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乘法》 单元复习讲义(讲义)
三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精练(知识梳理+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
(高清导图,放大更清晰。)
1、核心素养目标:
(1)学生需深入理解乘法概念,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属性。
(2)能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进行基础乘法运算。
(3)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4)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数学规律的动力。
2、学习目标:
(1)掌握乘法定义,理解其与加法的内在联系。
(2)能够熟练执行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运算。
(3)学会应用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总量。
(4)能够熟练背诵并运用乘法口诀,提升计算效率和精确度。
(5)通过团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可以根据数的组成进行口算,也可以用竖式进行笔算。竖式计算时先将一位数与多位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哪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1、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
(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
(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时,从个位数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从十位起,每一次乘得的积要加上后一位进上的数。
1、借助画图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分析稍微复杂的题目,线段图更能直接地表达题目的意思,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题意。
2、画图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注意运用恰当的线段长度来表示。
在计算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时,乘数中间的0和一位数相乘时,要在积的那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几个数连乘时,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时为化简计算,也可以改变这几个数的相乘顺序。
八大知识易错点
1.乘法口诀表记忆不牢固: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表掌握不熟练,导致计算速度慢,容易出错。
2.乘法与加法混淆:部分学生在进行乘法运算时,会不自觉地将乘法问题转化为加法问题,导致计算错误。
3.乘法交换律理解不透彻:学生可能知道乘法交换律,但在实际计算中未能正确应用,影响计算效率。
4.乘法进位处理不当:在进行乘法计算时,部分学生对进位处理不够熟练,容易忽略进位或进位错误。
5.乘法运算顺序错误:在解决包含多个乘法的复杂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不清楚运算顺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6.乘法应用题理解偏差:在解决乘法应用题时,部分学生对题意理解不准确,导致列式错误。
7.乘法验算方法不正确:部分学生在进行乘法验算时,使用的方法不正确,无法有效检查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8.乘法与除法混淆:在学习乘法的同时,部分学生容易将乘法与除法混淆,导致解题错误。
【典例精讲1】(22-23三年级上·辽宁大连·期末)在计算142×2时,十位上的“4”乘2的得数表示8个( )。
A.一 B.十 C.百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4个十乘2等于8个十,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在计算142×2时,十位上的“4”乘2的得数表示8个十。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明确每个数位表示的意义的解答此题的关键。
【典例精讲2】(23-24三年级上·广东河源·期末)一个汉堡13元,懒洋洋买了5个汉堡,付了100元,应找回( )元。
A.45 B.35 C.55
【答案】B
【分析】用13×5求出买5个汉堡一共花了多少钱,再用付的钱数减花的钱数,就是应找回多少钱。
【详解】100-13×5
=100-65
=35(元)
应找回35元。
故答案为:B
【典例精讲3】(23-24三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2□×4,积是三位数,□最小填( )。
A.4 B.6 C.5
【答案】C
【分析】
根据以往计算经验,可以先求出24与4的积,再求出25与4的积,根据所得积进行解答。
【详解】24×4=96,25×4=100,积是三位数,□最小填5;
故答案为:C
【典例精讲4】(22-23三年级下·山东临沂·期末)一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118千米,行8小时( )从甲地到达乙地。
A.能 B.不能 C.无法确定
【答案】B
【分析】首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火车平均每小时行的速度乘8,求出这列火车行8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然后把它和两地之间的距离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118×8=944(千米)
因为944<1000
所以行8小时不能从甲地到达乙地。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典例精讲5】(23-24三年级上·广东惠州·期末)任何数和0( )都得0。
A.相加 B.相减 C.相乘
【答案】C
【分析】根据0的性质,可逐个分析选项,并举例说明。
【详解】A.0加任何数等于任何数,举例:0+1=1;
B.任何数减0等于任何数,举例:1-0=1;
C.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举例:0×1=0,0×100=0。
故答案为:C
【典例精讲6】(23-24三年级上·辽宁沈阳·期末)小丽坚持锻炼身体,每天绕着400米长的跑道跑步,她一个星期可以跑多少米?“要先求一天跑多少米,再求一星期跑多少米”,正确列式是( )。
A.400×2×7 B.400×(7×2) C.7×2×400
【答案】A
【分析】结合题意,要求一天跑多少米,小丽每天跑两圈,一圈是400米,两圈就是两个400米,这就是她一天跑的米数,一个星期有7天,再乘以7即可得解。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列式为400×2×7
A.400×2×7,与题设意思一样,当选;
