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教考衔接(关联教材篇目《山居秋暝》)复习专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合乎规律的重复形成节奏。回环重复的节奏、能给人以快感和美感的节奏,使人像见到老朋友一样,感到亲切、愉快。一种新的节奏被人熟悉之后,又会产生预期的心理,预期得中也会感到满足。节奏还可以使个体得到统一,差别达到协调,散漫趋向集中。
语言也可以形成节奏。每个人说话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各有固定的习惯,可以形成节奏感。这是语言的自然节奏,未经加工,不很鲜明。此外,语言还有另一种节奏即音乐的节奏,这是在语言自然节奏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形成的。它强调了自然节奏的某些因素,并使之定型化,节奏感更加鲜明。诗歌的格律就建立在这种节奏之上。然而,诗歌过于迁就语言的自然节奏就显得散漫、不上口;过于追求音乐节奏,又会流于造作、不自然。只有那种既不损害自然节奏而又优于自然节奏的、富于音乐感的诗歌节奏才能被广泛接受。这种节奏一旦被找到,就会逐渐固定下来成为通行的格律。
诗歌的节奏必须符合语言的民族特点。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首先表现在音节和音节的组合。一般情况下,汉语一个字为一个音节,四言诗四个音节一句,五言诗五个音节一句,七言诗七个音节一句,每句的音节是固定的。而一句诗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的,一般是两个两个地组合在一起形成顿。顿,有人叫音组或音步。四言二顿,每顿两个音节;五言三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四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必须指出,顿不一定是声音停顿的地方,通常吟诵时倒需要拖长。顿的划分既要考虑音节的整齐,又要兼顾意义的完整。音节的组合不仅形成顿,还形成逗。逗,也就是一句之中最显著的那个顿。中国古、近体诗建立诗句的基本规则,就是一句诗必须有一个逗,这个逗把诗句分成前后两半,其音节分配是:四言二二,五言二三,七言四三。林庚先生指出这是中国诗歌在形式上的一条规律,并称之为“半逗律”。他说:“半逗律是中国诗行基于自己的语言特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是中国诗歌民族形式上的普遍特征。”六言诗始终未能成为主要形式,就因为二二二的音节组合不合乎中国诗歌节奏的习惯。
其实,押韵也是形成中国诗歌节奏的一个因素。押韵是字音中韵母部分的重音。押韵规律在一定的位置上重复同一韵母,就形成韵脚,产生节奏。这种节奏可以把流的声音组织成一个整体,使人听前一句时预想到后一句,听后一句时回想起前一句。中国古典诗歌的押韵,唐以前完全依照口语,唐以后则须依照韵书。根据先秦诗歌实际用韵的情况加以归纳,可以看出那时的韵部比较宽,作诗押韵比较容易,汉代的诗歌用韵也比较宽。押韵是同一韵母的有规律的重复,犹如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音,整首乐曲可以由它贯穿起来。中国诗歌的押韵是在句尾,句尾总是意义和声音较大的停顿之处,再配上韵,所以造成的节奏感就更强烈。
(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
材料二:
一首诗由许多字词的声音组成,字词声音之间的整体关系,也就构成了诗的音调。声音的组合受审美规律支配,符合规律的谐,违背规律的拗。音乐中有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中国古典诗歌有律句与拗句。音程协合与否,取决于两音间的距离。诗句谐拗的区别,在于平仄的搭配。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的。平仄是字音声调的区别,平仄有规律的交替和重复,也可以形成节奏,但并不鲜明。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造成音调的和谐。
初学者往往觉得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很难掌握,这是因为没有抓住它的基本规律,只是死记平仄的格式。它的基本规律只有四条,只要掌握了这四条,自己也可以把平仄的格律排列出来。这四条规律是:一句之中平平仄仄相间;一联之内上下两句平仄相对;下联的上句与上联的下句平仄相粘;句末不可出现三平或三仄。概括起来只有一条原则,就是寓变化于整齐之中。
除了平仄之外,古典诗歌还常常借助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来求得音调的和谐。双声词和叠韵词是由部分声音相同的字组成的词,声母相同的叫双声词,韵母相同的叫叠韵词。叠音词是声音完全相同的词。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云:“叠韵如两玉相叩,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相联,取其宛转。”王国维《人间词话》云:“余谓苟于词之荡漾处多用叠韵,促节处用双声,则其铿锵可诵,必有过于前人者。”铿锵、宛转,荡漾、促节的细微区别,虽未必尽然,但双声、叠韵的音乐效果是确实存在的,而且叠音词的效果也是一样。它们的音乐效果可以这样概括:即在一连串声音不同的字中,出现了声韵部分相同或完全相同的两个邻近的字,从而强调了某一个声音以及由此声音所表达的情绪,铿锵的越发铿锵,婉转的益见婉转,荡漾的更加荡漾;促节的尤为促节。至于象声词则是模仿客观世界的声音而构成的词,它只有象声的作用而不表示什么意义。象声词的效果在于直接传达客观世界的声音节奏,把人和客观世界的距离缩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王维《山居秋暝》节奏与音调的特点(平仄除外)。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含蓄”之美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是中国古诗多为四、五、七言,四、八句的短制,不能不要求短中见长,小中蓄大;另一方面则与儒、道两家的思想有关。儒家诗教主张的“美”“刺”,都要求委婉曲折,温柔敦厚,乐而不淫,怨而不怒。道家则认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并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儒、道两家上述思想有相通之处,即都重视“无”与“有”、“虚”与“实”、“内”与“外”、“言”与“意”之间的辩证关系。这种相通之处反映到诗学上面,就都以“含蓄”“蕴籍”“空灵”为美,以直语、铺排语、说尽语为不美。
