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31张)【课件6】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31张)【课件6】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17 11:1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单元专题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A 按生产力水平(劳动工具材质)分期:
1.旧石器时代:
(1)含义:打制石器
(2)代表性遗址:元谋人(约170万年)、北京人(约70至20万年)
分布特点:主要位于黄河、长江流域
(3)生产生活:渔猎和采集、学会用火、群居
2.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 
(1)含义:磨制石器
(2)代表性遗址:
约7000至5000年:仰韶文化(黄河) 彩绘陶器、粟 大汶口文化(黄河)
河姆渡文化(长江) 水稻、养蚕缫丝
(3)生产生活:修建村落、定居生活
(4)特点:遗存数量多、分布广泛、逐渐朝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
B按生产关系(社会组织)阶段发展特征分期:
(1)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
(2)母系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3)父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私有制出现,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较大部落甚至部落联盟权贵阶层。
二、从部落到国家
1.三皇时代:神话色彩
五帝时代:黄帝联合炎帝形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尧舜实行“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2.国家:龙山文化时代、良渚古国、陶寺遗址,史称万邦时代。
3.夏朝的建立
(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2)夏的统治: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3)夏文化遗存: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三、商和西周
(一)商朝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
2.概况:
A文化
①甲骨文: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②青铜器
B政治★
①国家机构更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
②内外服制: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二)西周
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商,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史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A分封制★★
①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同姓亲族是主体)
②主要封国:鲁齐燕卫宋晋
③分封内容: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
④等级关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⑤影响:
积极(前期):大大加强了王室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传播了周文化,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消极(后期):受封诸侯在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B宗法制★★
①概念:是以血缘亲疏与嫡庶关系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
②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与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核心)
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家”与“国”紧密结合)
C中国早期国家的主要特征★★★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等级森严,族权与政权合二为一;
②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具有神秘色彩;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④家国一体,家国同构。
3.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三)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
1.农业:
①生产工具:主要是木、石、骨、蚌等,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
②土地制度:井田制,实质是奴隶土地国有制(有公田、私田之分)
2.手工业:
①青铜铸造
②丝织业: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政治
1.春秋争霸
(1)“春秋”: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2)背景:
①东周时期,周王室控制力削弱,“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
②诸侯实力强大,独立性增强,大的诸侯国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
(3)春秋五霸:齐 晋 楚 吴 越
2.战国纷争
(1)时间: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2)表现
①三家分晋 ②田氏代齐 ③各国国君称王,形成韩赵魏楚燕齐秦七大国。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3.华夏认同★
(1)含义: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少数民族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
(2)影响:
①战国之后,内迁民族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大量新鲜血液。
②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形成。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 经济发展
(1)表现:
①铁农具的广泛使用:春秋时开始使用铁农具,标志着生产力提高。
②牛耕的推广
③水利灌溉事业发展:楚国芍陂;秦国都江堰(四川成都)、郑国渠
2.变法运动——商鞅变法
(1)背景:(各国进行变法的必要性)★★★
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生产力发展。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③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封建专制统治。
④为了富国强兵。
⑤法家思想成为理论武器。
⑥秦孝公重用商鞅。
(2)商鞅变法的内容★
①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
②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吏由君主任免。
③社会管理: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3)商鞅变法的影响:为秦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
三、孔子和老子
1.孔子
(1)简介: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后期鲁国人,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层利益。
(2)思想主张:★
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
礼:克己复礼(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政治:为政以德
教育: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对《诗》《书》《礼》《易》《春秋》进行整理。
2.老子
(1)简介:道家学派创始人
(2)思想主张:
哲学:①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道”。(朴素唯物观)
②辩证法思想,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朴素辩证法)
政治:无为而治
四、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社会转型)★
