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混合运算》(选择题篇三大题形)单元复习讲义(知识梳理+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 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学生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选择题篇三大题形)单元复习讲义(知识梳理+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 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学生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2-15 14:01:22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单元复习讲义(讲义)
三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精练(知识梳理+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
(高清导图,放大更清晰。)
1、核心素养讲义目标:
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将学习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理解并运用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以及解决涉及两步或更多步骤的混合运算问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含有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加深对数学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2、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规则,即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2)学会使用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3)能够正确进行两步或更多步骤的混合运算,并能检验运算结果的正确性。
(4)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混合运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混合运算的练习,增强数学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1.乘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叫作乘加混合算式。计算乘加混合算式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综合算式叫作乘减混合算式。计算乘减混合算式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根据运算顺序理解算式的意义
(1)观察算式并判断运算顺序。
(2)将计算数据与情境信息对应。
(3)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1.除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既有除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叫作除加混合算式。计算除加混合算式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2.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既有除法又有减法的综合算式,叫作除减混合算式。计算除减混合算式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3.综合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读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2)找相关条件。
(3)根据已知条件求需要的条件。
1.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计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利用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理解题意;
(2)分析数量关系,思考“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计算;
(4)对答案进行检查。
易错点1:计算混合算式时,不按顺序计算。
误区点拨:
(1)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算式时,没有掌握运算顺序。
(2)进行混合运算时,首先要分析运算顺序,再按正确顺序计算。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中,如果既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在有小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易错点2: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时,不能正确运用小括号。
误区点拨:
(1)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错用小括号或列式不正确。
(2)解决问题时,在分析清楚数量关系,确定好运算顺序后,一定要看自己列的综合算式是否表达了这样的运算顺序,不要错用小括号。
【典例精讲1】(23-24三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看图列式正确的是( )。
A.32-5×4 B.(32-5)×4 C.32+5×4
【答案】A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5个框里一共有32个苹果,前4个框里各有5个苹果,要求第5个框里有几个苹果,用苹果的总个数减去4个5,即可求出第5个筐里有几个苹果,计算4个5的和用乘法计算,依此列式并选择即可。
【详解】32-5×4
=32-20
=12(个)
即列式为:32-5×4
故答案为:A
【典例精讲2】(22-23三年级上·辽宁沈阳·期末)如图,要想求一根跳绳和一个羽毛球一共多少元,列式为( )。
A.15+8 B.15+8÷3 C.15÷3+8
【答案】C
【分析】用3个羽毛球的价钱除以3,求出1个羽毛球的价钱,再加上一根跳绳的价钱,求出总价钱。
【详解】15÷3+8
=5+8
=13(元)
一根跳绳和一个羽毛球一共13元。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根据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解答。
【典例精讲3】(23-24三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下面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8×6+2 B.8×(6+2) C.8+6×2
【答案】B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别计算出每个选项的算式结果,选出最大的即可。
【详解】A.8×6+2=48+2=50;
B.8×(6+2)=8×8=64;
C.8+6×2=8+12=20。
20<50<64
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8×(6+2)。
故答案为:B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选择题
1.(24-25三年级上·广东揭阳·期中)与式子“20+25÷5”结果不相等的式子是( )。
A.3×8+1 B.12+8+5 C.2+3×5
【答案】C
【分析】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算。
题目中这个式子根据运算法则先算除法25÷5=5,再算加法20+5=25,即结果为25,然后依次算出每个选项的结果即可得到选项。
【详解】A.先算乘法3×8=24,再算加法24+1=25,与题目结果相同;
B.同级运算从左往右算,先算12+8=20,再算20+5=25,与题目结果相同;
C.先算乘法3×5=15,再算加法2+15=17,与题目结果不相同。
故答案为:C
2.(24-25三年级上·河北邯郸·期中)56加上56除以8的商,和是多少? 正确列式为( )。
A.56+56÷8 B.(56+56)÷8 C.(56+8)÷8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先算56除以8得7,再算56加7,正确列式为56+56÷8。
