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课件教案习题)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部编版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课件教案习题)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部编版历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15 17:13:22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史料实证:了解各位科学家和文学家的成就。
历史解释:知道各位科学家和文学家的个人简介。
唯物史观: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中产生的积极作用。
家国情怀:学科学家和文学巨匠、音乐美术大师的刻苦钻研的态度。
学习目标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牛顿
1642~1727年
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一、科学家
国家:
时期:
成就:
地位:
英国
17世纪下半期
①天文学——
②光学——
③数学——
④力学——
⑤物理学——
万有引力定律
创建微积分
力学三定律
光学分析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想一想
牛顿为什么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建立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因此,被人们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人们将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作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
①“一把科学的钥匙”指的是什么?
②“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又指的是什么?
牛顿的力学原理为工业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瓦特改良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动力,使人们进入“蒸汽时代”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思考:牛顿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女娲造人
上帝造人
有这么一位科学家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他是谁?
《物种起源》(1859年发表)
代表作:
内容:
进化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影响:
达尔文
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一、科学家
材料二:
1859
1688
“光荣革命”
工业革命
1765
文艺复兴
14世纪—16世纪
启蒙运动
《物种起源》发表
材料一:
布鲁诺:意大利科学家。接受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思想,1600年2月7日被烧死。
达尔文:1882年4月19日去世,根据20名国会议员提议,被厚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睡在牛顿身旁。
同样质疑神学的达尔文,命运为什么会不同?
合作质疑
合作探究
年代 世界重大科技发明 (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 件 %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 472 19 4 453 96
中外重大科技发明比较
中国与西方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上会拉开如此之大的距离?
《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国籍:
代表作:
影响:
法国
巴尔扎克的作品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二、文学巨匠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的小说,刻画了两三千个形形色色的人物,反映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反映了人们对金钱的追逐,《贝姨》、《邦斯舅舅》反映了封建贵族的没落,《农民》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的斗争。
《人间喜剧》描写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时期的社会全景,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恩格斯称巴尔扎克为“现实主义大师”,《人间喜剧》也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拿破仑用宝剑未能完成的事业,我将用笔杆来完成。
——巴尔扎克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 )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国籍:
著作:
地位:
名言:
俄国
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人生在世,有个朋友是一种福气。
二、文学巨匠
思考:为什么托尔斯泰的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因为他的作品深刻揭露了俄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的社会矛盾。
揭露了俄国专制主义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
贝多芬(1770-1827)
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国籍:
代表作:
地位:
名言:
德国
被后世尊称为“乐圣”
“交响乐之王”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三、音乐大师
  贝多芬是19世纪的音乐泰斗。他是一位将古典交响乐推向新的巅峰,同时又开创浪漫派先河的伟大音乐家。他的作品构思宏大,气势磅礴,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主要代表作有:
《英雄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合唱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献给谁的?反映了哪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
这首交响曲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表现出贝多芬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敬仰和对共和革命英雄的崇拜感情。
拿破仑
应法国大使的邀请,1804年,贝多芬为拿破仑谱写了《英雄交响曲》。当他得知拿破仑称帝时,愤然改写成“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作的英雄交响曲”。
梵高(1853-1890)
《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
国籍:
代表作:
地位:
名言:
荷兰
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
我总是全力以赴地画画,因为我的最大愿望是创造美的作品。
四、美术大师
梵高不同时期的自画像
此处创意为21世纪教育网独家版权,侵权必究
《夜间的咖啡馆》(室外)
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一作品表达对生活怎样的态度?
