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教案、习题)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部编版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教案、习题)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部编版历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14 22:47:0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教学 目标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时间、目的、主要内容 及历史意义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历史意义。 史料实证:通过对教材图文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培养学 生提取信息、利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历史学科素养能力。 家国情怀: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 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重点 难点 重点: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 难点: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农民的掠夺性和历史进步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法 学法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视频、图片、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 问题导学法,材料分析法,地图导学法,比较归纳法,微视频辅助教学法。
一、导入新课 出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沙皇彼得一世图片(见课件)。教师: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为什么普京说他此生最佩服的人是彼得大帝 他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 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进本课——《俄国的改革》来揭开谜底吧。 教师随笔
导 与 学 过 程 二、新课讲授 板块一 彼得一世改革 1.俄国的发展历程。阅读教材内容,结合下列图示(见课件),说说俄国是怎样建立起沙皇专制的封建国家的。 答案: 2.彼得一世改革 (1)指导学生观看《古老的俄国》视频和《农奴在手工作坊劳作》图片(见课件),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沙皇专制下的俄国是怎样一种情形。 答案: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2)根据《彼得一世》图片和材料(见课件),结合教材内容,说说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和方式。 答案: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向西方学习。 (3)指导学生观看《彼得一世改革内容介绍》视频(见课件),结合教材内容,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答案:①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军事:创建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③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④文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⑤社会习俗: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4)阅读下列材料(见课件),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积极作用。 答案: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5)强大起来的俄国开始了对外扩张。指导学生观察《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和观看《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图片(见课件),并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俄国对外扩张的史实。 答案:1700—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6)阅读下列对话(见课件),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消极影响。 答案: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过渡语:通过彼得一世的改革,到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也比以前发达。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 板块二 废除农奴制 1.阅读下列对话(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 答案: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的经济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的目的。 答案: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沙皇统治。 3.指导学生观看《农奴制改革的内容》视频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图片(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时间、内容,分析改革的性质。 答案:1861年。农奴是法律上的“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阅读下列材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理解其实质。 答案:(1)影响:①积极影响: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2)实质:对农奴的一次更大的掠夺。 5.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有哪些异同。 答案:(1)相同点:①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②影响: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彼得一世改革在于改变俄国落后面貌;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延缓革命的到来,进行了农奴制改革。②改革内容不同: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增强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社会习俗,丝毫未触动农奴制度;1861年农奴制改革内容单一,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废除了农奴制度。③影响不同:前者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后者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④改革的性质不同: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地主(农奴主)阶级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结束语:彼得一世即位后,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自上而下地推行改革,使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9世纪中期,俄国通过改革废除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那些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改革,可以推动社会前进和历史发展。
板书 设计 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国的发展历程 2.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  (2)目的、方式  (3)内容  (4)评价 3.俄国的对外扩张 二、废除农奴制 1.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的经济发展 2.时间:1861年 3.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赎买份地 4.评价:积极影响、局限性
教学 反思  本节课的最大亮点:一是学法指导,在突破教学难点“改革带来的影响”时,让学生从改革的内容中分析改革带来的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二是组织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法,探讨俄国两场改革的异同点,有利于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史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依据,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学生情况等选择多样化的史料来丰富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史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同步习题,后附答案)
一、教材核心练
1.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 ,封闭落后,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目的:向 学习,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 。
(3)措施:
政治 改组 ,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军事 ①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________ ②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 提拔人才
经济 鼓励兴办 ,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文化 生活 ①推行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②提倡人们学习 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4)影响:
①积极:俄国的 实力大大增强,为 准备了条件。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 的进程。
②局限: 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2.1861年改革:
(1)背景:19世纪中期, 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俄国内外交困,社会矛盾尖锐。
(2)时间、人物: 年,沙皇 。
(3)措施:
①农奴获得 ,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 ,但必须出钱 。农奴购买土地的价格高于当时的地价。
(4)影响:
①积极性: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 ,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 的道路。
②局限性:农奴制的 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二、基础达标练
1.18世纪初,俄国彼得一世派遣留学生,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这体现的改革举措是( )