B.400×(7×2),此处表示的是先求出一星期跑了几圈,再求米数,不符合题意;
C.7×2×400,此处表示的是先求出一星期跑了几圈,再求米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选择题
1.(22-23三年级上·吉林长春·期末)一根绳子剪下45米,剩下的是剪下的3倍,剩下( )米。
A.45 B.135 C.15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用45乘3,求出剩下多少米。
【详解】45×3=135(米)
剩下135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及应用,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22-23三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小的是( )。
A.25+29+0 B.(29+25)×0 C.25+29×0
【答案】B
【分析】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计算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即可解答。
【详解】A.25+29+0=54+0=54
B.(29+25)×0=54×0=0
C.25+29×0=25+0=25
54>25>0,所以得数最小的是(29+25)×0。
故答案为:B
3.(23-24三年级上·辽宁沈阳·期末)与480×0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A.480-480 B.480-0 C.480+0
【答案】A
【分析】根据0的有关计算:0乘任何数都得0,任何数加减0仍得原数,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0;480×0=0,再分别计算出各算式的得数加以比较,据此选择。
【详解】A.480-480=0,与480×0结果相等;
B.480-0=480,与480×0结果不相等;
C.480+0=480,与480×0结果不相等;
所以,与480×0结果相等的算式是480-480。
故答案为:A
4.(23-24三年级上·辽宁营口·期末)一个乘数是294,另一个乘数是6,积大约是( )。
A.180 B.1800 C.1764
【答案】B
【分析】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时,把三位数看成整百数或者几百几十数,再乘一位数,据此解答。
【详解】294×6
≈300×6
=1800
所以一个乘数是294,另一个乘数是6,积大约是1800。
故答案为:B
5.(23-24三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从丽丽家乘坐公交车到人民公园有6站,________,丽丽家距人民公园大约有多少米?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信息是( )。
A.从丽丽家到学校乘坐公交车有3站
B.公交车每两站之间大约相距500米
C.公交车每分钟大约行驶400米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有多少站,再需要知道站牌之间的距离才能求出总共多少米。
【详解】A.从丽丽家到学校乘坐公交车有3站,表达的是丽丽家到学校的的距离,不符合题意;
B.公交车每两站之间大约相距500米,表示的是两站之间的距离,符合题意;
C.公交车每分钟大约行驶400米,该选项表示公交车行驶的速度,不是路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23-24三年级上·河北邯郸·期末)如图,涂色部分表示216,那么空白部分表示( )。
A.216×5 B.216×6 C.216×7
【答案】A
【分析】图中一共有6个格子,涂色部分1个格子表示216,空白部分5个格子就是216的5倍,用216乘5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涂色部分表示216,那么空白部分表示:216×5。
故答案为:A
7.(23-24三年级上·广东梅州·期末)209×□,要使积中间有0,□里可以填( )。
A.1 B.2 C.3
【答案】A
【分析】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则: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包括0),当个位乘的积向十位进位时,将进上来的数写在十位上,如果个位上没有进位,那么十位上就用0占位。
【详解】A.209×1=209,积中间有0;
B.209×2=418,积中间没有0;
C.209×3=627,积中间没有0。
故答案为:A
8.(23-24三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下面几个算式,积的末尾有3个“0”的是( )。
A.25×4 B.125×4 C.500×4
【答案】C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法则:从右边起,依次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多位数末尾有0时,把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计算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即可解答。
【详解】A.25×4=100,积的末尾有2个“0”;
B.125×4=500,积的末尾有2个“0”;
C.500×4=2000,积的末尾有3个“0”。
故答案为:C
9.(23-24三年级上·广西贺州·期末) 08×5的积是四位数, 里不可能填( )。
A.1 B.2 C.3
【答案】A
【分析】
可以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分别将选项的数字代入题目中,选出积不是四位数的即可。
【详解】A.108×5=540,积是三位数,不符合题意;
B.208×5=1040,积是四位数,符合题意;
C.308×5=1540,积是四位数,符合题意。
08×5的积是四位数, 里不可能填1。
故答案为:A
10.(23-24三年级上·贵州贵阳·期末)每天晚餐后,奶奶都会围绕小区边长15米的正方形花坛走3圈,她走了( )米。
A.45 B.60 C.180
【答案】C
【分析】先求出花坛的周长,正方形周长=边长×4,然后再乘圈数就是奶奶走的米数。
【详解】15×4×3
=60×3
=180(米)
每天晚餐后,奶奶都会围绕小区边长15米的正方形花坛走3圈,她走了180米。
故答案为:C
11.(23-24三年级上·天津河西·期末)下面算式中,积小于200的是( )。
A.107×2 B.29×7 C.48×4
【答案】C
【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数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就把积写在那一位数的下面;如果有进位的,哪一位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然后再继续往下乘,且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数。据此计算出每个选项的积,再与200比较即可。
【详解】A.107×2=214,214>200
B.29×7=203,203>200
C.48×4=192,192<200
积小于200的算式只有48×4。
故答案为:C
12.(23-24三年级上·浙江金华·期末)笑笑列竖式解决“每支圆珠笔3元,买103支圆珠笔要多少元?”这个问题,计算过程如图,圈出的“3”表示( )。
A.3支圆珠笔的钱 B.10支圆珠笔的钱 C.100支圆珠笔的钱
【答案】C
