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物态变化
A组 夯基础
1.(2023·阜新)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大致体现液态海波凝固特点的是( )
2.(2024·龙东地区)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3.(2024·枣庄)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公民的基本素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需要吸热
B.夏天洒水降温——汽化,需要放热
C.秋天细雨绵绵——液化,需要吸热
D.冬天大雪纷飞——凝华,需要吸热
4.(2024·盐城)据《天工开物》记载,可从朱砂矿石中提炼水银(液态汞)。如图所示,给密闭锅内的朱砂矿石加热,就会在倒扣的锅壁上布满水银。在倒扣锅壁上形成水银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凝华
C.液化
D.汽化
5.(2024·江西)下图是某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微观模型。甲图中的物质状态变成乙图中的物质状态的过程叫做( )
A.凝固 B.熔化 C.液化 D.汽化
6.(2024·滨州)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熔化过程持续了25 min
C.该物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熔化前后,该物质的比热容不变
7.(2022·张家界)下列是小李同学在劳动实践活动中采取的系列措施,其中为了减缓蒸发的是( )
①使用酒精灯加热,不使用时盖上灯帽 ②植树时剪掉多余的枝叶
③把洗过的衣服晾晒在通风处 ④培育玉米苗时盖上地膜
⑤将收割的小麦摊开晾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8.(2024·河南)如图,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出空气后把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该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此过程中酒精 热量。
9.(2024· 赤峰)在课外实践性作业中,某同学探究了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该盐水的凝固点是 ℃,凝固过程经历 min,凝固过程中盐水的内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2024·武汉)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实验中要控制好烧杯中的水温。
(1)根据图乙所示的图象中 段温度的变化特点可知冰是晶体,在这段时间内,物质处于 态。
(2)该同学继续探究加有盐的冰块熔化时温度的变化特点。他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这些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 0 ℃。
11.(2024· 绥化)如图甲是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记录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1)组装实验装置时,要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先调整 的位置。(选填“烧杯”或“温度计”)
(2)实验中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属于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3)关于甲装置中硬纸片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选填字母)
A.减少热损失 B.降低杯内气压,使水沸腾更快
C.减少“水雾”的干扰,方便读数 D.有助于固定温度计
(4)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图象,发现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
(5)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会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B组 提能力
12.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金属经过 (填物态变化名称)再冷却后得到的。下面表格中的几种金属,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 。
金属 铁 铜 银 金 钨 铝
熔点t熔/℃ 1 525 1 083 962 1 064 3 410 660
沸点t沸/℃ 2 750 2 596 2 212 2 707 5 627 2 327第4讲 物态变化
A组 夯基础
1.(2023·阜新)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大致体现液态海波凝固特点的是(D)
2.(2024·龙东地区)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B)
3.(2024·枣庄)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公民的基本素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
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需要吸热
B.夏天洒水降温——汽化,需要放热
C.秋天细雨绵绵——液化,需要吸热
D.冬天大雪纷飞——凝华,需要吸热
4.(2024·盐城)据《天工开物》记载,可从朱砂矿石中提炼水银(液态汞)。如图所示,给密闭锅内的朱砂矿石加热,就会在倒扣的锅壁上布满水银。在倒扣锅壁上形成水银的物态变化是(C)
A.凝固
B.凝华
C.液化
D.汽化
5.(2024·江西)下图是某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微观模型。甲图中的物质状态变成乙图中的物质状态的过程叫做(B)
A.凝固 B.熔化 C.液化 D.汽化
6.(2024·滨州)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熔化过程持续了25 min
C.该物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熔化前后,该物质的比热容不变
7.(2022·张家界)下列是小李同学在劳动实践活动中采取的系列措施,其中为了减缓蒸发的是(D)
①使用酒精灯加热,不使用时盖上灯帽 ②植树时剪掉多余的枝叶
③把洗过的衣服晾晒在通风处 ④培育玉米苗时盖上地膜
⑤将收割的小麦摊开晾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8.(2024·河南)如图,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出空气后把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该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此过程中酒精吸收热量。
9.(2024· 赤峰)在课外实践性作业中,某同学探究了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该盐水的凝固点是 -6℃,凝固过程经历 5min,凝固过程中盐水的内能 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2024·武汉)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实验中要控制好烧杯中的水温。
(1)根据图乙所示的图象中 BC段温度的变化特点可知冰是晶体,在这段时间内,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2)该同学继续探究加有盐的冰块熔化时温度的变化特点。他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这些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
11.(2024· 绥化)如图甲是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记录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1)组装实验装置时,要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先调整烧杯的位置。(选填“烧杯”或“温度计”)
(2)实验中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属于 液化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3)关于甲装置中硬纸片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B。(选填字母)
A.减少热损失 B.降低杯内气压,使水沸腾更快
C.减少“水雾”的干扰,方便读数 D.有助于固定温度计
(4)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图象,发现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5)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会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杯内水的温度。
B组 提能力
12.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金属经过熔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再冷却后得到的。下面表格中的几种金属,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钨。
金属 铁 铜 银 金 钨 铝
熔点t熔/℃ 1 525 1 083 962 1 064 3 410 660
沸点t沸/℃ 2 750 2 596 2 212 2 707 5 627 2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