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中国二孩政策放开,使全国人口变化出现了生育小高峰。二胎孩子与头胎往往在性状表现上既有相同又有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改变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变异
2.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时指导合成的终产物不一定是蛋白质
B.生物性状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C.该染色体上的棒眼基因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的情况下,性状也一定不变
3.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3
B.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8
C.复制时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利用四种核糖核苷酸合成子链
D.DNA分子经复制所形成的两个子代DNA也可能有不同
4.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C.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D.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
5.黄曲霉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常见腐生真菌,其中有部分菌株可产生黄曲霉毒素(AFT)。AFT属于一类致癌物质,其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黄曲霉毒素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B.癌细胞容易扩散转移,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有关
C.细胞癌变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都加强
D.黄曲霉毒素使肝细胞产生原癌基因,是癌变的根本原因
6.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中,转录和翻译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核糖体
B.转录形成的mRNA与DNA模板链的碱基组成相同
C.某抗菌药能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直接影响细菌的翻译过程
D.某药物与mRNA竞争核糖体的结合部位,可抑制肽链的延伸
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证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B.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C.蝙蝠的翼和人的上肢的结构相似说明它们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的
D.不同生物的DNA序列和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能反映亲缘关系的远近
8.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荧光显示,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为果蝇某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是控制果蝇眼色的一对等位基因
B.图乙所示的变异在显微镜下可以分辨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图中所示的各个基因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会选择性表达
9.达尔文以克格伦岛上的见闻、观察,完成了划时代的学说——进化论,从而使克格伦岛闻名于全世界。下列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观点的是( )
A.生活在地穴中的盲螈,因为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
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不断的伸长所致
C.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D.由于缺少草而吃树叶的长颈鹿的脖子会越来越长
10.真核细胞DNA的复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会形成独特的DNA复制泡结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的双链是反向平行的,①⑦⑨为3′端
B.该复制泡的DNA解旋是双向的,DNA的两条链均为复制模板
C.若该片段碱基T占20%,则复制后碱基C占30%
D.DNA复制过程中,子链延伸的方向都是从母链3′→5′
11.下图为某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该生理过程可能发生于人体细胞核基因的表达过程中
B.mRNA在核糖体上从右向左移动以便快速合成肽链
C.核苷酸序列不同的模板链可能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D.当RNA聚合酶到达终止密码子时,RNA合成结束
1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第22号染色体比正常人的要短,所缺失的片段接到了9号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患者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
B.这种类型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辨认出来
C.正常人的A/a和B/b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该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改变了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
13.图中甲表示酵母菌携带丙氨酸的 tRNA 结构示意图。乙和丙是甲相应部分的放大图,其中I表示次黄嘌呤,能够与A、U或C配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RNA的三叶草形状依靠其内部的氢键和磷酸二酯键来维持
B.图中tRNA的P端是结合氨基酸的部位
C.丙氨酸的密码子与反密码子是一一对应的
D.转录丙所示序列的双链DNA片段含有2个腺嘌呤
14.豌豆种子有圆粒和皱粒两种,如图为圆粒种子形成机制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显示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当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时,细胞内淀粉的含量会上升
C.皱粒种子中蔗糖含量相对更高,味道更甜美
D.图中①②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有差异
15.在以洋葱(2n=16)为材料进行“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观察低温处理的洋葱根尖装片时,可以看到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情况
B.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数为32的细胞,并不能确定低温诱导成功
C.低温影响了纺锤体的形成,进而导致着丝粒无法断裂,同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
D.该实验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利用该原理得到的多倍体植株一定能产生配子
