 和 的大小.
解析 不同型号的计算器可能会有不同的按键顺序,要注意看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
答案 按键: ,显示2.4495.
按键: ,显示2.4662.
∴课件12张PPT。2.6 实 数学习目标 1.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意义.
2.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3.能对实数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课前预习有理数 1. 实数包括    和    .
2. 在实数中,有(  )
A. 最大的数 B. 最小的数
C. 绝对值最大的数 D. 绝对值最小的数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无理数DC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π2是无理数  B. 是无理数
C. 是分数  D.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C名师导学新知 1实数 【例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0, , , ,-π, ,1.234 56…,-49.
(1)有理数集合:{ …} ;
(2)无理数集合:{ …} ;
(3)正实数集合:{ …} ;
(4)负实数集合:{ …} .  解析 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根据数轴上a,b两点的位置确定a,b的符号及绝对值的大小. 运用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确定b<0,1>a>0,且 >1> ,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化简即可求解. 由数轴上a,b两点的位置可知b<0,1>a>0,且 > . =-(a+b)=-a-b,故A,B均错误; =-(b+1)=-b-1,故C错误;=a+1,故D正确.
  答案 D 举一反三
实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关系如图,化简
图2-6-22b-2c+a 【例3】如图2-6-3所示,数轴上两点A,B分别表示实数a,b,则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  
A. a   B. b
C.      D.
  解析 由于负数小于正数,所以a,比b,小,又因为在数轴上,0~1(不包括0和1)范围内的实数的倒数比实数本身大,所以 <a<b< . 故选D.
 答案 D新知 3实数大小的比较图2-6-3举一反三
下列实数比较大小正确的是(  )
A.
B.
C. 3.142-π<0
D. D 【例4】计算:    .
 解析 本题考查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立方根、二次根式化简等考点的运算.
原式
  答案 1新知 4实数的运算法则课件13张PPT。2.7 二次根式学习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定义,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性质.
2.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
3.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并能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
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并能运用相关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课前预习 4. 在 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有    个(  )
A. 1  B. 2  C. 3  D. 4C名师导学新知 1二次根式的概念 一般地,式子 (a≥0)叫做二次根式.
【例1】当x是多少时,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解析 由二次根式的定义可知,被开方数一定要大于或等于0,所以3x-1≥0时, 才有意义.解 由3x-1≥0,得x≥ .
因此当x≥ 时,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注意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即被开方数一定要大于或等于0.【例2】计算: .
解析 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解 新知 2二次根式的乘法 举一反三
计算:新知 3二次根式的除法及化简 C【例4】计算:
(1) ; (2) ;
(3)
解析 (1)先将这两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2)运用乘法分配律和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3)先将分子合并同类项,再运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进行运算.新知 4二次根式的加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