【详解】56+56÷8
=56+7
=63
56加上56除以8的商,和是多少? 正确列式为56+56÷8。
故答案为:A
3.(23-24三年级上·广东韶关·期末)把12+24=36和36÷6=6改写成综合算式,下面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12÷6+24 B.12+24÷6 C.(12+24)÷6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此题应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改写成综合算式时,需要在加法算式上添加小括号。
【详解】(12+24)÷6
=36÷6
=6
故答案为:C
4.(22-23三年级上·福建南平·期末)亮亮和芳芳为秋游活动准备饮料,每瓶饮料的价钱相比,( )便宜。

A.亮亮买的饮料 B.芳芳买的饮料 C.两人买的饮料一样
【答案】A
【分析】根据总价÷数量=单价,分别求出亮亮和芳芳购买的饮料的单价,再比较两个单价的大小解答。
【详解】18÷6=3(元)
4÷1=4(元)
3<4
每瓶饮料的价钱相比,亮亮买的饮料便宜。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根据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分别求出两种饮料的单价。
5.(23-24三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黑天鹅有45只,白天鹅比黑天鹅少36只,黑天鹅的只数是白天鹅的( )倍。
A.5 B.9 C.54 D.81
【答案】A
【分析】根据白天鹅比黑天鹅少36只,已知黑天鹅45只,白天鹅则为45-36,求黑天鹅是白天鹅的几倍,用黑天鹅的只数除白天鹅的只数即可。
【详解】45-36=9(只)
45÷9=5
黑天鹅的只数是白天鹅的5倍。
故答案为:A
6.(23-24三年级上·广东清远·期末)小明给售货员30元,买了5本日记本,找回5元,每个日记本多少元?正确的算式是( )。
A.(30﹣5)÷5 B.30﹣5÷5 C.(30+5)÷5 D.30﹣5×5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30元减去5元求出买5本笔记本需要的钱数,然后再用总钱数除以买的本数即可。
【详解】小明给售货员30元,买了5本日记本,找回5元,每个日记本多少元?正确的算式是:(30-5)÷5。
故答案为:A
7.(23-24三年级上·陕西宝鸡·期末)“9÷3+6”与“9÷(3+6)”相比,( )。
A.计算结果相同 B.运算顺序相同 C.计算结果和运算顺序都不同
【答案】C
【分析】根据整数混合运算法则,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只有乘除和加减的,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据此计算结果比较即可。
【详解】9÷3+6先算除法再算加法;9÷(3+6)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
9÷3+6
=3+6
=9
9÷(3+6)
=9÷9
=1
所以“9÷3+6”与“9÷(3+6)”相比,计算结果和运算顺序都不同。
故答案为:C
8.(23-24三年级上·广西贺州·期末)乐乐和欣欣玩24点游戏,抽到牌的点数通过运算得到24就算赢。乐乐抽到下面三张牌,能得到24点的算法是( )。
A.(9+8)×3 B.8×(9÷3) C.8×3-9
【答案】B
【分析】分别计算出每个选项的结果,选出结果是24的即可。
【详解】A.(9+8)×3=17×3=51,不符合题意;
B.8×(9÷3)=8×3=24,符合题意;
C.8×3-9=24-9=15,不符合题意。
乐乐抽到下面三张牌,能得到24点的算法是8×(9÷3)。
故答案为:B
9.(23-24三年级上·浙江金华·期末)教室里一共有45张单人桌,每5张摆成一组,值日生已经擦完6组,算式45÷5-6表示( )。
A.还剩多少组课桌没有擦 B.还剩多少张课桌没有擦
C.已经擦了多少张课桌 D.已经擦了多少组课桌
【答案】A
【分析】
一共有45张单人桌,每5张摆成一组。算式45÷5表示一共有几组。其中,值日生已经擦完6组。所以算式45÷5-6表示:还剩下多少组课桌没有擦。
【详解】
教室里面单人桌的总张数÷平均每组的张数-已经擦完的组数=还剩下没有擦的课桌组数。即45÷5-6表示还剩多少组课桌没有擦。
故答案为:A
10.(24-25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下面不能先算除法的算式是( )。
A.48÷6+42 B.27÷(51-48) C.45+30÷5
【答案】B
【分析】对于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对于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再算小括号外。
【详解】A.48÷6+42,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B.27÷(51-48),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
C.45+30÷5,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故答案为:B
11.(24-25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为了响应学校倡导的创建“书香家庭”活动,妈妈在书店挑了几本科技书和故事书,准备在家开展亲子阅读。根据算式8+9×7,求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可以知道,妈妈一共买了( )本书。
类型 故事书 绘画书 科技书
每本价格/元 7 9 8
A.7 B.9 C.10
【答案】C
【分析】科技书1本8元,故事书1本7元,9乘7表示9本故事书的总价或者7本绘画书的总价,由此可知妈妈买了9本故事书与1本科技书或者7本绘画书与1本科技书,。再结合选项选择即可。
【详解】9+1=10(本)
7+1=8(本)
妈妈一共买了10本书或者8本书。
故答案为:C
12.(24-25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果园里原来有6行苹果树,每行8棵,今年又栽了3行,果园里现在一共( )棵苹果树。
A.72 B.48 C.24
【答案】A
【分析】原来有6行苹果树,今年又栽了3行,即现在有9行苹果树,每行8棵,再用9乘8即可求出现在苹果树的总棵数,列式时6与3相加写在小括号里,小括号外是乘法。
【详解】(6+3)×8
=9×8
=72(棵)
果园现在共有72棵苹果树。
故答案为:A
13.(22-23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87-7×5的结果是( )。
A.400 B.52 C.75 D.42
【答案】B
【分析】87-7×5是一道乘减算式,按照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减法,依此算出结果即可。
【详解】87-7×5
=87-35
=52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解题关键。
14.(22-23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商店有6箱苹果,34箱橘子,再运来( )箱橘子,橘子的箱数是苹果的7倍。
A.6 B.7 C.8 D.9
【答案】C
【分析】苹果的箱数已知,要使橘子的箱数是苹果的7倍,7乘6可得橘子是42箱,再用42减34即可。
【详解】6×7-34
=42-34
=8(箱)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关键是求出当橘子的箱数是苹果的7倍,橘子的箱数。
15.(22-23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一盒牛奶3元,1瓶果汁5元,笑笑买了2瓶牛奶和3瓶果汁,一共要( )元。
A.15 B.16 C.20 D.21
【答案】D
【分析】根据题意,用3乘2,求出买2瓶牛奶的价钱;用5乘3,求出买3瓶果汁的价钱;再把两者的价钱相加,求出一共要多少元。
【详解】3×2+5×3
=6+15
=21(元)
一共要21元。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整数混合运算法则的掌握与运用。
16.(22-23三年级上·广东茂名·期末)81-(28+□)=26,□里应填( )。
A.27 B.54 C.55
【答案】A
【分析】计算81-(28+□)时,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即28+□=81-26,再根据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求出□的值。
【详解】81-(28+□)=26
28+□=81-26
28+□=55
□=55-28
□=27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掌握与运用。
17.(22-23三年级上·广东惠州·期末)三年级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一条船最多坐9人,如果同学们都坐船,求至少需要多少条船?列式是( )。
