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课《木兰诗》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9课《木兰诗》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5 11:3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第9课
乐府诗集
目 录 CONTENTS
壹 学习目标
叁 课堂导入
伍 课堂练习
贰 重点难点
肆 探究新知
陆 知识总结&课后作业
o000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全文,感受诗歌的语言。 2.感知文章内容,理解并积累文言词句。 3.学会概括事件,初步掌握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4.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 义精神。
重 点 难 点 学习重点 1.熟读并背诵全文,感受诗歌的语言。 2.感知文章内容,理解并积累文言词句 o 3.学会概括事件,初步掌握叙事详略得 当的写法。
学习难点
1.感受诗歌的语言,学会概括事 件,初步掌握叙事详略得当的写 法。
2.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学习古 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堂导入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 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 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 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在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了一首著名的乐府诗《木兰诗》,诗中 塑造的木兰形象被不同时代的人歌咏,后来又飘洋过海,被迪斯尼拍 成著名的动画片。那么,木兰的形象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了一代又 一代人,能被东西方文化共同推崇呢 让我们寻根溯源,从原诗中发 现木兰形象的魅力。
1.概念: 乐 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 专门官署,汉乐府指 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
2 . 发展: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
“歌诗”,魏晋时始称“乐 府” 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 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3.作用:汉魏六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支奇葩,具有强大的生命 力,直接影响了我国诗坛的面貌。它不仅开拓出了五言诗的新领域, 而且对七言诗、歌行体以至律诗绝句,都起了桥梁的作用。
了解文体乐府诗
文 学 常 识
4. 乐府诗的特点:
① 叙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和完整的故事情节。
② 运 用多种艺术手法来描写人物,如个性化的对话,人物行动和细节 的描写等。
③ 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五言是乐府民歌的创新。
④ 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具有浪漫色彩。
了解文体乐府诗
文 学 常 识
《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辑的最完备的一
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 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朝民歌、 北朝民歌两大部分。北朝民歌,即北方民族民 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长篇叙事诗《木兰诗》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 出的成就,与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 一起被 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 璧”。
了解作品
文 学 常 识
探 究 新 知 1.学习诵读,感知文意。 2.梳理内容,理解主题。 3.分析写法,品读语言。
o000
1.学习诵读,感知文意。
学习诵读
1.读准字音
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 (dāng) 户织。不闻机杼 (zhù) 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 (tiě) ,可 汗(kè hán) 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 爷 征 。 豆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ān jiān) ,南 市 买辔 (pèi) 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 (yān) 山 胡骑(jì)鸣啾啾。 万里赴戎 (róng) 机,关山度若飞。朔 (shuò) 气传金柝 (tuò)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 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 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 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 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bìn),对 镜帖 (tiē) 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 (bàng) 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学习诵读
2.读准节奏;3.读出韵脚
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茎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 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登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 闻 / 爷 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 燕山胡骑/ 鸣啾啾。 茎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登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 不用尚书郎,愿 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茎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 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 木兰/ 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 我/是雄雌 理解文意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 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 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 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焱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 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 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 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方法】同学们结 合注释和工具书自 读理解文意,把自 己在本课预学中碰 到的难以理解的字 词圈出来,同桌交 流,仍然不能解决 的写在黑板上。
理解文意 口当户:对着门或在门旁,泛指在家中。 口机杼声:织布机在织布时发出的声音。 机,指织布机。杼,织布的梭子。 口忆:思念,惦记。 口军帖:征兵的文书。 口可汗: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对君主的称呼。 口爷:父亲,当时北方呼父为“阿爷”。 2 为:为此(指代父从军)。 口市:买。鞍马:马匹和乘马用具。据 《新唐书 · 兵志》记载,起自西魏的府兵 制规定从军的人要自备武器、粮食和衣服。 □鞯:马鞍下的垫子。
口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 □旦:早晨。
口去:离开。
□溅溅:水流激射的声音。
口燕山:即阴山。另说为河北燕山,也有说 为燕然山(现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口胡骑:胡人的战马。
口戎机,军机,指战争。