《向日葵》画面艳丽而又和谐、优雅,每朵葵花好似燃烧的火焰,花瓣叶则像跳跃的火苗。画家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向日葵》
1987年3990万美元价格,
创下了当时世界油画价格之最。
课堂小结
达尔文
巴尔扎克
贝多芬
牛顿
梵高
万有引力定律
光学分析
微积分学
托尔斯泰
小说集《人间喜剧》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著《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的观点
《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
《英雄交响曲》
科学家
音乐美
术大师
文学
巨匠
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在物理学、生物学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推动整个科学的发展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巴尔扎克、贝多芬等这些艺术家的共同点就是追求真、善、美,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同学们应该向这些科学家和艺术家学习,树立敢于捍卫真理,为了科学事业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B
C
1.有人说:“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被苹果“砸醒”后,牛顿发现了( )
A.地圆说 B.万有引力定律
C.相对论 D.生物进化论
2.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问世,书中提出了“进化论”思想以及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他的认识( )
A.完全推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B.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
C.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D.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共14张PPT)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栏目导航
自主学习·探新知
效果评价·提素养
领域 人物 成就 评价
科学家(重点) 牛顿 (英国)    、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年《  .  》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
达尔文 (英国) 1859年《   》出版,提出了   的观点 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   ,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万有引力定律
自然哲学的
数学原理
物种起源
进化论
神创论
自主学习·探新知
文学巨匠(常考点) 巴尔扎 克(法国) “   ”小说集,经典之作如《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 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列夫·托 尔斯泰 (俄国) 《战争与和平》《    》《复活》等 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  .
 ”
人间喜剧
安娜·卡列尼娜
俄国
革命的镜子
音乐大师 贝多芬 (德国) 《    》 是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他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表达出他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美术大师 梵高 (荷兰) 《   》 《向日葵》等 《   》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英雄交响曲
夜间的咖啡馆
向日葵
  
牛顿
(1643—1727)
达尔文
(1809—1882)
托尔斯泰
(1828—1910)
贝多芬
(1770—1827)
1.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牛顿在科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 )
①微积分学 ②提出进化论思想 ③万有引力定律 ④光学分析 ⑤创立相对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效果评价·提素养
B
2.1882年曾刊登过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了物种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的生物学说。这一学说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与之相关的人物为( )
A.瓦特 B.牛顿 C.巴尔扎克 D.达尔文
3.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如《高老头》等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对“拜金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部文学作品的作者是( )
A.巴尔扎克 B.托尔斯泰
C.伏尔泰 D.卢梭
D
A
4.与“俄国革命的镜子”“《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相关的伟大作家是( )
A.托尔斯泰 B.莎士比亚
C.米开朗琪罗 D.但丁
5.他是一位天才的作曲家,克服了两耳失聪带来的困难,创作出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不朽之作——《英雄交响曲》,表达了他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这位天才作曲家是( )
A.牛顿 B.列夫·托尔斯泰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
A
C
6.他笔下的向日葵(如图),像闪烁着的熊熊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材料中的“他”是( )
A.贝多芬 B.梵高
C.托尔斯泰 D.巴尔扎克
B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巨匠]
材料一 正如牛顿因为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17世纪的科学那样,达尔文(1809—1882)因为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而统治19世纪的科学。……正如以往哥白尼的天文学体系废除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一样,达尔文主义似乎废黜了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的中心地位。
(1)根据材料一指出牛顿的主要成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达尔文的进化论能“统治19世纪的科学”。
答案:主要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原因:达尔文的进化论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文学巨人]
材料二 列宁称他是一个“强烈的抗议者、激愤的揭发者和伟大的批评家”,是“俄国革命的镜子”,认为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为什么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答案:人物:列夫·托尔斯泰。原因: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俄国现实的社会生活。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些科学家和文学巨匠具有的精神品质。
答案: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顽强拼搏、不断创新等精神品质。(言之有理即可)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教学 目标 史料实证:了解各位科学家和文学家的成就。 历史解释:知道各位科学家和文学家的个人简介。 唯物史观: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中产生的积极作用。 家国情怀:学科学家和文学巨匠、音乐美术大师的刻苦钻研的态度。
重点 难点 重点:牛顿和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难点:如何欣赏梵高的画;如何评价贝多芬的音乐。
教法 学法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牛顿观察苹果落地的图片(见课件)。教师:据说,有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在他身边。牛顿看见后,反复思考苹果掉落的原因。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研究,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的一个定律 这与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有怎样的关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来探讨这些问题吧。 教师随笔