A.29+25÷9 B.(29+25)×9 C.(29+25)÷9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用29加上25,求出三年级共有多少学生要坐船,再用学生总人数除以9,求出至少需要多少条船。
【详解】由分析得:
列式是(29+25)÷9。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掌握与运用。
18.(22-23三年级上·山西晋城·期末)27+36÷9和(27+36)÷9的计算顺序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 )
A.相同;不同 B.不同;相同 C.不同;不同
【答案】C
【分析】27+36÷9,先算除法,再算加法。(27+36)÷9,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详解】27+36÷9
=27+4
=31
(27+36)÷9
=63÷9
=7
则两个算式的计算顺序不同,结果不同。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先明确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19.(22-23三年级上·山西晋城·期末)3×7=21,48-21=27,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A.48+3×7 B.3×7-48 C.48-3×7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第二个算式的21是由3×7得来的,据此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详解】3×7=21,48-21=27,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48-3×7。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乘减混合运算的掌握与灵活运用。
20.(22-23三年级上·山西晋城·期末)三年级同学在阶梯教室观看神舟十三号返回视频,每排可坐9人,开场前10分钟,坐满了4排,到开场前,又坐满了2排,这时阶梯教室里一共有( )人。
A.54 B.36 C.18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用4乘9,先求出4排坐的总人数;用2乘9,再求出2排坐的总人数;最后这两个积相加,求出这时阶梯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人。
【详解】4×9+2×9
=36+18
=54(人)
这时阶梯教室里一共有54人。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乘加混合运算的掌握与灵活运用。
21.(22-23三年级上·广东清远·期末)小明和他的3个同学一共买了36本书,平均每人买了( )本。
A.9 B.18 C.12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共3+1=4(人)买36本书,则平均每人买(36÷4)本书。
【详解】36÷(3+1)
=36÷4
=9(本)
平均每人买了9本书。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解答依据是平均分除法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注意考虑清楚一共是几个人。
22.(22-23三年级上·广东揭阳·期末)600减去356与124的和,差是( )。
A.230 B.120 C.13
【答案】B
【分析】此题求的是差,被减数是600,减数是356与124的和,把加法提到第一步计算,要加上小括号,据此列式计算再进行选择。
【详解】600-(356+124)
=600-480
=120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解题关键。
23.(22-23三年级上·陕西宝鸡·期末)将“9-2”和“56÷7”两个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是( )。
A.9-2÷7 B.56÷(9-2) C.56÷7-9
【答案】B
【分析】9-2=7,9-2的差作为除法算式中的除数,要先算出9-2的差,也就是把减法提到第一步计算,要加上小括号。
【详解】将“9-2”和“56÷7”两个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是56÷(9-2)。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是解题关键。
24.(22-23三年级上·甘肃陇南·期末)小括号的作用是( )。
A.改变结果大小 B.改变运算顺序 C.增加式子美感
【答案】B
【详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小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例如3×5-2,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3×(5-2)应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故答案为:B
25.(22-23三年级上·辽宁沈阳·期末)下列算式中去掉小括号,运算顺序不改变的是( )。
A.(7+21)÷7 B.(15-7)×2 C.(36-15)+29
【答案】C
【分析】根据运算顺序1.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据此逐项分析即可解答。
【详解】A.(7+21)÷7,先计算加法,再计算除法;去掉括号先计算除法,后计算加法,运算顺序改变;
B.(15-7)×2,先计算减法,再计算乘法,去掉括号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运算顺序改变;
C.(36-15)+29,先计算减法,再计算加法,去掉括号后运算顺序不变。
故答案为:C
【点睛】掌握整数的混合运算顺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6.(22-23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下面算式中,先算加法再算乘法的是( )。
A.4×(28+12) B.28+12×4 C.12+4×28 D.(28-12)×4
【答案】A
【分析】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括号里,再算括号外;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A.4×(28+12),先算加法,后算乘法;
B.28+12×4,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C.12+4×28,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D.(28-12)×4,先算减法,后算乘法;
故答案为:A
【点睛】清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解答关键,学生应熟记运算顺序。
27.(22-23三年级上·甘肃白银·期末)把85-40=45和45÷9=5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
A.(85-40)÷9=5 B.85-45÷9=5 C.85-40÷9=5
【答案】A
【分析】减法算式85-40的差作为除法算式的被除数,减法先算,也就是把减法提到第一步计算,要加上小括号。
【详解】把85-40=45和45÷9=5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85-40)÷9
=45÷9
=5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是解题关键。
28.(22-23三年级上·河南驻马店·期末)与32+8×4运算顺序相同的是( )。
A.27+42-20 B.5×4+11 C.32-40÷5
【答案】B
【分析】计算整数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据此解答。
【详解】32+8×4: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A.27+42-20: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B.5×4+11: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C.32-40÷5: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混合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9.(22-23三年级上·福建南平·期末)把,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A. B. C.