“含蓄”这一说法,较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所谓“文约”“辞微”,指诗里说出来的比较简约;所谓“指大”“义远”,指所暗示出来的意味丰富深远。到了唐代,探讨“含蓄”美成为诗学发展的时尚,如皎然《诗式》中“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白居易《文苑诗格》中“为诗宜精搜,不得语剩而智穷,须令语尽而意远”等。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他把“含蓄”作为其中的一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唐后,像梅圣俞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苏轼的以“一点红”表现“无边春”、王士祯的“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尾”等说法,都未超出司空圈的概括。对“含蓄”美的重视,成为中国诗学的一大传统。
含蓄的艺术之美,是诗人创作的共同追求。诗人面对的社会生活和心中涌动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诗人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生活和流动多变的感情全部直说出来。诗人所采取的“策略”,必然是以个别概括一般,即“以少总多”“万取一收”,企望在“言外”建立起一个以有限表现无限的艺术世界。
含蓄的艺术之美,又是读者鉴赏再创造的需要,其心理机制就是读者对诗作中空白的填充与投射。相信读者能充分地把握诗歌字面以外的景象和意味,对作品的“思而得之”,会获得再创造的愉悦。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追求含蓄之美是诗人成熟的标志。郑板桥说过:“始余画竹,能少而不能多;既而能多矣,又不能少;此层功力,最为难也。近六十外,始知减枝减叶之法。”(《郑板桥集》)所谓“减枝减叶之法”就是含蓄之法。这是以切身体会来说明含蓄美是艺术的高格和极致,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可能要花毕生的精力才能够追求到它。
(摘自于童庆炳《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 .
材料二
文学作品大概可分为三种,情尽乎辞,情溢乎辞,或是辞溢乎情。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指出与此类似的分别,不过他把“情”叫做“精神”,“辞”叫做“物质”;物质恰足表现精神的是“古典艺术”,例如希腊雕刻,体肤恰足以表现心灵;精神溢于物质的是“浪漫艺术”,例如中世纪“哥特式”雕刻和建筑,热烈的情感与崇高的希望似乎不能受具体形象的限制,磅礴四射、物质溢于精神的是“象征艺术”,例如埃及金字塔,以极笨重庞大的物质堆积在那里,我们只能依稀见出它所要表现的精神。
黑格尔最推尊古典艺术,就常识说,情尽乎辞也应该是文学的理想。“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和顺积中,英华外发”,我们的古圣古贤也是如此主张。不过,情溢乎辞也未尝没有它的好处。语文有它的限度,尽情吐露有时不可能,纵使可能,意味也不能很深永。艺术的作用在于暗示,古人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不尽,意味才显得闳深婉约,读者才可自由驰骋想象,举一反三。拿绘画来打比,描写人物,用工笔画法仔细描绘点染,把一切形色,都尽量地和盘托出,结果反不如用大笔头画法,寥寥数笔,略现轮廓,更来得生动有趣。画家和画匠的分别就在此。画匠多着笔墨不如画家少着笔墨,这中间妙诀在于能以有限寓无限,抓住精要而排去秕糠。
在普通情境之下,“辞溢乎情”总不免是一个大毛病。我们看到一大堆漂亮的辞藻,期望在里面玩味出来和它相称的情感思想,略经咀嚼,就知道它索然乏味,心里仿佛觉得受了一回骗,作者原来是一个穷人要摆富贵架子!不过“辞溢乎情”有时也别有胜境。汉魏六朝的骈俪文就大体说,都是“辞溢乎情”。固然也有一派人骂那些作品一文不值,可是真正爱好文艺而不夹成见的虚心读者,必能感觉到它们自有一种特殊的风味。我曾平心静气地玩味庾子山的赋、温飞卿的词、李义山的诗和商籁、弥尔顿的长短诗,觉得他们的好处有一大半在辞藻的高华与精妙,而里面所表现的情趣往往很普通。我最初无法在理论上找到一个圈满的解释。我放眼看一看大自然,天上灿烂的繁星,大地在盛夏时所呈现葱茏的花卉,我们就不能借它们娱目赏心么?再看一看艺术,中国古瓷上的花鸟,波斯地毡上的图案,不也都“美丽”得令人欣喜?我们欣赏它们所表现的情趣居多呢,还是欣赏它们的形象居多呢?我因而想起,辞藻也可以供人欣赏。“辞溢乎情”的文章如能做到这地步,我们似也毋庸反对。
(摘编于朱光潜《谈文学》)
依据材料一对“含蓄美”的阐述,分析王维的《山居秋暝》是如何体现含蓄美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雨本是自然界普通、寻常的事物,但到了敏感而又细腻的诗人笔下,便成了鲜活隽永的审美意象。诗圣杜甫说“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雨就像诗人情绪宣泄的催化剂,使诗人压抑的情感外泄,从而催生出千变万化的动人诗篇。雨就像拨动着诗人心灵深处的那根琴弦,诗人伴着这美妙的乐章挥写自己的诗意人生。