A.学习西方 B.加强专制 C.扩军备战 D.发展经济
2.彼得一世改革从法律上肯定新兴的工商业阶层的地位,同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大力扶持与发展工业生产,广泛开展对外贸易。材料旨在强调改革( )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C.强化了农奴制度D.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
3.(历史解释)农奴制改革前夕,有人问一位地主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地主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还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而农奴一文钱也不用花费。”这实质上表明( )
A.农奴制阻碍俄国经济发展B.使用农奴的生产效率更高
C.农奴与地主关系非常密切D.机器生产不适合俄国农业
4.(史料实证)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1861年改革的内容中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B.农奴可以转换职业和支配财产
C.农奴的份地必须高价赎买D.地主不许干涉农奴的生活
5.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当时在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地主把“真正的解放”藏起来了。这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
A.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使农民获得真正的解放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维护了社会的长治久安
6.如图所示亚为历山大二世改革后,被贵族宣布“解放”的农奴伏在地上亲吻自己主人脚面的场面。这可以用来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
A.推动了俄国经济的发展B.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C.削弱了沙皇的专制权力D.主动权掌握在贵族手中
三、素养提升练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俄国在15世纪、16世纪、17世纪也是个落伍的国家,所以那时在西洋的大舞台上,几乎没有俄国的地位。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他是俄罗斯民族大英雄之一,所以今日的斯大林还推崇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整个结构的改变,那就必须承认,这种改变是在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迈了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
材料三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彼得大帝改革的历史背景。这次改革的目的何在
(2)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俄国国家整个结构的改变”是指的什么事情 列宁为什么认为这件事情总的来说是正确的
(3)从材料三来看,沙皇在做“整个国家结构的改变”时是以什么为政治前提的 他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俄国两次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
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师版,答案版)
一、教材核心练
1.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目的:向西方学习,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措施:
政治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军事 ①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②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经济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文化 生活 ①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②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4)影响:
①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2.1861年改革:
(1)背景: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俄国内外交困,社会矛盾尖锐。
(2)时间、人物: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措施: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农奴购买土地的价格高于当时的地价。
(4)影响:
①积极性: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二、基础达标练
1.18世纪初,俄国彼得一世派遣留学生,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这体现的改革举措是(A)
A.学习西方 B.加强专制
C.扩军备战 D.发展经济
2.彼得一世改革从法律上肯定新兴的工商业阶层的地位,同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大力扶持与发展工业生产,广泛开展对外贸易。材料旨在强调改革(B)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C.强化了农奴制度
D.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
3.(历史解释)农奴制改革前夕,有人问一位地主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地主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还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而农奴一文钱也不用花费。”这实质上表明(A)
A.农奴制阻碍俄国经济发展
B.使用农奴的生产效率更高
C.农奴与地主关系非常密切
D.机器生产不适合俄国农业
4.(史料实证)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1861年改革的内容中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C)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农奴可以转换职业和支配财产
C.农奴的份地必须高价赎买
D.地主不许干涉农奴的生活
5.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当时在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地主把“真正的解放”藏起来了。这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C)
A.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使农民获得真正的解放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维护了社会的长治久安
6.如图所示亚为历山大二世改革后,被贵族宣布“解放”的农奴伏在地上亲吻自己主人脚面的场面。这可以用来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D)
A.推动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B.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C.削弱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D.主动权掌握在贵族手中
三、素养提升练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俄国在15世纪、16世纪、17世纪也是个落伍的国家,所以那时在西洋的大舞台上,几乎没有俄国的地位。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他是俄罗斯民族大英雄之一,所以今日的斯大林还推崇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整个结构的改变,那就必须承认,这种改变是在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迈了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
材料三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彼得大帝改革的历史背景。这次改革的目的何在
答:俄国落伍于世界;富国强兵。
(2)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俄国国家整个结构的改变”是指的什么事情 列宁为什么认为这件事情总的来说是正确的
答:俄国1861年改革。因为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从材料三来看,沙皇在做“整个国家结构的改变”时是以什么为政治前提的 他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答:维护地主利益或不触动地主利益;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俄国两次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
答: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要依据国情,走符合本国发展的道路;要善于学习他国优点和长处,取长补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学习目标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时间、目的、主要内容 及历史意义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历史意义。
史料实证:通过对教材图文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培养学 生提取信息、利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历史学科素养能力。
家国情怀: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 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原因:18世纪初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目的: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一、彼得一世改革
军事:
经济:
政治:
科技、教育社会生活:
实现义务征兵制。
发展工商业,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允许工场主购买农奴。
引进西欧的官僚系统,大力削弱贵族实力,加强沙皇专制权力。
引进西欧先进科技,发展学校教育,提倡西欧的生活方式等。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1700年—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这个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15—18世纪俄罗斯疆域的扩张图
积极影响:
①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影响:
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没有。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的是贵族、地主和商人的统治,并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而是沙皇自上而下推行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这次改革有没有触动农奴制?这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吗?
