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阿Q正传》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用近乎漫画的夸张手法,描写了一个无名无姓、无家无业的贫苦雇农阿Q短暂的一生。阅读本文时,要对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历史和鲁迅致力于“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有所认识;着重分析阿Q这一典型人物的性格特点,挖掘“精神胜利法”的内涵;从人物形象、叙述语言以及幽默、夸张、讽刺等艺术手法的角度,关注小说喜剧表象下的悲剧意味;还可以探讨阿Q为何具有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鲁迅的生平以及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阿Q的性格特点,挖掘“精神胜利法”内涵。 审美鉴赏与创造:深度解读重要语句或段落,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文化传承与理解:关注小说喜剧表象下的悲剧意味,探讨阿Q为何具有超越时代的民族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 分析阿Q的性格特点,挖掘“精神胜利法”内涵。
教学难点 深度解读重要语句或段落,探讨阿Q为何具有超越时代的民族意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在旧社会的压迫下,几乎所有人都因屈辱的地位和统治阶级思想的毒害而不能正视现实,成为那个时代的“阿Q”。那鲁迅笔下的”阿Q“究竟是怎样的人呢?他又有什么地方可以引发人们的深思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鲁迅的作品——《阿Q正传》。
任务一: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1.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鲁迅的小说多材于当时病态的现实社会,旨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
《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中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史上的不朽杰作。
2. 代表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且介亭杂文》《南腔北调集》等。
3. 写作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封建统治阶级一方面对帝国主义者奴颜婢膝,表现出一副奴才相;另一方面对自己统治下的臣民又摆出主子的架子,进行疯狂镇压和盘剥。帝国主义侵略已到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地步,但他们偏要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精神文明”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却追求精神上的胜利。
统治者的“精神胜利法”和对人民进行的封建麻醉教育,使劳动人民忘却了压迫和屈辱,无反抗,无斗志,永远处在被压迫、被剥削、受毒害的状态中,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
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并未唤醒广大农民群众,也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和封建阶级的根本利益。一些投机分子摇身一变成了“革命者”,他们利用革命政权迫害革命势力,杀害革命党人、革命群众。
阿Q这个想要革命的流浪雇农,却被假革命、反革命分子和假革命政权杀害了。他是无辜者,假革命者有罪,而无辜者死,假革命者生。《阿Q正传》就是在这样颠倒黑白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4. “阿Q精神”
“阿Q精神”:又叫精神胜利法。
“这就是他的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等种种表现。简言之,是在失败与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而使用虚假的胜利来在精神上实行自我安慰、自我麻醉,或者即刻忘却。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受尽屈辱的血泪史。直到最后糊里糊涂地被杀,才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呼喊中,完成了最后一次精神胜利。”
——黄修已教授