根据《全唐诗》可知,盛唐诗人王维诗歌中写“雨”之处共有三十五处,差不多每十首诗就会有一首写到“雨”。具有典型代表的如《春园即事》:“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这首诗写初春时节一场夜雨过后,诗人穿着轻便的木屐和破旧的袍子来到田园的所见所为,悠然闲适的生活生动活泼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场春雨激发了诗人田园闲逛的兴致,催生出了悠然自得的山水诗篇。王维笔下反映这类题材的写“雨”诗篇非常之多,如《积雨辋川庄作》云“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蓄”,“积雨”在表现作者生活之闲适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被“积雨”淋过而不能点着的柴火丝毫不会影响诗人做饭的情绪,从侧面体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又如《秋夜独坐》云“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潇潇夜雨,诗人竟能听到虫鸣,或许更多是诗人想象的成分,或是心灵感应到的成分。诗人巧用“雨中山果落”来述说宁静的心绪。
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大量出现,与隐逸之风盛行有直接关系。这一时期的诗人,多有或长或短的隐居经历,有些诗人即便身在仕途也向往归隐山林,有一种隐居情结,王维就是一位“亦官亦隐”的诗人。盛唐诗人隐居不是消极遁世、为隐居而隐居的纯粹隐者,他们有的以隐居作为步入仕途的终南捷径,有的将归隐作为净化心灵、提升品格的方式,显然王维属于后一种。盛唐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为出现如此饱受山川英灵之气的诗作创造了条件。身处太平盛世的王维才可能写下雨洗过后的澄净与静谧。加上诗人深受禅宗佛理的影响,使其创作从观“雨”方式到对“雨”心态都饶有禅意和禅机。诗人笔下的写“雨”诗描绘了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理想生活,这种山水隐居生活与盛世景象非常契合。
处于盛唐向中唐过渡的诗人杜甫,其诗以“雨”为题的就有近五十首,内容涉及雨的篇目更是众多。杜甫笔下的写“雨”诗多与农事和征战有关,体现出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例如家喻户晓的《春夜喜雨》,我们可以体会到当一场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降临时诗人极大的喜悦之情。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察入微,入化传神,不愧为古往今来最好的雨之颂歌。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知”字写出了雨的灵性,称为“好雨”,因为它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一场甘霖,可解农民的焦虑与忧愁。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之好。“潜”字、“细”字用字精工,刻画出了春雨的神韵。尾联则是诗人的联想,想象春花经细雨滋润后花枝若重,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全诗都紧扣诗题中的“喜”字来写,表明杜甫是一位与民同乐的诗人。又有《秋雨叹三首·其二》:“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城中斗米换衾裯,想许宁论两相直。”则反映了霖雨涝灾给庄稼带来的危害。从杜诗中不难看出,无论是旱灾还是涝灾,都成了诗人关心的话题,诗人与百姓同甘共苦。
晚唐大家李商隐以“雨”为题的诗有十二首,而诗中出现“雨”字的诗歌共计52首。《夜雨寄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秋雨霏霏的夜晚,诗人写信答复远方的妻子:我对你的思念就像这巴山的夜雨涨满了整个秋池,可是你问我的归期我却不能回答。不知何时我们才能相聚共剪西窗之烛,待到那时我一定把我的思念之情告诉你。诗人旅居巴山,接到家书,夜不能寐,又逄夜雨霖霖,秋池涨溢,更添人愁思。明人周珽评价说“以今夜雨中愁思,冀为他日相逢话头,意调俱新”。“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一实一虚,虚实相配,语句回环,安排巧妙,这巴山的绵绵夜雨仿佛诗人的无限愁绪,久久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李商隐在晚唐诗歌史上的重大贡献是对心灵世界的开拓,无疑“雨”意象的大量使用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笔下的“雨夜思归”“雨夜怀人”“雨中漂泊”给后世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雨”所营造的意境使诗人擅写主观心灵世界的题材这一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分析唐代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写雨诗作,可知从盛唐到晚唐,诗人巧妙地运用“雨”意象来完成诗歌题材、意境和风格的转变。每一次转变,雨就像心灵的使者,给诗人无限灵感,催生出美丽动人的诗篇。题材上从王维理想的田园生活到杜甫的写实主义再到李商隐多自我世界的开拓,“雨”意象都和这些题材相得益彰,唐人又能够敏锐地抓住“雨”意象的不同特点营造独特的意境,不仅扩大了唐诗的表现力,而且丰富了“雨”意象本身。
