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1)
章末复习课件
01
单元体系
03
知识梳理
04
提升训练
02
素养目标
01
单元体系
常见的酸、碱、盐
溶液的酸碱性
常见的酸和碱
常见的盐
酸碱指示剂
(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溶液的Ph
(用Ph试纸检测)
常见的酸(硫酸、盐酸)
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氯化钠(调味品)
碳酸钠(俗名纯碱,水溶液显碱性)
碳酸氢钠(小苏打)
02
素养目标
化学观念:
认识并学会使用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等常用的酸碱指示剂。能根据pH判断溶液酸碱性及其强弱。
科学思维:
描述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解释用途和现象。
科学探究与实践:
用不同方式表达中和反应中溶液的酸碱性变化,并描述现象从离子角度归纳中和反应的本质和概念,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科学态度与责任:
说明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化学性质,描述反应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描述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判断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
1. 以酸为核心的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甲________,乙________。
(2)写出序号对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
H2O
HCl+NaOH === NaCl+H2O(合理即可)
H2SO4+2NaOH=== Na2SO4+2H2O(合理即可)
2HCl+Na2CO3=== 2NaCl+H2O+CO2↑(合理即可)
H2SO4+Na2CO3=== Na2SO4+H2O+CO2↑(合理即可)
构建网络
构建网络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Cl+CuO=== CuCl2+H2O(合理即可)
H2SO4+CuO=== CuSO4+H2O(合理即可)
2HCl+Fe=== FeCl2+H2↑(合理即可)
H2SO4+Fe=== FeSO4+H2↑(合理即可)
2H2O 2H2↑+O2↑
2H2+O2 2H2O
CO2+2NaOH=== Na2CO3+H2O(合理即可)
构建网络
2. 以碱为核心的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甲________。
(2)写出序号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
Ca(OH)2+Na2CO3=== CaCO3↓+2NaOH
HCl+NaOH=== NaCl+H2O(合理即可)
Na2CO3+2HCl=== 2NaCl+H2O+CO2↑(合理即可)
Na2CO3+Ca(OH)2=== CaCO3↓+2NaOH(合理即可)
CO2+2NaOH=== Na2CO3+H2O
Na2CO3+CaCl2=== CaCO3↓+2NaCl(合理即可)
Ca(OH)2+Na2CO3=== CaCO3↓+2NaOH(合理即可)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2HCl=== CaCl2+H2O+CO2↑
CaCl2+Na2CO3=== CaCO3↓+2NaCl(合理即可)
2HCl+Ca(OH)2=== CaCl2+2H2O(合理即可)
Ca(OH)2+CuSO4=== Cu(OH)2↓+CaSO4(合理即可)
Cu(OH)2+2HCl=== CuCl2+2H2O(合理即可)
NaOH+HCl=== NaCl+H2O(合理即可)
CuSO4+2NaOH=== Cu(OH)2↓+Na2SO4(合理即可)
构建网络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
Ca(OH)2
2NaOH+CO2= Na2CO3+H2O
Ca(OH)2+Na2CO3= CaCO3↓+2NaOH
Na2CO3+CaCl2= CaCO3↓+2NaCl
(合理即可)
CaCO3+2HCl=== CaCl2+H2O+CO2↑
2HCl+Ca(OH)2=== CaCl2 +2H2O
(合理即可)
Ca(OH)2+CO2=== CaCO3↓+ H2O
(合理即可)
(2)写出序号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构建网络
03
知识梳理
01 酸碱指示剂
紫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中性溶液 紫色 无色
酸性溶液 红色 无色
碱性溶液 蓝色 红色
变色的不是酸、碱溶液,而是指示剂溶液
酸是指显酸性溶液,碱是指显碱性溶液
1.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还可能是中性溶液
注意:
03
知识梳理
溶液 稀盐酸 稀硫酸 食盐水 氢氧化钠溶液
pH
酸碱性
1
酸性
7
中性
14
碱性
1
酸性
酸与酸性
碱与碱性
酸
酸性
碱
碱性
HCl
H2SO4
NaOH
Ca(OH)2
Na2CO3
01 酸碱指示剂
2.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表示:
03
知识梳理
01 酸碱指示剂
1.pH<7,溶液显____性,pH越____,酸性越强;
2.pH=7,溶液显____性;
3.pH>7,溶液显____性,pH越____,碱性越强。
酸
小
中
碱
大
3.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在_________________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干燥洁净的_________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____比较,读出pH
白瓷板(或玻璃片)
玻璃棒
标准比色卡
①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否则会起到稀释待测溶液的作用,使结果不准确。
②不能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溶液中,会污染试剂。
4.pH的测定方法
注意:
03
知识梳理
01 酸碱指示剂
(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控制在一定pH范围内。
(2)农作物适宜在pH为____或接近____的土壤中生长。
(3)了解空气污染情况,pH<________的雨水称为酸雨
(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7
7
5.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5.6
03
知识梳理
01 酸碱指示剂
(1)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______(填孔穴序号,下同)。
(2)通过对比孔穴2、4中的现象,说明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__,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__。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3
红
蓝
03
知识梳理
01 酸碱指示剂
(3)孔穴6 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钠溶液显________(选填“酸性”或“碱性”)。
(4)若将图中的紫色石蕊溶液用无色酚酞溶液替换,使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__________。
(5)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碱性
1、4、6
H2SO4+2NaOH=== Na2SO4+2H2O
03
知识梳理
01 酸碱指示剂
02
知识梳理
02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
1.常见酸的物理性质
