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教学实录
该课获包头市第十一届初中语文青年教师课堂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刘兰英 /执教 、整理
一 、导入《贝壳》课题
师: 同学们,有这样一位女性,她爱美、珍 ( http: / / www.21cnjy.com )惜美;她爱生命,珍惜生命,她有一颗执着于留下美好东西却不求人们赞美和崇拜的单纯的心 。 读她的散文,品她的文字,会由衷地觉得那是一种生命的沉淀,是一种经历了人生百态后自然散发的气质。 这位女性便是席慕蓉 。 今天,让我们走近席慕蓉,走进她的珍品之作——《贝壳》。
二、了解《贝壳》作者
(屏显。 )
席慕蓉:蒙古族,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作有诗集《无怨的青春》《七里香》,散文集《有一首歌》《生命的滋味》,她的散文多着眼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她所描述的是我们正在或者曾经经历的,是我们所熟悉的一切,她能从最最平凡的事情或事物中触发灵感,写下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文字,记录下她对生命的探讨和感悟。
师: 看了这段作者介绍,说说你了解到哪些关于席慕蓉的资料?
生: 我知道了她的作品,并且知道她和我一样是蒙古族。(生笑。 )
师: 你的发现真特别,你很幽默。
生: 我了解到她的创作特点是通过写平凡小事反映大的人生思考。
师: 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生: 我知道了她不仅是诗人,还是画家;不仅会写文章,还会画画。
师: 你用的句式很整齐。 同学们各有所获,都能抓住其中的要点,真棒。 我们了解了作者,还想赏悟其文章,下面让我们带着热情走进《贝壳》吧!
三、探究《贝壳》内容
(屏显学习目标。 )
1 .研读课文内容,揣摩文中的精妙词句;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3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一)美读《贝壳》韵味
(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出生字词。 师配乐范读,生把握朗读要领并作出评价。 )
生: 你读得很正确,没有一个错别字,也很流利,说明对文章很熟悉!
生: 读得很有感情,太让人感动了。
师: 你们也会读得像我一样的。下面请大家也来尝试一下朗读带给我们的美妙感受吧!
(生自由读。 )
师: 下面请大家分段读,其他同学听读并给出朗读评价。
(屏显。 )
读准节奏,轻重恰当,感情饱满,不加字不落字。
生: 读得很好,若是声音能再响亮点就更好了。
生: 如果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得再准确些会更好吧。
师: 那你给大家再读一段。(生读。 )
师: 同学们读得很入情,评得也很恰当,很精 ( http: / / www.21cnjy.com )准,你们的意见给了同学们更多的鼓励和信心,让他们有了更明确的改进方向,真好。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读出课文的韵味,读出作者的情感。
(生集体跟音乐轻读。 )
师: 思考一下,读完本文你懂得了什么样的道理?用自己的话或原文句子作答。
(二)领悟《贝壳》哲思
生: 作者告诉我们要认真对待生命,要一丝不苟。
生: 作者告诉我们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向上,努力。
生: 我懂得了——“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 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
师: 同学们都读出了作者的感情,读出了《贝壳》的哲理。 老师想问问,作者这一人生思考是针对文中的哪些内容生发出来的呢?
(生再次跳读课文研究。 )
生: 是针对贝壳发出的。
师: 能再具体些吗?
生: 是针对贝壳外壳制作精细发出的,我是从“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看出的。
生: 我认为不全面,是针对贝壳制作的精致和贝壳里柔软生命的短暂而发出的 。
师: 同学们,你们彼此的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充分析太有价值了,老师没想到你们这么出色。 对,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想到了贝壳里曾经小小的柔软的生命,想到了为了这样一个短暂 、细小 、脆弱 、卑微的生命,上苍是如此用心 。 文章顺势从写贝壳转到写人的生命,从上苍制作贝壳这细小生命的用心写到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转折自然,轻松入题 。 我们的生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一定比贝壳要长很多,那我们应该怎样去生活呢?
生: 好好生活,认真生活。
师: 我们应该为谁好好活着?
生: 为自己。
生: 不,还为所有人。
师: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用我们的能力来把所能做到的事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
生(齐) : 是!