【分析】观察上图可知,圈出的“3”是103中百位上的1与3的乘积,表示100支圆珠笔的钱,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笑笑列竖式解决“每支圆珠笔3元,买103支圆珠笔要多少元?”这个问题,计算过程如图,圈出的“3”表示100支圆珠笔的钱。
故答案为:C
13.(23-24三年级上·河南商丘·期末)5×1□□的积( )。
A.可能是三位数 B.一定是三位数 C.可能是四位数
【答案】B
【分析】
结合题意可知,5乘一个1开头的三位数,据此可知这个三位数最小是100,最大是199,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这个三位数最小是100,最大是199
当这个三位数是100时,5×100=500,结果是三位数;
当这个三位数是199时,5×199=995,结果仍是三位数。
故5×1□□的积一定是三位数。
故答案选:B
14.(23-24三年级上·浙江金华·期末)不计算,我能快速判断出( )的积在600和800之间。
A.131×5 B.98×6 C.203×4
【答案】A
【分析】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可以看作整十数或整百数,三位数可以看作整百整数或整百数,然后再乘一位数,估算出算式的结果即可解答。
【详解】A.131×5>120×5=600,131×5<140×5=700,所以131×5的积在600和800之间;
B.98×6<100×6=600,所以98×6的积不在600和800之间;
C.203×4>200×4=800,所以203×4的积不在600和800之间;
故答案为:A
15.(22-23三年级上·广东揭阳·期末)一个书架有4层,每层放50本书,3个这样的书架一共可以放( )本书。
A.150 B.200 C.600
【答案】C
【分析】书架每层放书本数乘书架层数可以算出一个书架可以放书(50×4)本,每个书架放书本数乘书架个数可以算出一共可以放书(50×4×3)本。
【详解】50×4×3
=200×3
=600(本)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16.(22-23三年级上·广东揭阳·期末)下列每组数中,两个数相乘的积最接近1600的是( )。
A.4×390 B.3×530 C.2×790
【答案】B
【分析】分别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求出这个得数与1600的差,差最小的即最接近1600,据此解答。
【详解】A.4×390=1560,1600-1560=40;
B.3×530=1590,1600-1590=10;
C.2×790=1580,1600-1580=20;
故答案为:B
【点睛】积与1600越接近,即它们的差越小。
17.(22-23三年级上·广东梅州·期末)302×5( )320×5。
A.= B.< C.>
【答案】B
【分析】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较大,积就大,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02<320
所以302×5<320×5。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整数乘法的运用。
18.(22-23三年级上·辽宁沈阳·期末)一份稿件有800字,王老师每分钟打字105个。估一估,王老师8分钟能打完这份稿件吗?( )
A.能 B.不能 C.不确定
【答案】A
【分析】王老师每分钟打字个数乘打字时间可以算出王老师能打字(105×8)个,估算出105×8的积再进行选择。
【详解】105×8
≈100×8
=800(个)
故答案为:A
【点睛】整数乘法的估算往往把乘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再计算出结果。
19.(22-23三年级上·安徽亳州·期末)红旗小学四年级有148人,五年级人数是四年级的2倍。四、五年级一共有( )人。
A.296 B.344 C.444
【答案】C
【分析】用148乘2,求出五年级的人数,再加上148,求出四、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详解】148×2+148
=296+148
=444(人)
四、五年级一共有444人。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0.(22-23三年级上·吉林长春·期末)如图,竖式中的“12”表示( )。
A. B. C.
【答案】C
【分析】题目是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时的意义,算式中的12是表示10个12,是12乘16的十位上的1所得。
【详解】A.12×6表示是个位上6乘12;
B.12×1表示是1个12;
C.12×10表示10个12。
故答案为:C
【点睛】做这题关键在于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明确各步表示的意义。
21.(23-24三年级上·河南鹤壁·期末)下面的算式中,( )的积末尾有3个0。
A.50×8 B.125×8 C.300×6
【答案】B
【分析】根据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分别计算出每个选项中的算式的积,然后再选择即可。
【详解】A.50×8=400。
B.125×8=1000。
C.300×6=1800。
由此可知,125×8的积末尾有3个0。
故答案为:B
22.(22-23三年级上·辽宁锦州·期末)妈妈买了一台1200元的扫地机。先付500元,余下部分每月付240元,( )个月能全部付清。
A.4 B.3 C.2
【答案】B
【分析】扫地机的总价减去已付的钱数可以算出还要付多少元,用每月付的钱数乘各选项中月数,算出能付的钱数,再进行选择。
【详解】1200-500=700(元)
A.240×4=960(元)
B.240×3=720(元)
C.240×2=480(元)
480<700<720<960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是解题关键。
23.(22-23三年级上·安徽阜阳·期末)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
A.一定是两位数 B.一定是三位数 C.是两位数或三位数
【答案】C
【分析】用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一位数,此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最小;用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此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最大,据此计算出这两个积,再解答。
【详解】10×1=10
99×9=891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是两位数或三位数。
故答案为:C
【点睛】考查学生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掌握情况,注意要考虑全面。
24.(22-23三年级上·甘肃定西·期末)下面算式中,乘积比600小得多的是( )。
A.3×204 B.193×3 C.124×4
【答案】C
【分析】根据一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运算法则计算出结果,再找出积比600小得多的算式即可。
【详解】A.3×204=612,612-600=12;
B.193×3=579,600-579=21;
C.124×4=496,600-496=104;
104>21>12
比600小得多的是496。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运算以及学生对“小得多”的意义的理解。