口金柝,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铜器, 形状像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
口寒光:指清冷的月光。
口铁衣:古代战士穿的带有铁片的战衣。
理解文意 2 明堂:古代帝王用来举行祭祀、听政、
口帖花黄:当时流行的一种化妆款饰,把
选士、献瑞的地方,即殿堂。
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
口策勋:记功。
在额上,或在额上涂一点黄的颜色。
口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
口帖,同“贴”。
高的勋级。
口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口百千,形容数量多。强,有余。
口火伴:古时兵制,十人为一火,火伴即
口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同火的人。火, 一作“伙”。
口不用:不为,不做。
口扑朔:两脚不断地在地上乱爬搔。
口千里足:可驰千里的脚力,指好马。
口迷离:眯缝着两眼,安静地待着。
□郭:外城。
口傍地走:贴着地面跑。
口扶将:互相搀扶。将,助词。
口著:同“着”,穿。
2 理:梳理。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口霍霍:磨刀迅速时发出的声音。
口云鬓:旧指青年女子柔美乌黑的头发。
理解文意
■ 同桌口译接龙,把自己口译困难的句子用曲线划出来,交流解决。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 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 问木兰在惦记什么 (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 在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 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 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 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 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 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理解文意
■ 同桌口译接龙,把自己口译困难的句子用曲线划出来,交流解决。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 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 故 乡 。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 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 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 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火伴,火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 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免子耳朵是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 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文言积累
通假字
1.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粘贴。
2 .著我旧时裳:“著”通“着”,穿。
古今异义
1.爷:卷卷有爷名 古义:指父亲; 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2.走:双兔傍地走 古义:为跑, 今义:行走。
3.但: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为只,副词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
4.郭:出郭相扶将 古义:为外城
今义:仅用作姓氏
5.户:木兰当户织 古义:为门
今义:人家、门第。
6.迷离:雌兔眼迷离 古义:眯着眼
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文言积累
特殊句式
1. 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译文: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2 倒 装 句:问女何所思( 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译文: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3. 互 文 句: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壮士,百战死、十年归。)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开我东阁、西阁门,坐我东阁、西阁床。)
2.梳理内容,理解主题。
1 . 诗 歌 每 节 写 了 什 么 内 容 请 从 木 兰 的 角 度 进 行 概 括。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2.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 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
1 . 木 兰 停 机 叹 息 ;
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 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 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 . 决 定 代 父 出 征 ;
3 . 出 征 奔 赴 战 场 :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 士十年归。
4 . 十 年 征 战 生 活 ;
5.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 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5 . 木 兰 还 朝 辞 官 ;
6.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 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 知木兰是女郎。
6 . 还 乡 家 人 团 聚 ;
7 . 比 喻 赞 美 木 兰 。
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课 文 分 析
2.诗歌详写了什么内容 略写了什么内容 为什么这样安排
1.木兰停机叹息;
2.决定代父出征;
3. 出征奔赴战场:
4.十年征战生活;
5.木兰还朝辞官;
6.还乡家人团聚;
7. 比喻赞美木兰。
■写战争题材,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 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对战争的厌恶、否定;
对和平的向往、追求。
详写
略写
详写
课 文 分 析
《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产生的时代当在西魏。那时正是
南北朝对峙时期,战 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
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 五六世纪问,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
过长期的战争。《木兰诗》的时代背景,当与此有密切的关系。
柔然,亦称蠕蠕,四世纪中,在蒙古高原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建立政
权,经常骚扰北魏。据历史记载,从公元407年到493年的80多年中,双
方发生的大战役就有15次之多。
了解背景
文 学 常 识
英雄形象
1.勇敢担当: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 英勇善战: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3. 聪明谨慎: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3、诗中的木兰形象有何传奇之处 结合具体诗句说一说。
课 文 分 析
女孩形象
1.思念亲人:且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 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 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 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不慕荣利: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娇美温柔: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 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 帖花黄。
3、诗中的木兰形象有何传奇之处 结合具体诗句说一说。
分 析


