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五 科学探究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五 科学探究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2-15 23:2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专题五 科学探究
第二部分 福建中考专题过关
2025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解题通法
1.设计对照实验
(1)实验设计的原则
①可行性原则:实验设计时要保证实验方法、实验过程都切实可行。
②对照原则:实验中要设置对照实验,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以
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③单一变量原则:一组对照实验中有且只有一个变量,以保证实验组和对照
组实验结果的不同是由所控制的变量引起的。
④等量原则:对照实验中,除变量外,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以排除其他
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⑤可重复性原则:保证所设计的实验具有可重复性,以排除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2)判断实验组与对照组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特殊处理的是实验组,不做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确定实验变量
(1)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变量:题干信息中包含“探究甲(某种条件)对
乙(研究对象)的影响”“乙(研究对象)的某种现象是否与甲(某种条件)
有关”时,条件甲即为实验变量。
(2)根据实验设计确定实验变量:一组对照实验中唯一不同的条件就是实
验变量。
3.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实验结论的得出
(1)表格数据分析:首先要明确表内信息的含义,然后对表内信息进行逐行、
逐列分析,找出表内数据变化的趋势,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对表内数据的变化
作出合理的解释,得出科学的结论。
(2)曲线图分析:先看横、纵坐标的含义,再观察曲线的关键点(如起点、
交点、拐点、终点等)和曲线的变化趋势,结合题中的文字信息和所学知识对
曲线的关键点和变化趋势作出合理的解释,得出科学的结论。若图中有多条曲
线,则需先对每条曲线进行单独分析,再对各条曲线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
析,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结论。
(3)柱状图分析:先看横、纵坐标的含义,再观察柱状图中各条柱的高度,
找出数据的变化规律和最值,结合题中的文字信息和所学知识对数据的变化规
律和最值作出合理的解释,得出科学的结论。
4.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的操作
(1)选取多个样本、设置多次重复实验:样本数量太少或实验次数太少,
实验结果会有偶然性。选取多个样本、设置多次重复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
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2)实验数据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5.实验评价
实验设计中常见的缺陷:①实验仪器的选用不合理,实验材料的选取、处理方法
不合理;②实验步骤的顺序不合理,步骤不完整;③没有设置对照实验;④对照
实验设计不合理,没有控制单一变量;⑤没有进行重复实验;⑥样本数量太少。
针对训练
1.[2024福建中考] 建立月球基地、开发月球资源是人类深
空探测的重要内容。为实现在月球基地“种菜”,科学家做
了大量探索和实验。
实验一:科研团队利用月壤进行植物栽培实验
Ⅰ.材料、装置:不同批次的真实月壤A、B、C,模拟月壤(模拟真实月壤的
物理、化学性质的火山灰);底面积仅为 的圆柱容器(如右图)。
Ⅱ.过程、结果:将等量的拟南芥种子分别播种在真实月壤A、B、C和模拟
月壤中。通过测量叶尖最宽展距,了解拟南芥生长状况。每组实验重复4次。
(1)由于真实月壤样本数量少,实验中节约用量的做法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用底面积仅为的圆柱容器
[解析] 分析实验可知,实验中节约用量的做法是选用底面积仅为 的圆
柱容器。
(2)绘制曲线应采用每组数据的_______,目的是减小误差。
平均值
[解析] 为了减小误差,绘制曲线应采用每组数据的平均值。
(3)研究发现,各组拟南芥种子萌发率都是 ,且幼苗初始阶段生长状况相近。一
段时间后,真实月壤中拟南芥的生长状况较差(如下图),据图分析得出该结论的依据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种植天数相同时,三组真实月壤中的拟南芥叶尖最宽展距均小于模拟月壤中的拟南芥叶尖最宽展距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种植天数相同时,三组真实月壤中的拟南芥叶尖最
宽展距均小于模拟月壤中的拟南芥叶尖最宽展距,据此可得出结论:真实月
壤中拟南芥的生长状况较差。
真实月壤中可种出植物,但生长不良,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肥力不足。由
于真实月壤稀缺,科研团队尝试用模拟月壤进行改良实验。
实验二:科研团队利用固氮蓝藻开展模拟月壤氮含量的改良实验
Ⅰ.过程:称取适量的模拟月壤于三角瓶中,加入无氮培养基,无菌处理后分
别接种固氮蓝藻A和B,并设置对照组,置于适宜的环境进行培养,重复3次。
Ⅱ.结果:测定为期50天的各组模拟月壤中氮含量的动态变化(如下图)。
(4)对照组应设置为________________。
不接种固氮蓝藻
[解析] 实验二是科研团队利用固氮蓝藻开展模拟月壤氮含量的改良实验,因此
实验变量应为固氮蓝藻。实验过程中,接种固氮蓝藻A和B的是实验组,则对
照组应设置为不接种固氮蓝藻。
(5)分析曲线,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固氮蓝藻(或固氮蓝藻A和B)都能提高模拟月壤的氮含量,且固氮蓝藻A的效果更好
