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4-05 10:5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情调研(一)
高一化学
2016-3-25
命题人:吴粉扣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 共40分)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HCl的电子式: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D.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
2.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A.Na B.CO2 C.SiO2 D.KCl
3.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氧气和臭氧 B.正丁烷和异丁烷 C.甲烷和乙烯 D.1H和2H
4. 全部由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A.HF B.NO C.Na2S D.MgF2
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24 L H2O中分子的数目为0.1 NA
B.0.1 mol·L-1 NH4Cl溶液中含有Cl-的数目为0.1 NA
C.常温下,1.7 g NH3中含有氢原子数目为0.3 NA
D.5.6 g铁粉在足量的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2 NA
6.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均相同的是
A.NH3和NH4Cl B.HCl和SiO2 C.KCl和K D.CO2和H2O
7.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 B.0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C.ⅠA族的元素全是金属元素 D.短周期是指第1、2、3周期
8.元素X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这种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A.第4周期ⅡA族 B.第4周期ⅦA族
C.第3周期ⅣB族 D.第3周期ⅣA族
9.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第IA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D.可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半导体材料
10.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能完成相关实验的是
选项 a中物质 b中物质 c中的气体 d中物质
A 浓氨水 CaO NH3 H2O
B 稀硝酸 Cu NO H2O
C 硫酸 Na2CO3 CO2 NaOH溶液
D 浓盐酸 MnO2 Cl2 NaOH溶液
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X、Y、Z、W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 >Z >X B.非金属性:Z>Y
C.最高化合价:Z >X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
1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铁粉中加入足量稀硝酸:2Fe+6H+=2Fe3++3H2↑
B.NO2溶于水:3NO2+H2O= 2H++2NO3–+NO
C.氢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H++OH– = H2O
D.向AlCl3溶液中滴加浓氨水至过量:Al3++4OH-=AlO2-+2H2O
1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装置分离乙醇和乙酸 B.用图2装置制取氨气
C.用图3装置进行氨气的喷泉实验 D.用图4装置进行石油的分馏实验
14.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Ba2+、Cl-、SO42- B.K+、NH4+、OH-、CO32-
C.Mg2+、Al3+、SO42-、Cl- D.Fe2+、H+、Cl-、NO3-
15.现有一定量的Cu和CuO混合物,向其中加入0.6 L 2.0 mol/L稀硝酸,混合物完全溶解,同时生成4.48 L NO(标准状况)。向所得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1.0 mol/L NaOH溶液,恰好使Cu2+沉淀完全,沉淀经洗涤、充分灼烧后得32.0 g固体。(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19.2 g B.与该混合物反应消耗的HNO3的量为1.2 mol
C.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800 mL D.Cu2+沉淀完全后,溶液中c(NO3-)为0.7 mol/L
非 选 择 题(共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Fe-56 Cu-64
16(12分)X、Y、Z、Q、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气体YX3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Z和X在同一主族,Q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周期序数的2倍。回答下列问题:
(1)Z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YX3的电子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2)Z、Q、R原子的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3)Q分别与X、Z形成的化合物类型分别为 、 (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4)能证明R的非金属性比Q强的实验事实是 (填字母序号)。
a.HR的水溶液酸性比H2Q的水溶液酸性强
b.R2与H2化合比Q与H2化合容易,且HR的稳定性比H2Q强
c.H2Q的水溶液中通少量的R2气体可置换出单质Q
17.(12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回答问题:
族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①
2 ② ③ ④
3 ⑤ ⑥ ⑦ ⑧ ⑨
(1)③、④、⑧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回答)。
(2)⑤、⑥、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是 。(用化学式回答)
(3)②、⑨两种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是一种常见有机溶剂,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4)④和⑧形成的化合物属于 晶体(填“离子”、“分子”、“原子”),该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为 。
(5)②形成的单质与③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16分)以锌铜合金的废料为原料制备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12所示:
(1)酸溶时,铜转化为Cu2+的离子方程式为 ,锌铜合金要剪成碎片且反应过程要不断搅拌,其目的是 。
(2)为使酸溶后的溶液中不含NO3-,配制混酸稀溶液时,应控制硫酸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小于 。
(3)“系列操作”为 、 、过滤、洗涤、干燥。
(4)测定除锌后的溶液中Cu2+离子浓度的方法为:准确量取V1mL除锌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调节pH=3~4,加入过量KI,充分反应后,滴加2滴淀粉溶液,再慢慢滴加c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V2 mL。
已知: 2Cu2++ 4I- = 2CuI↓+I2 2 S2O32-+ I2= S4O62-+2 I-
①“恰好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
②Cu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用V1 、V2、c表示)。
③若除锌后的溶液中仍含有NO3-离子,则测定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6.(12分)
(1) (2)Na>S>Cl
(3)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 (4)bc
17.(12分)
(1)Si> N >O (2分) (2)NaOH> Mg(OH)2> Al(OH)3 (2分)
(3) (2分) (4)原子 (2分) 共价 (2分)
(5)C+4HNO3(浓) CO2↑+4NO2↑+ 2H2O (2分)
18.(16分)
(1)3 Cu + 8 H+ + 2 NO3- = 3 Cu2+ + 2 NO↑ + 4 H2O 增大接触面积(或使反应充分或加快反应速率)
(2)3:2(或1.5)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4)①蓝色变为无色 ②cV2/V1 ③偏大
b
a
c
d
X
Y
Z
W


NH3
NH4Cl
Ca(OH)2
棉花
图1
图2
图3
图4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密……………………………………封………………………………………线……………….……………………..
图1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