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糖尿病患者常通过使用胰岛素等降糖药来控制血糖水平。在睡前使用胰岛素后,有些患者会出现夜晚无低血糖发生,清晨空腹血糖高的“黎明现象”,清晨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的“苏木吉现象”,这与胰岛素的使用量有关。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常人血糖含量维持平衡的过程中既存在神经调节也存在激素调节
B.出现“苏木吉现象”的患者要考虑减少胰岛素等降糖药的使用量
C.出现“黎明现象”可能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有关
D.糖尿病患者在口服胰岛素时应该考虑使用量的问题
2.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分子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分子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
B.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分子可与靶细胞上的糖蛋白结合
C.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
3.下图表示正常人快速饮入500 mL某种液体后,其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曲线。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若饮入的是清水或0.9%NaCl溶液,则体内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依次是b、c
B.当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a的变化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将会增多
C.当饮入0.9%NaCl溶液时,细胞外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内液Na+的增多
D.当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c的变化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
4.如图为人体血糖、体温和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途径①属于血糖调节,胰岛B细胞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B.途径②属于体温调节,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
C.途径③属于水盐平衡调节,激素D是由垂体合成和释放的
D.激素A、C、D都能定向运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起作用
5.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是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
B.a、b、c、d都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
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以降低血糖浓度
D.信息分子a、c、d参与的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
6.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胰岛素需要采用注射而不是饲喂的方法是因为考虑了胰岛素的化学本质
B.二次注射后,血糖最先回升到正常浓度的是②号
C.二次注射以后,③号与④号血糖浓度都回升,说明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协同关系
D.二次注射中,实验操作违反了对照原则
7.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实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科学家发现切除胰腺的狗会患上与人的糖尿病类似的疾病,据此提出胰腺能分泌某种抗糖尿病的物质的假说
B.研磨胰腺后的提取物注射给糖尿病患者不能明显降血糖
C.公鸡被摘除睾丸后,其雄性性征明显消失,再服用睾酮会逐步恢复公鸡的性征
D.给狗结扎输卵管,会使其失去雌性性征
8.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神经调节
B.“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体液调节
C.寒冷环境下,机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也增加
D.图中肾上腺和甲状腺都属于效应器
9.慢跑是一种有氧运动,能增进健康,已成为众多运动爱好者的选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慢跑过程中呼吸能保持相对稳定,其调节的基本活动中枢位于脑干
B.慢跑过程中的热量主要来自肝脏、脑等器官中细胞的代谢产热
C.慢跑过程中胰岛素分泌增多,肝糖原分解加快、非糖物质转化增多
D.慢跑过程中汗腺分泌增加,垂体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
10.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研究表明胆汁酸可通过诱导胰腺细胞膜上的GPR39、GHSR偶联蛋白受体,使细胞内Ca2+大量增加,导致细胞受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脱落下的囊泡将消化酶运输到细胞外
B.胆汁酸、Ca2+、GPR39和GHSR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C.胰腺炎患者胰液的分泌减少,可能由细胞受损对促胰液素的识别减弱所致
D.用敲除GPR39基因模型小鼠进行实验,由胆汁酸引发的急性胰腺炎会明显减少
11.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重要器官,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是神经中枢,只能接受神经信号的刺激
B.饱餐后,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C.寒冷刺激下,激素Ⅱ含量上升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
D.饮水过多时,调节肾小管、集合管活动的激素Ⅲ的含量下降
12.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将某动物的提取液注射到健康小鼠体内,下列关于该小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若小鼠出现糖尿,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胰岛素
B.若小鼠排卵增多,则注射的提取液可能来自垂体
C.若小鼠出现呼吸加快、心率加速、反应灵敏等症状,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肾上腺素
D.若小鼠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的情况,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胰岛素
13.下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往往是由吃了过咸的食物、缺乏饮水或体内失水过多造成的
B.下丘脑细胞既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也能分泌多种激素
C.摄水主要是通过饮水实现的,排水主要是通过尿液和汗液的形式实现的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14.下列关于人体内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睾丸或卵巢都能分泌性激素
B.性激素能自由跨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C.性激素的分泌受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D.性激素的分泌只受激素的调节
15.实验生理学家研究发现,在48~50℃环境中,若空气干燥,人能停留15分钟且体温保持稳定;若空气潮湿,人只能耐受很短时间。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温度感受器只分布在皮肤
B.空气潮湿不利于汗液的蒸发
C.在高温环境中工作要及时补充淡盐水
D.高温环境中可以采用一些行为性调节来维持体温