25.(22-23三年级上·安徽安庆·期末)计算结果最接近1600的是( )。
A. B. C.
【答案】B
【分析】此题采用估算,将三位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数,再与这个一位数相乘,据此解答。
【详解】A.≈300×6=1800;
B.≈400×4=1600;
C.≈300×5=1500;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掌握情况。
26.(22-23三年级上·福建南平·期末)王阿姨把一张购买电风扇的收据弄脏了,她付款的金额可能是( )元。
数量/台 每台的价钱/元 付款/元
5 19
A.526 B.845 C.1055
【答案】B
【分析】每台电风扇的价钱是1□9元,小于200元。根据200×5=1000(元),可知买5台电风扇的价钱应小于1000元。用每台电风扇的价钱乘5,求出花费的钱数是1□9×5,用9乘三位数个位上的9,积的个位是5,据此解答。
【详解】A.526的个位不是5,不符合题意;
B.169×5=845(元),每台电风扇169元,买5台电风扇花费845元,符合题意;
C.1□9×5≈200×5=1000(元),买5台电风扇的价钱应小于1000元。1055>1000,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根据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出算式后,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判断总价应符合的要求,再进行解答。
27.(22-23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笑笑今年11岁,妈妈的年龄比笑笑的2倍多13岁,妈妈今年( )岁。
A.26 B.35 C.37
【答案】B
【分析】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用笑笑的年龄乘2,再加13即可算出妈妈的年龄。
【详解】11×2+13
=22+13
=35(岁)
即妈妈今年35岁。
故答案为:B
【点睛】明确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是解决本题关键。
28.(22-23三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下列算式中,需要先算“16+28”的是( )。
A.2×(16+28) B.2×16+28 C.16+28÷2
【答案】A
【分析】加减乘除综合算式,先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减法,有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算式,再计算小括号外面的算式;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A.2×(16+28)
=2×44
=88
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16+28),再计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
B.2×16+28
=32+28
=60
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C.16+28÷2
=16+14
=30
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加法;
所以需要先算“16+28”的是2×(16+28)。
故答案为:A
29.(23-24三年级上·吉林长春·期末)下面各题的积最接近120的算式是( )。
A.48×4 B.84×6 C.61×2
【答案】C
【分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乘一位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A.48×4≈50×4=200;
B.84×6≈80×6=480;
C.61×2≈60×2=120;
所以积最接近120的算式是61×2。
故答案为:C
30.(23-24三年级上·贵州贵阳·期末)一袋五常大米186元,妈妈准备买两袋,至少带( )元就够了。
A.200 B.300 C.400
【答案】C
【分析】用一袋五常大米的单价乘购买的袋数,即可求出购买两袋五常大米的钱数,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把186看成与之相近的整十数,即把186看成190,计算出乘积,再与各选项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86×2
≈190×2
=380(元)
A.200<380,不符合题意;
B.300<380,不符合题意;
C.400>380,符合题意。
一袋五常大米186元,妈妈准备买两袋,至少带400元就够了。
故答案为:C
31.(22-23三年级上·甘肃定西·期末)250×□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应填( )。
A.3 B.4 C.5
【答案】B
【分析】把选项的数,依次代入算式,计算出结果,正确选择即可。
【详解】A.250×3=750,不符合题意
B.250×4=1000,符合题意
C.250×5=1250,不符合题意
250×□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应填4。
故答案为:B
32.(23-24三年级上·黑龙江大兴安岭地·期末)下面算式中,( )的积在600和800之间。
A.82×7 B.208×4 C.151×4
【答案】C
【分析】根据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每个选项的积,然后找出积在600和800之间的即可解答。
【详解】A.82×7=574;
B.208×4=832;
C.151×4=604;
只有604在600和800之间。
故答案为:C
33.(23-24三年级上·吉林长春·期末)要使250×( )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括号里最小填( )。
A.0 B.2 C.8
【答案】B
【分析】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末尾0前面的数,再看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据此进行一一计算,再看括号内的数是几时,250×( )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即可。
【详解】A.250×0=0
B.250×2=500
C.250×8=2000
500末尾有两个0,所以括号里最小填2。
故答案为:B
34.(23-24三年级上·吉林长春·期末)1□×6的积是两位数,□里能填的最大数是( )。
A.5 B.6 C.7
【答案】B
【分析】1□×6的积是两位数,说明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1与6相乘的积加上个位进上来的数不能向百位进1(小于10),即个位上进上来的数最大是3。
【详解】根据分析:
