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题篇三大题型)单元复习讲义(知识梳理+素养目标+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学生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题篇三大题型)单元复习讲义(知识梳理+素养目标+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学生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2-16 06:17:58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单元复习讲义(讲义)
三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精练(知识梳理+素养目标+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
(导图高清,放大更清晰。)
1、核心素养目标:
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将学会运用画图、列表、尝试错误等策略来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发展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学生能够独立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解决,并能对策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3)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策略,解决与生活相关的问题。
(4)学生能够通过问题解决过程,培养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积极态度。
用从条件出发的策略解决问题: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要弄清题中每个条件的含义,看清要求的问题,从条件开始思考,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
用画线段图法解决问题:通过画线段图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此类题大多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是多少),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从而解决问题。
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如果两端相同,它们的数量相差1;如果两端不同,它们的数量正好相等。
三大易错知识点
1、用一个解决问题有两种分析思路。
思路一:从条件出发,根据已知条件逐步解决问题。
思路二:从问题出发,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需要什么条件,看条件是否具备,如不具备,先求出间接条件,再解决问题。
2、 把条件用示意图表示出来,可以帮助理解数量间的关系。
3、 解决实际问题时,除了要弄清题中每个条件的含义,还要看清要求的问题,可以从条件出发,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直到求出最终的问题。
【典例精讲1】(23-24三年级上·河南周口·期末)丽丽和妈妈去游乐场,买两张门票一共用去114元,丽丽的门票票价是妈妈的一半,妈妈的门票票价是( )元。
A.78 B.76 C.38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妈妈门票票价是丽丽的2倍,所以两张门票的价钱是丽丽门票价钱的(1+2)倍,用114除以(1+2)即等于丽丽门票的价钱,再乘2即等于妈妈门票的价钱,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14÷(1+2)×2
=114÷3×2
=38×2
=76(元)
妈妈的门票票价是76元。
故答案为:B
【典例精讲2】(23-24三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诚诚从1楼走到3楼花了6分钟,按照这样的速度,他从1楼走到5楼需要( )分钟。
A.10分钟 B.12分钟 C.30分钟
【答案】B
【分析】1楼走到3楼只走了3-1=2(层),6除以2等于走一层需要的时间,1楼走到5楼要走5-1=4(层),走一层需要的时间乘4即等于1楼走到5楼需要的时间,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6÷(3-1)×(5-1)
=3×4
=12(分钟)
他从1楼走到5楼需要12分钟。
故答案为:B
【典例精讲3】(23-24三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小明过生日,买了一个圆形蛋糕,周长是60厘米,沿外圈每隔6厘米插一支蜡烛,共需插( )支蜡烛。
A.9 B.10 C.11
【答案】B
【分析】蛋糕是圆形的所以插蜡烛时不用考虑头和尾,直接用圆形蛋糕的周长除以两支蜡烛间的距离即可求出需要蜡烛的支数。
【详解】60÷6=10(支)
即共需插10支蜡烛。
故答案为:B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选择题
1.(23-24三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小红练习毛笔字。她第一天写了12个大字,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写3个。她第5天写了( )个大字。
A.21 B.24 C.27
【答案】B
【分析】已知第一天写12个字,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写3个,据此先求出第2天写了多少个字,再求出第3天和第4天写了多少个字,最后再求出第5天写了多少个字。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第二天:12+3=15(个)
第三天:15+3=18(个)
第四天:18+3=21(个)
第五天:21+3=24(个)
第5天写了24个大字。
故答案为:B
2.(23-24三年级上·山西临汾·期末)学校栽了一些花。如果每个教室放3盆,可以放24个教室。如果每个教室放4盆,可以放多少个教室?列式为( )。
A.3×24÷4 B.3×24×4 C.24÷3×4
【答案】A
【分析】用每个教室放花的数量乘教室的数量求出花的数量,用求得花的数量除以每个教室放花的数量即可解答。
【详解】3×24÷4
=72÷4
=18(个)
列式为3×24÷4
故答案为:A
3.(22-23三年级上·江苏·期末)王爷爷家种了4行桃树,每行8棵。如果想求出“梨树比桃树多几棵?”,需要选择( )作为补充条件。
A.梨树有5行 B.苹果树有40棵 C.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2倍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要想知道梨树比桃树多多少棵,需要知道桃树的棵数,由此即可逐一分析各选项,看哪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补充条件,据此解答。
【详解】A.梨树有5行,不能求出梨树的棵数,不符合补充条件。
B.苹果树有40棵,和梨树的数量没关系,不能求出梨树比桃树多几棵,不符合补充条件。
C.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2倍,可以求出梨树比桃树多几棵,符合补充条件,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逐一分析,明确求出梨树的棵数是解题的关键。
4.(23-24三年级上·山西大同·期末)水果超市运进苹果和香蕉一共54箱,卖掉8箱苹果后,苹果和香蕉的箱数同样多。水果超市运进苹果( )箱。
A.23 B.31 C.27
【答案】B
【分析】
先用苹果和香蕉的总箱数减去卖掉的箱数再除以2即可求出香蕉的实际箱数,再用总箱数减去香蕉的箱数即为苹果的箱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54-8)÷2
=46÷2
=23(箱)
54-23=31(箱)
水果超市运进苹果31箱。
故答案为:B
5.(24-25三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中)小明收集的邮票数是小红的5倍。下面可以表示小明邮票数和小红邮票数的倍数关系的是图( )。
