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
第二章《光现象》单元知识清单
思维导图
第一节光的色彩
一、光源:
1.光源:把本身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2.光源的分类:
(1)天然光源: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光源。如太阳、萤火虫、水母、灯笼鱼等。
(2)人造光源:人为制造的光源。如点燃的火把、点燃的油灯、发光的手电筒、发光的电灯、发光的无影灯等。
3.提示: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如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等都是光源。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光或其它光源发出的光,好像它们也在发光一样,不要误认为是光源,如月亮、所有行星和反光的镜子等。
二、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概念
太阳光(白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作光的色散。
2.单色光与复色光
(1)不能分解的光叫作单色光,如红、橙、黄、绿、蓝、靛、紫。
(2)由几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作复色光,白光(太阳光)是复色光。
3.光发生色散的实质
光发生色散的实质是光的折射现象。不同颜色的光经三棱镜后,偏折(折射)程度不同,其中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程度最大;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在光屏由上到下呈现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4.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1)彩虹:太阳光被空气中水滴色散形成的;
(2)彩色的肥皂泡:太阳光经气泡发生色散形成的。
三、色光的混合
1.光的三原色
把红、绿、蓝叫作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色光;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等比例混合可以产生白光。但是自然界中的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的。
2.色光的混合
(1)色光的混合
红、绿、蓝三种色光中,只要适当调配红、绿、蓝三种色光的比例,就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例如,红光+绿光→黄光;红光+蓝光→品红光;绿光+蓝光→青光;红光+绿光+蓝光→白光。
(2)我们看到的电视机、计算机显示器或手机屏幕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
3.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第2节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
1.光的直线传播
(1)光的传播介质: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可以作为光传播的介质。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在不同的介质或同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不一定沿直线传播。
2.光线
(1)概念: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线叫作光线。
(2)画法:光线是实线,且表示光线传播方向的箭头一般画在直线的中间位置。
(3)研究方法:物理模型法。即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模型法”。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人们是为了方便研究光的传播路径而引入的一种物理模型。
二、光的直线传播的一些现象
(1)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背面形成的阴暗区叫影子。
(2)日食、月食的形成
①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②成因:日食是地球上的人看太阳,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被月球挡住了(图甲)。月食是地球上的人看月球,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被地球挡住了(图乙)。
甲乙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而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3)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如图所示,烛焰上部的光线,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后,射到了下部;同理,烛焰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上部。
小孔成像的特点
①成像性质:倒立的大小不确定的实像(选填“倒”或“正”)。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②影响成像大小的因素: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以及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③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4.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利用激光引导开凿隧道;射击瞄准时的“三点一线”;站队列时,队列是否整齐的判断;木工检查木板是否平直等等。
三、光的传播速度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用c表示)最快。c=3.0×108m/s。
2.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
(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可以认为等于c。
(2)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c/4,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2c/3。
3.比较声与光的传播情况
声 光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能在真空中传播,且速度最大
15℃空气中速度为340m/s 空气中速度约为3.0×108m/s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第3节平面镜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且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也相等,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
二、平面镜成像作图的两种方法
1.利用平面镜的成像原理作图。如图所示,步骤如下:
①从发光点S引出两条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
②作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
③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④作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点S'即为发光点S的像点。
2.用对称法作图。
如图所示,步骤如下:
①过S点作平面镜的垂线(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用虚线;
②取S '点,让S '到镜面的距离等于S到镜面的距离(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用虚线画出像点S '(像与物大小相等)。
三、平面镜的应用与负面影响
1.利用平面镜成像。如练功房内,演员利用平面镜可以矫正自己的舞姿;家庭用的穿衣镜;医生用来检查牙齿的小镜子等。
2.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水艇用的潜望镜、显微镜、投影仪中的平面镜等,都利用到了平面镜能改变光路的特点:修建体育馆和高大建筑物时,利用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到室内,改善光照条件等。
3.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觉空间。理论上,在一个房间内安装一个尺寸合适的平面镜,能使人感觉到空间增大了一倍。
4.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反射出的刺眼阳光;夜间行车时,车内物物通过风挡玻璃成的像。
第4节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的表面时,会有一部分光返回到原介质中,这种传播现象叫作光的反射。光遇到桌面、水面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描述光反射的有关概念(如图):
(1)一点:入射点O,入射光在反射面上的投射点;
(2)三线:入射光线AO,投射到反射面的光线;反射光线OB,经反射面反射出的光线;法线ON,过入射点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
(3)两角: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3.提示
(1)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不是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
(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真实存在的,是可以看见的,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法线则是人们为研究反射现象而引入的一条位置参考线,所以在画光路图时,总是用虚线表示法线(均选填“虚”或“实”)。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光的反射定律
(1)内容: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简记光的反射定律:
①三线共面。即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两线分居。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③两角相等。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
①对应关系:每一条反射光线对应着一条入射光线。