(1)经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井田制走向瓦解。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国独立性增强,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3)阶级:士阶层活跃并受各诸侯的重用。
(4)教育:学术下移,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2.诸子百家的思想
儒家——孟子:“仁政”学说;人性本善说。
儒家——荀子:主张“隆礼重法”;人性本恶说。
道家——庄子:“逍遥”
阴阳家——邹衍:五行间相生相克、相互制约。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 “节用”
影响:代表下层劳动群众。
法家——韩非: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体现中央集权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
影响:其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一、秦的统一
1.统一条件★★
(1)必然性条件:(客观方面)
政治: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经济: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的障碍。
(2)偶然性条件:(主观方面)
秦国:①秦国地理位置的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②商鞅变法后,实现法治、奖励耕战;
秦王:①嬴政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
②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2.统一过程
灭掉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制度创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具体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具体指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
(2)内容:
A皇帝制度:
①皇帝独尊:嬴政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
②皇位世袭
③皇权至上
B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全国军事,为虚职。三者合理分工、彼此牵制、互相制衡。
九卿:负责执行具体事务
C.地方:郡县制
内容: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影响:郡县制比分封制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影响
积极: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国家统一;
②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
③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延续和传播;
④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消极: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容易造成个人专断,导致暴政的出现,进而激化阶级矛盾。
2.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车轨、文字(小篆)、货币(秦半两)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修长城等。
3.秦朝巩固统一的意义★★★
①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古代中国版图的基本轮廓。
②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多民族国家的政治 、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秦朝确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系在此后被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三、秦朝的速亡
1.秦朝的暴政
表现: ①穷奢极欲;②赋税沉重;③徭役繁重;④刑法严苛;⑤钳制思想——“焚书坑儒”。
2. 秦末农民起义
(1)起义爆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在大泽乡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2)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入咸阳,秦朝灭亡。
3.楚汉战争:
(1)性质:封建地主阶级项羽刘邦等人为争夺统治权力而发动的战争。
(2)结果:公元前202年刘邦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3)刘邦获胜的原因:
①刘邦“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
②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分封政策失当,缺乏稳固的根据地。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2.“文景之治”
(1)背景:汉初,社会经济残破;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2)措施: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3.汉承秦制
概况:郡国并行制,威胁中央集权。
结果:汉景帝削减诸侯王封地,引发“七国之乱”。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二、西汉的强盛★★★
1.中央集权的强化
(1)政治上:
①“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
②中外朝制:设立直接听命于皇帝的中朝,削弱相权。
③察举制:由各郡国举荐的官吏选拔制度。
④刺史制:监察辖区郡级官员及子弟和地方豪强势力。
(2)经济上
①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②盐铁官营
③均输平准,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3)思想上
①措施
A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设五经博士
②影响: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2.开拓疆域
(1)北击匈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夺取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2)设立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3)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4)设立军政机构:西域都护府(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
(5)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3.意义:使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三、东汉的兴衰
1.王莽政权
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23年绿林军击败王莽军队主力,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
2.东汉初年“光武中兴”
(1)东汉建立: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2)光武中兴:政治上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控外戚干政等;经济上,实行度田,清查全国垦田、户口,释放奴婢;思想上,重视儒学。
3.东汉衰败
(1)社会危机(衰亡原因)
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②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黄巾起义:184年以张角为首的太平道发动起义,动摇了东汉统治基础。
四、两汉的文化
1.史学
(1)《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写的我国首部纪传体通史。
(2)《汉书》:东汉班固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2.文学
(1)汉赋: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浪漫主义
(2)乐府诗:东汉民间流行五言诗,语言朴实、生动——现实主义
3.医学
(1)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2)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4.科技