16.信号分子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信使,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分子,能实现内分泌细胞与靶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下图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的激素X (脂质类激素)和激素Y 的作用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X 可表示性激素,其能促进动物和人生殖细胞的发育
B.c→d 过程为翻译,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B→A
C.激素Y 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故激素Y 一定是蛋白质类激素
D.激素X 与a 的结合物可调节翻译过程
二、非选择题
17.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看出,BAT细胞内的 能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
(2)寒冷刺激下一方面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 ,该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此过程还会使BAT细胞中 增加,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 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3)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ATP的合成是在 完成的,该结构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在BAT细胞中,UCP-1蛋白能增大该结构对H+的通透性,消H+浓度梯度,无法合成ATP,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 。
(4)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 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 和 ,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18.正常人感染病原体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激素a作用于垂体,垂体释放激素b作用于甲状腺,这种调节方式的意义是可以 ,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当激素c含量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这体现了激素的 调节。
(2)据图分析,体温调定点上调后,人体同时对甲、乙细胞进行调控,使温度上升,下丘脑对甲细胞的调控比对乙细胞 (填“快”或“慢”)。
(3)高温持续期,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大量丢失水和钠盐等,会引起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使 的分泌量增加,继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Na+的重吸收,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4)体温下降期,体温调定点下降到正常,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 释放热能,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汗液分泌增多和皮肤 。
19.如图1为人体中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为下丘脑中的神经分泌细胞;下图2是某人的体检化验单;图3是人体的血糖调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人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图1中临床上因为下丘脑损伤可导致ADH分泌不足,导致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则ADH是 激素。
(2)图1中人在寒冷环境中,乙神经分泌细胞兴奋性提高,其分泌的激素A是 。
(3)若图1中“下丘脑→激素A→腺垂体→激素B”过程调节着人体内性腺分泌性激素。某人下丘脑功能正常,但性激素含量不足,原因可能是 功能受损,临床上可通过给患者注射 来进一步诊断病因。
(4)从图2中的化验单可以看出,该个体生理指标测定值异常的项目有 。
(5)据图3分析,正常人的血糖平衡是由 共同调节的结果;图中激素a是 ,激素a、b在调节血糖的过程中相互间表现为 作用。
(6)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稳定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20.如图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三种模型,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代表 调节方式,若细胞B是甲状腺细胞,则细胞A分泌的激素是 ,该调节方式的特点是 。(至少答出两点)
(2)从反射的结构分析,细胞C相当于 ,其神经末梢释放的 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这体现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 。
(3)若图丙表示缩手反射,该调节方式的作用途径是 ,若图中X所示神经受损,刺激a处, (填“会”或“不会”)产生痛觉。c处兴奋只能单向传递,原因是 。
21.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为调节物质):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为 ,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物质 (填字母)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
(2)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 (填字母)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 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如果图中 部位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
(3)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传到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而不能反向进行的原因是 。
(4)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该调节方式称为 。
(5)在受到寒冷刺激时,甲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细胞,而A激素可作为多数细胞的信号,这与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 物质有关。
22.小熊猫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主要分布区年气温一般在0~25℃之间。测定小熊猫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时的体温、皮肤温度(图1),以及代谢率(即产热速率,图2)。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见,在环境温度0~30℃范围内,小熊猫的体温 ,皮肤温度随环境温度降低而降低,这是在 调节方式下,平衡产热与散热的结果。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包括 (答出两点即可)。
(2)图2中,在环境温度由20℃降至10℃的过程中,小熊猫代谢率下降,其中散热的神经调节路径是:皮肤中的 受到环境低温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到位于 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使支配血管的 (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皮肤和四肢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
(3)图2中,当环境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从激素调节角度分析小熊猫产热剧增的原因是 。
(4)通常通过检测尿液中类固醇类激素皮质醇的含量,评估动物园圈养小熊猫的福利情况。皮质醇的分泌是由 轴调节的。使用尿液而不用血液检测皮质醇,是因为血液中的皮质醇可以通过 进入尿液,而且也能避免取血对小熊猫的伤害。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A B D D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A D D A A