A.15×6=90,向十位进3;
B.16×6=96,向十位进3;
C.17×6=102,向十位进4。
所以1□×6的积是两位数,□里能填的最大数是6。
故答案为:B
35.(23-24三年级上·广东揭阳·期末)买一台1800元的洗衣机,先付了500元,余下的每月付300元,( )个月全部付清。
A.4 B.5 C.6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总价1800元,先付了500元,那么余下:(1800-500)元,用每月付的300元乘1个月、2个月、3个月……,算出得数接近且大于(1800-500)元或者等于(1800-500)元,即可得到能全部付清的月数。
【详解】1800-500=1300(元)
300×1=300(元)
300×2=600(元)
300×3=900(元)
300×4=1200(元)
300×5=1500(元)
1500>1300,所以5个月能全部付清。
故答案为:B
36.(23-24三年级上·山西吕梁·期末)甲城到乙城三种不同火车的票价如表。
普通列车 特快列车 动车组列车
每张198元 每张312元 每张405元
爸爸买3张同样价格的火车票,付给了售票员1000元。他最有可能买的火车票是( )。
A.普通列车 B.特快列车 C.动车组列车
【答案】B
【分析】火车的票价乘买的张数可以算出买票一共花的钱数。买3张普通列车车票需花费(198×3)元,买3张特快列车车票需花费(312×3)元,买3张动车组列车车票需花费(405×3)元,爸爸买的列车车票总价接近1000元且低于1000元,依此解答即可。
【详解】A.198×3=594(元),远远小于1000元,不符合。
B.312×3=936(元),接近1000元且低于1000元,符合。
C.405×3=1215(元),大于1000元,不符合。
故答案为:B
37.(23-24三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学校组织六个年级的同学去参观博物馆,其中参观人数最多的年级有208人,参观人数最少的年级有165人,这个学校去参观博物馆的总人数可能( )。
A.少于900人 B.多于1300人 C.在900人到1300人之间
【答案】C
【分析】已知参观博物馆人数最多的年级有208人,人数最少的年级有165人,总共有六个年级,此处假设一个年级的人数最多是208人,剩下五个年级的人数都是165人,据此可以求出人数最少的情况,从而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当5个年级的人数是165人,一个年级的人数是208人时,参观人数有:165×5+208=825+208=1033(人)
人数大于1000人,在900人到1300人之间
故答案选:C
38.(23-24三年级上·贵州贵阳·期末)小明拍球78下,小华拍球数比小明拍球数2倍多一些,比3倍少一些,小华可能拍了( )下。
A.124 B.188 C.234
【答案】B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先分别求出78的2倍、78的3倍是多少,小华的拍球数就在这个范围内;然后比较三个选项中的数,找出在这个范围内的数,即是小华可能的拍球数。
【详解】78×2=156(下)
78×3=234(下)
小华拍球数在156~234之间
A.124,124<156,不符合题意;
B.188,156<188<234,符合题意;
C.234,234=234,不符合题意。
小明拍球78下,小华拍球数比小明拍球数2倍多一些,比3倍少一些,小华可能拍了188下。
故答案为:B
39.(23-24三年级上·广东惠州·期末)计算30□×6时,积的中间( )。
A.可能有0 B.不可能有0 C.一定有0
【答案】A
【分析】分别把1、2填在□里面,再计算出它们的积,根据积来判断即可。
【详解】301×6=1806,积的中间有0;
302×6=1812,积的中间没有0;
则计算30□×6时,积的中间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
故答案为:A
40.(23-24三年级上·广东惠州·期末)一辆自行车485元,哥哥每月攒150元,至少需要攒( )个月才能买一辆自行车。
A.3 B.4 C.5
【答案】B
【分析】分别用各个选项中月份数量乘每月攒的钱数,求出攒的总钱数,要使攒的总钱数大于485元,且是所有大于485元的总钱数中最小的钱数。
【详解】A.150×3=450(元),450<485;
B.150×4=600(元),600>485;
C.150×5=750(元),750>600>485;
因此,至少需要攒4个月才能买一辆自行车。
故答案为:B
41.(23-24三年级上·安徽六安·期末)要使30□×3的积有0,□里最大填( )。
A.1 B.3 C.9
【答案】B
【分析】要使30□×3的积有0,那么□里的数与3相乘不能往前一位进一,□里可以填0、1、2、3;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303×3=909,所以要使30□×3的积有0,□里最大填3。
故答案为:B
42.(23-24三年级上·贵州贵阳·期末)商店有4盒铅笔,每支铅笔2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应补充的条件是( )。
A.又购进3盒铅笔 B.每盒铅笔6支 C.共有4箱
【答案】B
【分析】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需要知道每支铅笔的价钱和铅笔的支数,已知每支铅笔2元,商店有4盒铅笔,还需要知道每盒铅笔的支数,用铅笔的盒数乘每盒铅笔的支数,才能求出铅笔的支数;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应补充的条件是每盒铅笔6支,4×6×2=48(元),那么一共可以卖48元。
故答案为:B
43.(23-24三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下列算式中,与25+27+29得数相同的是( )。
A.25×3 B.27×3 C.29×3
【答案】B
【分析】将29分出一个2变为27,再将分出的2与25相加变为27,故可以将25+27+29变为27+27+27,几个相同数的和即这个数乘几,据此作答。
【详解】25+27+29
=(25+2)+27+(29-2)
=27+27+27
=27×3
故答案为:B
44.(23-24三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估一估,下列算式的得数在400与500之间的是( )。
A.105×4 B.2×310 C.190×3
【答案】A
【分析】各项进行估算再进行逐一比较即可。
【详解】A.105×4≈400,100<105,所以105×4>100×4=400,符合题意;
B.2×310≈2×300=600>500,不符合题意;
C.190×3≈200×3=600>500,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45.(23-24三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如图,一共有( )块积木。
A.66 B.90 C.99
【答案】C
【分析】观察图中可知,一层有3行,一行有11块积木,那么一层有11×3=33(块)积木,一共有3层,也就是求3个33块是多少,即33×3=99(块)积木;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1×3×3
=33×3