【答案】B
【分析】先算28与8的和,再给所得的和除以4,因为先算加法,所以加法带上小括号,小括号外是除以4,据此解答。
【详解】把,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28+8)÷4;
故答案为:B
【点睛】注意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适当的添加小括号。
30.(22-23三年级上·广东惠州·期中)不能先算除法的是( )。
A.24÷4+2 B.40-32÷8 C.12÷(20-14)
【答案】C
【分析】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到右顺序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详解】A.24÷4+2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B.40-32÷8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C.12÷(20-14)先算小括号里减法,再算除法。
不能先算除法的是12÷(20-14)。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解题关键。
31.(23-24三年级上·吉林长春·期末)5支铅笔10元,一支钢笔8元,算式10-8表示( )。
A.一支铅笔比一支钢笔贵几元?
B.5支铅笔比一支钢笔贵几元?
C.一支钢笔比一支铅笔贵几元?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0元是5支铅笔的钱数,8元是一支钢笔的钱数,所以10-8表示5支铅笔比一支钢笔贵的钱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算式10-8表示5支铅笔比一支钢笔贵的钱数。
故答案为:B
32.(22-23三年级上·河南驻马店·期末)27与8的和是7的几倍?列式为( )。
A.(27+8)÷7 B.27+8÷7 C.27+8×7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27与8的和,用27加8计算,再用27与8的和除以7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求27与8的和是7的几倍?列式为:(27+8)÷7。
故答案为:A
33.(23-24三年级上·安徽阜阳·期末)下面算式中的括号,去掉后不改变计算结果的是( )。
A.62-(38-17) B.(63-27)÷9 C.(8×4)-20
【答案】C
【分析】根据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在一个算式里有乘除的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A.62-(38-17),去掉括号后要改变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不改变运算符号结果就会改变;
B.(63-27)÷9,去掉括号后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结果会改变;
C.(8×4)-20,去掉括号后不改变运算顺序,结果不变。
算式中的括号,去掉后不改变计算结果的是(8×4)-20。
故答案为:C
34.(22-23三年级上·辽宁本溪·期末)三年级有男生29人,女姓25人,一条大船坐学生9人,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多少条船?列式是( )。
A.29+25÷9 B.29÷9+25 C.(29+25)×9 D.(29+25)÷9
【答案】D
【分析】用男生人数加上女生认识,求出总人数。再用总人数除以每条大船乘坐学生人数,求出需要大船数量。
【详解】(29+25)÷9
=54÷9
=6(条)
需要6条。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加法和除法的意义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列式时注意看是否需要添上小括号。
35.(23-24三年级上·陕西榆林·期中)不改变计算结果,下面的小括号能去掉的是( )。
A.(80-25)÷5 B.9×(9-7) C.25+(81÷9) D.(5+2)×3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小括号去掉,也就是去掉小括号后,运算顺序不变且不改变计算结果,由此找出各选项去掉小括号后计算顺序的变化情况,从而得解。
【详解】A.(80-25)÷5,先算减法,再算除法,去掉括号后变成80-25÷5,也就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计算顺序改变,结果也改变。
B.9×(9-7),先算减法,再算乘法,去掉括号后变成9×9-7,也就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计算顺序改变,结果也改变。
C.25+(81÷9),先算除法,再算加法,去掉括号后变成25+81÷9,也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计算顺序不变,结果也不改变。
D.(5+2)×3,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去掉括号后变成5+2×3,也就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计算顺序改变,结果也改变。
故答案为:C
36.(23-24三年级上·辽宁辽阳·期末)一本书有86页,言言已经读了50页,剩下每天读9页,用(86-50)÷9解决的问题是( )。
A.还剩多少页没有读 B.还要几天能读完 C.剩下的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答案】B
【分析】结合题意,先分析(86-50)÷9的运算顺序,先运算括号里面的86-50,这个代表剩下没读的页数,除以9,这个9表示的是剩下每天读9页,据此可以解答。
【详解】(86-50)÷9中(86-50)表示的是剩下还没读的页数,除以9表示是剩下的页数还要读几天才能读完。
故答案选:B
37.(23-24三年级上·辽宁沈阳·期末)观察下图,要想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下面列式不正确的是( )。
A.9+2×3 B.9×3+2×3 C.(9+2)×3
【答案】A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可将3堆看成是3个9+3个2,也可以看成是3个(9+2),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A.要想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不能列式为:9+2×3。
B.要想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可以列式为:9×3+2×3。
C.要想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可以列式为:(9+2)×3。
故答案为:A
38.(23-24三年级上·辽宁大连·期末)把4×8=32和50-32=18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
