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课程名称 一师一优课
高中历史 高一上学期
研修组 平度九中历史组
主讲教师 平度市第九中学 陈霞
第九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单元主题: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唐室之乱极于五代,
而天祚有宋。
太祖皇帝顺天人之心,
兵不血韧、市不易肆
而天下定。
——范祖禹《唐鉴》
北宋 ·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节选
终夕未尝安枕而卧
壹
—由武转文,加强集权
制度之变
【思考1】燕云十六州的失去对宋朝有何影响?
【思考2】燕云十六州的获得对契丹有何影响?
辽
宋
燕云十六州之得失
经济上获得农业发展的基础;战略上占据“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形。
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天然防线,华北平原无险可守,受到威胁。
地理特征
1. 气候土壤条件适合发展农业;
2. 地势北高南低,是华北平原的天然屏障
3. 建有重要的防御工事,如长城
外部:边境危机
任务一:归纳北宋初年面临的统治问题
国策
具体措施
效果
稍夺其权
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
枢密院、中书门下二府分权;度使虚衔化;文臣任知州,增设通判制约;四监司强化地方监察;兴科举,倡文治,崇文抑武,营造士大夫政治局面
中央三司掌财政权;地方诸路转运使统财政,赋税上缴朝廷
强化中央禁军,定期更换驻地;枢密院调兵,三衙统兵,皇帝总揽于其上
任务二:检索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合作学习】结合教材第一子目,宋初统治者如何进行中央集权的重建与强化的?
解决“武将势大”问题
根据材料概括统治者在任人原则、持有权力、将兵关系等角度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解决“地方权重”问题
结合唐朝的“道”与宋朝的“路”之别,思考宋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有何新变化?
解决“皇威动摇”问题
对比唐朝,聚焦枢密院、御前会议、知谏院的职能,思考宋朝中央官制有何新变化
任人原则 以才庸无谋,忠实易制为原则
持有权力 严格限制将帅权力;分割兵权(握兵权、调兵权和统兵权),武将不再掌握全部兵权
将兵关系 不派三衙高级将领领兵出征;频繁的调任使禁军将帅身边再无心腹亲兵
【第一组】据材料概括统治者在任人原则、持有权力、将兵关系等角度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地方
中央
地方
强干弱枝
——整理自张其凡:《两宋历史文化概论》
唐朝的“道” 宋朝的“路”
异 “道”原为州县之上的监察区;节度使掌实权后“道”渐变为节度使辖区。 “路”与州、县之间没有明确的隶属关系。州有直接上奏权。
“道”设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唐中后期节度使成为诸道的实际“一把手”。 “路”不设统一的领导机构,没有如“节度使”一般的“一把手”。
“道”变成节度使辖区后,节度使掌握了辖地的实权。 任职官员只能过问军政,而不掌握实际的调兵权与用兵权。
同 都是朝廷派出的地方管理机构
中央
路
府、州、军、监
县
提点刑狱司(宪司)
提举常平司(仓司)
转运使司(漕司)
知州(或知府等)
通判
知县(或县令)
安抚使司(帅司)
【第二组】对比唐朝的“道”与宋朝的“路”之别,思考宋代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有何新变化?
地方权力受限,预防动乱,巩固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加强,
【第三组】对比唐朝中央官制,聚焦“枢密院、御前会议、知谏院”的职能,思考宋朝中央官制有何新变化?
皇帝
御前会议
三司使
中书门下
(政事堂)
参知政事
同平章事
枢密院
枢密使
枢密副使
御史中丞
知谏院
台谏
财政
行政
军政
监察
三司(盐铁、度支、户部)
权力分割,扩大官僚队伍,践行崇文方针,强化君主专制
国策
具体措施
效果
稍夺其权
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
枢密院、中书门下二府分权;度使虚衔化;文臣任知州,增设通判制约;四监司强化地方监察;兴科举,倡文治,崇文抑武,营造士大夫政治局面
中央三司掌财政权;地方诸路转运使统财政,赋税上缴朝廷
强化中央禁军,定期更换驻地;枢密院调兵,三衙统兵,皇帝总揽于其上
一、由武转文——制度之变
核心出发点?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强化君权;
防止内部动乱,巩固国家统一与安定;
强化了中央集权
学海拾贝:宋初加强中央集权
(2023山东卷)4.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 ”这表明张载主张
A.扩大地方权力 B.恢复郡国并行制度
C.健全中央机构 D.简化官员选任程序
A
贰
—边防压力,危机深化
新弊渐生
【材料】
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极一世之人志虑之所周浃(jiā),忽得一智,自以为甚奇,而法固已备之矣,是法之密也。虽然,人之才不获尽,人之志不获伸,昏然俯首一听于法度,而事功日隳 (huī),风俗日坏,贫民愈无告,奸人愈得志。
南宋学者叶适在《水心别集》中说:“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
—--南宋·叶适《水心别集》
文政之弊
制度僵化、效率低下、因循守旧
防微杜渐、守内虚外,边疆危机
二、新弊渐生,危机深化
辽
宋
宋辽“澶渊之盟”
宋与辽 两次北伐
北宋建立前,契丹族崛起后占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
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失败
宋与西夏 北宋与西夏的战争,屡战屡败。
西夏
宋夏“庆历和议”
【问题探究一】以钱财换取和平的方式是否可取?