16.PEP为油菜细胞中的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在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下,可转化为油脂或蛋白质。某科研组研究出产油率更高的油菜品种,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产油率高植株和产蛋白高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
B.图中过程①和过程③所需的嘌呤数不一定相同
C.基因A与物质C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前者含有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
D.该原理利用阻断基因B的翻译过程来实现高产油
17.某猫3号染色体基因用字母A(a)~F(f)顺序表示,如图为其中一条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甲为FE,说明发生了染色体倒位,由染色体片段断裂后不正常连接所致
B.若甲为EEF,说明发生了碱基对的重复,属于基因突变,且不可通过镜检检出
C.若甲为GH,说明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可能与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片段交换
D.若甲为ef,可能是由于在四分体时期与另一条3号染色体发生了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18.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③、④、⑤过程都要在细胞内完成
B.造血干细胞只能发生图中的①②③过程
C.牛的肌肉细胞进行①过程时会出现染色体复制
D.①、④过程分别需要DNA聚合酶、逆转录酶
19.蜜蜂群体中有蜂王(2n= 32)、工蜂和雄蜂三种类型,蜂王和工蜂均由受精卵发育形成,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现有一只雄蜂和一只蜂王交配,F1中工蜂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 aaBb=1:1。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从雄蜂的来源看,卵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B.在蜜蜂中,隐性性状在雄蜂中出现的概率较雌蜂中低
C.若亲代雄蜂的基因型为ab,则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
D.若亲代雄蜂的基因型为aB,则F1雄蜂基因型为Ab、ab
20.表观遗传调控在机体适应运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表观遗传修饰来调节基因表达,进而促进骨骼肌适应,主要涉及关键的代谢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表观遗传调控是通过改变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来影响细胞代谢
B.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各种表观遗传调控方式均会抑制转录
C.运动诱导的相关基因表观遗传修饰可能受环境影响
D.运动诱导的DNA甲基化修饰能传递给下一代,且符合性状分离比
21.下图为遗传信息的表达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3种RNA参与图中所示的阶段
B.②所携带的氨基酸的密码子是UUA
C.核糖体乙翻译结束后产生的多肽链一般没有生物活性
D.①的形成需要RNA聚合酶识别DNA分子中特定碱基序列
22.科研人员通过下图所示方法直接利用卵细胞培育具有新性状的二倍体金鱼,其中有一关键步骤:精子染色体的失活处理(失活后的精子可激活次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两种育种的原理都是诱变育种
B.辐射处理可导致精子染色体断裂,该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C.如果方法一产生杂合体,最大的可能性是因为基因突变
D.方法二产生杂合体原因一定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
23.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西瓜植株经不同育种途径可获得植株甲、乙和丙。①~⑦表示各种处理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株甲、乙、丙的基因型均有两种可能
B.植株甲产生的种子发育形成的植株能结出无子西瓜
C.过程⑤形成花药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D.过程⑦使用的秋水仙素抑制了着丝粒的分裂从而得到纯合二倍体丙
24.下列关于单倍体、多倍体及染色体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
B.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C.一个染色体组内一定不存在等位基因
D.单倍体一定不可育,多倍体一定可育
25.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②可通过羊水检测、B超检查、DNA测序分析等基因诊断手段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隐性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
④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也有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⑤通过随机调查患者家族中患病情况,能较准确得出遗传病的发病率
⑥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⑦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中缺失部分片段造成的遗传病
A.四项 B.三项 C.二项 D.一项
二、非选择题
26.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微RNA(miRNA)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下图表示线虫细胞中微RNA(lin-4)调控基因lin-14表达的相关作用机制,最终微RNA(lin-4)与mRNA形成双链,从而使翻译被抑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过程需要的物质是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它们是 。(写出两种即可)。如果过程A中出现差错,导致①的一个碱基被替换,但产生的④没有发生改变,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2)与过程B相比,过程A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 。
(3)图中涉及到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为 。
(4)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 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C-G的替换。
27.甲图表示五种不同的育种方法示意图,乙图表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中A→B→C的途径表示的育种方式的原理是 ,该育种方式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
(2)图甲中B常用的方法为 。图中所示育种途径中,最不易获得所需品种的是E方法,原因是 (至少2点)。为判断该育种方法获得的变异株是否具有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 是否发生了变化。
(3)图乙中无子西瓜的“无籽性状” (填“属于”或“不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4)图乙中试剂①和图甲的C步骤均用到秋水仙素,图甲C步骤该试剂的作用对象是 。