A.50-4×8 B.18+4×8 C.32-4×8 D.4×8-18
【答案】A
【分析】分析算式的关系,算式50-32=18中的32是由算式4×8=32得来的,则列综合算式时,50和减号不变,用4×8代替32,列出综合算式是50-4×8。
【详解】50-4×8
=50-32
=18
把4×8=32和50-32=18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50-4×8。
故答案为:A
39.(23-24三年级上·辽宁大连·期末)一支铅笔3元,笑笑付给售货员20元,找回2元,笑笑买了( )支铅笔。
A.4 B.5 C.6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付给售货员的20元减去找回的2元,求出买3支铅笔花的钱数,然后再除以3即可求解。
【详解】(20-2)÷3
=18÷3
=6(支)
笑笑买了6支铅笔。
故答案为:C
40.(23-24三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要使5×□-12=23成立,□里应填( )。
A.9 B.7 C.8 D.6
【答案】B
【分析】把数字分别代入算式,依次计算出结果,选择正确的数字填空即可。
【详解】A.5×9-12
=45-12
=33
B.5×7-12
=35-12
=23
C.5×8-12
=40-12
=28
D.5×6-12
=30-12
=18
由算式可知,要使5×□-12=23成立,□里应填7。
故答案为:B
41.(23-24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故事书80页,淘气看了48页,剩下的4天看完,平均每天看( )页。
A.12 B.20 C.68 D.8
【答案】D
【分析】先用80减去48计算出剩下的页数,再除以4计算出平均每天看的页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80-48)÷4
=32÷4
=8(页)
所以平均每天看8页。
故答案为:D
42.(23-24三年级上·陕西宝鸡·期末)将“3×8=24”和“40-24=16”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A.40-3×8 B.16+3×8 C.24-3×8
【答案】A
【分析】分析算式的关系:算式40-24=16中的24是由算式3×8=24得来的,则列综合算式时,40和减号不变,用3×8代替24,列出综合算式是40-3×8;据此解答。
【详解】40-3×8
=40-24
=16
将“3×8=24”和“40-24=16”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40-3×8。
故答案为:A
43.(23-24三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汽水买5送1,给30名同学每人买1瓶,最少需要买( )瓶。
A.30 B.29 C.25
【答案】C
【分析】汽水买5送1,即花费5瓶汽水的钱数可以得到6瓶汽水。30瓶汽水里面有5个6瓶,花费5个5瓶汽水的价钱,即需要买(5×5)瓶。
【详解】30÷(5+1)×5
=30÷6×5
=5×5
=25(瓶)
最少需要买25瓶。
故答案为:C
44.(23-24三年级上·浙江金华·期末)同学们参加广播操比赛,男生20人,女姓24人,每4人为一排,可以排成几排?下面列式不正确的是( )。
A.24+20÷4 B.(24+20)÷4 C.(20+24)÷4 D.20÷4+24÷4
【答案】A
【分析】
可以排的排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平均每排的人数=男生人数÷平均每排的人数+女生人数÷平均每排的人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20+24)÷4
=44÷4
=11(排)
20÷4+24÷4
=5+6
=11(排)
可以排成11排。24+20÷4列式是错误的,其余各项都正确。
故答案为:A
45.(23-24三年级上·安徽阜阳·期中)学校合唱队,男生16人,女生40人,每8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列式正确的是( )。
A.(16+40)÷8 B.16+40÷8 C.40+16÷8
【答案】A
【分析】先用16加上40计算出总人数,再除以8计算出可以分成几组,注意将加法用小括号括起来;有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里的算式,再计算小括号外面的算式;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16+40)÷8
=56÷8
=7(组)
那么可以分成7组,所以列式正确的是(16+40)÷8。
故答案为:A
46.(23-24三年级上·陕西咸阳·期中)许老师买了56个羽毛球和一些足球,买的足球比羽毛球少48个,他买的羽毛球个数是足球的( )。
A.9倍 B.8倍 C.7倍
【答案】C
【分析】先求出足球的个数:因为羽毛球有56个,买的足球比羽毛球少48个,所以足球的个数是
再计算羽毛球个数是足球的几倍:列式即可求出羽毛球个数是足球的倍数。
【详解】
他买的羽毛球个数是足球的7倍。
故答案为:C
47.(24-25三年级上·甘肃张掖·期中)周末,小明和爸爸妈妈去采摘园摘草莓。爸爸摘了7袋,小明摘了3袋,妈妈摘的是小明的4倍,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袋?正确列式是( )。
A.7+3×4 B.7+3+4 C.7×3+4
【答案】A
【分析】先算出妈妈摘的袋数:已知妈妈摘的是小明的4倍,小明摘了3袋,那么妈妈摘的袋数为
再算出爸爸和妈妈一共摘的袋数:爸爸摘了7袋,妈妈摘了12袋,所以爸爸和妈妈一共摘的列式为:
【详解】
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19袋。
故答案为:A
48.(24-25三年级上·甘肃张掖·期中)一根铁丝长480米,第一次用去256米,第二次用去147米,这根铁丝还剩下多少米?正确列式是( )。
A.480—256+147 B.256+147 C.480-(256+147)
【答案】C
【分析】用第一次用去铁丝长度加上第二次用去铁丝长度,求出用去铁丝的长度。用这根铁丝总长度减去用去铁丝的长度,求出铁丝还剩下的长度。
【详解】480-(256+147)
=480-403
=77(米)
这根铁丝还剩下77米。
正确列式是480-(256+147)。
故答案为:C
49.(24-25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兄弟俩去农场采摘,哥哥摘了19个西红柿和27颗草莓,弟弟摘了29颗草莓。如果每8颗草莓装一袋,那么他们摘的草莓可以装几袋?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先求出( )。
A.兄弟俩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红柿 B.弟弟比哥哥多摘了几颗草莓
C.兄弟俩一共摘了多少颗草莓 D.兄弟俩一共摘了多少水果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哥哥摘草莓的颗数加上弟弟摘草莓的颗数,求出一共摘了多少颗草莓,再除以每袋草莓的颗数,即可求出他们摘的草莓可以装几袋,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A.需要求的是草莓可以装几袋,和摘了多少个西红柿无关,不符合题意;
B.弟弟比哥哥多摘了几颗草莓和最后可以装几袋无关,不符合题意;