二、新课讲授 板块一 科学家 1.观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视频和人物图片(见课件),阅读牛顿生平简介,结合教材知识,说说牛顿的国籍、地位、成就、著作及影响。 答案:英国。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 2.观看《达尔文》视频、人物和著作图片(见课件),阅读达尔文生平简介,结合教材知识,说说达尔文的国籍、成就、地位及影响。 答案:英国。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的思想。近代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过渡语: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些思想敏锐的文学家,观察这个巨变的世界,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社会变化的深刻思考。文学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是一个时代最容易植入人们心灵的文化成果。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西方的文学领域也出现了一大批杰出文学家和优秀的作品。 板块二 文学巨匠 1.观看巴尔扎克人物图及其著作图片(见课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其国籍、著作、地位和影响。 答案:法国。“人间喜剧”小说集(经典之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法国著名作家。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2.观看托尔斯泰人物图及其著作图片(见课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其国籍、著作、地位和影响。 答案:俄国。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俄国伟大作家。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过渡语: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的作品全面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学瑰宝。除了我们已学习的科学和文学成就外,欧洲在音乐和绘画艺术方面同样也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板块三 音乐美术大师 1.观看贝多芬人物图及其生平简介(见课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其国籍、代表作品及其表达的思想。 答案:德国。《英雄交响曲》。该交响曲气势磅礴,表达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2.观看《梵高》视频、自画像及作品图片(见课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其国籍、代表作品,任选一幅作品进行描述。 答案:荷兰。《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结束语: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梵高作为世界级的科学、文化领域杰出人物,他们的贡献成为全人类科学与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推动了世界近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他们身上勤奋刻苦、善于思考、追求真理的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板书 设计 一、科学家 1.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 2.达尔文:《物种起源》、进化论 二、文学巨匠 1.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小说集 2.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俄国革命的镜子” 三、音乐美术大师 1.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2.梵高:《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
教学 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条理比较清晰,知识点比较多,授课时多利用图片和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程实施以后教师从以讲解、概括为主,到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这节课以教材为根据,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教材核心练
一、科学家
1.牛顿(英国): 、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著有《 》。
2.达尔文(英国):著有《 》,提出了 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二、文学巨匠
1.巴尔扎克(法国):完成“ ”小说集,经典之作《 》《高老头》等,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
2.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著有《战争与和平》《 》《复活》等,被列宁称为“ ”。
三、音乐美术大师
1.贝多芬(德国):完成《 》,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2.梵高(荷兰):代表作有《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
基础达标练
1.“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解决了行星运动、落体运动、声音和波、潮汐运动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大工业的真正科学的基础’。”这部巨著是(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物种起源》C.《医学集成》D.《资本论》
2.(历史解释)他的理论,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用“他的理论”可以解释( )
A.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很长B.为什么火药会爆炸
C.为什么物体总是会往下落D.为什么电灯会发光
3.1829-1848年间,他以惊人的速度写出了总称为“人间喜剧”的90多部作品,有人评价“人间喜剧”是“用故事写成的现实主义编年史”,这说明“人间喜剧”( )
A.描绘了18世纪欧洲社会变革B.是研究法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C.在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中创作D.是研究当时欧洲的一手史料
4.他认为艺术不是为上层阶级提供享乐的工具,而是承担着严肃的社会使命。他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的代表作是( )
A.《高老头》 B.《战争与和平》C.《向日葵》 D.《仲夏夜之梦》
5.二百多年前,有人在悲苦的深渊里,用生命之笔,谱写了一曲赞歌——他宣扬了为理想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呼唤与命运相搏、呼唤生命的热情、呼唤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呼唤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一“赞歌”是( )
A.《哈姆雷特》B.“人间喜剧”小说集 C.《夜间的咖啡馆》D.《英雄交响曲》
6.(史料实证)他的绘画作品,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也因此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如图所示是他的代表作《向日葵》,他是( )
A.但丁 B.贝多芬C.梵高 D.达 芬奇
素养提升练
7.“在牛顿的时代……人类学术观点方面的革命,也带来了教条的宗教信仰的陈述方面的一场革命。……光不再是弥漫四周、纯粹、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这段话说明( )
A.自然科学促进思想解放B.进化论冲击神创论
C.牛顿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D.科学成就推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少年时的牛顿,爱好读书,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又喜欢别出心裁地做些小工具、小发明、小实验。迫于生活困难,在家务农时一有机会便埋首书卷,以致经常忘了干活。
名言链接(一):“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是怎样的看法,但是在我看来,我不过像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为时而发现一块光滑的石子或美丽的贝壳而感到高兴;但那浩瀚的真理之海洋,却还在我的面前未曾发现呢!”