“阿Q精神”是一种典型的弱者思想和精神,更严重地存在于被帝国主义欺侮的半殖民地的封建统治阶级之中,不只中国有,其他国家也有。
5.梳理章节
《阿Q正传》共九章
第一章是小说的序言,交代了小说人物名字的由来,介绍这是一个无姓无名籍贯模糊的底层小人物,顺笔讽刺了当时的文人和遗老遗少。
第二、三章描述了阿Q的若干生活片段,精练地刻画出阿Q的“精神胜利法”。
第四到第六章写阿Q因拙劣的“求爱”而遭遇生计危机,以及其后短暂的“中兴”,进一步描绘出阿Q的性格和他身受的压迫。
第七到第九章写辛亥革命对当地各阶层的影响和人们的反应,展现了阿Q朦胧的革命意识,也描写了这一人物最终悲剧性的“末路”。
《阿Q正传》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阿Q正传》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一点也没有减退,反而日见其浓烈,日显其尖锐,"未庄"的国情并无根本改观,"阿Q精神"仍然到处可见。《阿Q正传》就是一把解剖刀,通过"解剖自己"而剖析中国人的精神危机和国民性格。
6. 未庄的取名来由
①“鬼”一“禺”一“畏”,“畏”与“未”同义,因此“未庄”是“鬼庄”。
②“未”这个字还包含“还没有~”的意思,如果按这样理解,那么“未庄”就是未达到一定水平的有缺陷的村庄。
③“未”也有“羊”的意思(十二支的第八),因此也可以理解《阿Q正传》的背景“未庄”是“羊村”,“羊头狗肉村”。鲁迅以“未庄”为背景的用意之一是说明阿Q生活的“未庄”——清末民初时的中国农村是“羊头狗肉村”,中华民国也徒有虚名,是跟清末君主立宪制完全一样的“羊头狗肉村"。
7. 阿Q的取名来由
①象征普遍国民性的精神。
②象形——”Q”字母的小尾巴,就像清朝人的辫子(英国人称其“big tail”)。
③阿贵的音近(绍兴口音)——”鬼“(Q为音近,取代具体,代表的是一个群体的人格品行)。
任务二:分析阿Q的人物形象
1. 阿Q的姓名、籍贯都如此“渺茫”,说明阿Q怎样的身份和处境。
连姓名、籍贯都渺茫的人,可见其地位低下,中国农村特别注重姓氏宗族,势单力薄的姓氏往往受欺负,而望族大姓往往感到自豪。阿Q没有姓名、籍贯,他无依无靠,处境悲惨。
2. 课文中写阿Q动手打人或被人打共有五次。请填写下面的表格。
3. 阿Q被赵太爷打了嘴巴后,为什么反而“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等了”?
他对来自统治者的欺压已经麻木健忘,以自欺来安慰自己。他在现实中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可在精神上却一次又一次地“胜利”。被赵太爷叫去打了嘴巴之后,他想的是:“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他想到赵太爷这么一个威风八面的人物现在竟成了他的儿子,便得意起来。
一方面,他在现实中处处碰壁,饱尝辛酸;另一方面,他又在幻想中自我安慰,自傲自足,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
他自认挨打是一种荣耀,挨打不但不能怨恨,反倒应该感激。再者,赵太爷越高人一等,他自然就越荣耀了。
4. 阿Q生平遭受了哪两件屈辱事?阿Q认为它们是屈辱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件屈辱事:藐视王胡被抓住碰头。
第二件屈辱事:辱骂“假洋鬼子”挨打。
原因:
①这两次挨打都发生在阿Q被赵太爷打了嘴巴、出了名以后,他感到大家仿佛格外尊敬他,一般人不敢惹他;
②打他的两个人在阿Q看来最没资格——一个是自己藐视的人,一个是自己最厌恶的人。
5. 小说中写阿Q调戏小尼姑有什么用意?
调戏小尼姑表明了阿Q欺软怕硬的性格,他把所受的屈辱都怪在小尼姑身上,通过调戏她达到心理上的满足,炫耀自己强大的一面。
6. 从阿Q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人
先前比你阔
藐视“文童”看不起城里人
状元不也是 “第一个”么
被打嘴巴,却心满意足的得胜了
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挨打)
调戏小尼姑,阿Q十分得意地笑
双重人格
阿Q是羊而同时又是狼,可怜可恨“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
“对于羊显现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得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 (鲁迅《华盖集》)
7. 阿Q的主要性格是“精神胜利法”。试概括“精神胜利法”的实质,并探究其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
实质:
“精神胜利法”是对于事实上的屈辱和失败,用一种自譬 自解的方法,在想象中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
形成原因:
①产生于愚弱国民所处的恶劣环境和屈辱地位,来源于被压迫、被凌辱的下层人民当中,是专制主义制度造成的国民的心理变态和人性奴化,并非来自统治阶级自身。