1.诗歌记叙了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赞扬了
古代人民的家国情怀和牺牲精神,也表达了对战 争的厌恶、否定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追求。
2.木兰既是有责任感、英勇善战、不慕荣利的英 雄形象,又是勤劳孝顺、温柔娇美的女孩形象, 既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诗歌通过木兰赞美 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家国情怀和牺牲精神。
4.诗歌中借木兰的形象想表达什么主题 说说自己的理解。
分 析


3.分析写法,品读语言。
排比、夸张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 长 鞭 。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 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突出了木兰准备的忙碌、行进的神速、军 情的紧迫、军营的艰苦、战斗的残酷和战功 的卓著,生动表现了木兰英勇善战的英雄气 概 。
1.诗歌用什么方法塑造木兰的形象 结合具体诗句说一说。
写法
分 析
侧面衬托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流水声、胡骑声衬托了木兰离家渐远思亲 更切的心理,军营生活的艰苦衬托了木兰的 坚强勇敢,伙伴的“惊忙”衬托了木兰的聪 明谨慎。
1 . 诗歌用什么方法塑造木兰的形象 结合具体诗句说 一 说。
写 法
分 析
正面描写
1.唧唧复唧唧, …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可汗问所欲, … …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脱我战时袍, ……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木兰心理、神态、行为、动作的细致描绘,形 象刻画出木兰孝顺、勤劳、有责任感,又不慕荣利、 温柔娇羞的女孩形象。
1 . 诗 歌 用 什 么 方 法 塑 造 木 兰 的 形 象 结 合 具 体 诗 句 说 一 说 。
写法
分 析
2.任选角度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提示:
1 . 可以从意象(诗歌选择描写的事物)角度; 2.可以从运用修辞的角度;
3.可以从运用民歌写法(设问、铺排、复沓、对 偶)角度。
4.注意表达要充分,格式要正确。
读 语 言

诗歌选取了“黄河”“胡骑”“关
山"“朔气”“金柝”“铁衣”等富有北 方特点和战争特点的事物,写出了北方景 物的粗犷、雄浑和战争生活的激烈、艰苦, 体现出北方民歌刚健豪迈的语言特点。
2.任选角度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意象角度
读 语 言

修辞角度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 辔头,北市买长鞭。
运用排比、互文的修辞手法,层次分明 地铺陈出木兰紧张而又周密地准备出征的 情形,语言简洁而灵活。
2.任选角度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读 语 言

修辞角度
(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 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运用了比喻、反问的修辞和幽默风 趣的语言,解答了木兰女扮男装的奥 秘,使故事在欢快喜庆的气氛中结束。
2.任选角度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读 语 言

民歌角度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 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从此替爷征。
运用了复沓和设问的手法, 一问一答, 生动地刻画了木兰的心理,口语化的问 答使语言质朴清新,体现了民歌特色。
2.任选角度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语 言


民歌角度
(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 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运用了复沓的手法通过两个句式相同、 音节相对、反复咏叹的诗句,渲染出悲壮 的气氛,语言整齐中又有变化。
2.任选角度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读 语 言

民歌角度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 来,当户理红妆……对镜帖花黄。
运用了铺排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家人 和木兰重逢后的行为、情感,渲染了欢快 的氛围,语言质朴、活泼、富有生活气息
o
2.任选角度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品 读 语 言
课堂练习
1.对《木兰诗》有关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的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描写边塞将士的苦寒生活。 C.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确数。
D.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四句运用互文的修辞手 法,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出发前到各处购买鞍马等战具的紧迫情景。
【答案】C.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 虚指,表示数量多,并非确数;故选C。
课堂练习
2.《木兰诗》富有北方民歌特色,请你结合诗句说一说有何特色
① 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例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② 以铺陈排比描述行为情态,例如:“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 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写出家人为迎接木兰归 来做准备。
③ 以风趣的比喻收束全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 辨我是雄雌”比喻风趣又切合全文的内容。
知识总结
主 旨 上 :诗歌记叙了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赞扬了古代人民的家国情怀和 牺牲精神,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否定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追求。
写 法 上: 诗歌采用了灵活简洁的铺排、新奇幽默的
比喻、气势酣畅的排比,加上质朴自然的口语,既保
留了民歌的形式,又很好地体现了北方民歌刚健质朴
的语言风格。
课后作业 1.课外阅读《敕勒歌》,感受北方 民歌的特点。 2.完成小练笔:《我心中的木兰》 ,说说自己对木兰的认识和思考, 200字左右。
道阻且长行且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