28.现有若干能正常繁殖且未交配过的果蝇(甲、乙、丙、丁),眼色中正常眼(B)对褐眼(b)显性,体色中灰体(E)对黑体(e)显性,两对基因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所有个体的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自由组合。请回答:
(1)乙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为 个,细胞的基因型为 。
(2)丙果蝇的变异来源是 ,该变异 (填“改变”或“不改变)细胞基因的数目, (填“改变”或“不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果蝇产生的配子中若没有同时控制眼色和体色的基因,均会引起配子致死,则甲与丙杂交产生的后代中存活个体的基因型为 。
29.DNA甲基化是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能影响表型,也能遗传给子代。在蜂群中,雌蜂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以花粉和花蜜为食的幼蜂将发育成工蜂。研究发现,DNMT3蛋白是核基因DNMT3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2可知发生DNA甲基化后 (填“会”或“不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图3表示DNA甲基化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由图3可知DNA甲基化会影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识别,从而直接影响了 的合成。
(2)已知注射DNMT3siRNA(小干扰RNA)能使DNMT3基因表达沉默,蜂王的基因组甲基化程度低于工蜂,为验证基因组的甲基化水平是决定雌蜂幼虫发育成工蜂还是蜂王的关键因素,取多只生理状况相同的雌蜂幼虫,均分为A、B两组做不同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幼蜂发育情况,完成下表。
组别 处理方式 饲养方式 培养条件 预期结果
A组 不做处理 ② 相同且适宜 ③
B组 ① 饲喂花粉和花蜜 ④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C D D B A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B B A B C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A C B
1.C
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
2、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3、意义:(1)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2)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详解】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故二胎孩子与头胎孩子在性状表现上既有相同又有差异,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故选C。
2.A
【详解】A、性状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直接体现,或者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的,因此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时指导合成的终产物不一定是蛋白质,A正确;
B、生物性状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B错误;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上的棒眼基因由DNA组成,C错误;
D、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的情况下,性状可能改变,如表观遗传,D错误。
故选A。
3.D
2、DNA分子的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且是半保留复制的过程。
【详解】A、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子代DNA都含31P,即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DNA分子数是2个,含31P的分子数是8个,二者之比是1∶4,A错误;
B、由题意知被32P标记的DNA单链是2条,含有31P的单链是2×8-2=14条,因此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B错误;
C、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因此DNA复制时所用的原料为4种脱氧核苷酸,C错误;
D、由于DNA复制时双链打开,单链不稳定,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因此DNA分子经复制所形成的两个子代DNA也可能有不同,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A、无论生物个体发育的哪个时期,都可能发生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A错误;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一个位点上的基因可以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即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错误;
C、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无论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可能发生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C正确;
D、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通过无性生殖也可遗传,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A、黄曲霉毒素为化学物质,属于化学致癌因子,A正确;
B、糖蛋白(黏连蛋白)具有识别作用,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若糖蛋白减少,会使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所以容易分散和转移,B正确;
C、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及分解代谢都增强,但合成代谢超过分解代谢,使细胞生长和增殖速度加快,C正确;
D、人体正常细胞中本就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D。
6.D
2、翻译: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利用细胞质中游离的氨基酸,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转录和翻译的场所分别是拟核和核糖体,A错误;
B. mRNA是DNA模板链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形成的,所以转录形成的mRNA与DNA模板链的碱基组成不同,B错误;
C. 某抗菌药能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直接影响细菌的转录过程,C错误;
D. 某药物与mRNA竞争核糖体的结合部位,会导致无法完成翻译过程,可抑制肽链的延伸,D正确。
7.B
【解析】1、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2、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详解】A、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A正确;