【合作探究】
俄国农奴制:
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
农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依附于封建主。租种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可以自由结婚。农奴要向封建主服役并交纳租税。封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或转赠。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
二、废除农奴制
1.农奴制的含义
材料一:
19世纪初,俄国已有少数手工工场开始使用蒸汽机;30年代起开始大量进口机器,一部分手工工场逐渐转变为现代工厂;到50年代末,俄国出现了自己的机器制造业。蒸汽做动力的轮船也从30年代起开始航行。
材料二:
18世纪末,英、俄两国的产量大致相等,到19世纪中期,英国增长了30倍,俄国只增加了1倍。
通过材料,你对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怎样的认识?
2.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
发展缓慢。
劳动力少
市场 狭窄
技术薄弱
社会环境不稳定
农 奴制
我是一个工厂主,我有些烦……
工人太少,素质也低,产量、质量都不乐观;产品销售也不如意,农民太穷了,他不买,社会又不太平……唉,都是
那讨厌的农奴制.有啥办法搬开这块绊脚石……
【想一想】当时资本家的主要烦恼
农奴暴动
86次
90次
126次
1176次
次数
年代
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废除农奴制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2.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
材料三:
2.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
材料四: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
19世纪上半叶,奥斯曼帝国逐渐瓦解,沙皇俄国认为这是它将它在欧洲的势力不断扩大的好机会,尤其是它获得一个通向地中海和占领巴尔干半岛的好机会。英国和法国反对俄国的扩张,它们不希望俄国获得这些战略要地,以维持英法它们自己在东南欧的势力和利益。
1853年10月16日,俄罗斯向土耳其开战,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英、法为保持并扩大在土耳其的势力,参加了土耳其方面对俄作战,所以,这一场战争实际上是俄罗斯与同盟国(英、法、土和撒丁王国)争夺近东统治权的战争。
此次战争是拿破仑帝国崩溃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罗斯帝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才结束,以俄罗斯帝国的失败而告终,从而引发了俄国国内的革命斗争。
【想一想】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暴露出了俄国哪些问题?会引发哪些结果?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以及农奴制的腐朽。
战争的失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直接推动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
二、废除农奴制
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
(1)经济上 (根本原因)
(2)政治上
(3)外部危机
2.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
亚历山大二世 (1818-1881)
“请诸位相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从上述材料可看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主要目的:
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
3.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目的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2.国家收取份地的赎金
1861年3月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关于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自由劳动力
巨额资金
国内市场
4.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内容与性质
性质:由沙皇领导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材料一:
据统计,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材料二: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从材料看出,俄国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5.俄国废除农奴制的评价
在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之后,一个官员评价农奴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一个地主也有类似的感受,说农奴“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反映了改革使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成为自由人,社会地位提高。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材料中农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5.俄国废除农奴制的评价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也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2.局限性:
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1.进步性:
5.俄国废除农奴制的评价
这幅图描绘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吻自己主人脚面的场面,它表现了这次改革是由农奴主实施,而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恩赐”的情况。据统计,农奴取得的份地,按照当时的市价,总值约6.5亿卢布,而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总共不下20亿卢布。
【想一想】这次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对农民的又一次剥削和掠夺。
《“翻身”的农奴》
【合作探究】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中国建设的启示:
改革是强国之路。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
改革要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改革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五、课堂小结(共19张PPT)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历史 九年级全一册RJ
栏目导航
自主学习·探新知
效果评价·提素养
自主学习·探新知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   ,封闭落后。
2.目的:向西方学习,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   。
3.内容(重点)
(1)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   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2)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   军。
(3)经济:鼓励兴办   ,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4)文教: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5)生活: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   。
农奴制
富国强兵
中央集权
新式常备
手工工场
生活方式
4.评价(常考点)