1.D
【详解】A、下丘脑是血糖调节的中枢,正常人血糖调节的过程中,存在神经—体液调节,如血糖含量较高时,通过下丘脑的作用,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浓度降低,A正确;
BC、由题意可知,睡前使用胰岛素等降糖药的量过多,会在夜晚出现低血糖,血糖浓度较低时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等升血糖激素的分泌,使血糖浓度升高,致使清晨空腹血糖明显升高,故出现“苏木吉现象”的患者要考虑减少胰岛素等降糖药的使用量,出现“黎明现象”可能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有关,BC正确;
D、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酶(蛋白酶)分解而失效,所以胰岛素不能口服,D错误。
故选D。
2.C
【详解】A、动物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只有通过体液(主要是血浆)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A正确;
B、分泌细胞的激素分子可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糖蛋白)特异性结合,B正确;
C、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垂体细胞,不可能是甲状腺细胞,C错误;
D、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存在负反馈调节,所以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时,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D正确。
故选C。
3.A
【详解】A、正常人在快速饮入500mL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将降低,c代表饮入清水后血浆渗透压变化,当快速饮入500mL等渗盐水(0.9%NaCl溶液)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b代表饮入等渗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A符合题意;
B、当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a的变化时,即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B不符合题意;
C、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所以当饮入0.9%NaCl溶液时,细胞外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内液Na+的增加,C不符合题意;
D、当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c的变化,即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机体进行水盐平衡调节,该过程的调节包括神经-体液调节,需要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A
【详解】A、途径①是血糖升高时,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合成分泌胰岛素,参与血糖的调节过程,神经元②的轴突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A正确;
B、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进一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错误;
C、抗利尿激素D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由垂体释放,参与水盐平衡调节,C错误;
D、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不能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只能定向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D错误。
故选A。
5.B
【详解】A、a是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作用于甲状腺,A正确;
B、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会运输到全身各处,但是只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b是神经递质,不通过血液循环进行运输,B错误;
C、d能降低血糖,是胰岛素,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C正确;
D、信息分子a、c、d参与的调节,即体温平衡、渗透压平衡及血糖平衡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B。
6.D
【详解】A、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饲喂后在消化道中会被消化酶分解而失去药效,因此只能注射,A正确;
B、二次注射时,②号注射的是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能迅速缓解低血糖症状,B正确;
C、③号注射的是肾上腺素,④号注射的是胰高血糖素,二者都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缓解低血糖症状,说明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协同关系,C正确;
D、二次注射,进一步证明相关物质的作用,实验操作没有违反对照原则,D错误。
故选D。
7.D
2、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激发并维持动物的第二性征。
【详解】A、切除胰腺后狗会患上类似糖尿病的疾病,证明抗糖尿病的物质减少,故可提出胰腺能分泌某种抗糖尿病的物质的假说,A正确;
B、将胰脏研磨捣碎,这时胰腺细胞和胰岛细胞同时破碎,它们分泌的物质混合在一起,胰岛素遇到蛋白酶后被分解破坏,故研磨胰腺后的提取物注射给糖尿病患者不能明显降血糖,B正确;
C、公鸡被摘除睾丸后,缺少雄性激素,不能维持公鸡第二性征,其雄性性征明显消失,再服用睾酮会逐步恢复公鸡的性征,C正确;
D、第二性征是由生殖器官分泌的性激素维持的,结扎输卵管,只是防止精子、卵子结合受精,对第二性征没有影响,D错误。
故选D。
8.D
【详解】A、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肾上腺的分泌,此时肾上腺做了效应器,A正确;
B、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进入内环境,随着血液循环,运输至下丘脑,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属于体液调节,B正确;
C、寒冷环境下,机体的散热量增加,为了保证机体的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机体通过调节增加产热量,C正确;
D、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节,该过程为体液调节,故甲状腺不是效应器,D错误。
故选D。
9.A
【详解】A、呼吸的调节中枢在脑干,因此呼吸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基本活动中枢位于脑干,A正确;
B、慢跑过程中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中细胞的代谢产热,B错误;
C、慢跑过程中血糖不断消耗,血糖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肝糖原分解加快、非糖物质转化增多,C错误;
D、慢跑过程中汗腺分泌增加,下丘脑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D错误。
故选A。
10.B
【详解】A、消化酶属于分泌蛋白,高尔基体形成囊泡将消化酶以胞吐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外,A正确;
B、GPR39和GHSR为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不是内环境成分,胆汁酸属于消化液,也不在内环境当中,B错误;
C、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细胞,促进胰液的分泌,因此胰腺炎患者胰 液的分泌减少,可能由细胞受损而对促胰液素的识别减弱所致,C正确;
D、敲除GPR39基因模型小鼠由于 缺乏GPR39、GHSR偶联蛋白受体,难以接受胆汁酸的调节,则由胆汁酸引发的急性胰腺炎会明显减少, D正确。
故选B。
11.A
