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测试卷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综合测试卷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2-15 20:1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综合测试卷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图中共有( )个平行四边形。
A.4 B.8 C.9
2.一条长50厘米的彩带,第一次剪去15厘米,第二次剪去18厘米,这条彩带比原来短了多少厘米?( )
A.33 B.15 C.3
3.30个苹果平均分给小芳和她的5个好朋友,平均每人分( )个。
A.5 B.6 C.7
4.芳芳送给丽丽( )枚后,两人的邮票枚数同样多。
A.4 B.8 C.40
5.明明用围棋子摆出了下面三个图案。如果像这样摆下去,第5个图案一共要用( )枚围棋子。
A.13 B.17 C.21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6.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块橡皮大约长5( )
(2)数学书封面宽大约是18( )
(3)小星的手掌的长大约是12( )
(4)一棵大树大约高15( )
7.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填一填。
( ) ( ) ( ) ( )
8.图中有( )个三角形,有( )个平行四边形。
9.小玉借了52本故事书,至少再借( )本就可以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
10.一筒有8个羽毛球,3筒有( )个。如果把这些羽毛球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 )个。
11.明明看一本故事书,看了3天,每天看5页,第4天应从第( )页看起。
12.“十一”国庆节,三位老师带领学生参观海洋公园,学生中有男生38人,女生29人,一共要买( )张门票。
13.有一堆糖,比50块多,比60块少,如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可以正好分完。想一想,这堆糖有( )块,平均每人分( )块。
14.按规律填数。
(1)7,14,21,( ),( ),42。
(2)( ),64,49,36,( )。
15.在括号里填“>”“<”或“=”。
2+2( )2×2 1-1( )7÷7 4×9( )5×7
45÷9( )54÷6 89厘米( )1米 14÷7( )18÷2÷3
评卷人 得分
三、判断题
16.平行四边形剪掉一个角剩下的一定是四边形。( )
17.这支铅笔长7厘米。( )
18.亮亮折了17只千纸鹤,宁宁折了31只千纸鹤,宁宁给亮亮7只千纸鹤,两人的千纸鹤就一样多。( )
19.植树节,一共有48棵小树苗需要被种植,有6个同学,每个同学只要植8棵小树苗就可以完成任务。( )
20.小明和他的5个好朋友每人都有5张画片,他们一共有25张画片。( )
评卷人 得分
四、计算题
21.口算。
5×7= 2×8= 45÷5= 27÷3= 54÷9= 28÷4=
4×7= 1×5= 7÷7= 17+23= 10÷2= 18÷3=
6×4+6= 7+7-7= 36÷6×4= 50-25-25=
22.列竖式计算。
35+46+16= 87-39-26= 81-38+26=
评卷人 得分
五、作图题
23.画一条比5cm长2cm的线段。
24.在下面每个图形中画一条线段,按要求分一分。

分成两个三角形  分成两个四边形

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分成两个四边形
评卷人 得分
六、解答题
25.小红、小明、小华每人从盒子里拿走8块积木后,盒子里还剩下6块,原来盒子里有多少块积木?
26.一段铁丝长1米,第一次剪去28厘米,第二次又剪去一些,最后还剩56厘米。这段铁丝一共短了多少厘米?
27.淘气堡的门票每人5元,小雨和4个好朋友一起去玩,一共要花多少钱?
28.李伯伯收了82棵白菜,上午卖出了25棵,下午卖出了39棵。
(1)这一天一共卖出了多少棵白菜?
(2)还剩多少棵白菜?
29.有26人要过河,河面上只有一条船,每次只能坐6人,至少要几次才能让所有人都到河的对岸去?