=99(块)
如图,一共有99块积木。
故答案为:C
46.(23-24三年级上·陕西咸阳·期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泾阳人民为甘肃灾区捐赠物资590袋大米,每辆车每次能运走210袋,最少需要几辆车?( )
A.2辆 B.3辆 C.4辆
【答案】B
【分析】分别用各个选项中车的数量乘每辆车每次能运走袋数,再与大米总袋数比较大小解答。
【详解】A.2×210=420(辆)420<590,则2辆车不够;
B.3×210=630(辆)630>590,则3辆车够了;
C.4×210=840(辆)840>630>590,则3辆车就够了,4辆车浪费了;
故答案为:B
47.(23-24三年级上·安徽阜阳·期末)3□8×6≈2400,□里可以填( )。
A.9 B.3 C.1
【答案】A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一般是把三位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整十或整百数,再乘一位数;把各个选项的数字代入估算出算式的结果即可解答。
【详解】A.398×6≈400×6=2400
B.338×6≈340×6=2040
C.318×6≈300×6=1800
故答案为:A
48.(23-24三年级上·安徽宿州·期末)要使□4×4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小是( )。
A.1 B.2 C.3
【答案】C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把各选项的数分别带入计算出两个数的积,即可进行选择。
【详解】A.14×4=56,不符合;
B.24×4=96,不符合;
C.34×4=136,符合。
即要使□4×4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小是3。
故答案为:C
49.(23-24三年级上·广西桂林·期末)在下面的竖式计算中,5乘2等于10,这个“10”表示( )。
A.10个十 B.10个千 C.10个百
【答案】C
【分析】百位上的2表示2个百,5乘2得10个百,也就是10个百即1000;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据分析得出:
上图竖式计算中,5乘2等于10,这个“10”表示10个百。
故答案为:C
50.(23-24三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王阿姨把一张购买电风扇的收据弄脏了,她付款的金额可能是( )元。
数量/台 每台价钱/元 付款/元
5 17
A.636 B.935 C.1055
【答案】B
【分析】
用每台的价格乘台数即可求出总价,风扇的单价末尾是7,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可知5×7=35,风扇总价的末尾必须是5;200×5=1000,所以一百多乘5的结果要小于100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A.636,积的末尾是6,不符合;
B.935,积小于1000且积的末尾是5,符合;
C.1055,积大于1000,不符合。
即她付款的金额可能是935元。
故答案为: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六单元 《乘法》 单元复习讲义(讲义)
三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精练(知识梳理+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
(高清导图,放大更清晰。)
1、核心素养目标:
(1)学生需深入理解乘法概念,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属性。
(2)能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进行基础乘法运算。
(3)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4)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数学规律的动力。
2、学习目标:
(1)掌握乘法定义,理解其与加法的内在联系。
(2)能够熟练执行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运算。
(3)学会应用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总量。
(4)能够熟练背诵并运用乘法口诀,提升计算效率和精确度。
(5)通过团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可以根据数的组成进行口算,也可以用竖式进行笔算。竖式计算时先将一位数与多位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哪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1、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
(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
(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时,从个位数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从十位起,每一次乘得的积要加上后一位进上的数。
1、借助画图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分析稍微复杂的题目,线段图更能直接地表达题目的意思,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题意。
2、画图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注意运用恰当的线段长度来表示。
在计算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时,乘数中间的0和一位数相乘时,要在积的那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几个数连乘时,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时为化简计算,也可以改变这几个数的相乘顺序。
八大知识易错点
1.乘法口诀表记忆不牢固: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表掌握不熟练,导致计算速度慢,容易出错。
2.乘法与加法混淆:部分学生在进行乘法运算时,会不自觉地将乘法问题转化为加法问题,导致计算错误。
3.乘法交换律理解不透彻:学生可能知道乘法交换律,但在实际计算中未能正确应用,影响计算效率。
4.乘法进位处理不当:在进行乘法计算时,部分学生对进位处理不够熟练,容易忽略进位或进位错误。
5.乘法运算顺序错误:在解决包含多个乘法的复杂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不清楚运算顺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6.乘法应用题理解偏差:在解决乘法应用题时,部分学生对题意理解不准确,导致列式错误。