A. B. C.
【答案】C
【分析】已知小明收集的邮票数是小红的5倍,即可以将小红的邮票数看作1份,则小明的邮票数为5份。
【详解】A.小明1份,小红5份,不符合题意;
B.小明5份,小红5份,不符合题意;
C.小明5份,小红1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24-25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中)红红看了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14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应该从( )页看起。
A.43 B.57 C.15
【答案】A
【分析】由题意得,红红看了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14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那么直接用14乘2即可算出第二天看的页数,再加上第一天看的页数即可算出前两天一共看的页数,最后再加上1即可算出第三天应该从多少页看起。
【详解】14×2+14
=28+14
=42(页)
42+1=43(页),即第三天应该从43页看起。
故答案为:A
7.(23-24三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一个皮球从16米的高空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是前一次的一半,那么第四次弹起( )米。
A.4 B.2 C.1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一个皮球从16米的高空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是前一次的一半,用16除以2等于第一次弹起的高度,第一次弹起的高度再除以2等于第二次弹起的高度,第二次弹起的高度再除以2等于第三次弹起的高度,第三次弹起的高度再除以2等于第四次弹起的高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第一次弹起的高度:
16÷2=8(米)
第二次弹起的高度:
8÷2=4(米)
第三次弹起的高度:
4÷2=2(米)
第四次弹起的高度:
2÷2=1(米)
一个皮球从16米的高空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是前一次的一半,那么第四次弹起1米。
故答案为:C
8.(23-24三年级上·河南周口·期末)丽丽和妈妈去游乐场,买两张门票一共用去114元,丽丽的门票票价是妈妈的一半,妈妈的门票票价是( )元。
A.78 B.76 C.38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妈妈门票票价是丽丽的2倍,所以两张门票的价钱是丽丽门票价钱的(1+2)倍,用114除以(1+2)即等于丽丽门票的价钱,再乘2即等于妈妈门票的价钱,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14÷(1+2)×2
=114÷3×2
=38×2
=76(元)
妈妈的门票票价是76元。
故答案为:B
9.(23-24三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张老师买了3盒铅笔和一些橡皮一共花了50元,其中铅笔每盒5支,每盒10元。根据以上信息,不能解决的问题是( )。
A.张老师买铅笔一共花了多少元?
B.每块橡皮多少元?
C.每支铅笔多少元?
【答案】B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每盒铅笔10元,买了3盒,10乘3即等于买铅笔一共花的钱。
(2)铅笔和橡皮一共花了50元,3盒铅笔花了10×3=30(元),所以橡皮花了50-30=20(元),但不知买的橡皮的块数,所以求不出每块橡皮的价钱。
(3)每盒有5支铅笔,每盒10元,用每盒的价钱除以每盒铅笔的支数即等于每支铅笔的价钱。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用每盒铅笔的价钱乘购买的盒数即等于买铅笔一共花的钱,所以根据题目的信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B.根据分析可知,可以求出买橡皮的钱数,但不知买的橡皮的块数,求不出每块橡皮的价钱,所以根据题目的信息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C.根据分析可知,用每盒的价钱除以每盒铅笔的支数即等于每支铅笔的价钱,所以根据题目的信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故答案为:B
10.(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体育器材室有42个篮球,26个足球,排球的个数比篮球和足球的总数多10个。根据这些条件不能解决的问题是( )。
A.篮球和足球一共有多少个? B.买这些排球一共需要多少元?