(摘编自伍燕闽、李想《“雨”意象在唐诗流变中的作用——以王维、杜甫和李商隐“雨”意象诗歌为例》)
根据材料中有关王维诗歌中“雨”的内容,赏析下面诗歌中雨的妙处。
山居秋暝(节选)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对诗歌艺术的把握,不重细密的分析,而重总体的品鉴。把握的方式是直观的、印象的、顿悟的。例如“郊寒岛瘦”中,何谓“寒”?何谓“瘦”?说这话的苏东坡本人也未必能作出精确的回答。他只是把自己对孟郊、贾岛这两位诗人的总体感受说了出来,其中的意味要靠读者自己去体会。
那么诗歌的艺术分析依据什么呢?我想首先就是诗歌语言。当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各种文学体裁都离不开语言。但小说、戏曲还有故事和人物,诗歌(抒情诗)连故事、人物也没有,它唯一给予读者的就是语言。所以诗歌的艺术分析第一步就是语言分析。如果从语言学角度给诗歌一个定义,不妨说诗歌是语言的变形,它离开了口语和一般书面语言,成为了特异的语言形式。诗歌另有一套属于诗歌王国的语言,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音方面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在用词、造句方面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各种变形都打破了人们所习惯的语言常规,取得新、巧、奇、警的效果;增加了语言的容量和弹性,取得多义的效果;强化了语言的启示性,取得写意传神的效果。【甲】
词语是构建诗句的材料,也是诗歌意象的物质外壳,由语言分析深入一步就是意象分析。诗歌的艺术分析不能停留在语言的表层上,得意忘言是诗歌鉴赏的法门。中国诗歌艺术的奥妙,从意象上可以寻到不少。其一是词语的精炼与意象的密集。中国诗歌一首诗里词语的数量并不多,蕴涵的意象却相当丰富,因而诗的感情容量大,启示性强。【乙】统观中国诗歌,自然界的意象占据显著地位,而且其意蕴不断丰富。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从一个侧面看来就是自然景物不断意象化的过程。中国诗歌艺术的另一个奥妙在于意象组合的灵活性。在这方面,汉语语法的特点给诗人以极大的方便。汉语句子的组织常常靠意合而不靠形合,中国诗歌充分利用了这个特点,连词、介词往往省略。词和词,句和句,几乎不需要任何中介而直接组合在一起。这不仅增加了意象的密度,而且增强了多义的效果,使诗更含蓄,更有跳跃性,从而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补充进行再创造的余地。
由语言和意象的研究再进一步就是意境和风格的研究。词语的组合构成诗篇,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揭示意境的形成,既可看到诗人的构思过程,又可窥察读者的鉴赏心理。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风格也有密切的关系,诗中经常出现某一种意境,就会形成与之相应的某一种风格。诗歌艺术研究的最高层次就是风格研究。对诗人风格的描述,只能是一种近似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存在一定的差异是很自然的。
诗歌的艺术理论、艺术分析、艺术鉴赏,单从诗歌本身入手,就诗论诗,难以得其三昧。诗歌艺术和哲学、宗教、绘画、音乐有密切关系。诗的思维离哲学思维是很远的,但又是很近的。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既深入到言、意、象、境和风格的范畴,又旁涉哲学、宗教、绘画、音乐等领域,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遂能充分展示中国诗歌艺术的完美与晶莹。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自序》)
材料二:
从根本上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像活动。想像不仅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像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像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丙】
当我第一次读崔颢的《长干曲》的时候,由于想像的展开所获得的愉快,至今还记得。这一首诗只有20个字:“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整首诗不作任何描写叙述,但一个青年女子活泼、爽朗而又令人亲近的形象跃然眼前:长江上两舟相逢,一个船家女,主动打问迎面而来的男子家住何处,是哪里人,她不等对方答话,又立即作了自我介绍。后两句,可以理解为女子的自语,或理解为她因自己的热情主动而显得唐突,想极力掩饰自己的羞窘:“停船相问,别无他因,也许你我是同乡……”长江滔滔,两舟邂逅,一对青年男女的友好相遇所引起的新鲜与亲切之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像得到了显现。这是想像在欣赏中的作用,因此,我认为欣赏是一种再创造。
一般说来,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直说。由于不直说,因而增加了欣赏者的困难。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灌输,他们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天女散花般想像的自由。言在此而意在彼,不是说明着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这是诗的一般规律,也是欣赏诗歌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准备,或者叫做训练。【丁】要善于寻找并判断诗人提供的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欣赏活动不可停留在表面意思的掌握上。