师: 那么,我们这些正值花样年华的孩子们说说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现在的生活,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小组合作讨论。 )
生: 我们组认为,我们应该用我们的能力把能做的事做好。
生: 我们还小,能做的事还很多,我们的能力很大,相信我们会做得更精致的 。
生: 如果生活可以重来,我们一定要把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写整齐,上课认真听,努力取得好成绩。 虽然我们现在谈不上什么精致,仔细,认真,但以后我们会活出精彩样儿。
师: 是的,我们以前对自己的标准太低,目标太低,有时在应付,有时在敷衍,有时得过且过,有时满不在乎,从今天开始我们要活出个样儿来。
生: 上苍给我们创造了这个美好的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地活着,不能碌碌无为,在今后回忆往事时不堪回首,我们要努力去做好平时的学习,要给每一届的弟弟妹妹起到榜样作用 。
师: 你们组博学多识,能仿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语句来谈自己的看法,真的很棒!
生: 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时间,把握住今天明天, 不为给别人留下什么,只为自己不白活。
师: 简单明了,好!席慕蓉的思考告 ( http: / / www.21cnjy.com )诫着我们,警示着我们,一定要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好,要活出精神来,给后人留下令其惊叹和震撼的东西,这样我们才对得起上苍给我们的如此美好的生命。
(三)品味《贝壳》语言
师:“语言是存在的家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旨趣的最贴切的符号 。”领悟了文章带给我们的人生思考后,让我们欣赏作者美妙贴切的语言,感受文字传达出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屏显 。 )
要求: ①跳读课文,寻找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或句子进行品析; ②赏析句子,从感情表达,修辞手法,写作方法等方面来谈; ③可以谈自己不懂的句子或词语。
(生互相旁批交流,师巡视点拨指导 。 )
生: 我比较喜欢“在我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这句中的“艺术品 ”一词,它表达了“我”对贝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引出下文作者的人生思考。
生: 我也喜欢这句,但是我更喜欢“躺 ”字,这个字我认为绝对不能换成“放 ”字,我给大家读一读你们看有什么区别?
(生自己改词读给大家听,全班鼓掌 。 )
生: 我来说说我的理解,一个“躺 ”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让那失去生命的贝壳又重新有了活力,有了生命,体现了贝壳即使柔软的身体死去,但仍然有它自己的生命所在,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师: 你们分析得太透彻了,还懂得提问 。 要不换一换,你们来当老师吧?
(生笑 。 )
师: 品语言让我们重温了本课的情感,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 。 请大家继续寻找所喜欢的句子或词语进行品析。
生:“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小小的 ”用得好,因为越是强调贝壳小,越体现作者人生思考的广博,同时我觉得这也是作者写作的一个特点 ——以小见大。
师: 你太厉害了! 写作手法都给讨论出来了,好,很有思考能力。
生: 我也想问问老师和同学们“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一句中哪个词用得好?
生:“也能”。
生: 为什么?
生: 与前文中的“上苍制作贝壳的精致”,后面的“一丝不苟”相照应,作者的情感和人生思考是由贝壳引发出来的,是托物言志。
生: 因为前文中贝壳的制作上苍是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的用心,她在看到贝壳制作精致之后才这样思考,所以用“也能”;同时也告诉人们在“我”之前已经有人留下过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
生: 这是前后文的巧妙结合,也和前面我们了解到的席慕蓉的创作目的相符合。
师: 分析得太透彻了,让我们为他们鼓掌,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们渐入佳境了。 我想把“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 、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改为陈述句,行吗?
生: 那肯定不行的,反问句比陈述句语气更强烈呀。
生: 反问句更易让作者的情感达到升华,感情更加鲜明,思考更加深刻 。
师: 是的,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达否定的观点 。 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 同学们可以继续分析。
生:“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师: 大家先看这句话应该分几层来理解?
生: 分两步,先理解“固执”,再理解“简单”。
生: 固执的心是执着。
生: 是坚持做事的心 。
师: 对了,那“简单 ”又该如何理解呢?