参考答案:
1.C
【试题解析】由图可知,平行四边形的个数=4个小的平行四边形+两个小的平行四边形组成4个稍大的平行四边形+整个大的平行四边形。
【解题过程】4+4+1=9(个)
图中共有9个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C
【知识点考查】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性质。
2.A
【试题解析】两次剪去的长度相加的和,就是这条彩带比原来短了长度。
【解题过程】15+18=33(厘米)
故答案为:A
【知识点考查】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应用及厘米的认识,要找准数量关系。
3.A
【试题解析】小芳和她的5个好朋友,一共是6个人,该题实际上是求30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解答即可。
【解题过程】由试题解析可得:一共有6个人;
30÷6=5(个)
所以平均每人分5个。
故答案为:A
【知识点考查】本题解答依据是平均分除法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A
【试题解析】先计算芳芳比丽丽多多少枚邮票,24-16=8(枚);再求得8的一半是多少,8÷2=4(枚),就是说芳芳送给丽丽(4)枚后,两人的邮票枚数同样多。
【解题过程】(24-16)÷2
=8÷2
=4(枚)
故答案为:A
5.C
【试题解析】根据图案得出规律,每个图案中间是一枚黑色围棋子,第1个图案外围每边各有l枚,共有1×4+1=5(枚),第2个图案,外围每边各有2枚,共有2×4+1=9(枚),第3个图案外围每边各有3枚,共有3×4+1=13枚,以此类推。
【解题过程】由试题解析可得:第5个图案中间1枚,外围每边各有5枚,共有
5×4+1
=20+1
=21(枚)
故答案为:C
【知识点考查】本题是图形的变化规律的问题,首先要探寻规律,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善用联想来解决这类问题。
6. 厘米/cm 厘米/cm 厘米/cm 米/m
【试题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块橡皮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计量数学书的宽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计量小星的手掌长度用“厘米”作单位;计量一棵大树的高度用“米”作单位;据此解答。
【解题过程】(1)一块橡皮大约长5厘米。
(2)数学书封面宽大约是18厘米。
(3)小星的手掌的长大约是12厘米。
(4)一棵大树大约高15米。
【知识点考查】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7. 华华 小芳 小红 小庆
【试题解析】华华在小熊的右手边,看到的是小熊的右手那一侧,小芳和小熊面对面,则看到的是小熊的正面,小庆在小熊的左手边,看到的是小熊的左手那一侧,小红在小熊的背后,在看到的是小熊的后背。
【解题过程】由试题解析可得:
(华华) (小芳) (小红) (小庆)
8. 4 4
【试题解析】三角形:由三条边围成;
平行四边形:由四条边围成,且对边相等。
直接数一数可知三角形有4个。
由两个相邻的三角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有3个,由4个三角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有1个,一共有4个平行四边形。
【解题过程】由题意试题解析得:
图中有4个三角形,有4个平行四边形。
【知识点考查】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要熟练掌握图形的特征。
9.4
【试题解析】根据口诀“七八五六十”可得:56÷8=7(本);即,56本故事书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到7本。
56-52=4(本),故,至少再借4本就可以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
【解题过程】由题意试题解析得:
小玉借了52本故事书,至少再借4本就可以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
【知识点考查】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口诀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10. 24 6
【试题解析】据题意,一筒有8个羽毛球,3筒就是求3个8的和是多少;然后用总的羽毛球数除以4即可求出每人分得的个数,据此解答。
【解题过程】由试题解析可知:
8×3=24(个)
24÷4=6(个)
所以,一筒有8个羽毛球,3筒有24个,如果把这些羽毛球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6个。
【知识点考查】本题考查乘法和除法的意义,熟练掌握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1.16
【试题解析】用每天看书的页数乘看了的天数,求出已经看了的页数,再加1,即可求出第4天应从第几页看起。
【解题过程】3×5+1
=15+1
=16(页)
即第4天应从第16页看起。
【知识点考查】本题关键是利用乘法求出明明前3天看的页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12.70
【解析】略
13. 56 7
【试题解析】利用8的有关口诀来解决此题。
【解题过程】6×8=48,7×8=56,8×8=64,
50<56<60,所以,这一堆糖有56块;
56÷8=7(块)
故,这堆糖有56块,平均每人分7块。
【知识点考查】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口诀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14.(1) 28 35
(2) 81 25
【试题解析】(1)1×7=7,2×7=14,3×7=21,4×7=28,5×7=35,6×7=42。
(2)9×9=81,8×8=64,7×7=49,6×6=36,5×5=25;据此填空。
【解题过程】(1)7,14,21,28,35,42。
(2)81,64,49,36,25。
【知识点考查】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数字排列的规律,关键是找准数字的变化规律。
15. = < > < < <