(节选自谢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结合材料一的内容,参考《山居秋暝》的诗句向同学们分享你对中国古代诗歌语言艺术特点的认识。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100字左右。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5、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明月清泉自在怀
孙见喜
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不,想像不来“松间明月”高洁,也不懂得“清泉石上”是怎么样。我虽然读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而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却无松竹流泉;及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是寻找一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着情结,一段时间,于世人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函可笑谈古今。
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中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长久,也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着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汉武帝亲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面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你中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
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坦城、执着、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和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瞬间的境地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世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选自《青年博览》2000年10期)
作者理解王维的诗《山居秋暝》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参考答案:
1.①音节组合形成节奏。《山居秋暝》每句的音节分配为二三,符合“半逗律”。②全诗押韵产生节奏。《山居秋暝》每联的最后一个字“秋”“流”“舟”“留”押韵。③借助双声求得音调和谐。《山居秋暝》中的“清泉”“石上”都是双声词,音调和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节奏和音调的详细分析,揭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美。材料一重点讨论了诗歌节奏的形成及其与语言自然节奏和音乐节奏的关系,强调了音节组合和押韵在节奏中的作用。材料二则深入探讨了诗歌音调的构成,特别是平仄、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在音调和谐中的作用。整体上,文章条理清晰,内容详实,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在形式和声音上的独特魅力。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文中有“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首先表现在音节和音节的组合”,“逗把诗句分成前后两半,其音节分配是:……五言二三……并称之为‘半逗律”,《山居秋暝》为五言律,结合诗句可知,每句的音节分配为二三,按照音节组合形成节奏,符合“半逗律”。
②文中有“押韵规律在一定的位置上重复同一韵母,就形成韵脚,产生节奏”, 《山居秋暝》每联下句“天气晚来秋”“清泉石上流”“莲动下渔舟”“王孙自可留”的最后一个字“秋”“流”“舟”“留”押韵,全诗押韵产生节奏。
③文中有“古典诗歌还常常借助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来求得音调的和谐”“双声如贯珠相联,取其宛转”,《山居秋暝》中的“清泉”“石上”都是双声词,音调和谐,读来流畅婉转,诗歌借助双声求得音调和谐。
2.含蓄美一是诗人采取“以个别概括一般”的方式建立一个诗歌境界;《山居》一诗诗人选用“明月”“清泉”“松”“石”四个意象营造了一幅静谧清澈的山间世界
“含蓄美”二是留给读者填充和投射的可能。颈联中读者可以通过“喧”字想象一群青春少女在劳作回来之后一路上欢歌笑语的景象,想想少女“喧”的各种状态和各种缘由;山居整个环境的营造也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含蓄的艺术之美,是诗人创作的共同追求……诗人所采取的‘策略’,必然是以个别概括一般,即‘以少总多’‘万取一收’,企望在‘言外’建立起一个以有限表现无限的艺术世界”分析可知,含蓄美是诗人采取“以个别概括一般”的方式建立一个诗歌境界;《山居》一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联中,诗人选用“明月”“清泉”“松”“石”四个意象营造了一幅静谧清澈的山间世界