2、识图分析可知。图中激素Ⅰ为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激素Ⅱ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其含量上升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激素Ⅲ是下丘脑分泌,经过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详解】A、下丘脑作为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信号的刺激,作为腺体也能接受激素信号的刺激,A 错误;
B、饱餐后,血糖浓度上升刺激下丘脑,使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来降血糖,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过程。所以饱餐后,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方式来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B正确;
C、由图示可知,激素Ⅱ是甲状腺激素。寒冷刺激下,经图示途径使激素Ⅱ(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该途径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C 正确;
D、由图示可知,激素Ⅲ是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肾集合管重吸收水。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激素Ⅲ(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排尿量增加,D 正确。
故选A。
12.A
【详解】A、胰岛素通过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及储存血糖来降低血糖浓度,不会出现糖尿现象。因此,若小鼠出现糖尿,则注射的提取液中不可能含胰岛素,A错误;
B、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排卵,促性腺激素是垂体分泌的,若小鼠排卵增多,则注射的提取液可能来自垂体,B正确;
C、肾上腺素能使机体出现呼吸加快、心跳加快等症状,若小鼠出现呼吸加快、心率加速、反应灵敏等症状,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有肾上腺素,C 正确;
D、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在低血糖的情况下,小鼠会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的情况,故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胰岛素,D 正确。
故选A。
13.D
【详解】A、吃了过咸的食物、缺乏饮水或体内失水过多会引起细胞外液中的水分减少或无机盐增多时,都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 正确;
B、下丘脑既属于神经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所以既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又能分泌多种激素,B 正确;
C、摄水的主要途径是饮水,排水的主要途径是排尿和排汗,C正确;
D、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以减少尿量的排出,从而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它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分泌增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分泌减少,D 错误。
故选D。
14.D
2、性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相似,即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详解】A、睾丸是雄性生殖器官,卵巢是雌性生殖器官,它们都是性腺,都能分泌相应的性激素,A正确;
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固醇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过细胞膜进入细胞,B 正确;
CD、性激素的分泌受激素的调节和神经系统调控,C 正确,D 错误。
故选D。
15.A
【详解】A 、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A错误;
B、人在潮湿环境中散热受阻,空气潮湿不利于汗液的蒸发,B正确;
C、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出汗比较多,要及时补充淡盐水,C正确;
D、高温环境中通过行为性调节例如开空调来维持体温,D正确。
故选A。
16.A
【详解】A、性激素是固醇类物质,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其受体在细胞内,从题图中可以得知,激素X 与细胞质或细胞核中的受体结合,故激素X 可表示性激素,其能促进动物和人生殖细胞的发育,A正确;
B、c会与核糖体结合,因此c是mRNA。d为核糖体合成的产物,因此d是肽链。图中 c →d 过程为翻译,根据长的肽链翻译在前,短的肽链翻译在后,可判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A→B ,B错误;
C、激素Y 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但是不能就此断定激素Y 一定是蛋白质类激素,C 错误;
D、从图中可以得知,激素X 通过影响基因的转录来调节生命活动,D 错误。
故选A。
17.(1)甲状腺激素和cAMP
(2) 神经递质 反射弧 cAMP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 线粒体内膜 热能
(4) 神经调节和体液 脂肪分解增加 ATP合成减少
【详解】(1)据图可知,在寒冷的刺激下,机体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增加BAT细胞内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在寒冷的刺激下,机体还能通过传出神经直接调控BAT细胞,增加细胞内cAMP的含量。BAT细胞内的甲状腺激素和cAMP能促进细胞核内UCP—1蛋白基因的表达。
(2)据图可知,在寒冷刺激下,一方面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或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BAT细胞,该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BAT细胞后,还会使BAT细胞中cAMP增加,在cAMP作用下,细胞内部分脂肪分解,分解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3)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能合成ATP,但在第三阶段合成的ATP最大,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该结构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细胞有氧呼吸释放大量的能量,其中少部分用于合成ATP,还有大部分以热能的形成散失。BAT细胞中,UCP一1蛋白能增大该结构对H+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无法合成ATP,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热能。
(4)由图中的体温调节过程可以看出,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脂肪分解增加和ATP合成减少,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18.(1) 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 反馈调节(负反馈)
(2)快
(3)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
(4) 细胞代谢或有机物氧化分解 毛细血管舒张
【详解】(1)图中下丘脑分泌激素a,激素a作用于垂体,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垂体调节甲状腺分泌,此调节方式是分级调节,分级调节意义是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当激素c含量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这体现了激素的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该调节可以使激素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2)下丘脑对甲细胞的调节为神经调节,下丘脑对乙细胞的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速度比体液调节的速度快,因此下丘脑对甲细胞的调控比对乙细胞快。