C.排球一共有多少个?
【答案】B
【分析】A.求篮球和足球一共有多少个,把篮球和足球的个数相加求和即可;
B.由于题目中未给出关于排球的价钱,所以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C.求排球一共有多少个,先用篮球的个数加上足球的个数,求出篮球和足球的总个数,然后再加上10个,即为排球的个数。
【详解】A.42+26=68(个),篮球和足球一共有68个,这些条件能解决问题,不符合题意;
B.求买这些排球一共需要多少元?由于题目中未给出关于排球的价钱,所以这些条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符合题意;
C.42+26+10=68+10=78(个),排球一共有78个,这些条件能解决问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22-23三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小萌看一本15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15页,以后每天看的页数是前一天的2倍,第四天从第( )页看起。
A.120 B.121 C.106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第二天看了(15×2)页,第三天看了(15×2×2)页,要求第四天从第几页看起,用前三天看的页数之和加上1,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5×2=30(页)
30×2=60(页)
15+30+60+1
=45+61
=106(页)
所以第四天从第106页看起。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用前三天看的页数之和加上1,即第四天从第几页看起。
12.(22-23三年级上·江苏连云港·期末)小东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15页,第二天看的页数与第一天同样多,他第三天应该从第( )页看起。
A.30 B.31 C.5
【答案】B
【分析】第二天看的页数与第一天同样多,那么第二天也看了15页,用前两天看的页数之和再加上1,求出他第三天应该从第几页看起。
【详解】15+15+1=31(页)
他第三天应该从第31页看起。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用前两天看的页数之和加上1,即第三天从第几页看起。
13.(22-23三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13棵,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少11棵。根据这些信息不能解决的问题是( )。
A.梨树有几行 B.梨树有多少棵 C.梨树和苹果树一共有多少棵
【答案】A
【分析】用每行苹果树棵数乘苹果树行数,求出苹果树的棵数。用苹果树的棵数减去11棵,求出梨树的棵数。再将两种树的棵数相加,求出总棵数。据此解答。
【详解】A.可以求出梨树的棵数,但不知道每行梨树棵数,不能求出梨树有几行;
B.13×4-11
=52-11
=41(棵)
则梨树有41棵。
C.13×4+41
=52+41
=93(棵)
则梨树和苹果树一共有93棵。
故答案为:A
【点睛】解决本题时要看清题目给出的条件,明确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再看可以求出哪些量。
14.(22-23三年级上·江苏宿迁·期末)苗苗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9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前四天苗苗一共看了( )页。
A.42 B.46 C.48
【答案】C
【分析】第一天看了9页,9加2即可求出第二天看的页数,再用同样的方法求出第三天、第四天看的页数,最后把这四天看的页数相加即可。
【详解】9+2=11(页)
11+2=13(页)
13+2=15(页)
9+11+13+15
=20+13+15
=33+15
=48(页)
故答案为:C
【点睛】根据每天与前一天看的页数关系,求出后面3天每天看的页数是解答的关键。
15.(22-23三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学校组织一、二年级学生去植树,一年级男生植树87棵,女生植树棵数比男生多19棵,二年级植树棵数是一年级的2倍。根据这些条件,不能解答的问题是( )。
A.一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B.二年级女生植树多少棵? C.二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答案】B
【分析】根据题中条件,看能提出哪些问题,再进行选择。
【详解】A.一年级男生植树棵数加上女生比男生多植的19棵可以算出女生植树(87+19)棵,女生植树棵数加上男生植树棵数即可算出一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B.题中没有关于二年级女生植树信息,不能解答二年级女生植树多少棵;
C.一年级共植树棵数乘2即可算出二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条件提问题的能力。
16.(22-23三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末)中心小学为庆祝新教学楼竣工,买了一些盆花。把60盆菊花摆成一排,每相邻两盆菊花之间摆一盆鸡冠花,一共有( )盆鸡冠花。
A.59 B.60 C.61
【答案】A
【分析】60盆菊花摆成一排,每相邻两盆菊花之间摆一盆鸡冠花,即有多少个间隔就有多少盆鸡冠花,所以用菊花的总盆数减去1求出间隔数,就是一共摆的鸡冠花的盆数。
【详解】据分析可知:
60-1=59(盆)
一共有59盆鸡冠花。
故答案为:A