(1)性质: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2)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   的进程。
(3)局限:   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常考点)
1.根本原因:   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2.时间、人物:   年,   。
近代化
农奴制
农奴制
1861
亚历山大二世
3.内容
(1)农奴获得   ,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   ,购买土地的价格高于当时的地价。
4.评价
(1)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意义: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   ,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   的道路。
(3)局限: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人身自由
出钱赎买
农奴制
资本主义
点击进入 素养点拨
效果评价·提素养
1.这场改革使俄国跻身欧洲军事强国的行列,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这场改革指的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明治维新
D.叶卡捷琳娜二世改革
A
2.下图摘录了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这些措施的推行( )
A.建立起沙皇的专制统治
B.废除了腐朽的农奴制度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
3.“彼得大帝接触了西方较发达的国家以后,就狂热地建立工厂来供应军队和加强国防,这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这里的“独特”是指( )
A.效法西方政治以废除沙皇专制体制
B.采用资本主义的成果强化封建统治
C.用对外军事扩张带动国内经济发展
D.废除农奴制度以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B
4.19世纪中期,俄国“在农奴制下,一方面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工场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
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材料反映了农奴制( )
A.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B.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导致农民贫困,频繁暴动
D.符合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情
B
5.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15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 )
A.农奴获得与地主等额份地
B.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C.农奴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D.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B
6.列宁说:“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一场无耻掠夺。”而当时的某官员则说:“农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A.改革是俄国历史的一次倒退
B.列宁的观点正确,某官员观点错误
C.改革对农奴既是解放也是一场掠夺
D.改革使俄国摆脱了殖民压迫
C
7.马克思说:“彼得一世确实是现代俄国政策的创立者。”史学界普遍认为: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现代化”道路的起点。那么,彼得一世改革的“现代”色彩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 )
A.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B.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努力维护农奴主阶级的利益
D.大量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D
8.历史上,俄国的沙皇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试图通过改革为俄国成为欧洲强国和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关于这两次改革,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次改革都是俄国在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的背景下进行的 ②两次改革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形式 ③两次改革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④两次改革都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B
9.“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两面神雅努斯,一张脸孔望向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这说明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 )
A.打击了俄国守旧势力
B.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
C.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D.兼具进步性和局限性
D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在15世纪、16世纪、17世纪也是个落伍的国家,所以那时在西洋的大舞台上,几乎没有俄国的地位。可是在17世纪末,正当我们的康熙年间,俄国幸而出了一个大彼得,他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后来他又请了许多西欧的技术家到俄国去,帮助他搞维新。那时许多的俄国人反对他,尤其是首都莫斯科的国粹党。他不顾一切,奋斗到底,甚至迁都到一个偏僻的、但是滨海的涅瓦河旁,因为他想靠海就容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他是俄罗斯民族大英雄之一,所以今日的斯大林还推崇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战败后的彼得一世改革的重点。陆军完全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海军开始组建;为了满足对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迫切需要,大量工厂在乌拉尔山地区建立起来;军队需要合格的指挥官,彼得一世不仅向欧洲派出了数以千计的留学生,而且先后在俄国设立了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这些新式的学校完全按照兵营管理,为了监督学员,彼得下令由退役的士官手持鞭子守在课堂上。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 600 7 954
1879年 287 42 000 51 937
——《俄国社会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二,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特点。
答案:历史背景:俄国落伍于世界。特点:向欧洲学习,强化军事力量,同时发展经济与教育。
(2)“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请结合材料二从军事、经济和教育方面说明该观点。
答案:军事上,借鉴欧洲强国模式;经济上,发展军事工业;教育上,一方面派出大量的留学生去欧洲,一方面在国内兴办军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作用。这次改革有何局限性
答案:作用:使俄国摆脱封建农奴制危机;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俄国两次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要依据国情,走符合本国发展的道路;要善于学习他国优点和长处,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