[解析] 分析曲线可知,培养时间相同时,接种固氮蓝藻A和B的组模拟月壤中氮含量
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接种固氮蓝藻A的组模拟月壤中氮含量逐渐
高于接种固氮蓝藻B的组。分析曲线可得出结论:两种固氮蓝藻(固氮蓝藻A和B)
都能提高模拟月壤的氮含量,且固氮蓝藻A的效果更好。
(6)运用实验二的研究结果,可进一步探究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解析] 运用实验二的研究结果,可进一步探究改良后的模拟月壤中植物的
栽培效果;固氮蓝藻A、B改良真实月壤的效果;改良模拟月壤时,固氮蓝
藻A、B的用量;固氮蓝藻A、B改良模拟月壤其他无机盐含量的效果等。
改良后的模拟月壤中植
物的栽培效果(或固氮蓝藻A、B改良真实月壤的效果;改良模拟月壤时,
固氮蓝藻A、B的用量;固氮蓝藻A、B改良模拟月壤其他无机盐含量的效果
等)
2.[2024河南中考] 生物学兴趣小组以月季的枝条为扦插材料,探究不同品
种和不同给光条件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实践过程如下:
①在温室大棚内,砌3个南北走向的插床,配置扦插基质。选取三个品种的
月季,剪取长度为、带有 个芽的健壮枝条,修剪叶片,分别进行
扦插,扦插深度为,行距和株距均为 ,如图甲所示。
②设置不同的给光条件,每个插床一半进行全光照(不遮阴),一半进行半遮
阴(用遮阴网遮阴,适时接受阳光照射)。
③每天观察温度、湿度情况,适时通风或补水,记录扦插枝条的生长情况,最
终以扦插成活率为准。两种给光条件下不同品种月季的成活率如图乙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插床方向选择南北走向,且枝条保持一定的行距和株距,减少相互遮
挡,可以使______均匀,通风良好,利于扦插枝条成活。
光照
[解析] 插床方向选择南北走向,且枝条保持一定的行距和株距,减少相互
遮挡,可以使光照均匀,通风良好,利于扦插枝条成活。
(2)扦插前,对枝条的叶片进行修剪,可以减弱枝条的______作用,减少水
分的散失;扦插时,三个品种的扦插深度等条件保持一致,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腾
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解析] 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扦插前,对枝条的叶片
进行修剪,可以减弱枝条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扦插时,三个品种的
扦插深度等条件保持一致,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3)据图乙分析:三个品种中,品种___的成活率最高;两种给光条件中,________条
件下成活率较高,其原因是该给光条件把光的直射变成散射(散射:光偏离原来方向而
分散传播),既满足了叶片______作用的需求,又能减少水分流失,防止嫩叶被晒焦。
B
半遮阴
光合
[解析] 观察图乙可知,三个品种中,品种B无论是在全光照还是半遮阴的条件下,成活
率都比品种A和品种C高,因此三个品种中,品种B的成活率最高。两种给光条件中,半
遮阴条件下月季扦插枝条的成活率较高,其原因是该给光条件把光的直射变成散射(散
射:光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既满足了叶片光合作用的需求,又能减少蒸騰作用导
致的水分流失,防止嫩叶被晒焦。
3.[2024聊城中考]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
响,设计如图装置开展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①距离的灯泡、、 处,分别安放一个相同的装置(如
图一),并标记A组、B组、C组。
②向三组装置内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和清水。
③晚上,打开灯泡的开关,观察并记录试管中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目,重复
三次求平均值,绘制成柱状图(如图二)。
(1)实验中气泡内的气体是______,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表示金
鱼藻的光合作用强度越____。
氧气

[解析] 金鱼藻是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中气泡内的
气体是氧气,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表示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强度越强。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光照强度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因此实验变量是光照强度。
(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照强度对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有影响,光照越强,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强度越强
[解析] 由图一、图二可知,装置距离灯泡越远,光照强度越弱,装置内每分钟产生
的气泡数目越少,据此可得出结论:光照强度对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有影响,光照越强,
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强度越强。
(4)根据实验分析,遇到阴天时农业大棚内可适当______________,以保
产增产。
增强光照强度
[解析]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越多。
根据实验分析,遇到阴天时农业大棚内可适当增强光照强度,以促进植物的
光合作用,保产增产。
(5)为了继续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兴趣小组在原来实验的基
础上增加了D组,你认为D组应该如何设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组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或D组进行遮光处理)