【试题解析】(1)(2)(3)(4)(6)分别计算出括号左右两边式子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5)根据“1米=100厘米”把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再比较大小,据此解答。
【解题过程】(1)2+2=4
2×2=4
因为4=4,所以2+2=2×2。
(2)1-1=0
7÷7=1
因为0<1,所以1-1<7÷7。
(3)4×9=36
5×7=35
因为36>35,所以4×9>5×7。
(4)45÷9=5
54÷6=9
因为5<9,所以45÷9<54÷6。
(5)因为1米=100厘米,89厘米<100厘米,所以89厘米<1米。
(6)14÷7=2
18÷2÷3
=9÷3
=3
因为2<3,所以14÷7<18÷2÷3。
由上可知,2+2=2×2,1-1<7÷7,4×9>5×7,45÷9<54÷6,89厘米<1米,14÷7<18÷2÷3。
【知识点考查】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准确求出各式的结果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6.×
【试题解析】如图所示:
如果剪时不经过平行四边形的顶点,那么剪掉一个角后变成一个五边形;
如果剪时经过其中一个顶点,那么剪掉一个角后变成一个四边形;
如果沿对角线剪掉一个角,那么剩下的图形是一个三角形。
据此解答即可。
【解题过程】把平行四边形剪掉一个角后,可能是五边形,可能是四边形,可能是三角形,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知识点考查】此题为开放性题目,注意分清楚不同的情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7.√
【试题解析】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线段的长度,也可以用结尾的刻度减去开始的刻度。据此解答即可。
【解题过程】8-1=7(厘米)
所以这支铅笔长7厘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知识点考查】测量时要注意:
(1)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2)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3)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4)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18.√
【试题解析】先用减法求出宁宁比亮亮多折了几只千纸鹤,然后把多折的数量平均分成2份,把其中的一份给亮亮,两人的千纸鹤就一样多;据此解决。
【解题过程】31-17=14(只)
14只=7只+7只,也就是14只千纸鹤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7只;
即,亮亮折了17只千纸鹤,宁宁折了31只千纸鹤,宁宁给亮亮7只千纸鹤,两人的千纸鹤就一样多;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试题解析】用小树苗的总数除以学生的人数即可判断。
【解题过程】48÷6=8(棵)
所以每个同学只要植8棵小树苗就可以完成任务,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知识点考查】熟练掌握表内除法是解题的关键。
20.×
【试题解析】用总人数(小明和他的5个好朋友,一共有6个人)乘每人有的张数,即可求出他们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解题过程】5+1=6(个)
6×5=30(张)
故答案为:×
【知识点考查】本题考查表内乘法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21.35;16;9;9;6;7;
28;5;1;40;5;6;
30;7;24;0
【解题过程】略
22.97;22;69
【试题解析】整数加减法列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时,要向十位借一当十再减。只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从左往右计算。
【解题过程】35+46+16=97 87-39-26=22 81-38+26=69

23.图见解题过程
【试题解析】根据线段的含义: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然后画出5+2=7(cm)的线段即可。
【解题过程】作图如下:
【知识点考查】此题考查了线段的含义,应注意理解和掌握。
24.见解题过程
【试题解析】三角形的特征:有3条边,有3个角;
四边形的特征:有4条边;
在每个图形中画一条线段,按要求分一分即可。
【解题过程】依题意:
(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考查】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熟悉它们的特征即可。
25.30块
【试题解析】用人数乘每人拿走的块数,再加上还剩的块数,即可求出原来盒子里有多少块积木。
【解题过程】3×8+6
=24+6
=30(块)
答:原来盒子里有30块积木。
【知识点考查】本题考查表内乘加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26.44厘米
【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求这段铁丝一共短了多少厘米?用总长度减去剩余的长度即可。单位不统一的,需要先根据1米=100厘米换成统一单位,再进行计算。
【解题过程】1米=100厘米
100-56=44(厘米)
答:这段铁丝一共短了44厘米。
27.25元
【试题解析】用单人的票价乘人数,可求出一共要花的钱数,解题的关键是小雨和4个好朋友,则人数是(4+1)人。
【解题过程】由试题解析可得:
4+1=5(人)
5×5=25(元)
答:一共要花25元。
【知识点考查】本题考查了乘法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求出真实的人数。
28.(1)64棵
(2)18棵
【解析】略
29.5次
【试题解析】留1人负责来回划船,最后1次可以6人都过河,其余的每次只能渡5人过河,除去最后的6人,前面的20人需要4次,再加上最后的1次,共需要5次。
【解题过程】26-6=20(人)
20÷5=4(次)
4+1=5(次)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