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16 14:12:53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甲午一战,变局急转而为“世变之亟”。……比之两次鸦片战争之后的“变局”,这个时候的中国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危局。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作出了哪些努力?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学习目标】
1. 通过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史实,认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以及社会各阶层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2.认识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掌握中国近代史的一条主线就是伴随着入侵与反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逐渐形成,培养家国情怀。
【时空定位】
本课主线索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各阶层的救亡努力——失败——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课目录
一、危局中变法救亡:戊戌维新运动
学习任务一:戊戌维新运动的时代背景?
学习任务二:戊戌维新运动的影响、失败原因?
二、绝境中暴力抗争:义和团运动
三、国难中呼唤新路:八国联军侵华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学习任务三: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
学习任务四:《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一、危局中变法救亡:戊戌维新运动
问题1:结合材料,分析戊戌维新运动在什么背景下产生?
政治: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阶级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维新思想的传播
学习任务一:戊戌维新运动的时代背景?
问题2:根据材料,概括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
一、危局中变法救亡:戊戌维新运动
1.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
2.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百日维新”;
3.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9月28日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戊戌六君子)被杀于菜市口。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君主立宪制——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托古改制——借助孔子外衣,减小变法阻力
一、危局中变法救亡:戊戌维新运动
学习任务二:维新变法的影响、失败原因?
目标 改革旧制 新法内容 作用 局限性
政 治 提倡民权学说(君主立宪制) 裁撤冗员 澄清吏治 广开言路,提拔新人 改订律法,合并机构 没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宪法等政治主张
经 济 发展资本主义 废除旗人 寄生特权 提倡实业,开矿筑路 财政改革,创办银行
文化 提倡实学 传播新学 废除八股 改试策论 普设学堂,兼习中西 开办大学,设经济科
军 事 训练新式陆海军 裁汰八旗 绿营旧军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行征兵制,兴办兵厂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思想解放和新思想的传播
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
问题3:根据表格中维新变法的内容,分析维新变法的影响?(合作探究)
一、危局中变法救亡:戊戌维新运动
学习任务二:维新变法的影响、失败原因?
问题4:观看视频,并阅读教材P104页,总结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一、危局中变法救亡:戊戌维新运动
学习任务二:维新变法的影响、失败原因?
问题4:观看视频,并阅读教材P104页,总结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守旧势力强大,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皇帝。
主观原因: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变法理论缺陷,没有真正突破“中体西用”的藩篱特别是没有触及封建专制制度;维新派缺少从政经验,改革措施操之过急。
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二、绝境中暴力抗争:义和团运动
过程
①兴起:1898年山东,山东民众以 “扶清灭洋” 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清政府的态度: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
②转移:1899年底转战直隶→清政府的态度:招抚;→列强:镇压;
③发展:1900年6月漫延京津
④高潮:抗击八国联军(廊坊大捷、天津保卫战、进攻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
⑤失败:北京失陷后,慈禧西逃颁布了铲除义和团的谕旨。在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学习任务三: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
材料三:在庚子事变的枪炮沉寂以后,自胶州湾事件以来的瓜分狂潮也失去了其滔滔势头……但民族战争的失败又急速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积极性:
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局限性:
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二、绝境中暴力抗争:义和团运动
材料一: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山东义和团民谣
材料二:男练义和拳,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义和团揭帖
问题5:阅读教材P104,并结合材料,义和团运动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讲师)
三、国难中呼唤新路:八国联军侵华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八国联军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
联军统帅瓦德西曾下令,特许联军公开抢劫三日。
皇城之内,杀戮更惨,逢人即发枪毙之,常有十数人一户者,拉出以连环枪杀之。以致横尸满地,弃物塞途,人皆踏尸而行;城里居民百家之中,所全不过十室,街巷尸首堆积如山。
——《庚子大事记》(1900)
中国人民的奋勇抗争
—P107
【1901.9.7】清政府与11国(8国+荷、比、西)签订《辛丑条约》——“九七国耻”
三、国难中呼唤新路:八国联军侵华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知识拓展】东南互保:阅读教材P107【学习拓展】
内容 危害
政治 惩办“首祸诸臣”,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经济 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2亿两
外交 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派兵驻守
军事 拆毁大沽至北京炮台,各国可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扎军队
文化 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
外交机构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上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使馆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严重破坏中国主权完整
精神和文化上征服中国
历史影响:①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②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学习任务四:《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三、国难中呼唤新路:八国联军侵华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问题6:阅读材料,谈谈《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合作探究)
【思考点P107】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列强侵略
敢问路在何方
1901和2021都是辛丑年,但中国已不是原来的中国!
换了人间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我们共同努力!
保卫和平碑
1952年
课堂检测
1.(23-24高一上·山东日照·期末)甲午战后,部分仁人志士纷纷提出救国主张。严复认为“国之强弱贫富治乱者,其民力、民智、民德三者之验证也”;梁启超提出“民弱者国弱,民强者国强”,改造“国民性”,造就“新民”。 两者都( )
A.意在教化大众实现民智启迪 B.将国民改造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C.推动了民智开化与国家救亡 D.助推了国人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
2.(23-24高一上·山东济南·期末)有学者指出,义和团对“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概烧毁”的行为“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这表明义和团运动的发生( )
A.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B.首次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
C.沉重打击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 D.反映出旧生产方式解体的阵痛
B
D
3.(22-23高一上·临沂十八中·月考)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11国签订《辛丑条约》,其中“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这些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推动清王朝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运动
B.导致封建顽固势力失势和立宪派壮大
C.显示出列强对中国旧式精英的心理征服
D.中华民族觉醒和资产阶级革命势不可挡
C
课堂检测
选择题解题规律:根据材料主旨大意,审清楚题问和选项,抓准材料给定的时间,运用课本知识,仔细揣摩选项与排除,选出正确答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