结合“含蓄的艺术之美,又是读者鉴赏再创造的需要,其心理机制就是读者对诗作中空白的填充与投射”分析可知,“含蓄美”是留给读者填充和投射的可能。颈联中“竹喧归浣女”,洗完衣服回家的姑娘们在竹林吵吵闹闹。读者可以通过“喧”字想象一群青春少女在劳作回来之后一路上欢歌笑语的景象,想想少女“喧”的各种状态和各种缘由;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山居整个环境的营造也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
3.①景美,清新灵动的雨,使诗境清幽明丽、清澄透明。②人妙(禅意美),诗中的雨带有禅意,体现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诗句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③气象美(社会美),呈现出一种理想的社会之美,这正是山水隐居生活和盛世景象的完美融合。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王维是一位“亦官亦隐”的诗人,文章说“盛唐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为出现如此饱受山川英灵之气的诗作创造了条件。身处太平盛世的王维才可能写下雨洗过后的澄净与静谧。加上诗人深受禅宗佛理的影响,使其创作从观“雨”方式到对‘雨’心态都饶有禅意和禅机。诗人笔下的‘雨’诗描绘了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理想生活,这种山水隐居生活与盛世景象非常契合”。
《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诗句中的“雨”带有禅意,体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这首山水诗与盛唐气象非常契合。
4、①“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颠倒了词序,正常语序应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以打破常规的语言形式,取得新、巧、奇、警的效果。
②这两句诗以主谓倒装的句式,突出了洗衣女子归家的欢快和渔舟的轻快,增加了语言的容量和弹性,取得多义的效果。
③这两句诗颠倒词序,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极富画面感和动态美,强化了语言的启示性,取得写意传神的效果。
【导语】两则材料共同探讨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及欣赏方法。材料一强调了诗歌语言、意象、意境与风格的层次分析,指出通过语言变形和意象组合实现多义表达。材料二则强调欣赏中的再创造,认为通过读者的想象活动识别诗人的艺术构思是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赏析诗歌语言特点的能力。
材料一中有“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音方面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在用词、造句方面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各种变形都①打破了人们所习惯的语言常规,取得新、巧、奇、警的效果;②增加了语言的容量和弹性,取得多义的效果;③强化了语言的启示性,取得写意传神的效果”,据此分析可知,对所给诗句的分析应从这三方面入手。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诗的正常语序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诗歌通过颠倒词序的方式来打破常规,应从颠倒词序的角度分析。
5.(1)少年时期:只会背诵而不知其意。
(2)青年时期:自以为已经读懂,认为自己有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但与实际情况还有差距。
(3)中年时期:真正从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不,想像不来‘松间明月’高洁,也不懂得‘清泉石上’是怎么样。我虽然读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分析,年龄还小的时候,虽然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可概括出:年龄还小的时候,虽然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少年时期:只会背诵而不知其意。
结合“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于世人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函可笑谈古今”分析,后来上了大学,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可概括出:青年时期:自以为已经读懂,认为自己有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但与实际情况还有差距。
结合“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分析,进入人生的生存程序以后,才悟出其真意,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可概括出:中年时期:真正从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