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填空题篇四大题型)单元复习讲义(结构导图+素养目标+知识梳理+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学生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填空题篇四大题型)单元复习讲义(结构导图+素养目标+知识梳理+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学生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2-15 15:20:29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单元复习讲义(讲义)六年级数学上册
(结构导图+素养目标+知识梳理+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
(高清导图,放大更清晰。)
一、核心素养目标:
1、发展空间观念: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实物,形成对物体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直观认识。
2、培养观察与推理能力: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推理出物体的三维结构,并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结果。
3、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够制作和绘制物体的三视图,理解三视图与实际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学习目标:
1、认识三视图:学生能够理解并识别物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2、掌握基本观察方法: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能描述观察到的形状特征。
3、学会绘制三视图:学生能够根据实际物体绘制出准确的三视图。
4、应用与拓展:学生能够将观察物体的方法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如设计简单的立体模型。
1.要想画出观察到的图形,必须学会想象,建立空间观念,或者把图形分成几部分来逐一画出;
2.根据给定的平面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时,可以通过动手操作的方法进行验证。
观察范围随着观测点的变化而变化,观测点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测点越低,观察到的范围越小。
1、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的方法:
(1)假设自己在拍摄地点,根据照片中的景物的特点,想一想究竟能看到什么,再下结论;
(2)借助实物模拟,观察并得出结论。
2、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时,可以假设自己在拍摄地点,根据照片中景物的特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想究竟能看到什么,再下结论。
误区点拨:
(1)不能正确判断照片拍摄的先后顺序。
(2)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时,可以假设自己处于拍摄地点,根据图中景物的特点,想想能看到什么。
【典例精讲1】(23-24六年级上·辽宁·期末)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是,摆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 )个小正方体。
【答案】 5 7
【分析】根据从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来确定摆这个立体图形所需小正方体的最少和最多数量,据此解答。
【详解】从上面看,底层需要摆4个小正方体。从左面看,上层后排靠左再摆1个小正方体,这样就能满足给出的视图条件,所以最少需要小正方体:4+1=5(个)。
从上面看,底层依旧摆4个小正方体。从上面看,上层后排可以摆满3个小正方体,这样能得到符合条件的立体图形,所以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4+3=7(个)。
因此摆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7个小正方体。
【典例精讲2】(23-24六年级上·陕西铜川·期末)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要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 )个小正方体。
【答案】 5 6
【分析】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可以确定底层个数和摆放位置;根据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可以确定这个立体图形有2层,上层最少1个小正方体,根据遮挡关系,上层最多2个小正方体。
【详解】如图、,最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6个小正方体。
【典例精讲3】(23-24六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是人站得越高,观察的范围越( )。人离窗户越远,看到窗外的范围就越( )。
【答案】 大 小
【分析】视觉盲点的问题,如果视线与一个屏障相平行,就看不到这一屏障之后的的物体,想要看得到,则必须高于此屏障,站得越高,越能超过屏障,因此,站得越高,看到的范围就越大。人离窗户越远,视线被窗户限制,看到窗外的范围就越小。
【详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是人站得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人离窗户越远,看到窗外的范围就越小。
【典例精讲4】(22-23六年级上·甘肃白银·期末)下图是从空中看到的一个院子。下面4幅图分别是站在①②③④哪个位置看到的?标一标。
( ) ( ) ( ) ( )
【答案】 ③ ④ ① ②
【分析】空中看到的院子的俯视图,据此可知正面面向房子,房子的左边是树,右边是亭子,那么第一幅图是左面看到,第二幅图是右面看到,第三幅图是从树处看到的也就是①位置,第四幅图是从亭子处看到的也就是②位置,据此填空。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物体,有一定的空间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填空题
1. 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 ),离路灯越远,它的影子就越( )。
2. 乐乐越靠近窗子,看到窗外的范围就越( )。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用数学的知识解释是观察者站的位置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 )。
4. 小兔沿着小路向它的森林小屋跑去。
(1)如图右面两幅图中,小兔在A点处看到的是图( ),在B点处看到的是图( )。(填序号)
(2)小兔跑到C点时,可以看到( ),可能看不到( )。(填“房子”或“大树”)
5.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个图形,至少要用( )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用( )个小正方体。
6. 课桌上按照下图的位置放着一个暖水瓶、一个水杯和一个乒乓球。小勇从课桌旁走过(图中虚线箭头的方向),下图描绘的是他在不同时刻看到的情况,谐将这些图片按照看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 ),( ),( )。
7. 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
8. 一个几何体,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要搭成这样的几何体,至少需要( )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最多需要( )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9. 小沐同学用同样的小正方体搭一个几何体,从上面、前面看到的图形均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最少由( )个小正方体搭成,最多由( )个小正方体搭成。
10. 如图是从空中看到的奶奶家院子的画面,房子周围有几棵树,房子旁停靠着一辆汽车。下面四幅画面,分别是站在①②③④哪个位置看到的?