B、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低等生物至今仍然存在,因此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也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B错误;
C、蝙蝠的翼和人的上肢,它们的形态和功能都不相同,但它们的内部结构却基本上一致,说明它们属于同源器官,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C正确;
D、现存的不同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其DNA序列和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越高,故不同生物的DNA序列和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能反映亲缘关系的远近,D正确。
故选B。
8.A
【详解】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而图甲中控制朱红眼和深红眼的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属于非等位基因,A错误;
B、图乙发生的染色体变异中的倒位,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B正确;
C、据图分析,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正确;
D、图中所示的各个基因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可发生基因选择性表达,D正确。
故选A。
9.C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基础)、生存斗争(动力)、遗传变异(内因)和适者生存(结果)。
【详解】A、强调环境的变化是物种产生变化的原因,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生物为了适应环境,某些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发达,并且传递给下一代,这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观点,A错误;
B、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生物为了适应环境,某些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发达,并且传递给下一代,这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观点,B错误;
C、鹿和狼相互选择,生存下来的类型经过一代代的积累,结果发展成为具有各自特征的种群,这符合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C正确;
D、由于缺少草而吃树叶的长颈鹿脖子会越来越长是用进废退的观点,是拉马克的进化观点,D错误。
故选C。
10.A
【详解】A、由于DNA聚合酶只能使子链由5'-3'方向延伸,因此图中⑦⑨为子链的3'端,而模板链正好相反,故④为5'端,⑤为3'端,①为5'端,因此⑦⑨为3'端,①为5'端,A错误;
B、从图中可以看出,复制泡向两侧延伸,说明DNA解旋是双向的,并且DNA的两条链均为复制模板,B正确;
C、若该片段碱基T占2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20%,那么G+C=1-20%×2=60%,所以C=G=30%,C正确;
D、DNA复制过程中,子链延伸的方向都是从母链的3'→5'方向,D正确。
故选A。
11.C
【详解】A、图中过程为边转录边翻译,由于细胞核的存在,人体细胞核基因的表达是先在细胞核中进行转录,后在细胞质中翻译,因此该生理过程不可能发生于人体细胞核基因的表达过程中,A错误;
B、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B错误;
C、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核苷酸序列不同的模板链可能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C正确;
D、密码子位于mRNA上,当RNA聚合酶到达DNA的终止子时,RNA合成结束,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A、题图显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因是由于患者体内发生了第9号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第22号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不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即该患者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A正确;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因是由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且染色体变异可借助显微镜观察,B正确;
C、正常人的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9号、22号这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该变异类型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改变了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D错误。
故选D。
13.A
【详解】A、tRNA分子内部存局部双链区,双链区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连接,tRNA的基本单位为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故tRNA的三叶草形状依靠其内部的氢键和磷酸二酯键来维持,A正确;
B、图中tRNA的3'-OH端是结合氨基酸的部位,B错误;
C、据题意,丙氨酸的反密码子是IGC,则丙氨酸的密码子可能是ACG、UCG、CCG,即丙氨酸的密码子与反密码子不是一一对应的,C错误;
D、转录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丙所示序列的双链DNA片段为TGGACGAG/ACCTGCTC,含3个腺嘌呤,D错误。
故选A。
14.B
【详解】A、图中显示了淀粉分支酶基因通过控制淀粉分支酶的合成控制蔗糖转化为淀粉的过程,从而控制豌豆的圆粒与皱粒,A正确;
B、当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时,蔗糖不能转化为淀粉,细胞内淀粉的含量会下降,B错误;
C、皱粒种子中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蔗糖不能转化为淀粉,蔗糖含量相对更高,味道更甜美, C正确;
D、转录和翻译过程相比较,前者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为T—A,D正确。
故选B。
15.B
【详解】A、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由于解离时已将细胞杀死,细胞将固定在某一时期,所以不可能看到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情况,A错误;
B、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染色体数为32的细胞,可能是诱导加倍的细胞,也可能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所以不能确定诱导是否成功,B正确;
C、低温影响了纺锤体的形成进而导致着丝粒断裂后染色体无法移到细胞两极进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
D、该实验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形成的多倍体植株若染色体组为偶数,则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形成的多倍体植株若染色体组为奇数,则不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D错误。