(1)浓盐酸:有______________的液体,具有强烈的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浓盐酸在空气中会产生________;
(2)浓硫酸:具有____ ,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吸收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强烈的___________。
腐蚀性
挥发性
白雾
刺激性气味
吸水性
空气中的水蒸气
腐蚀性
02
知识梳理
02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
【注意】
①浓酸和稀酸的性质不同,例如浓硫酸有吸水性而稀硫酸没有,因此在叙述时要说明是浓酸还是稀酸。
②浓盐酸和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都会________。
浓盐酸溶质质量________,溶液质量________;
浓硫酸溶质质量_________,溶液质量_________。二者都应________保存。
减小
减小
减小
不变
增大
密封
02
知识梳理
02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
③稀释浓硫酸
一定要将___________沿器壁慢慢注入________里,并用
玻璃棒不断搅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
_______________,然后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硫酸
水
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用大量水冲洗
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02
知识梳理
02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
2.常见酸的用途
用途
盐酸
硫酸
金属_____、制造药物,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金属__________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金工业,实验室里常用它做____________(浓硫酸具有______性)
干燥剂
除锈
除锈
吸水
02
知识梳理
02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
3.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及现象[稀盐酸(HCl)、稀硫酸(H2SO4)]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酸+活泼金属→盐+H2↑ 2HCl+F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SO4+2A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6HCl+Fe2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SO4+Cu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
FeCl2+H2↑
2FeCl3+3H2O
红棕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Al2(SO4)3+3H2↑
CuSO4+H2O
02
知识梳理
02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
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及现象[稀盐酸(HCl)、稀硫酸(H2SO4)]
酸+碱→盐+水 HCl+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SO4+Cu(OH)2=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盐→新酸+新盐 2HCl+CaCO3 = 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
H2SO4+Na2CO3= 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
特别提醒: a.稀硫酸和稀盐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b.酸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不同的酸溶于水时解离出的_______________不同; NaCl+H2O
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CaCl2+H2O+CO2↑
有气泡产生
Na2SO4+H2O+CO2↑
有气泡产生
溶液中都含有H+
阴离子(或酸根离子)
02
知识梳理
03常见碱的性质及用途
1.碱的物理性质
(1)氢氧化钠
①白色固体,______溶于水,溶解时__________________;
②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____________;
③有强烈的____________。
易
放出大量的热
潮解
腐蚀性
(2)氢氧化钙
白色粉末状物质,_______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_________,悬浊液被称为石灰乳。
微
石灰水
02
知识梳理
03常见碱的性质及用途
2.常见碱的用途
用途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炼制石油等
建筑材料、漂白粉、处理污水、改良____________。
酸性土壤
02
知识梳理
03常见碱的性质及用途
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及现象[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__,使无色酚酞溶液变________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Ca(OH)2+C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碱+酸→ 盐+水 2NaOH+H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2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蓝
红
Na2CO3+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
Na2SO4+2H2O
CaCl2+2H2O
02
知识梳理
03常见碱的性质及用途
4.常见碱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及现象[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__,使无色酚酞溶液变________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Ca(OH)2+C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碱+酸→ 盐+水 2NaOH+H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2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蓝
红
Na2CO3+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
Na2SO4+2H2O
CaCl2+2H2O
02
知识梳理
03常见碱的性质及用途
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及现象[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