( ) ( ) ( ) ( )
11.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多用( )个小正方体,最少用( )个小正方体。
12. 淘气特别喜欢研究问题,他通过实验发现:同样高的竿子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 )。淘气和洋洋一样高,他俩站在同一路灯下,淘气的影子却比洋洋长,这是因为( )。
13. 笑笑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是,笑笑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多用( )个小正方体。
14. 观察位置越低,看到的范围越( );观察位置越高,看到的范围越( )。(填“大”或“小”)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都是,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块相同的小正方体。
16. 人在路灯下散步﹐离路灯越近﹐影子就越( );离路灯越远﹐影子就越( )。(均填“长”或“短”)
17.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样一个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 )个小正方体。
18. 如下图,小林从房子前面走过,看到房子画面的先后顺序是( )。

19.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多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
20.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小立方块,最多需要( )小立方块。
21. 观察如图,小明站在( )点看到的树最多,站在( )点看到的树最少。
22. 如图,小强在地在地面上看直升机起飞,在下面的括号内标上他所观察到的飞机的次序号。
23. 一个立体图形是由若干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从上面看是,从左边看是,搭成的这个立体图形最少用( )个小正方体,最多用( )个小正方体。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 )个小立方块,一共有( )种搭法。
25. 人在室内渐渐靠近窗户时,看到窗外的范围会( )。(填:变大或变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单元复习讲义(讲义)六年级数学上册
(结构导图+素养目标+知识梳理+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
(高清导图,放大更清晰。)
一、核心素养目标:
1、发展空间观念: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实物,形成对物体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直观认识。
2、培养观察与推理能力: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推理出物体的三维结构,并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结果。
3、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够制作和绘制物体的三视图,理解三视图与实际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学习目标:
1、认识三视图:学生能够理解并识别物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2、掌握基本观察方法: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能描述观察到的形状特征。
3、学会绘制三视图:学生能够根据实际物体绘制出准确的三视图。
4、应用与拓展:学生能够将观察物体的方法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如设计简单的立体模型。
1.要想画出观察到的图形,必须学会想象,建立空间观念,或者把图形分成几部分来逐一画出;
2.根据给定的平面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时,可以通过动手操作的方法进行验证。
观察范围随着观测点的变化而变化,观测点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测点越低,观察到的范围越小。
1、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的方法:
(1)假设自己在拍摄地点,根据照片中的景物的特点,想一想究竟能看到什么,再下结论;
(2)借助实物模拟,观察并得出结论。
2、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时,可以假设自己在拍摄地点,根据照片中景物的特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想究竟能看到什么,再下结论。
误区点拨:
(1)不能正确判断照片拍摄的先后顺序。
(2)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时,可以假设自己处于拍摄地点,根据图中景物的特点,想想能看到什么。
【典例精讲1】(23-24六年级上·辽宁·期末)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是,摆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 )个小正方体。
【答案】 5 7
【分析】根据从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来确定摆这个立体图形所需小正方体的最少和最多数量,据此解答。
【详解】从上面看,底层需要摆4个小正方体。从左面看,上层后排靠左再摆1个小正方体,这样就能满足给出的视图条件,所以最少需要小正方体:4+1=5(个)。
从上面看,底层依旧摆4个小正方体。从上面看,上层后排可以摆满3个小正方体,这样能得到符合条件的立体图形,所以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4+3=7(个)。