17.(22-23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有一组正方形,第一个正方形里画了2个圈,以后每个正方形里画圈的个数都是前一个正方形里的2倍,一共画了62个圈,最后一个正方形里画了( )个圈。
A.30 B.31 C.32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前面一个正方形里的圆的个数乘2,即可得到后面一个圆的个数,依此计算,只要几个正方形里的圆的总个数为62个即可,依此解答。
【详解】第二个正方形:2×2=4(个)
第二个正方形:4×2=8(个)
第三个正方形:8×2=16(个)
第四个正方形:16×2=32(个)
2+8+4+16+32=62(个),即一共画了62个圈,最后一个正方形里画了32个圈。
故答案为:C
18.(22-23三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2个菠萝与8个橘子一样重,3个菠萝和6个苹果一样重。1个苹果的质量相当于1个橘子的( )倍。
A.2 B.4 C.6
【答案】A
【分析】2个菠萝与8个橘子一样重,所以1个菠萝与4个橘子一样重;3个菠萝和6个苹果一样重,所以1个菠萝与2个苹果一样重;故2个苹果与4个橘子一样重,所以1个苹果的质量相当于1个橘子的2倍,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2个菠萝与8个橘子一样重,3个菠萝和6个苹果一样重。1个苹果的质量相当于1个橘子的2倍。
故答案为:A
19.(22-23三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根据玫瑰花有4行,每行25棵,月季花比玫瑰花少24棵。不能解决下面( )问题。
A.玫瑰花有多少棵 B.月季花有多少棵 C.月季花有多少行
【答案】C
【分析】用玫瑰花的行数乘每行的棵数,可以算出玫瑰花一共有多少棵;用玫瑰花的棵数减去月季花比玫瑰花少的棵数,可以算出月季花有多少棵。据此解答。
【详解】A.要求玫瑰花有多少棵,用玫瑰花的行数乘每行的棵数即可,列式为:4×25=100(棵),选项不符合题意;
B.要求月季花有多少棵,先用玫瑰花的行数乘每行棵数,再减去24即可,列式为4×25-24=100-24=76(棵),选项不符合题意;
C.要求月季花有多少行,需要先计算出月季花有多少棵,再除以每行的棵数,题目没给月季花每行有多少棵,无法解答。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2-23三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有这样一首小诗:古寺巍巍藏山中,寺中众僧分房住。九僧一房需十间,仍多一僧无处住。七僧一房刚好分,共需住房( )间。
A.11 B.12 C.13
【答案】C
【分析】根据“九僧一房需十间,仍多一僧无处住”可知,一共有(9×10+1)僧,根据“七僧一房刚好分”可知,用总僧数除以每个房间的僧数,即可计算出共需要住房的间数,依此解答。
【详解】9×10+1
=90+1
=91(僧)
91÷7=13(间)
七僧一房刚好分,共需住房13间。
故答案为:C
21.(23-24三年级上·江苏南京·期中)如图,1号杯是空杯,2号杯装半杯果汁,3号杯装满了果汁,估计3号杯中的果汁重( )。
A.700克 B.550克 C.400克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3个杯子的空杯重量是相同的,2号杯的总重量减1号杯空杯的重量等于半杯果汁的重量,再乘2等于一杯果汁重量,也就是3号杯中的果汁重量,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50-150)×2
=200×2
=400(克)
估计3号杯中的果汁重400。
故答案为:C
22.(24-25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中)用90厘米长的铁丝围一个边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还剩多少厘米铁丝?列式为( )。
A.90-16 B.90-16×2 C.90-16×4
【答案】C
【分析】根据正方形周长=边长×4,先用16×4求出正方形的面积,再用铁丝的总长度减去正方形的周长,即可求出还剩多少厘米铁丝。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90-16×4
=90-64
=26(厘米)
列式为90-16×4。
故答案为:C
23.(23-24三年级上·山西太原·期末)①买了3盒乒乓球;②每盒10个;③一共花了360元。根据①和③两个条件可以求出( )。
A.平均每盒多少元 B.平均每个多少元 C.3盒一共花了多少钱
【答案】A
【分析】买了3盒乒乓球,一共花了360元,由此可知,平均每盒乒乓球的价钱为(360÷3)元,依此即可选择。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根据①和③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平均每盒多少元。
故答案为:A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单元复习讲义(讲义)
三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精练(知识梳理+素养目标+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
(导图高清,放大更清晰。)
1、核心素养目标:
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将学会运用画图、列表、尝试错误等策略来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发展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学生能够独立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解决,并能对策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3)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策略,解决与生活相关的问题。