C.先用27+29求出一共摘了多少颗草莓,再除以8即可求出可以装几袋,(27+29)÷8=56÷8=7(袋),符合题意;
D. 需要求的是草莓可以装几袋,一共摘了的水果里还包括西红柿,不符合题意。
应先求出兄弟俩一共摘了多少颗草莓。
故答案为:C
50.(23-24三年级上·广西桂林·期末)王老师、李老师和30名同学一起乘车,每辆大车限乘22位乘客,每辆小车限乘4位乘客,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 )辆小车。
A.3 B.2 C.4
【答案】A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老师和学生一共有30+2=32(人),总共的人数减去每辆大车限乘人数等于乘坐小车的人数,再除以每辆小车限乘人数,如果有余数,商加1为至少需要的小车辆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0+2-22) ÷4
=(32-22) ÷4
=10÷4
=2(辆)……2(人)
2+1=3(辆)
至少需要3辆小车。
故答案为:A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单元复习讲义(讲义)
三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精练(知识梳理+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
(高清导图,放大更清晰。)
1、核心素养讲义目标:
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将学习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理解并运用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以及解决涉及两步或更多步骤的混合运算问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含有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加深对数学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2、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规则,即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2)学会使用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3)能够正确进行两步或更多步骤的混合运算,并能检验运算结果的正确性。
(4)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混合运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混合运算的练习,增强数学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1.乘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叫作乘加混合算式。计算乘加混合算式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综合算式叫作乘减混合算式。计算乘减混合算式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根据运算顺序理解算式的意义
(1)观察算式并判断运算顺序。
(2)将计算数据与情境信息对应。
(3)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1.除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既有除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叫作除加混合算式。计算除加混合算式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2.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既有除法又有减法的综合算式,叫作除减混合算式。计算除减混合算式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3.综合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读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2)找相关条件。
(3)根据已知条件求需要的条件。
1.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计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利用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理解题意;
(2)分析数量关系,思考“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计算;
(4)对答案进行检查。
易错点1:计算混合算式时,不按顺序计算。
误区点拨:
(1)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算式时,没有掌握运算顺序。
(2)进行混合运算时,首先要分析运算顺序,再按正确顺序计算。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中,如果既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在有小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易错点2: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时,不能正确运用小括号。
误区点拨:
(1)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错用小括号或列式不正确。
(2)解决问题时,在分析清楚数量关系,确定好运算顺序后,一定要看自己列的综合算式是否表达了这样的运算顺序,不要错用小括号。
【典例精讲1】(23-24三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看图列式正确的是( )。
A.32-5×4 B.(32-5)×4 C.32+5×4
【答案】A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5个框里一共有32个苹果,前4个框里各有5个苹果,要求第5个框里有几个苹果,用苹果的总个数减去4个5,即可求出第5个筐里有几个苹果,计算4个5的和用乘法计算,依此列式并选择即可。
【详解】32-5×4
=32-20
=12(个)
即列式为:32-5×4
故答案为:A
【典例精讲2】(22-23三年级上·辽宁沈阳·期末)如图,要想求一根跳绳和一个羽毛球一共多少元,列式为( )。
A.15+8 B.15+8÷3 C.15÷3+8
【答案】C
【分析】用3个羽毛球的价钱除以3,求出1个羽毛球的价钱,再加上一根跳绳的价钱,求出总价钱。
【详解】15÷3+8
=5+8
=13(元)
一根跳绳和一个羽毛球一共13元。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根据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解答。