[解析] 为了继续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兴趣小组在原来实验的基
础上增加了D组,则D组应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或D组进行遮光处理)。
4.[2023福建中考] 生态治理技术已成为河流水体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研
究发现,多种沉水植物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物等污染物,还会影
响水体溶氧量。某河流的中、下游污染程度不同。为选择合适的沉水植物,
科研人员对该污染河流的下游水域开展研究。
(1)实验一:探究沉水植物对水体中氮、磷及有机物的去除率。
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材料 去除率 氮 磷 有机物
对照组 ? 8.47 2.81 27.92
实验组 下游水样 金鱼藻 94.57 73.42 65.46
下游水样 苦草 69.50 59.90 35.65
①对照组的“?”应填_ _____________。
下游水样
[解析] 实验一的目的是探究沉水植物对水体中氮、磷及有机物的去除率,实验变量是沉
水植物,除变量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因此,对照组的“?”应填 下游水样。
②对照组能去除有机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样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有机物
[解析] 对照组能去除有机物的原因是水样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有机物。
(2)实验二:探究沉水植物对水体溶氧量的影响。
科研人员于某日 监测以上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溶氧量变化,结
果如下图。
①据图分析,实验组溶氧量的增加量比对照组____,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水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
[解析] 据图分析,实验组溶氧量的增加量比对照组多,其主要原因是沉水植物光合
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
②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有人认为比较适合治理该污染河流下游的沉水植物是金鱼藻,
而有人认为实验二的数据还不足以支持此结论,理由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氧量的变化不能代表全天溶氧量的变化
[解析] 实验二的数据还不足以支持“比较适合治理该污染河流下游的沉水植物是金鱼藻”
的结论,这主要是因为实验二监测的数据是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溶氧量变
化, 溶氧量的变化不能代表全天溶氧量的变化。
(3)若要继续探究上述沉水植物对中游水域的治理效果,实验设计只需更
改的一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下游水样改为中游水样
[解析] 若要继续探究上述沉水植物对中游水域的治理效果,实验设计只需
更改的一点是将下游水样改为中游水样。
5.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两组装置用于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实验一:探究叶片是否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表1
A组叶面温度 B组叶面温度
照射前
照射10分钟
照射20分钟
(1)预测的实验结果及结论:若相同环境下24小时后,乙组液面位置基本不变,甲
组液面位置______(填“不变”或“下降”),则证明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
下降
[解析] 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由图可知,甲组植物有叶片,乙组植物没有叶片,若相同环境下24小时后,乙组
液面位置基本不变,甲组液面位置下降,则证明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
实验二: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该同学在甲组枝条中选取相似的叶片若干,平均分为A、B两组。A组叶片
两面涂抹凡士林,B组不做任何处理。将两组同时置于烤灯下进行照射,定时
使用测温枪测量叶面温度。记录并处理数据如表1所示。
(2)A组叶片涂抹凡士林的作用是堵塞气孔,植物通过______细胞控制气孔的
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
保卫
[解析] 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植物通过保卫细胞控制气
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
(3)实验中,设置B组的作用是_________。对数据处理的方法是取平均值,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形成对照
减小误差
[解析]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特殊处理的是实验组,不做处理的就是
对照组。实验中,B组不做任何处理,是对照组,设置B组的作用是形成对
照。对数据处理的方法是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
更加准确。
(4)与照射10分钟相比,照射20分钟后叶面温度下降的是___组,根据该实验数据可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植物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面温度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与照射10分钟相比,照射20分钟后叶面温度下降的是B组,
根据该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面温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