生:“简单 ”是说她的心什么也不想 。
师: 什么也不想吗?再看看课文。(生沉默。 )
生: 哦,她只为了留下一些让人把玩的东西,不为了让别人夸。
师: 对 。 作者希望自己带给这个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些像贝壳一样的东西,很小,甚至不起眼,但却是精致 、仔细 、一丝不苟地做出来的 。 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总想对自己的生命付出一些回馈。 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的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着的 、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 同学们,参与是成功的开始,为我们的参与喝彩 。 课本本来就是一件宝贝,只要我们专心地品味,便能发现文中的精妙之处,让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学会选词用句,来精致自己的文章。
(四)会用《贝壳》方法
师: 从同学们刚刚的发言中老师捕捉到了四个字:“托物言志 ”;现在老师要和大家分享学习一下这四个字。
(屏显 。 )
托物言志——是寄情于一物,以物性表现个人追求和操守的写作方法,是以物言情。
师: 本文就是由具体的、 细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物(贝壳)引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同样生活中还有许多具体、细小的事物能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考。 同学们,你能否也像作者一样根据身边的一个小事物写写你对生命的感悟呢?
(屏显。 )
1.小草、 梅花、 白杨、 落叶、 青松等;
2.从砖缝中冒出的小瓜苗;
3.瞬间绽放的昙花。
(生写作,师巡视指导。 )
生: 它没有春天里桃树的争妍斗艳;也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夏天里梧桐那硕大的叶片,更没有秋天里杏树的金色外衣,它是冬天里,穿着绿色外套的松树。它不畏严寒,傲然挺立,我为她的坚强而感动。
师: 你的文采真好,听你的作品,我感到了幸福。
生: 黑板前的横档上,摆放着许多粉笔。 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了,老师进来后,为我们写课题,“沙沙沙,沙沙沙”,粉笔化作了白色的粉末,在黑板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就慢慢地不见了。 粉笔虽小,但它却有伟大的品质——奉献。 粉笔,我赞颂你!
师: 你的激情,你的思想,激荡在老师心中,你是怎样想到这里的?
生: 看周围。
师: 真厉害,从周围生活中去观察,我们定会有别样的发现。 善于观察,充分感受生活,随时随地广泛地积累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 在干旱的沙漠中,一片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绿色的手掌长得精神挺拔,它们无论周围环境有多恶劣,只要一扎下根便会说:“这地方真好,就在这里生长吧! ”于是便只迎风雨。 它们被我吟诵,而我,要像它们一样无论怎样的环境都要说:“这地方真好。”
师: 你和席慕蓉一样——乐观地迎接生活的考验。
生: 每当春天来临之际,嫩绿的小草就被春风吹醒了。 它顶破压在头顶的厚土,弯弯曲曲地将身子钻出来,它是不屈的象征。
师: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学小草的品质吧。
生: 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灯。 我正准备打开书包做作业时,突然停电了。 这个时候,我想起了被我放置在角落里的半根蜡烛,黑暗中,它燃起了那微弱的光为我照明,看着它的泪一次又一次凝固又继续发光,我不禁为之慨叹——人们啊,牺牲自己奉献自己的榜样就在这里。
师: 你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好!你的词语运用十分准确,词汇丰富且富有表现力。 同学们也应该向他学习。 鼓掌!
(生鼓掌。 )
四、总结《贝壳》学习
师: 同学们,今天的学习大家热情很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啊,《贝壳》的确带给了我们很多思考,让我们把这节课的收获梳理一下,让《贝壳》留于心间。请大家用“通过《贝壳》的学习 : 我学会了;我明白了 ;我会变得的句式”来说说吧。
生: 通过《贝壳》的学习,我会了如何对待我的学习 ,我的作业,我要精致生活,精致做事。
生: 通过《贝壳》的学习,我明白了做人要把能做的事做得很仔细,很认真。
生: 通过《贝壳》的学习,我会变得更懂事,贝壳是上苍一丝不苟制作的,我们同样也是上苍的精心之作,我们也要像上苍一样把事情做得仔细 。
……
师: 整个人类的生命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艺术创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开始,在我之后也不会停顿,不会结束,而我的来临,我的存在,却是这漫长的琢磨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我的每一种努力都会留下印记,我会用我的努力继续做好我所能做的一切事情。 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请记住——
(屏显。 )
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塞涅卡
五、作业
师: 收集关于“热爱生命,执着追求”的例子摘抄下来,讲给同学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