【典例精讲3】(23-24三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下面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8×6+2 B.8×(6+2) C.8+6×2
【答案】B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别计算出每个选项的算式结果,选出最大的即可。
【详解】A.8×6+2=48+2=50;
B.8×(6+2)=8×8=64;
C.8+6×2=8+12=20。
20<50<64
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8×(6+2)。
故答案为:B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选择题
1.(24-25三年级上·广东揭阳·期中)与式子“20+25÷5”结果不相等的式子是( )。
A.3×8+1 B.12+8+5 C.2+3×5
2.(24-25三年级上·河北邯郸·期中)56加上56除以8的商,和是多少? 正确列式为( )。
A.56+56÷8 B.(56+56)÷8 C.(56+8)÷8
3.(23-24三年级上·广东韶关·期末)把12+24=36和36÷6=6改写成综合算式,下面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12÷6+24 B.12+24÷6 C.(12+24)÷6
4.(22-23三年级上·福建南平·期末)亮亮和芳芳为秋游活动准备饮料,每瓶饮料的价钱相比,( )便宜。

A.亮亮买的饮料 B.芳芳买的饮料 C.两人买的饮料一样
5.(23-24三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黑天鹅有45只,白天鹅比黑天鹅少36只,黑天鹅的只数是白天鹅的( )倍。
A.5 B.9 C.54 D.81
6.(23-24三年级上·广东清远·期末)小明给售货员30元,买了5本日记本,找回5元,每个日记本多少元?正确的算式是( )。
A.(30﹣5)÷5 B.30﹣5÷5 C.(30+5)÷5 D.30﹣5×5
7.(23-24三年级上·陕西宝鸡·期末)“9÷3+6”与“9÷(3+6)”相比,( )。
A.计算结果相同 B.运算顺序相同 C.计算结果和运算顺序都不同
8.(23-24三年级上·广西贺州·期末)乐乐和欣欣玩24点游戏,抽到牌的点数通过运算得到24就算赢。乐乐抽到下面三张牌,能得到24点的算法是( )。
A.(9+8)×3 B.8×(9÷3) C.8×3-9
9.(23-24三年级上·浙江金华·期末)教室里一共有45张单人桌,每5张摆成一组,值日生已经擦完6组,算式45÷5-6表示( )。
A.还剩多少组课桌没有擦 B.还剩多少张课桌没有擦
C.已经擦了多少张课桌 D.已经擦了多少组课桌
10.(24-25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下面不能先算除法的算式是( )。
A.48÷6+42 B.27÷(51-48) C.45+30÷5
11.(24-25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为了响应学校倡导的创建“书香家庭”活动,妈妈在书店挑了几本科技书和故事书,准备在家开展亲子阅读。根据算式8+9×7,求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可以知道,妈妈一共买了( )本书。
类型 故事书 绘画书 科技书
每本价格/元 7 9 8
A.7 B.9 C.10
12.(24-25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果园里原来有6行苹果树,每行8棵,今年又栽了3行,果园里现在一共( )棵苹果树。
A.72 B.48 C.24
13.(22-23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87-7×5的结果是( )。
A.400 B.52 C.75 D.42
14.(22-23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商店有6箱苹果,34箱橘子,再运来( )箱橘子,橘子的箱数是苹果的7倍。
A.6 B.7 C.8 D.9
15.(22-23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一盒牛奶3元,1瓶果汁5元,笑笑买了2瓶牛奶和3瓶果汁,一共要( )元。
A.15 B.16 C.20 D.21
16.(22-23三年级上·广东茂名·期末)81-(28+□)=26,□里应填( )。
A.27 B.54 C.55
17.(22-23三年级上·广东惠州·期末)三年级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一条船最多坐9人,如果同学们都坐船,求至少需要多少条船?列式是( )。
A.29+25÷9 B.(29+25)×9 C.(29+25)÷9
18.(22-23三年级上·山西晋城·期末)27+36÷9和(27+36)÷9的计算顺序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 )
A.相同;不同 B.不同;相同 C.不同;不同
19.(22-23三年级上·山西晋城·期末)3×7=21,48-21=27,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A.48+3×7 B.3×7-48 C.48-3×7
20.(22-23三年级上·山西晋城·期末)三年级同学在阶梯教室观看神舟十三号返回视频,每排可坐9人,开场前10分钟,坐满了4排,到开场前,又坐满了2排,这时阶梯教室里一共有( )人。
A.54 B.36 C.18
21.(22-23三年级上·广东清远·期末)小明和他的3个同学一共买了36本书,平均每人买了( )本。
A.9 B.18 C.12
22.(22-23三年级上·广东揭阳·期末)600减去356与124的和,差是( )。
A.230 B.120 C.13
23.(22-23三年级上·陕西宝鸡·期末)将“9-2”和“56÷7”两个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是( )。
A.9-2÷7 B.56÷(9-2) C.56÷7-9
24.(22-23三年级上·甘肃陇南·期末)小括号的作用是( )。
A.改变结果大小 B.改变运算顺序 C.增加式子美感
25.(22-23三年级上·辽宁沈阳·期末)下列算式中去掉小括号,运算顺序不改变的是( )。
A.(7+21)÷7 B.(15-7)×2 C.(36-15)+29
26.(22-23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下面算式中,先算加法再算乘法的是( )。
A.4×(28+12) B.28+12×4 C.12+4×28 D.(28-12)×4
27.(22-23三年级上·甘肃白银·期末)把85-40=45和45÷9=5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
A.(85-40)÷9=5 B.85-45÷9=5 C.85-40÷9=5
28.(22-23三年级上·河南驻马店·期末)与32+8×4运算顺序相同的是( )。
A.27+42-20 B.5×4+11 C.32-40÷5
29.(22-23三年级上·福建南平·期末)把,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A. B. C.