②因果关系:反射现象发生时,先有入射光线,后有反射光线。反射光线是随着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的,所以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③变化规律:反射光线随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人射光线“靠近”或“远离”法线,反射光线也相应地“靠近”或“远离”法线,即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④特殊情况:光线垂直镜面入射时,入射角为0°,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反射角也为0°,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180°,并不是没有发生反射。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平面镜成虚像
1.平面镜成虚像
如图所示,设来自烛焰上点S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这两条光线的入射点分别为O1和O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作出反射光线O1A1和O2A2。它们的反向延长线(虚线)相交于平面镜后的点S',人会感到光好像是从点S'发出的,点S' 就是点S的虚像。同理,烛焰上的其他点也都能通过平面镜形成对应的虚像点,因而形成整个烛焰的虚像。由此可见,烛焰的虚像并不发光,它是由射入人眼的反射光所形成的视觉效果。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3.实像和虚像
(1)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实像的特点是倒立的,可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例如小孔成的像。
(2)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虚像的特点是正立的,只能用眼睛观察,不能用光屏承接。例如平面镜成的像。
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
(1)概念: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镜面上后,会被平行地反射,这种反射叫作镜面反射。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各种镜面的反射都是镜面反射。
(2)现象: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背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很暗;黑板“反光”会“晃眼”等。
2.漫反射
(1)概念: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光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作漫反射。
(2)现象: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照射到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
五、凸面镜和凹面镜
1.凸面镜
反射面是凸面的镜子叫凸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常用来扩大视野。汽车的后视镜、街头路口的反光镜都是应用了凸面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凸面镜对光的发散凹面镜对光的会聚
2.凹面镜
反射面是凹面的镜子叫凹面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光镜、医生检查耳朵用的医用反光镜都是应用了凹面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3.凸面镜和凹面镜都是利用光的反射成像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且符合光路可逆性。
本章典型实验
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
激光笔、铅笔、量角器、平面镜、可折转的白色粗糙硬纸板等。
①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
②可折转白色粗糙硬纸板的作用:一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对光线起漫反射作用;二是探究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实验与装置
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用激光代替光线照射到镜面上,为了能观察到激光传播的路径,将激光笔贴着可以折的白纸板照射,并用笔记录下激光传播径迹,观察激光传播径迹并进行比较,从而找到光反射时遵循的规律。
【进行实验】
1.如图1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白色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ON垂直于镜面)。
图1 图2 图3
2.让激光束贴着硬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硬纸板上用铅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3.改变入射光EO跟法线之间的夹角,重做两次实验,均用铅笔描出入射光和对应的反射光的径迹。
4.把右侧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转某一角度(如图2所示),仍使激光束贴着硬纸板射到O点,观察是否还能在右侧的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5.如图3所示,让激光笔发出的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射向镜面时,这时的反射光将沿着什么方向射出?
【收集证据】
1.记录表一
次数 ∠i ∠r
1 30° 30°
2 45° 45°
3 35° 35°
2.入射光和对应的反射光的径迹
3.记录表二
纸板的位置 是否看到反射光
纸板NOF向前折 看不见
两纸板在同一平面内 看见
纸板NOF向后折 看不见
【分析与论证】
1.分析实验现象
①分析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可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分析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可看到两半块纸板在一个平面内时有反射光线,右半部分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③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路径,分别沿AO、BO、CO的方向射到平面镜,记录对应反射光线的路径分别为OA'、OB'、OC'。会发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④将光线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入,观察到新的反射光的传播路径与原来的入射光线重合。表明光路可逆。
2.实验结论
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交流与评估】
1.对应关系:每一条反射光线对应一条入射光线。
2.让光线紧贴纸板(光屏)射向O点的目的:在硬纸板(光屏)上能显示光路.
3.实验描绘光的传播路径的方法:在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上取一个点,将该点与反射点连接。
4.区分每一组的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方法:对每一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描绘,或者对每一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进行编号.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薄玻璃板、白纸、两根相同的蜡烛、火柴、刻度尺、支架。
2.确定像的位置方法: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成像的位置,直到看上去与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3.判断平面镜后面的蜡烛与像完全重合的方法:在玻璃板的前面,改变眼睛的位置,直到从不同位置看起来后面的蜡烛好像被点燃。
4.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使用玻璃板,既可以成像,又可以看到后面的蜡烛是否与像完全重合,这是“等效替代法”。
5.准备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的目的:便于验证像与物体大小是否相等。
【进行实验】
①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沿着纸中间的直线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②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移动玻璃板后的那支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直到看上去好像被点燃一样,此时玻璃板后蜡烛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然后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③移开玻璃板,用刻度尺画直线把两支蜡烛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再观察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把测量结果填在表格中。
④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重做几次实验。
⑤在玻璃板的后面像的位置放一张白纸时,观察白纸上面有没有烛焰的像。
⑥记录实验数据与现象: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 距离/cm 像与物的 大小关系
1
2
3
【分析论证】
1.分析实验数据与现象,可得:
①因为两支蜡烛完全一样,其像与物完全重合,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比较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相等。
③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观察,结果发现光屏上没有(选填“有”或“没有”)出现蜡烛的像,实验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选填“虚”或“实”)像。
2.归纳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为正立的虚像,其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根据数学对称知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也可表述为:
平面镜所成的像为正立的虚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