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3.1 确定位置学习目标 1. 明确确定位置的必要性,掌握确定位置的基本方法.
2. 体会直角坐标思想,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 发展学生的识图能力.课前预习2 用两个有序实数表示 电影院中座位的确定 1. 通常在生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有 种方法,一种是 ,例如: ;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 在排队时,小明站在三排二号可记作(3,2);小刚站在二排三号可记作 ;小华所在位置可记作(4,5),则他站在 .一个方位角和距离 (2,3) 四排五号 3. A地在地球上的位置如图3-1-1所示,则A地的位置是( )
A.东经130°,北纬50°
B.东经130°,北纬60°
C.东经140°,北纬50°
D.东经140°,北纬60°C图3-1-1名师导学新知 1在平面上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例1】如图3-1-2是某学校平面简图的一部分,其中M1代表仓库,其所在的区域为A2区. M2代表办公楼,M3代表实验楼,试说出办公楼、实验楼所在的区域.
图3-1-2解析 要求办公楼、实验楼所在的区域,先竖着找出其所在的字母区域,再横着找出所处的数字区域,两者合在一起便使问题得解.
解 办公楼在C3区,实验楼在B4区.举一反三
剧院里6排4号可用(6,4)来表示,则5排1号可表示为 ,(7,3)表示的含义是 .(5,1)7排3号新知 2生活中确定位置的其他方法 有一种采用方位角和距离的方式来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定位方法,运用此方法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1)方位角;(2)距离,两者缺一不可.使用此法首先要找出一个参照点,而其他点的方位角和距离则相对于该参照点而确定下来. 【例2】课堂上,张老师给大家出了这样一道题:下列数据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 )
A. 18幢2单元101室
B. 北偏东30°
C. 希望路28号
D. 东经118°,北纬40° 解析 在数轴上,用一个数据就能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要用两个数据才能表示一个点的位置;在空间内要用三个数据才能表示一个点的位置. 选项A,C,D都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找到确切的位置,B选项能确定具体的方向,而距离不确定,因此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故选B.
答案 B 举一反三
1.气象台为预报台风,首先要确定它的位置,下列说法能确定台风位置的是( )
A.西太平洋 B.北纬26°、东经133°
C.距台湾三百海里 D.台湾与冲绳岛之间
2.已知A在灯塔B的北偏东30°的方向,则灯塔B在小岛A的 的方向上.B南偏西30° 课件10张PPT。3.2 平面直角坐标系学习目标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横轴、纵轴、原点、坐标等概念.
2.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3.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4.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
5.通过找点、连线、观察,能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能进一步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内容.课前预习二 1.已知点A的坐标是(-2,3),则它在第 象限.
2.已知点P的坐标是(2,a),这个点到x轴的距离是5,则a= .
3. 若点A(a,b)在第四象限,则ab 0.
4. 点P(-3,2)和点Q关于原点对称,则点Q的坐标为 .5或-5 < (3,-2) 名师导学新知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横轴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纵轴向上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常用字母O表示,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也叫坐标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横轴与纵轴的单位长度通常取成一致(有时也可以不一致).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做第一象限,其他三个部分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
【例1】点P在第二象限内,它到x轴的距离是4,到y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的坐标为( )
A.(-4,3) B.(-3,-4)
C.(-3,4) D.(3,-4)解析 首先由点P在第二象限内,知道它的横坐标小于0,纵坐标大于0,再由到x轴的距离是4,到y轴的距离是3,得横坐标应为-3,纵坐标应为4,故点P的坐标为(-3,4),应选C.
答案 C新知 2根据已知条件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例2】如图3-2-1所示是某市部分场所所处位置简图,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分别写出各地的坐标.
图3-2-1 解析 本题考查了建立直角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 由于原点的位置不同,答案不唯一.
答案 如图3-2-2所示,以火车站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各地的坐标分别是:火车站(0,0),文化宫(-3,1),宾馆(2,2),市场(4,3),
体育场(-4,3),医院(-2,-2),
超市(2,-3).
图3-2-2举一反三
正方形的边长为2,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课件13张PPT。3.3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学习目标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轴对称变换之间的关系.
2.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轴对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并且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课前预习 1. 点M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4,7),则点M的坐标是 .
2. 点A(x,y),点A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3. 某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但该点的位置未发生变化,这个点位于 .
4. 点A(a,-3)和点B(2,b)关于x轴对称,则ab= .(-4,7) (x,-y) (-x, y) x轴上 8名师导学新知 1由坐标变化判断图形变化 【例1】如图3-3-1①所示的箭头是将坐标为(0,0),(1,2),(1,1),(4,1),(4,-1),(1,-1),(1,-2),(0,0)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而成的,若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加1,再将所得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所得的图案与原来的图案相比有什么变化?若是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减2呢?图3-3-1, 解析 当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时,原图形就相应地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当纵坐标不变时,横坐标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时,则原图形会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
解 若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加1,则所得各点的坐标依次是(1,0),(2,2),(2,1),(5,1),(5,-1),(2,-1),(2,-2),(1,0),将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所得图案如图3-3-1②所示,所得图案与原图案相比,箭头的形状、大小不变,整个箭头向右平移了1个单位长度.若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减2,则所得各点的坐标依次是(0,-2),(1,0),(1,-1),(4,-1),(4,-3),(1,-3),(1,-4),(0,-2),将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所得图案如图3-3-1③所示,所得图案与原图案相比,箭头的形状、大小不变,整个箭头向下平移了2个单位长度. 举一反三
如图3-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个封闭的图形ABCDE上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0),B(1,2),C(2,1),D(3,2),E(2,0).将各顶点的横坐标都加上3,纵坐标不变,并把得到的顶点依次连接,则所得的图形和原图形相比,位置有怎样的变化?图3-3-2A,B,C,D,E各点的横坐标都加上3,所得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1(1,0),B1 (4,2),C1(5,1),D1 (6,2),E1 (5,0),依次连接各点得图形A1B1C1D1E1,图形A1B1C1D1E1相当于将图形ABCDE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图略.新知 2由图形变化判断坐标变化 【例2】如图3-3-3所示,观察图②③④与图①相比有哪些变化?点的坐标发生了什么变化?写出各关键点的坐标. 解析 由图中可以看出,组成小房子的关键点包括长方形的4个顶点及三角形的3个顶点,看一对对应点是如何变化的可得到所有点的变化情况.图3-3-3 解 图②与图①相比,它们关于y轴对称,每一对对应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键点坐标:(-3,4),(-6,2),(-5,2),(-5,0),(-1,0),(-1,2),(0,2).
图③与图①相比,它们关于x轴对称,每一对对应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关键点坐标:(3,-4),(6,-2),(5,-2),(5,0),(1,0),(1,
-2),(0,-2).
图④与图①相比:向上向右平移1个单位,每一对对应点横坐标加1,纵坐标加1,关键点的坐标:(4,5),(7,3),(6,3),(6,1),(2,1),(2,3),(1,3).举一反三
△ABC中,AB=AC=5,BC=6,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点A,B,C的坐标.解:依边BC所在的直线为x轴,依BC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0,4),B(-3,0),C(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