30.(22-23三年级上·广东惠州·期中)不能先算除法的是( )。
A.24÷4+2 B.40-32÷8 C.12÷(20-14)
31.(23-24三年级上·吉林长春·期末)5支铅笔10元,一支钢笔8元,算式10-8表示( )。
A.一支铅笔比一支钢笔贵几元?
B.5支铅笔比一支钢笔贵几元?
C.一支钢笔比一支铅笔贵几元?
32.(22-23三年级上·河南驻马店·期末)27与8的和是7的几倍?列式为( )。
A.(27+8)÷7 B.27+8÷7 C.27+8×7
33.(23-24三年级上·安徽阜阳·期末)下面算式中的括号,去掉后不改变计算结果的是( )。
A.62-(38-17) B.(63-27)÷9 C.(8×4)-20
34.(22-23三年级上·辽宁本溪·期末)三年级有男生29人,女姓25人,一条大船坐学生9人,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多少条船?列式是( )。
A.29+25÷9 B.29÷9+25 C.(29+25)×9 D.(29+25)÷9
35.(23-24三年级上·陕西榆林·期中)不改变计算结果,下面的小括号能去掉的是( )。
A.(80-25)÷5 B.9×(9-7) C.25+(81÷9) D.(5+2)×3
36.(23-24三年级上·辽宁辽阳·期末)一本书有86页,言言已经读了50页,剩下每天读9页,用(86-50)÷9解决的问题是( )。
A.还剩多少页没有读 B.还要几天能读完 C.剩下的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37.(23-24三年级上·辽宁沈阳·期末)观察下图,要想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下面列式不正确的是( )。
A.9+2×3 B.9×3+2×3 C.(9+2)×3
38.(23-24三年级上·辽宁大连·期末)把4×8=32和50-32=18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
A.50-4×8 B.18+4×8 C.32-4×8 D.4×8-18
39.(23-24三年级上·辽宁大连·期末)一支铅笔3元,笑笑付给售货员20元,找回2元,笑笑买了( )支铅笔。
A.4 B.5 C.6
40.(23-24三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要使5×□-12=23成立,□里应填( )。
A.9 B.7 C.8 D.6
41.(23-24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故事书80页,淘气看了48页,剩下的4天看完,平均每天看( )页。
A.12 B.20 C.68 D.8
42.(23-24三年级上·陕西宝鸡·期末)将“3×8=24”和“40-24=16”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A.40-3×8 B.16+3×8 C.24-3×8
43.(23-24三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汽水买5送1,给30名同学每人买1瓶,最少需要买( )瓶。
A.30 B.29 C.25
44.(23-24三年级上·浙江金华·期末)同学们参加广播操比赛,男生20人,女姓24人,每4人为一排,可以排成几排?下面列式不正确的是( )。
A.24+20÷4 B.(24+20)÷4 C.(20+24)÷4 D.20÷4+24÷4
45.(23-24三年级上·安徽阜阳·期中)学校合唱队,男生16人,女生40人,每8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列式正确的是( )。
A.(16+40)÷8 B.16+40÷8 C.40+16÷8
46.(23-24三年级上·陕西咸阳·期中)许老师买了56个羽毛球和一些足球,买的足球比羽毛球少48个,他买的羽毛球个数是足球的( )。
A.9倍 B.8倍 C.7倍
47.(24-25三年级上·甘肃张掖·期中)周末,小明和爸爸妈妈去采摘园摘草莓。爸爸摘了7袋,小明摘了3袋,妈妈摘的是小明的4倍,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袋?正确列式是( )。
A.7+3×4 B.7+3+4 C.7×3+4
48.(24-25三年级上·甘肃张掖·期中)一根铁丝长480米,第一次用去256米,第二次用去147米,这根铁丝还剩下多少米?正确列式是( )。
A.480—256+147 B.256+147 C.480-(256+147)
49.(24-25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兄弟俩去农场采摘,哥哥摘了19个西红柿和27颗草莓,弟弟摘了29颗草莓。如果每8颗草莓装一袋,那么他们摘的草莓可以装几袋?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先求出( )。
A.兄弟俩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红柿 B.弟弟比哥哥多摘了几颗草莓
C.兄弟俩一共摘了多少颗草莓 D.兄弟俩一共摘了多少水果
50.(23-24三年级上·广西桂林·期末)王老师、李老师和30名同学一起乘车,每辆大车限乘22位乘客,每辆小车限乘4位乘客,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 )辆小车。
A.3 B.2 C.4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