因此摆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7个小正方体。
【典例精讲2】(23-24六年级上·陕西铜川·期末)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要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 )个小正方体。
【答案】 5 6
【分析】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可以确定底层个数和摆放位置;根据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可以确定这个立体图形有2层,上层最少1个小正方体,根据遮挡关系,上层最多2个小正方体。
【详解】如图、,最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6个小正方体。
【典例精讲3】(23-24六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是人站得越高,观察的范围越( )。人离窗户越远,看到窗外的范围就越( )。
【答案】 大 小
【分析】视觉盲点的问题,如果视线与一个屏障相平行,就看不到这一屏障之后的的物体,想要看得到,则必须高于此屏障,站得越高,越能超过屏障,因此,站得越高,看到的范围就越大。人离窗户越远,视线被窗户限制,看到窗外的范围就越小。
【详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是人站得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人离窗户越远,看到窗外的范围就越小。
【典例精讲4】(22-23六年级上·甘肃白银·期末)下图是从空中看到的一个院子。下面4幅图分别是站在①②③④哪个位置看到的?标一标。
( ) ( ) ( ) ( )
【答案】 ③ ④ ① ②
【分析】空中看到的院子的俯视图,据此可知正面面向房子,房子的左边是树,右边是亭子,那么第一幅图是左面看到,第二幅图是右面看到,第三幅图是从树处看到的也就是①位置,第四幅图是从亭子处看到的也就是②位置,据此填空。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物体,有一定的空间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填空题
1. 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 ),离路灯越远,它的影子就越( )。
【答案】 短 长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离光源越近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据此填空。
【详解】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短,离路灯越远,它的影子就越长。
2. 乐乐越靠近窗子,看到窗外的范围就越( )。
【答案】大
【分析】根据观察的范围可知,人远离窗子时,看到窗外的范围变小,越靠近窗子,看到窗外的范围就越大,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
乐乐越靠近窗子,看到窗外的范围就越大。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用数学的知识解释是观察者站的位置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 )。
【答案】大
【分析】站得越高,遮挡物越少,看得越远,看到的物体越小,范围越大。
【详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用数学的知识解释是观察者站的位置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大。
【点睛】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点越低,观察的范围越小。
4. 小兔沿着小路向它的森林小屋跑去。
(1)如图右面两幅图中,小兔在A点处看到的是图( ),在B点处看到的是图( )。(填序号)
(2)小兔跑到C点时,可以看到( ),可能看不到( )。(填“房子”或“大树”)
【答案】(1) ② ①
(2) 房子 大树
【分析】(1)当小兔在A点时,它的视线是朝着房子的方向,因为距离较远,看到的房子和大树都比较小,所以看到的是图②;当小兔在B点时,它的视线方向是房子和大树都能看到,因为距离较近,看到的房子和大树都比较大,所以看到的是图①。
(2)判断小兔在C点能看到和看不到的对象,当小兔跑到C点时,它的视线是朝着房子的方向,大树在它的身后,所以它可以看到房子,可能看不到大树。
【详解】(1)兔在A点处看到的是图②,在B点处看到的是图①。
(2)小兔跑到C点时,可以看到房子,可能看不到大树。
5.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个图形,至少要用( )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用( )个小正方体。
【答案】 6 9
【分析】从正面看,是下面4个小正方体,上面1个小正方体;从左面看,是下面2个小正方体,说明有前后两排小正方体且上面的后排有1个小正方体;则它最少是前排有4个小正方体,后排下面有1个小正方体,后排上面有1个小正方体,共(4+1+1)个;最多是前排有4个小正方体横排,后面也有4个小正方体横排,且后面的上面还有1个小正方体,共(4+4+1)个。
【详解】最少:4+1+1=6(个)
最多:4+4+1=9(个)
因此搭这个图形,至少要用6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用9个小正方体。
6. 课桌上按照下图的位置放着一个暖水瓶、一个水杯和一个乒乓球。小勇从课桌旁走过(图中虚线箭头的方向),下图描绘的是他在不同时刻看到的情况,谐将这些图片按照看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 ),( ),( )。
【答案】 乙 甲 丙 丁
【分析】从左边观察,乒乓球被水杯遮挡,只能看到水杯和暖水瓶,水杯在左,暖水瓶在右;走到课桌前面,从前面观察,可以看到中间是暖水瓶,水杯在左,乒乓球在右;继续往右走,水杯越来越接近暖水瓶,继续走水杯会被暖水瓶遮挡;走到课桌右边,从右边观察,中间是水杯,暖水瓶在左,乒乓球在右,据此分析。
【详解】根据分析,看到的先后顺序分别是乙,甲,丙,丁。
7. 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
【答案】5