故选B。
16.A
【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提高产油率,可以促进酶a合成,抑制酶b合成;产蛋白高可以促进酶b合成,抑制酶a合成,因此产油率高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产蛋白高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错误;
B、过程①和过程③分别以基因B的两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两条RNA链,两条RNA链之间能互补配对形成双链,过程①和过程③所需的嘌呤碱基数量不一定相同,B正确;
C、基因A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物质C为双链RNA,因此,二者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前者含有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C正确;
D、据图分析可知,要提高油菜产油量,必须让PEP更多的转化为油脂,这样就必须抑制酶b的合成,促进酶a的合成。而基因B经诱导转录后形成的双链RNA会抑制酶b合成过程中的翻译阶段,所以该研究是通过抑制基因B的翻译来提高产油率,D正确。
故选A。
17.B
【详解】A、若甲为FE,说明发生了染色体倒位,可能是由染色体片段断裂后不正常连接所致,A正确;
B、若甲为EEF,则说明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重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而非基因突变,B错误;
C、基因G、H不属于3号染色体,若甲为GH,则可能是3号染色体与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易位,C正确;
D、e、f分别为E、F的等位基因,若甲为ef,可能是由于四分体时期与另一条3号染色体的片段发生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
故选B。
18.C
【详解】A、图中①、②、③、④、⑤过程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都要在细胞内完成,A正确;
B、造血干细胞可以进行分裂和分化,即可以进行①DNA复制,②转录和③翻译过程,④是逆转录过程,⑤是RNA的自我复制过程,⑥是翻译过程,④⑤和⑥过程只能发生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故造血干细胞只能发生图中的①②③过程,B正确;
C、牛的肌肉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再进行分裂,所以不会进行①过程,C错误;
D、①、④过程为DNA复制和逆转录,分别需要DNA聚合酶、逆转录酶,D正确。
故选C。
19.B
【详解】A. 从雄蜂的来源看,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体现了卵细胞具有全能性,A正确;
B. 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所以子代雄蜂的基因型就是亲代雌蜂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故隐性性状在雄蜂中出现的概率较雌蜂中高,B错误;
C. 根据题意,一只雄蜂和一只蜂王交配,F1中工蜂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 aaBb=1:1,若亲代雄蜂的基因型为ab,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则蜂王产生的卵细胞为AB、aB,子代为AaBb: aaBb=1:1,符合题意,C正确;
D. 若亲代雄蜂的基因型为aB,由于F1中工蜂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 aaBb=1:1,说明蜂王产生的卵细胞为Ab、ab,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故F1雄蜂基因型为Ab、ab,D正确。
20.C
2、DNA的甲基化:生物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这种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
【详解】A、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A错误;
B、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各种表观遗传调控方式均因影响基因表达而影响表型,但不一定都是抑制转录,B错误;
C、基因表达的过程还会受到其它基因的影响或环境的影响,运动诱导的相关基因表观遗传修饰可能受环境影响,C正确;
D、运动诱导的DNA甲基化修饰可能传递给下一代,但表观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错误。
故选C。
21.B
【详解】A、图示过程为翻译,在翻译过程中,mRNA为模板,rRNA为核糖体的组成部分,tRNA为转运氨基酸的工具,即有3种RNA参与图中所示的阶段,A正确;
B、②表示tRNA,该物质上含有反密码子,密码子位于mRNA上,故②所携带的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是与其反密码子相互补的AAU,B错误;
C、核糖体乙翻译结束后产生的多肽链一般没有生物活性,需要在进行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才具有生物活性,C正确;
D、①为mRNA,其形成过程称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识别DNA分子中特定碱基序列,D正确。
故选B。
22.C
【详解】A、两种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A错误;
B、辐射处理可导致精子染色体断裂,该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错误;
C、方法一是用低温处理卵细胞,抑制第一次卵裂,从而使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应该是纯合体,如果方法一产生杂合体,最大的可能性是因为基因突变,C正确;
D、方法二是低温抑制极体排出,形成二倍体,该方法产生杂合体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也可能是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C。
23.A
【详解】A、植株甲为AAAA和Aa的杂交子代基因型有AAA和AAa两种;植株乙是Aa和aa的杂交子代,基因型有Aa和aa两种;植株丙是Aa经花药离体培养的子代,基因型有A和a两种,A正确;
B、植株甲为三倍体无子西瓜,高度不育,无法正常产生种子,B错误;
C、过程⑤只有一对等位基因,不会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
D、由题意知,经过程⑦所得个体为单倍体,故该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不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D错误。
故选A。
24.C
2、21三体综合征患者21号染色体为三个,多的一个为染色体个别的增添。
3、单倍体是具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凡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称为单倍体。体细胞中可以含有1个或几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雄蜂也是单倍体,仅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
【详解】A、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而多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则可以含多个染色体组,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