碱+盐→新碱+新盐 2NaOH+CuSO4=== 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CuSO4=== _________________(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提醒:a.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b.碱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不同的碱溶于水时解离出的________不同;如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OH)2↓+Na2SO4
Cu(OH)2↓+CaSO4
有蓝色沉淀生成
阳离子
Ca(OH)2+Na2CO3=== CaCO3↓+2NaOH
【考点一】酸碱指示剂
03
典例精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5.5
B. 用石蕊溶液可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C. 某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则该物质不一定呈中性
D. 测定溶液的pH时,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
C
【考点一】酸碱指示剂
03
典例精析
2.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碱溶液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碳酸钠属于碱类物质
C.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均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D. 常温下,酸溶液的pH小于7,硫酸铜溶液的pH也小于7,则硫酸铜属于酸
C
【考点二】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
03
典例精析
1.微型实验因操作简单、时间较短、自制仪器等特点。某同学按下图装置制取纯净的氢气并验证氢气性质的微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注射器中的稀硫酸可以换成浓盐酸
B.青霉素瓶中一定发生置换反应
C.若甲处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氢气
D.实验可验证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A
【考点二】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
03
典例精析
2.兴趣小组对实验所产生的废液废渣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废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废液一定呈碱性
B.用大理石制取CO2后的废液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能产生较多泡沫
C.废渣中加入H2O2溶液,有气泡产生,则废渣中可能含有MnO2
D.从含铁的废铜渣中回收铜,可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B
【考点三】常见碱的性质及用途
03
典例精析
1.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B
【考点三】常见碱的性质及用途
03
典例精析
2.小明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氢氧化钠的相关问题,以结构图的形式进行了如下梳理:
(1)氢氧化钠在生活中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吸水后的热量变化为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除油污(合理即可)
放热
有强腐蚀性
用pH试纸检测
04
提升训练
1.某小组同学在完成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实验时,溶液的pH值变化如
图所示,结合坐标图分析,该小组的同学分析合理的是( )
A.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滴入稀盐酸中
B.在“P”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
C.将任意一种酸、碱溶液加水稀释,其pH值变化也符合本坐标图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04
提升训练
2.硫酸是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的酸,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稀硫酸和块状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
B.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C.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3%-5%的氢氧化钠溶液
B
04
提升训练
3.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C
04
提升训练
4.在充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封口,易拉罐立即变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会儿易拉罐又鼓起,因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和NaAlO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铝制品具有良好抗腐蚀性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
CO2 能与NaOH反应导致易拉罐内压强变小
2Al+2NaOH+2H2O=2NaAlO2+3H2↑
4Al+3O2═2Al2O3
04
提升训练
5.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钾溶液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氢氧化钾能去油污,原理是乳化
C.氢氧化钾不慎沾到手上,应用大量水冲洗,并涂硼酸溶液
D.称量氢氧化钾固体时应在托盘两边各垫一张质量相同的称量纸
C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0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单元测试卷(满分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 H—1 S—32 O—16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乙醇可作燃料
C.金刚石用于裁割玻璃 D.铜用作导线
2.下列实验仪器在实验时,不宜作反应容器的是( )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集气瓶
3.以下关于能源和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是一种洁净的新能源
B.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必须综合利用以提高利用效率
C.酸雨主要是SO2、CO、NO2等气体造成的
D.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既可以节约石油资源又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两个氢分子:2H
B.两个硫酸根离子:2SO42﹣
C.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H2O﹣2
D.两个氮原子:N2
5.如图所示为物质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 )
A.一氧化碳 B.硫酸锌 C.空气 D.液氧
6.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B.物质丙的化学式是NH3
C.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 1:3