【分析】根据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可知最少有2层,又知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则下层至少有4个小正方体,上层至少1个,那么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4+1=5个小正方体。
【详解】由分析可知:
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
8. 一个几何体,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要搭成这样的几何体,至少需要( )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最多需要( )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答案】 5 7
【分析】根据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可知,这个几何体下面一层有两行,里面一行有3个小正方体,后面一行有一个小正方体靠左,上面一层最少有一个小正方体在里面一行的上面,最多有3个小正方体,据此解答。
【详解】最少有:1+3+1=5(个)
最多有:1+3+3=7(个)
一个几何体,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要搭成这样的几何体,至少需要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最多需要7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9. 小沐同学用同样的小正方体搭一个几何体,从上面、前面看到的图形均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最少由( )个小正方体搭成,最多由( )个小正方体搭成。
【答案】 7 9
【分析】根据从上面和前面观察到的形状可知,该几何体下层有5个小正方体,分2排,前面一排3个,后面一排2个,左对齐;上面一层至少2个小正方体,分别放在左侧和中间一列的小正方体上,或最多4个,放在下层左侧两列的4个小正方体上。据此解答。
【详解】通过分析可得;
(个)
(个)
则最少由7个小正方体搭成,最多由9个小正方体搭成。
10. 如图是从空中看到的奶奶家院子的画面,房子周围有几棵树,房子旁停靠着一辆汽车。下面四幅画面,分别是站在①②③④哪个位置看到的?
( ) ( ) ( ) ( )
【答案】 ③ ④ ① ②
【分析】站在①号位置,可以看到房子在中间,房子左侧稍微被树遮挡,大树在房子的左边,汽车在房子右边,且车头朝右;
站在②号位置,可以看到房子的正面和右侧面,房子在中间,大树在左边,汽车在右边,且车头朝左;
站在③号位置,可以看到房子侧面,房子在左边,大树在右边,汽车被大树遮挡住前边露出车尾;
站在④号位置,可以看到汽车和房子的侧面,大树在汽车和房子中间,如果观察者身高较矮大树应被汽车遮挡住下部,如果观察者身高超过汽车,仍然能看到大树全貌。
【详解】
③ ④ ① ②
11.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多用( )个小正方体,最少用( )个小正方体。
【答案】 7 5
【分析】
从题意可知:这个立体图形有两层。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可得下层有4个小正方体,按摆放;上层只需在红点位置至少放1个,最多放3个小正方体,就能使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据此解答。
【详解】
这个立体图形最多如图:
这个立体图形最多如图:
因此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多用7个小正方体,最少用5个小正方体。
12. 淘气特别喜欢研究问题,他通过实验发现:同样高的竿子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 )。淘气和洋洋一样高,他俩站在同一路灯下,淘气的影子却比洋洋长,这是因为( )。
【答案】 短 淘气离路灯较远
【分析】在灯光下,等高的物体垂直于地面放置时,离光源近的物体的影子短,离光源远的物体的影子长,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淘气特别喜欢研究问题,他通过实验发现:同样高的竿子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短。淘气和洋洋一样高,他俩站在同一路灯下,淘气的影子却比洋洋长,这是因为淘气离路灯较远。
13. 笑笑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是,笑笑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多用( )个小正方体。
【答案】8
【分析】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说明底层有2排,每排2个小正方体,一共有4个小正方体;从左面看是,说明这个立体图形有3层,其中上面两层分别最多有2个小正方体,与底层的前排对齐。所以搭这个立体图形需要4+2+2=8(个)小正方体。
【详解】通过分析可得:
4+2+2=8(个),则笑笑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多用8个小正方体。
14. 观察位置越低,看到的范围越( );观察位置越高,看到的范围越( )。(填“大”或“小”)
【答案】 小 大
【分析】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从低到高观察物体,所看到物体的范围不一样,在低处看到的范围小,在高处看到的范围大,据此解答。
【详解】观察位置越低,看到的范围越小;观察位置越高,看到的范围越大。
15.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都是,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块相同的小正方体。
【答案】4
【分析】
根据“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都是”,则这个立体图形有2层,下面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上面一层需要1个正方体。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都是,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4块相同的小正方体。