B、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只有21号染色体为三条,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B错误;
C、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都是非同源染色体,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存在等位基因,C正确;
D、单倍体一般高度不育的,雄蜂可育;多倍体不一定可育,如三倍体无子西瓜,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高度不育,D错误。
故选C。
25.B
【详解】①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①错误;
②羊水检测、B超检查不是基因诊断,②错误;
③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③正确;
④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故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也有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④正确;
⑤⑥调查人类遗传病发病率时,应随机调查人群中的患病情况,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⑤⑥错误;
⑦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中缺失部分片段造成的遗传病,哭声似猫叫,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⑦正确。
综上所述,③④⑦正确,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6.(1) RNA聚合酶、4种核糖核苷酸 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2) T-A 以少量的mRNA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相同的蛋白质
(3)DNA→RNA→蛋白质
(4)3/三
【详解】(1)据图可知,过程A的模板是基因的一条链,产物为单链的RNA,故为转录,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ATP提供能量等,A过程需要的物质是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它们可以是RNA聚合酶、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如果过程A中出现差错,导致①的一个碱基被替换,但产生的④(蛋白质)没有发生改变,最可能的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不同的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
(2)转录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G-C,过程B为翻译,该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U-A、C-G、G-C,因此过程A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以少量的mRNA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相同的蛋白质。
(3)图中有转录和翻译过程,涉及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4)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原碱基对是T-A,复制一次后变为 5-BrU -A,再复制一次后可变为 5-BrU-G,再复制一次可变为C-G,因此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C—G的替换,至少共需3次复制。
27.(1)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 花药离体培养 突变具有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等特点,需要处理大量材料 遗传物质
(3)属于
(4)幼苗
【详解】(1)图甲中A→B→C的途径表示的育种方式为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该育种方式的优点是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图甲中B常用的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E方法为诱变育种,由于突变具有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等特点,所以需要处理大量材料,最不易获得所需品种。为判断该育种方法获得的变异株是否具有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若只是因为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对育种而言价值不大。
(3)图乙中无子西瓜的“无籽性状”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属于可遗传变异。
(4)由于图甲C处理的是单倍体植株,其高度不育,所以该步骤的处理对象是幼苗。
28.(1) 2/两 BBEE、bbEE
(2) 染色体结构变异 不改变 改变 bbee
【详解】(1)乙果蝇是二倍体细胞,含4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染色体组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加倍,染色体组数目为2个,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由于不含同源染色体,且复制的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所以细胞的基因型为BBEE、bbEE。
(2)丙果蝇非同源染色体的片断移接,为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不改变细胞中基因的数目,但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甲bbee与丙bbee杂交,果蝇产生的配子中若没有同时控制眼色和体色的基因,均会引起配子致死,丙生成的配子为1bb(致死):2be:1ee(致死),甲生成配子为be,后代中存活个体的基因型为bbee。
29.(1) 不会 mRNA
(2) 饲喂花粉和花蜜 发育为工蜂 注射适量的DNMT3siRNA 发育为蜂王
2、由题干可以理出一条逻辑线:DNMT3基因转录出某种mRNA后,翻译出DNMT3蛋白,能使DNA使某些区域甲基化程度高,结果雌蜂幼虫发育成工蜂。
【详解】(1)分析图2可知,基因甲基化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但会影响转录,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图3显示基因的甲基化区域发生在启动子,从而影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抑制转录过程,直接影响了mRNA的形成。
(2)根据题干可知DNMT3siRNA能使DNMT3基因表达沉默,基因的甲基化程度降低,雌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实验的自变量为有无DNMT3siRNA,因变量是幼蜂的发育类别。据此取多只生理状况相同的雌蜂幼虫,均分为A、B两组;A组不作处理,B组注射适量的DNMT3siRNA,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均用花粉和花蜜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幼蜂发育情况,由于是验证基因组的甲基化水平是决定雌蜂幼虫发育成工蜂还是蜂王的关键因素,可预期结果为:A组(DNMT3基因正常表达,DNMT3蛋白能合成,甲基化程度高)发育成工蜂,B组(DNMT3基因不能表达,DNMT3蛋白合成受阻,甲基化程度低)发育成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