7.乘法验算方法不正确:部分学生在进行乘法验算时,使用的方法不正确,无法有效检查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8.乘法与除法混淆:在学习乘法的同时,部分学生容易将乘法与除法混淆,导致解题错误。
【典例精讲1】(22-23三年级上·辽宁大连·期末)在计算142×2时,十位上的“4”乘2的得数表示8个( )。
A.一 B.十 C.百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4个十乘2等于8个十,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在计算142×2时,十位上的“4”乘2的得数表示8个十。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明确每个数位表示的意义的解答此题的关键。
【典例精讲2】(23-24三年级上·广东河源·期末)一个汉堡13元,懒洋洋买了5个汉堡,付了100元,应找回( )元。
A.45 B.35 C.55
【答案】B
【分析】用13×5求出买5个汉堡一共花了多少钱,再用付的钱数减花的钱数,就是应找回多少钱。
【详解】100-13×5
=100-65
=35(元)
应找回35元。
故答案为:B
【典例精讲3】(23-24三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2□×4,积是三位数,□最小填( )。
A.4 B.6 C.5
【答案】C
【分析】
根据以往计算经验,可以先求出24与4的积,再求出25与4的积,根据所得积进行解答。
【详解】24×4=96,25×4=100,积是三位数,□最小填5;
故答案为:C
【典例精讲4】(22-23三年级下·山东临沂·期末)一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118千米,行8小时( )从甲地到达乙地。
A.能 B.不能 C.无法确定
【答案】B
【分析】首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火车平均每小时行的速度乘8,求出这列火车行8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然后把它和两地之间的距离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118×8=944(千米)
因为944<1000
所以行8小时不能从甲地到达乙地。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典例精讲5】(23-24三年级上·广东惠州·期末)任何数和0( )都得0。
A.相加 B.相减 C.相乘
【答案】C
【分析】根据0的性质,可逐个分析选项,并举例说明。
【详解】A.0加任何数等于任何数,举例:0+1=1;
B.任何数减0等于任何数,举例:1-0=1;
C.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举例:0×1=0,0×100=0。
故答案为:C
【典例精讲6】(23-24三年级上·辽宁沈阳·期末)小丽坚持锻炼身体,每天绕着400米长的跑道跑步,她一个星期可以跑多少米?“要先求一天跑多少米,再求一星期跑多少米”,正确列式是( )。
A.400×2×7 B.400×(7×2) C.7×2×400
【答案】A
【分析】结合题意,要求一天跑多少米,小丽每天跑两圈,一圈是400米,两圈就是两个400米,这就是她一天跑的米数,一个星期有7天,再乘以7即可得解。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列式为400×2×7
A.400×2×7,与题设意思一样,当选;
B.400×(7×2),此处表示的是先求出一星期跑了几圈,再求米数,不符合题意;
C.7×2×400,此处表示的是先求出一星期跑了几圈,再求米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选择题
1.(22-23三年级上·吉林长春·期末)一根绳子剪下45米,剩下的是剪下的3倍,剩下( )米。
A.45 B.135 C.15
2.(22-23三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小的是( )。
A.25+29+0 B.(29+25)×0 C.25+29×0
3.(23-24三年级上·辽宁沈阳·期末)与480×0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A.480-480 B.480-0 C.480+0
4.(23-24三年级上·辽宁营口·期末)一个乘数是294,另一个乘数是6,积大约是( )。
A.180 B.1800 C.1764
5.(23-24三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从丽丽家乘坐公交车到人民公园有6站,________,丽丽家距人民公园大约有多少米?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信息是( )。
A.从丽丽家到学校乘坐公交车有3站
B.公交车每两站之间大约相距500米
C.公交车每分钟大约行驶400米
6.(23-24三年级上·河北邯郸·期末)如图,涂色部分表示216,那么空白部分表示( )。
A.216×5 B.216×6 C.216×7
7.(23-24三年级上·广东梅州·期末)209×□,要使积中间有0,□里可以填( )。
A.1 B.2 C.3
8.(23-24三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下面几个算式,积的末尾有3个“0”的是( )。
A.25×4 B.125×4 C.500×4
9.(23-24三年级上·广西贺州·期末) 08×5的积是四位数, 里不可能填( )。
A.1 B.2 C.3
10.(23-24三年级上·贵州贵阳·期末)每天晚餐后,奶奶都会围绕小区边长15米的正方形花坛走3圈,她走了( )米。
A.45 B.60 C.180
11.(23-24三年级上·天津河西·期末)下面算式中,积小于200的是( )。
A.107×2 B.29×7 C.48×4
12.(23-24三年级上·浙江金华·期末)笑笑列竖式解决“每支圆珠笔3元,买103支圆珠笔要多少元?”这个问题,计算过程如图,圈出的“3”表示( )。
A.3支圆珠笔的钱 B.10支圆珠笔的钱 C.100支圆珠笔的钱
13.(23-24三年级上·河南商丘·期末)5×1□□的积( )。
A.可能是三位数 B.一定是三位数 C.可能是四位数
14.(23-24三年级上·浙江金华·期末)不计算,我能快速判断出( )的积在600和800之间。
A.131×5 B.98×6 C.203×4
15.(22-23三年级上·广东揭阳·期末)一个书架有4层,每层放50本书,3个这样的书架一共可以放( )本书。
A.150 B.200 C.600
16.(22-23三年级上·广东揭阳·期末)下列每组数中,两个数相乘的积最接近1600的是( )。
A.4×390 B.3×530 C.2×790
17.(22-23三年级上·广东梅州·期末)302×5( )320×5。
A.= B.< C.>
18.(22-23三年级上·辽宁沈阳·期末)一份稿件有800字,王老师每分钟打字105个。估一估,王老师8分钟能打完这份稿件吗?( )