②阿Q精神是不敢正视自己的落后和不幸状态的一种精神上的瞒与骗,因此不仅东方落后的民族中会产生阿Q精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只要还有个人和集团处于落后地位,就有产生粉饰落后的“精神胜利法”的可能。
8. 探讨鲁迅塑造阿Q的真正意图。
鲁迅通过塑造阿Q这个典型,深刻揭示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以及它的严重危害,写出了中国人特别是底层百姓苦难、悲惨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希望以此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沉睡的民众。
鲁迅一生都在思考国民性问题,他一生以笔为刀,解剖中国人的灵魂,对民族精神的消极方面给予了彻底的暴露与批判。他创作《阿Q正传》意在“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
任务三:品味语言,挖掘内涵
1. 这篇小说处处使用幽默、尖锐、诙谐的语言,进行讽刺、挖苦、调侃。请仔细品读下列句子中标黄的词,体会其中的意蕴。
(1)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①“闲人”的“得胜”表明这帮人在欺凌弱小上心满意足,在打斗中充分达到了侮辱的目的;
②而阿Q也“得胜”了,虽然实际上被欺侮,但精神上毕竟胜利了,因为他认为是老子被儿子打了,他占了上风。
(2)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
①表面上看,“不幸”与“赢”自相矛盾,但实际上,阿Q赢钱是幸运的,赢反而成了不幸的根源,可见那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
②“倒几乎失败”,阿Q这一次面临真正失败的考验,但他的精神胜利法又一次神奇地发挥了作用。连这样的失败都没有使阿Q精神失效,可见他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
2. 阿Q“十分得意地笑”,店里人“九分得意地笑”,这是为什么?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九分”是作者有意生造的词语,幽默地鄙夷了“酒店里的人”,个个有一颗肮脏的灵魂,他们因为没有像阿Q一样亲自动手动脚调戏小尼姑,因此觉得不十分过瘾,只有“九分得意”。这表明当时人们之间缺乏起码的同情心。
归纳主题
通过对阿Q的语言、心理、行为等的描写,刻画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表现,反映了当时国民普遍存在的病态心理,深刻地揭示了国民劣根性,意在“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暴露国民的弱点”,揭露当时的病态社会,“引起疗救的注意”。
任务四:联系现实,赏析画像
1.我们周围还有“阿Q” 吗
有。《阿Q正传》结尾处的画外音:
“阿Q死了,阿Q虽然没有女人,但并不如小尼姑骂得断子绝孙了。据考据家的考证说,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2. 有人认为,阿Q精神在现代社会有其存在的价值;有的人却认为,阿Q精神在现代社会根本没有什么用处。你认为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阿Q精神吗?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观点一:
需要。这种精神可以让我们缓解压力。一个人不可能时时刻刻、方方面面都比别人好,人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挫折,如果没有一点阿Q精神的话,恐怕就会被郁闷的情绪击倒,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无法面对现实生活。
观点二:
不需要。这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阿Q精神只会让人因虚幻的“精神胜利”的补偿而心满意足,进而屈服于现实,成为现实环境的奴隶。
3. 以上是两位画家创作的阿Q画像,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认为哪幅画与你心中的阿Q更为接近。
示例:我认为图一与我心中的阿Q形象更为接近。画中阿Q撇着嘴的样子形象地表现出了他的妄自尊大,画家表现的阿Q是一个背对着读者转过头来的形象,表现出他被人欺负后在心里恨恨地嘟哝“儿子打老子”的样子。
解析:第一幅,重点抓住漫画中人物神态来分析其心理性格,比如充满怒气的眼神和撇着嘴的细节,分析其被众人嘲笑奚落后的心理。
示例:我认为图二与我心中的阿Q形象更为接近。阿Q衣服上的补丁表示他生活贫苦,头发长短不齐,似乎可以看到头上的癞疮疤。画中阿Q倒背着手显得无所事事,皱起的眉头好像表现出对别人的不屑,外形表现得比较接近课文中的形象。
解析:第二幅,要抓住漫画中人物的服饰细节,打了补丁,捆着腰带,别着烟袋,分析其无所事事又穷困潦倒的生活状态;抓住长短不齐的头发,皱着的眉头,不屑的眼神分析其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