(3)当机体大量丢失钠盐时,会引起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使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继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Na+的重吸收,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4)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细胞代谢或有机物氧化分解;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汗液分泌增多和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能增加散热。
19.(1) 相同 抗利尿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 腺垂体或性腺 激素B
(4)肌酐、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
(5) 神经-体液(或神经-激素) 胰高血糖素 拮抗
(6)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1)人体内神经元兴奋时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根据信息可知ADH是抗利尿激素,其分泌不足会导致肾小管与集合管对尿中水的重吸收减弱,进而导致尿量增多。
(2)人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故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某人下丘脑功能正常,但性激素含量不足,原因可能是腺垂体或者性腺功能受损,临床上可通过给患者注射激素B(促性腺激素)来进一步诊断病因,若性激素含量恢复正常,则说明性腺功能正常而腺垂体功能受损,反之腺垂体受损。
(4)从图中的化验单各项生理指标测定值与正常参考范围比较,其测定值异常的项目有肌酐(偏高)、血清葡萄糖(偏高)、甘油三酯(偏高)。
(5)据人体血糖调节示意图可知,正常人的血糖平衡是由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图中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a是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b是胰岛素。前者升高血糖,后者降低血糖,所以两种激素呈拮抗作用关系。
(6)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均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的分裂分化,遗传物质相同,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稳定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0.(1) 体液 促甲状腺激素 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2) 传出神经 神经递质 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3) 反射弧 不会 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详解】(1)分析图解可知,图甲表示体液调节,图乙表示神经—体液调节,图丙表示神经调节。若细胞B是甲状腺细胞,则细胞A为垂体细胞,分泌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2)从反射的结构基础分析,图乙中胰岛B细胞相当于效应器,因此,细胞C相当于传出神经元,其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这体现了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因此,若图丙表示缩手反射,该调节方式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a点位于传出神经上,因此,刺激a处传出神经,不会产生痛觉。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c处兴奋只能单向传递。
21.(1) 神经-体液调节 A
(2) C 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丙
(3)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反馈调节
(5)糖蛋白
【详解】(1)由图可知,下丘脑可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参与人体的生理调节,即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寒冷环境下,A(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升高,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
(2)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C胰高血糖素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如果图中丙(胰岛B细胞)部位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降低血糖,会使人患糖尿病。
(3)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传到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而不能反向进行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血液中物质A(甲状腺等腺体分泌的相关激素)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垂体的分泌活动,该调节方式称为负反馈调节。
(5)在受到寒冷刺激时,甲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细胞,而A激素可作为多数细胞的信号,这与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糖蛋白有关(或受体),因为糖蛋白发挥识别作用时具有特异性。
22.(1) 相对稳定 神经-体液 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2) 冷觉感受器 下丘脑 交感神经
(3)寒冷环境中,小熊猫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多,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4)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详解】(1)由图1可见,在环境温度0~30℃范围内,小熊猫的体温处于32℃~33℃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皮肤温度随环境温度降低而降低,这是在神经-体液调节方式下,平衡产热与散热的结果。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包括辐射、传导、蒸发、对流等。
(2)在环境温度由20℃降至10℃的过程中,小熊猫代谢率下降,其中散热的神经调节路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即寒冷环境中,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环境低温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到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使支配血管的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皮肤和四肢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
(3)分析题意可知,从激素调节角度分析当环境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小熊猫产热剧增的原因,所以考虑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即寒冷环境中,小熊猫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多,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4)皮质醇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即是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节的。因为血液中的皮质醇可以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尿液,故使用尿液而不用血液检测皮质醇,而且也能避免取血对小熊猫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