A.能 B.不能 C.不确定
19.(22-23三年级上·安徽亳州·期末)红旗小学四年级有148人,五年级人数是四年级的2倍。四、五年级一共有( )人。
A.296 B.344 C.444
20.(22-23三年级上·吉林长春·期末)如图,竖式中的“12”表示( )。
A. B. C.
21.(23-24三年级上·河南鹤壁·期末)下面的算式中,( )的积末尾有3个0。
A.50×8 B.125×8 C.300×6
22.(22-23三年级上·辽宁锦州·期末)妈妈买了一台1200元的扫地机。先付500元,余下部分每月付240元,( )个月能全部付清。
A.4 B.3 C.2
23.(22-23三年级上·安徽阜阳·期末)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
A.一定是两位数 B.一定是三位数 C.是两位数或三位数
24.(22-23三年级上·甘肃定西·期末)下面算式中,乘积比600小得多的是( )。
A.3×204 B.193×3 C.124×4
25.(22-23三年级上·安徽安庆·期末)计算结果最接近1600的是( )。
A. B. C.
26.(22-23三年级上·福建南平·期末)王阿姨把一张购买电风扇的收据弄脏了,她付款的金额可能是( )元。
数量/台 每台的价钱/元 付款/元
5 19
A.526 B.845 C.1055
27.(22-23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笑笑今年11岁,妈妈的年龄比笑笑的2倍多13岁,妈妈今年( )岁。
A.26 B.35 C.37
28.(22-23三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下列算式中,需要先算“16+28”的是( )。
A.2×(16+28) B.2×16+28 C.16+28÷2
29.(23-24三年级上·吉林长春·期末)下面各题的积最接近120的算式是( )。
A.48×4 B.84×6 C.61×2
30.(23-24三年级上·贵州贵阳·期末)一袋五常大米186元,妈妈准备买两袋,至少带( )元就够了。
A.200 B.300 C.400
31.(22-23三年级上·甘肃定西·期末)250×□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应填( )。
A.3 B.4 C.5
32.(23-24三年级上·黑龙江大兴安岭地·期末)下面算式中,( )的积在600和800之间。
A.82×7 B.208×4 C.151×4
33.(23-24三年级上·吉林长春·期末)要使250×( )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括号里最小填( )。
A.0 B.2 C.8
34.(23-24三年级上·吉林长春·期末)1□×6的积是两位数,□里能填的最大数是( )。
A.5 B.6 C.7
35.(23-24三年级上·广东揭阳·期末)买一台1800元的洗衣机,先付了500元,余下的每月付300元,( )个月全部付清。
A.4 B.5 C.6
36.(23-24三年级上·山西吕梁·期末)甲城到乙城三种不同火车的票价如表。
普通列车 特快列车 动车组列车
每张198元 每张312元 每张405元
爸爸买3张同样价格的火车票,付给了售票员1000元。他最有可能买的火车票是( )。
A.普通列车 B.特快列车 C.动车组列车
37.(23-24三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学校组织六个年级的同学去参观博物馆,其中参观人数最多的年级有208人,参观人数最少的年级有165人,这个学校去参观博物馆的总人数可能( )。
A.少于900人 B.多于1300人 C.在900人到1300人之间
38.(23-24三年级上·贵州贵阳·期末)小明拍球78下,小华拍球数比小明拍球数2倍多一些,比3倍少一些,小华可能拍了( )下。
A.124 B.188 C.234
39.(23-24三年级上·广东惠州·期末)计算30□×6时,积的中间( )。
A.可能有0 B.不可能有0 C.一定有0
40.(23-24三年级上·广东惠州·期末)一辆自行车485元,哥哥每月攒150元,至少需要攒( )个月才能买一辆自行车。
A.3 B.4 C.5
41.(23-24三年级上·安徽六安·期末)要使30□×3的积有0,□里最大填( )。
A.1 B.3 C.9
42.(23-24三年级上·贵州贵阳·期末)商店有4盒铅笔,每支铅笔2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应补充的条件是( )。
A.又购进3盒铅笔 B.每盒铅笔6支 C.共有4箱
43.(23-24三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下列算式中,与25+27+29得数相同的是( )。
A.25×3 B.27×3 C.29×3
44.(23-24三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估一估,下列算式的得数在400与500之间的是( )。
A.105×4 B.2×310 C.190×3
45.(23-24三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如图,一共有( )块积木。
A.66 B.90 C.99
46.(23-24三年级上·陕西咸阳·期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泾阳人民为甘肃灾区捐赠物资590袋大米,每辆车每次能运走210袋,最少需要几辆车?( )
A.2辆 B.3辆 C.4辆
47.(23-24三年级上·安徽阜阳·期末)3□8×6≈2400,□里可以填( )。
A.9 B.3 C.1
48.(23-24三年级上·安徽宿州·期末)要使□4×4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小是( )。
A.1 B.2 C.3
49.(23-24三年级上·广西桂林·期末)在下面的竖式计算中,5乘2等于10,这个“10”表示( )。
A.10个十 B.10个千 C.10个百
50.(23-24三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王阿姨把一张购买电风扇的收据弄脏了,她付款的金额可能是( )元。
数量/台 每台价钱/元 付款/元
5 17
A.636 B.935 C.1055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