D.图示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古代名人字画流传至今仍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以性质相似
C.CO和CO2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性质有很大区别
D.CO可作气体燃料而CO2可用于灭火
8.室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所示,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向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
A.氧化钙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9.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鉴别H2、CO、CH4,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B.鉴别乙醇和水,闻气味
C.鉴别CO、CO2用燃着的木条
D.鉴别炭粉和氧化铜粉末,分别在火焰上灼烧
10.木炭与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都需要尾气处理
B.两个实验的反应中,都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两个实验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色
D.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石灰水倒吸
二.非选择题(共8题40分)
11.(4分)生活处处有化学,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应采取的措施是 。
(2)洒出的酒精在实验桌上燃烧,应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
(3)利用洗洁精的 作用,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4)生活中,铝制品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 。
12.(5分)小昆同学要配制8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昆同学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和水的体积分别为 、 (水的密度为1g/cm3),图示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图示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这种错误操作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13.(8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⑧的名称是 ,实验室用 (填药品名称)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当制取较多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仪器的组合是 (选填序号),选择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 。
(2)若用图2装置检验二氧化碳,试管中的试剂名称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5分)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200g水中溶解 gA物质恰好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 g。
(3)t2℃时,分别将恰好饱和的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
15.(5分)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固体,他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题:
(1)物质B、E的化学式分别为 、 。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反应③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是 。
(3)反应①、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否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
16.(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用铜丝和银丝做实验时,发现久置的铜丝表面能生成绿色的铜锈,兴趣小组对铜生锈的条件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铜锈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作出猜想】铜生锈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外,还可能与 有关,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 。
【实验设计】兴趣小组同学取4根铜丝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他们为了除去铜丝表面的污物,实验前应该做的操作是 。C瓶中的m应该是 。
【现象分析】若干天后,发现只有D瓶中的铜丝表面出现绿色的铜锈,其他瓶中的铜丝表面均无铜锈出现。
(1)实验B、C瓶中所使用的蒸馏水是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 。
(2)通过B瓶与D瓶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得出铜生锈与 有关的结论。
【实验结论】由上述四个实验可以分析得出猜想成立,写出铜生锈的化学方程式 。
【讨论交流】在同样环境下银丝依旧光亮如新,原因是 。
17.(5分)(1)生铁 (填“是”或“不是”)金属材料
(2)取一定量该生铁样品,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氢气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0单元常见的酸、碱、盐》
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C B C B B C A D
二、填空题(共8题40分)
11.涂油; 用湿抹布盖灭; 乳化; 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结构致密的氧化铝,使铝与氧气隔绝;
12.16g; 64mL; 搅拌,加速溶解; 物与砝码放反; 偏小;
长颈漏斗; 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①③⑧⑨;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反应条件是在常温下进行; CaCO3+2HCl=CaCl2+H2O+CO2↑;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澄清的石灰水; CO2+Ca(OH)2=CaCO3↓+H2O;14.t1; 50; 20%; 250; B;
15.CuO; Fe2O3; ;
Fe+CuSO4=FeSO4+Cu; 铁矿石炼铁; 不同;
16.水、二氧化碳; 质量守恒定律; 打磨; 二氧化碳; 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2Cu+O2+CO2+H2O=Cu2(OH)2CO3; 银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17.是;9.8%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
第十单元 溶液 重难点梳理
01 酸碱指示剂
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还可能是中性溶液。
注意:
变色的不是酸、碱溶液,而是指示剂溶液;