16. 人在路灯下散步﹐离路灯越近﹐影子就越( );离路灯越远﹐影子就越( )。(均填“长”或“短”)
【答案】 短 长
【分析】根据题意,通过画图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人在路灯下散步﹐离路灯越近﹐影子就越短;离路灯越远﹐影子就越长。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观察的范围,注意联系实际。
17.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样一个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 )个小正方体。
【答案】 6 9
【分析】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由此可知,这个立体图形有2层,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那么第一层最多有8个小正方形体,最少有5个小正方体,第二次有1个小正方体,据此解答。
【详解】最少:5+1=6(个)
最多:8+1=9(个)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样一个立体图形最少需要6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9个小正方体。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三三视图确定立体图形,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18. 如下图,小林从房子前面走过,看到房子画面的先后顺序是( )。

【答案】(3)(1)(2)
【分析】小林从房子前走过,小明开始看到的是房子的一角,且大树下面被房子遮挡,最后走过房子看到的也是房子的-角,且大树没有被房子遮挡,(1)走在房子的正面看到的,所以(1)在顺序的中间,由此填空。
【详解】由分析可得:小林从房子前面走过,看到房子画面的先后顺序为(3)(1)(2)。
【点睛】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9.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多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
【答案】 7 4
【分析】通过观察题目所给的图,这个立体图形有2层,下层最少3个,最多6个,上层只有1个,由此可知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多需要6+1=7个小正方体,最少需要3+1=4个小正方体。
【详解】
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多需要7个小正方体,最少需要4小正方体。
20.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小立方块,最多需要( )小立方块。
【答案】 5 6
【分析】这个立方体图形,从正面看是3个正方形,说明此图形分两层,下层至少2个小正方块,上层至少1个小正方块居左;从上面看是4个正方形,可以确定此图形下层有4个小正方块,上层左边有1个或2个小正方体,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如图:
最少:4+1=5(个)
最多:4+2=6(个)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5个立方块,最多需要6个立方块。
21. 观察如图,小明站在( )点看到的树最多,站在( )点看到的树最少。
【答案】 A C
【分析】确定观察的范围:先找到观察点、障碍点;连接观察点和障碍点后确定观察的范围。据此画出A、B、C三点能观察到的范围再确定即可。
【详解】
通过观察可知,小明站在A点看到的树最多,站在C点看到的树最少。
22. 如图,小强在地在地面上看直升机起飞,在下面的括号内标上他所观察到的飞机的次序号。
【答案】见详解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在地面上看直升飞机,与小强的视线基本相平,所以是左上方的图形;飞机慢慢升起,随着高度的变化,看到的图形应该分别是右下方的图形、再到左下方的图形,最后只能看到飞机的底部,是右上方的图形,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详解】
23. 一个立体图形是由若干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从上面看是,从左边看是,搭成的这个立体图形最少用( )个小正方体,最多用( )个小正方体。
【答案】 5 7
【分析】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可以确定底层个数和摆放位置,根据从左边看到的形状可以确定层数,根据遮挡关系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画一画示意图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
如图,搭成的这个立体图形最少用5个小正方体,最多用7个小正方体。
24.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 )个小立方块,一共有( )种搭法。
【答案】 5 7 7
【分析】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可以确定底层个数和摆放位置,根据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可以确定层数以及上层最少个数,根据遮挡关系有多种搭法,画出示意图进行分析。
【详解】
如图,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少需要5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7个小立方块,一共有7种搭法。
25. 人在室内渐渐靠近窗户时,看到窗外的范围会( )。(填:变大或变小)
【答案】变大
【分析】以观察者的眼睛为端点,过窗框各点作射线,射线内是观察者能看到的范围,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观察者越靠近窗子,射线间的角度越大,看到的范围也就越大,反之看到的范围就越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