1044年,辽南下攻宋,宋被逼签订协议,每年赠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1044年“庆历和议”
西夏称臣,北宋给夏“岁赐”。
【问题探究二】为何宋朝拥兵甚众却仍屡战屡败?
士兵素质低下
军队训练废弛
“澶渊之盟”之后的和平环境
武将弱化
“抑武”原则下,武将难以大展身手,将兵配合不善。
【深挖教材】阅读教材第二子目与“募兵制”内容,概括宋朝士兵素质低下的原因?
“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
兵源问题:灾荒年招募流民为兵,以稳定社会治安,消除动乱因素
【学以致用】结合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概括武将弱化之因。
军事实力弱?
二、新弊渐生,危机深化
太宗伐辽战争失败
真宗签订澶渊之盟
仁宗签订庆历和议
以钱财换和平
外患
内忧
分权
机构重叠
官僚队伍膨胀
养兵
多而不精
军队不断扩编
冗官
冗兵
冗费
积贫积弱
边疆危机深化
恩荫
子弟过滥
叁
——变法革新,力挽狂澜
革新朝政
原则
变法 目的 富国
强兵
整顿官僚机构
厚农桑、均公田、减徭役、明黜陟、抑侥幸、择长官、重命令、推恩信、精贡举、修武备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思考】据教材第三子目,梳理庆历新政及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疏》
改革因触及多方利益而遭到抵制
失败
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管理与控制
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
(青苗法)
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
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王
安
石
公之此举,取尧舜三代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也。
——梁启超《王安石传》
结合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王安石是历史上卓越的政治改革家”
三、革新朝政,力挽狂澜
肆
——偏安一方,以和为贵
偏安岁月
【思考】梳理南宋与金和战的史实,把握两宋与并立民族政权之间的战和关系
1005年
宋辽
“澶渊之盟”
“靖康之变”
960年
北宋建立
南宋建立
南宋灭亡
1044年宋夏和议
宋金长期南北对峙
保持相对和平状态
岳飞冤死、宋金和议
南宋与金
“绍兴和议”
并立政权:北宋、辽、西夏
并立政权:南宋、金、西夏
宋辽长期保持相对和平状态
宋夏和议后双方保持和平状态
1141年
1127年
1276年
与逃跑、求和的政策密切相关的是宋高宗在朝内猜忌诸将,重用奸佞,而这种政策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原因……宋高宗对主战派将领们恢复中原,迎回徽、钦二帝的主张极其反感,他怕钦宗回来夺了他的帝位……在抗金的战争中,高宗更是对将帅严加控制,生怕他们“张皇事势”,“却致引惹”,而甘愿放弃胜利成果,与金议和。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探究:议和之后宋高宗和秦桧为何还要杀害岳飞父子?
史料研读:岳飞之死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回望:两宋旧事
政权的交流、交往、交融
政权并立
改革变法,力挽狂澜
边防压力,危机深化
偏安一方,以和为贵
制度之变
新弊渐生
革新朝政
偏安岁月:
守内需外
强干弱枝
新政变法
富国强兵
行政危机
军事危机
财政危机
引发
推动
多民族政权并立格局形成
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发展
由武转文,中央集权
课堂总结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代的立国形势,可以说是“生于忧患,长于忧患”。……两宋三百年在中国历史的演进序列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一时期,面对严酷的挑战与压力,一代代“特立不回”“危言劲气”的志士仁人、无数默默承载着家国与社会重负的普通民庶,作为时代的脊梁迸发出坚忍顽强的生命力,给后人留下超越前代的物质遗产与深邃丰厚的精神遗产。
——摘编自邓小南《一个“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朝代》
选取你熟悉的一位宋代人物,结合其相关活动,对材料观点加以阐释。(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3分)
课后作业:思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