酸是指显酸性溶液,碱是指显碱性溶液。
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表示:
3.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1)pH<7,溶液显酸性,pH越越小,酸性越强;
(2)pH=7,溶液显中性;
(3)pH>7,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4.pH的测定方法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注意:①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否则会起到稀释待测溶液的作用,使结果不准确。
②不能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溶液中,会污染试剂。
5.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控制在一定pH范围内。
(2)农作物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
(3)了解空气污染情况,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教材小实验】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1)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3(填孔穴序号,下同)。
(2)通过对比孔穴2、4中的现象,说明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3)孔穴6 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选填“酸性”或“碱性”)。
(4)若将图中的紫色石蕊溶液用无色酚酞溶液替换,使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1、4、6。
(5)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H2SO4+2NaOH=== Na2SO4+2H2O。
02 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
常见酸的物理性质
(1)浓盐酸: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具有挥发性,浓盐酸在空气中会产生白雾;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注意】
①浓酸和稀酸的性质不同,例如浓硫酸有吸水性而稀硫酸没有,因此在叙述时要说明是浓酸还是稀酸。
②浓盐酸和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减小。
浓盐酸溶质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减小;
浓硫酸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增大。二者都应密封保存。
③稀释浓硫酸
一定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用
玻璃棒不断搅拌搅拌的目的是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④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常见酸的用途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1)酸的化学通性: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
盐酸(HCl)/硫酸(H2SO4)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与氢前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置换反应) 铁与稀盐酸: Fe+2HCl===FeCl2+H2↑ (写化学方程式,下同)铁与稀硫酸Fe+H2SO4===FeSO4+H2↑ 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复分解反应) 氧化铁与稀盐酸: Fe2O3+6HCl===2FeCl3+3H2O 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氧化铜与稀硫酸: CuO+H2SO4===CuSO4+H2O 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复分解反应) 氢氧化钙与稀盐酸: Ca(OH)2+2HCl===CaCl2+2H2O 氢氧化钙与稀硫酸: Ca(OH)2+H2SO4===CaSO4+2H2O
与某些盐反应 (复分解反应) 碳酸钠与稀盐酸: Na2CO3+2HCl===2NaCl+CO2↑+H2O, 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碳酸氢钠与稀硫酸: 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2)酸的化学特性:不同的酸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阴离子不同(或酸根离子不同)。
盐酸与硝酸银反应:HCl+AgNO3===AgCl↓+H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硫酸与氯化钡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03 常见碱的性质及用途
碱的物理性质
(1)氢氧化钠
①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_;
②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
③有强烈的腐蚀性。
(2)氢氧化钙
白色粉末状物质,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石灰水,悬浊液被称为石灰乳。
常见碱的用途
碱的化学性质
碱具有通性的原因是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OH-。不同的碱具有个性的原因是阳离子不同。
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吸收二氧化碳)(写化学方程式,下同) 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检验二氧化碳)
与酸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氢氧化钠与硫酸:2NaOH+H2SO4===Na2SO4+2H2O 氢氧化钙与盐酸:Ca(OH)2+2HCl===CaCl2+2H2O
与某些盐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CuSO4===Na2SO4+Cu(OH)2↓,现象是有蓝色沉淀生成 氢氧化钙与硫酸铜:Ca(OH)2+CuSO4===CaSO4+Cu(OH)2↓,现象是有蓝色沉淀生成
【总结归纳】
(1)Ca(OH)2与CO2反应时有明显的现象,适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存在。但由于Ca(OH)2微溶于水,不适合除去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2)NaOH与CO2反应时无明显的现象,不适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存在。但由于NaOH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少量的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3)NaOH和CO2、盐酸反应时,由于无明显反应现象,因此无法肯定反应是否发生,所以需要借助简单的实验,通过明显的现象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特别提醒】能用NaOH干燥的气体:H2 、O2、CO、NH3等;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H2、O2、CO、CO2、SO2、HCl。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