(1)《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2)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习题演练
1.春秋战国时期,一大批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富商大贾纷纷涌现,他们家有千金,甚至“与王者同乐”,成为名扬天下的富贵阶层。人们看到“商贾可以富家,技艺足以糊口”,于是纷纷通财鬻货。这些现象的出现( )
A. 导致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B. 表明社会经济活力得到释放
C. 源于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D.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发展
【解析】据题意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富商大贾的出现说明当时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人们纷纷投身商业活动,通财鬻货,说明社会经济活力得到了释放,故B正确;春秋战国之前,宗法分封制就已经走向瓦解,排除A;战国时期才开始形成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商业活动的繁盛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排除D。
B
2.汉高祖令诸侯王“立太上皇庙于国都”,后逐渐形成庞大的庙群。然而文、景、武帝阶段,却不再提倡甚至罢郡国庙,至元帝时期,中央政府取得罢郡国庙的彻底胜利。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 立太上皇庙与儒家思想不相符
B. 元帝时汉朝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C. 郡国庙的罢黜削弱了中央集权
D. “大一统”的治理思想得到了强化
【解析】从材料可知,从汉高祖到至元帝时期,中央政府逐步取得罢郡国庙的彻底胜利,这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的势力,因此“大一统”的治理思想得到了强化,D项正确,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立太上皇庙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排除A;B项太夸张,排除B。
D
3.古文献对周代的婚姻有这样的记载:夏殷五世之后则通婚姻,周公制礼,百世不通,所以别禽兽也。所谓“百世不通”就是姬姓部族内部的男女,隔一百代也不许结合。这一规定(  )
A. 实现了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推动了华夏族群的融合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姬姓部族内部不通婚,所以姬姓部族就要和其他部族进行联姻,这就推动了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故C项正确;“实现了”说法过于绝对,材料所说的婚姻制度只是针对姬姓部族内部而言的,故A项错误;
君主专制制度出现在秦代,故B项错误;西周贵族的世袭特权是通过宗法制度来确立的,故D项错误。
C
4.汉代察举制最初规定各郡国岁举二人。东汉和帝时改以人口为标准,郡国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后又规定少数民族杂居的边郡地区、人口满十万每年即可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上述做法(  )
A. 保证了选官的公平公正
B. 利于缩小各地区经济文化差距
C.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权稳定
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东汉时期按照人口及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标准进行孝廉举荐,这是对人口稠密郡国及少数民族的照顾,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权稳定,D正确;察举制下的选官并不公正,A排除;选官制度并不能缩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差异,B排除;
材料与促进民族交融无关,C排除。
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
B. 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
C. 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D. 该田制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解析】根据材料“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制度抑制土地兼并,实行“均给”,该制度为均田制。均田制始于北魏,故A项错误。
均田制分配的土地为政府控制的无主荒地,故B项错误。均田制的前提即政府控制大量无主荒地,然后分配给农民使用,恢复农业生产,故C项正确。
均田制不能根本上消除土地兼并,“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故D项错误。
C
6. 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动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秦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去戍五岭……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其直接原因在于秦朝与西周相比( )
A. 生产工具的进步
B. 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确立
C. 社会观念的变化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解析】秦朝之所以能够驱使大量的人口进行公共工程的建设,主要是由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选项B正确;
生产工具的进步没有必然关系,故A项排除;社会观念的差异,当时集中力量办大事,没有密切关系,故C项排除;与秦朝的小农经济相比,奴隶社会是井田制,应该更有利于集中劳动力从事大型工程,所以说经济形态的差异不是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故排除D项。
B
7.西周时期的社会伦理关系一般适用于同族和亲戚;春秋时期,社会伦理关系不仅适用于宗族和亲戚,在血缘人伦外还增添了异邦、异族的“道路之人”。这一变化反映出春秋时期(  )
A. 社会人员可自由流动
B. 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C. 儒家思想影响力扩大
D. 国家的地域化治理
【解析】西周时期,宗族色形比较浓厚、形成了同姓、同宗、同族生活的格局。因此,社会伦理适用于亲戚和同族,春秋时期,人伦不再全是亲族和亲戚,在血缘人伦外还增添了异邦、异族,这表明以前同族生活的格局慢侵被邻里乡党的地理分布所取代,这反映出春秋时期国家的地域化治理,故选D项;材料然可以反映当时社会人员的流动性增强,但并不表明当时人员可以自由流动,故排除A项;社会伦理关系将异族纳入其中,并不表明宗法观念的淡化,故排除B项;儒家思想当时刚刚产生,影响力有限,故排除C项。
D
8. 西汉政府在长安附近组织开掘漕渠,方便了长安附近的运输,还可以灌溉田地一万余顷;在关中地区修建了白渠、灵轵渠等工程,白渠灌溉得力,受益田地年年丰收。其旨在(  )
A. 继续推行黄老之学
B. 维护京畿地区的稳定
C. 落实重农抑商政策
D. 促进儒家思想的发展
【解析】依据材料“西汉政府在长安附近组织开掘漕渠,方便了长安附近的运输”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正确;题干体现的有为而治,故排除A;题干没有体现抑商政策,故排除C;题干与儒家思想无关,排除D。
B
9.据《史记 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此举(  )
A. 实践了“春秋大一统”理念
B. 推动了青铜文明走向辉煌
C. 主要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
D. 有效抑制农民起义的发生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后,收缴国家的武器,将其在咸阳铸成十二个金人,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C项正确;
秦始皇实行法家思想,并未实践“春秋大一统”理念,A项错误;秦朝已经是铁器时代,秦始皇销毁武器的做法并未推动青铜文明即奴隶制文明走向辉煌,B项错误;秦始皇的做法未能有效地抑制农民起义的发生,D项错误。
C
10.国人主要包括居住在国都之内的周及其他诸侯国统治者的亲族,及一部分工、商、农民等。他们也是西周军队组成的重要部分,受到思想进步的西周统治者的重视。据此可知,国人( )
A. 政治影响力强 B. 产生于分封制
C. 造成政局动荡 D. 依托于宗法制
A
【解析】国人的构成和军队重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决定其较强的政治影响力,故选A;材料中没有涉及“分封”、“宗法血缘”和“动荡”政治局势,故排除B、C和D。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