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13清朝前中期的盛世与危机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13清朝前中期的盛世与危机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16 11:0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走进姑苏
——从经济与文化视角探明清盛世与危机
学习目标
1、明清盛世在经济、思想、文艺、科技上的表现?
2、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地位及阻碍因素?
3、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在内容上的缺陷及原因?
②经营方式:多种经营方式
①作物品种:高产农作物引进
1.农业新现象
农业领域:
材料一: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进一步丰富了农产品结构。……明朝最高人口数字1.2亿,清朝人口数字相继突破2亿、3亿大关,至鸦片战争爆发时已达4.1亿。
——张履祥《补农书》卷上
材料二:明朝中期苏州常熟一位地主谭晓,用低价购买了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佣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李诩《戒庵老人漫笔》
一、揽传统中国,赏明清盛世
视角一 (经济视角下的苏州--览姑苏赏盛世)
思考:明清农业领域(作物品种、经营方式)出现了哪些新现象?
(苏绣)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①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相对衰落,私营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②经营方式:产生了带有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
思考:从手工业(经营形态、经营方式)角度看明清盛世?
一、揽传统中国,赏明清盛世
视角一 (经济视角下的苏州--览姑苏赏盛世)
2.手工业发展
一、揽传统中国,赏明清盛世
材料四: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促进了明清社会的白银货币化……——摘自张丽《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材料一:
四大名镇之景德镇
四大名镇之汉口镇
材料二:
思考:从商业(商人、市镇、贸易、货币)角度看明清盛世?
材料三: 明清时期,苏州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商品经济,与海外市场的开辟不无关系。苏州海外市场开辟,靠的是汪直、许氏兄弟这些徽州人,他们将棉织品、丝绸等走私贸易做到日本、东南亚、甚至欧洲。 ——唐力行《结缘江南》
视角一 (经济视角下的苏州--览姑苏赏盛世)
3.商业新特点
商人:商帮
市镇:工商业市镇兴起
贸易:长途贩运、海外贸易兴盛
货币:白银货币化
明清著名商帮示意图
王守仁,浙江余姚人
顾炎武,江苏昆山人
一、揽传统中国,赏明清盛世
视角二:思想视角下的江南(访江南赏盛世)
黄宗羲,浙江绍兴人
王夫之,湖南衡阳人
材料一: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王守仁《传习录》
一、揽传统中国,赏明清盛世
视角二:思想视角下的江南(访江南赏盛世)
材料三:“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盖皆本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王夫之《读通鉴论》
致良知、批判君主专制、工商皆本、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据材料归纳思想家的主张?
材料四: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
一切不为。……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思考:明清早期启蒙思想与儒学的关系?
发展---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批判:程朱理学空谈义理
继承:先秦民本思想;关注现实和强调社会责任感的儒学传统。
一、揽传统中国,赏明清盛世
视角二:思想视角下的江南(访江南赏盛世)
材料:在他们的思想深处仍把国泰民安的希望寄托在贤明君主身上,
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
曹雪芹,生于南京
一、揽传统中国,赏明清盛世
视角三:文艺视角下的江南(游江南赏盛世)
施耐庵,江苏兴化人
吴承恩,江苏淮安人
一、揽传统中国,赏明清盛世
视角三:文艺视角下的江南(游江南赏盛世)
明清时代的文学作品从原来只是面向少数文人士大夫向面向广大民众的方向转变,反映平民生活的文学作品取代了雅致的诗文,成为中国文学的正宗。
——《明清主流文学世俗性举隅》
作者 作品 体裁
汤显祖 《牡丹亭》
戏曲
孔尚任 《桃花扇》
施耐庵 《水浒传》
小说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吴承恩 《西游记》
曹雪芹 《红楼梦》
吴敬梓 《儒林外史》
正统文学渐趋衰落 --- 通俗文学异彩纷呈
思考:明清时期的文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体裁、描写对象)?
小说、平民化
宋应星,江西奉新县人
李时珍,湖广蕲州人
徐光启,上海人
徐霞客,江苏江阴人
一、揽传统中国,赏明清盛世
视角四:科技视角下的江南(寻江南赏盛世)
时期 人物 贡献 地位(意义)
明代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古代医药学巨著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古代农学巨著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古代工艺学总结
徐宏祖 《徐霞客游记》 古代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明成祖 《永乐大典》 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
清乾隆 《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一、揽传统中国,赏明清盛世
视角四:科技视角下的江南(寻江南赏盛世)
从科技发展地位的角度,体会明清盛世?
出现一些总结性的巨著
经济:新发展
思想:启蒙思想、发展儒学
文化:通俗文学、平民化
科技:总结性巨著
一、揽传统中国,赏明清盛世
二、观近代世界,析明清危机
世界形势巨变
孤立
农业文明
整体
工业文明
封建主义
专制愚昧
资本主义
民主理性
资本主义萌芽
(13c-14c)
新航路开辟
(15c-16c)
文艺复兴
(14c-16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8)
工业革命
(18c中-19c中)
宗教改革
(16c)
启蒙运动
(17c-18c)
欧洲国家揭开了近代化的序幕,明清中国能够实现与时代发展潮流的同频共振吗?