——牛顿
材料二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22岁时,受“小猎犬号”船长的邀请,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船长本来希望达尔文能够找到科学证据来验证《圣经》的记载,没想到旅行结束后,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名言链接(二):“我能成为一个科学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科学的爱好;思索问题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
——达尔文
(1)据名言链接(一),结合所学说明牛顿发现了哪些“光滑的石子或美丽的贝壳”。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达尔文得出的“相反的结论”后来发展为生物科学领域的哪一理论。该理论得到完整的阐述是在达尔文的哪一著作中
(3)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可贵精神。
答案: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师版,答案版)
教材核心练
一、科学家
1.牛顿(英国):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达尔文(英国):著有《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二、文学巨匠
1.巴尔扎克(法国):完成“人间喜剧”小说集,经典之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
2.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三、音乐美术大师
1.贝多芬(德国):完成《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2.梵高(荷兰):代表作有《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
知识拓展
近代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精神品质: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等。
基础达标练
1.“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解决了行星运动、落体运动、声音和波、潮汐运动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大工业的真正科学的基础’。”这部巨著是(A)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物种起源》
C.《医学集成》
D.《资本论》
2.(历史解释)他的理论,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用“他的理论”可以解释(A)
A.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很长
B.为什么火药会爆炸
C.为什么物体总是会往下落
D.为什么电灯会发光
3.1829-1848年间,他以惊人的速度写出了总称为“人间喜剧”的90多部作品,有人评价“人间喜剧”是“用故事写成的现实主义编年史”,这说明“人间喜剧”(B)
A.描绘了18世纪欧洲社会变革
B.是研究法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C.在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中创作
D.是研究当时欧洲的一手史料
4.他认为艺术不是为上层阶级提供享乐的工具,而是承担着严肃的社会使命。他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的代表作是(B)
A.《高老头》 B.《战争与和平》
C.《向日葵》 D.《仲夏夜之梦》
5.二百多年前,有人在悲苦的深渊里,用生命之笔,谱写了一曲赞歌——他宣扬了为理想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呼唤与命运相搏、呼唤生命的热情、呼唤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呼唤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一“赞歌”是(D)
A.《哈姆雷特》
B.“人间喜剧”小说集
C.《夜间的咖啡馆》
D.《英雄交响曲》
6.(史料实证)他的绘画作品,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也因此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如图所示是他的代表作《向日葵》,他是(C)
A.但丁 B.贝多芬
C.梵高 D.达 芬奇
素养提升练 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
7.“在牛顿的时代……人类学术观点方面的革命,也带来了教条的宗教信仰的陈述方面的一场革命。……光不再是弥漫四周、纯粹、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这段话说明(A)
A.自然科学促进思想解放
B.进化论冲击神创论
C.牛顿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D.科学成就推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少年时的牛顿,爱好读书,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又喜欢别出心裁地做些小工具、小发明、小实验。迫于生活困难,在家务农时一有机会便埋首书卷,以致经常忘了干活。
名言链接(一):“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是怎样的看法,但是在我看来,我不过像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为时而发现一块光滑的石子或美丽的贝壳而感到高兴;但那浩瀚的真理之海洋,却还在我的面前未曾发现呢!”
——牛顿
材料二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22岁时,受“小猎犬号”船长的邀请,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船长本来希望达尔文能够找到科学证据来验证《圣经》的记载,没想到旅行结束后,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名言链接(二):“我能成为一个科学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科学的爱好;思索问题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
——达尔文
(1)据名言链接(一),结合所学说明牛顿发现了哪些“光滑的石子或美丽的贝壳”。
答: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达尔文得出的“相反的结论”后来发展为生物科学领域的哪一理论。该理论得到完整的阐述是在达尔文的哪一著作中
答:生物进化论(或进化论);《物种起源》。
(3)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可贵精神。
答:敢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