近代化=
 经济工业化、市场化
 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思想文化理性化、科学化。
材料一:清代关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
1、经济---手工业、商业
二、观近代世界,析明清危机
材料二: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尤其是在丝织业、棉织业所达到的水平,是领先于工业革命前的欧洲(包括英国)的。…… 。——摘编自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
据材料回答,经济上明清近代因素的孕育?
资本主义萌芽
小农经济
手工业水平领先工业革命前的欧洲
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三: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认为自已是“天朝上国”,····无需同外国交易,····因此采取了闭关自守的政策,不断发布谕旨,对百姓出海经商和外国人的来华贸易实行厉禁。——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明清时期,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和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和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中国全史·商贾史》
据材料回答资本主义萌芽的地位及阻碍因素(经济、政策、思想),理解与西方相比,明清的经济危机?
二、观近代世界,析明清危机
世界形势巨变
孤立
农业文明
整体
工业文明
封建主义
专制愚昧
资本主义
民主理性
资本主义萌芽
(13c-14c)
新航路开辟
(15c-16c)
文艺复兴
(14c-16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8)
工业革命
(18c中-19c中)
宗教改革
(16c)
启蒙运动
(17c-18c)
资本主义萌芽
小农经济
材料二:清代关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康熙《江西志》
地位:先进的经济成分,力量弱小,未占主导地位
阻碍因素: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
政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思想--农本商末的思想
理解:
西方13c-14c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断发展壮大,英国更是较早进入资本主义社会,18c中期进行了工业革命,而此时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弱小,小农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一再介绍黄宗羲等人进步的政治学说,大量印发《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以有助于宣传反对君主专制,动员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
二、观近代世界,析明清危机
据材料回答,思想上明清近代因素的孕育。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动员了人民进行民主革命。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对专制主义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
二、观近代世界,析明清危机
材料一: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中外历史纲要下
据材料回答:对比西方启蒙运动,指出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内容的缺陷,并分析原因(经济、政治、思想)?对比西方启蒙运动,理解明清早期启蒙思想不能推动社会转型,体会明清的危机?
缺陷:内容--未批判制度、未构建蓝图
原因: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弱小
政治--君主专制强化
思想--程朱理学统治思想
理解:
西方的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制度,并提出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
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因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启蒙思想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未进行制度批判,并未构建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虽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启蒙,但影响有限,未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
时 间 欧 洲 特点 时 期 中 国 特点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近代科技 重实验、 重理论、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至19世纪中叶 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 清朝 南怀仁制造了黄道经纬仪 汤若望编制新历法《时宪历》
二、观近代世界,析明清危机
对比中西方科技的特点不同,体会明清的危机?
重经验,重实践
重实用,重技术
重总结
中国 西方
统一多民族国家与版图的奠定
商品经济继续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出现具有启蒙性质的明清儒学
程朱理学仍然占据官方哲学地位
疆域
经济
缺乏近代科学理论的突破
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总结
传统的宗藩体系建立
实行封闭外交
海洋意识淡薄
外交
科技
思想
政治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成为潮流
资本主义工业化经济发展迅速
殖民扩张重心转向亚洲
启蒙运动兴起,民主与科学成为潮流
近代自然科学影响深远
殖民帝国与海洋霸权争夺
君主专制体制的空前强化
【归纳总结】
明清的盛世与危机
农耕文明的高峰 工业文明的发展
盛世思危
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
——摘编自2018年1月5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作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生活的因循与躁动
明清时期,在宗法社会貌似坚硬的外壳之下,潜流暗动,社会风尚的变迁,社会伦理的背离倾向,商人地位的提升,文人士大夫遂情达欲的生活旨趣,虽然不足以立即改变总的道德秩序和社会面貌,但却持续不断地腐蚀和动摇着传统社会的基石。中国社会正在冲破传统,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1、文人精神与社会风尚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兼正式提出了“工商皆本”的观念,商人本身也逐步建立起了道德自尊。传统价值取向的变迁,导致明代中后期社会出现了崇商的趋势。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社会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在江南地区,出现了追求奢侈享乐的风尚。在商业繁荣的背景下,以戏曲为代表的通俗文化也得到了高度发展。
2、文人士大夫的清雅生活
明代中后期,在工商业经济和城市文化发展的背景之下,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信条愈显苍白无力,社会道德价值体系面临深刻的危机。有悖于正统道学的理欲观念,成为明清文人士大夫张扬个性、满足精神和物质欲望的生活方式的思想基础,也助长了准求声色犬马的享乐之风。一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上述材料中明清社会生活的“因循”与“躁动”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2)分析明清社会生活的“因循”与“躁动”并存的原因
(1)因循:士大夫阶层地位仍较高
躁动:商人地位提高、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通俗文化的发展
(2)一方面,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小农经济持续发展,专制集权进一步强化,儒家思想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另一方面,明清时期价值观念的变迁,出现了一些反传统的新因素。商品经济有了明清发展,出现进步思潮,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