(4)学生能够通过问题解决过程,培养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积极态度。
用从条件出发的策略解决问题: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要弄清题中每个条件的含义,看清要求的问题,从条件开始思考,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
用画线段图法解决问题:通过画线段图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此类题大多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是多少),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从而解决问题。
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如果两端相同,它们的数量相差1;如果两端不同,它们的数量正好相等。
三大易错知识点
1、用一个解决问题有两种分析思路。
思路一:从条件出发,根据已知条件逐步解决问题。
思路二:从问题出发,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需要什么条件,看条件是否具备,如不具备,先求出间接条件,再解决问题。
2、 把条件用示意图表示出来,可以帮助理解数量间的关系。
3、 解决实际问题时,除了要弄清题中每个条件的含义,还要看清要求的问题,可以从条件出发,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直到求出最终的问题。
【典例精讲1】(23-24三年级上·河南周口·期末)丽丽和妈妈去游乐场,买两张门票一共用去114元,丽丽的门票票价是妈妈的一半,妈妈的门票票价是( )元。
A.78 B.76 C.38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妈妈门票票价是丽丽的2倍,所以两张门票的价钱是丽丽门票价钱的(1+2)倍,用114除以(1+2)即等于丽丽门票的价钱,再乘2即等于妈妈门票的价钱,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14÷(1+2)×2
=114÷3×2
=38×2
=76(元)
妈妈的门票票价是76元。
故答案为:B
【典例精讲2】(23-24三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诚诚从1楼走到3楼花了6分钟,按照这样的速度,他从1楼走到5楼需要( )分钟。
A.10分钟 B.12分钟 C.30分钟
【答案】B
【分析】1楼走到3楼只走了3-1=2(层),6除以2等于走一层需要的时间,1楼走到5楼要走5-1=4(层),走一层需要的时间乘4即等于1楼走到5楼需要的时间,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6÷(3-1)×(5-1)
=3×4
=12(分钟)
他从1楼走到5楼需要12分钟。
故答案为:B
【典例精讲3】(23-24三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小明过生日,买了一个圆形蛋糕,周长是60厘米,沿外圈每隔6厘米插一支蜡烛,共需插( )支蜡烛。
A.9 B.10 C.11
【答案】B
【分析】蛋糕是圆形的所以插蜡烛时不用考虑头和尾,直接用圆形蛋糕的周长除以两支蜡烛间的距离即可求出需要蜡烛的支数。
【详解】60÷6=10(支)
即共需插10支蜡烛。
故答案为:B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选择题
1.(23-24三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小红练习毛笔字。她第一天写了12个大字,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写3个。她第5天写了( )个大字。
A.21 B.24 C.27
2.(23-24三年级上·山西临汾·期末)学校栽了一些花。如果每个教室放3盆,可以放24个教室。如果每个教室放4盆,可以放多少个教室?列式为( )。
A.3×24÷4 B.3×24×4 C.24÷3×4
3.(22-23三年级上·江苏·期末)王爷爷家种了4行桃树,每行8棵。如果想求出“梨树比桃树多几棵?”,需要选择( )作为补充条件。
A.梨树有5行 B.苹果树有40棵 C.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2倍
4.(23-24三年级上·山西大同·期末)水果超市运进苹果和香蕉一共54箱,卖掉8箱苹果后,苹果和香蕉的箱数同样多。水果超市运进苹果( )箱。
A.23 B.31 C.27
5.(24-25三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中)小明收集的邮票数是小红的5倍。下面可以表示小明邮票数和小红邮票数的倍数关系的是图( )。
A. B. C.
6.(24-25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中)红红看了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14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应该从( )页看起。
A.43 B.57 C.15
7.(23-24三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一个皮球从16米的高空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是前一次的一半,那么第四次弹起( )米。
A.4 B.2 C.1
8.(23-24三年级上·河南周口·期末)丽丽和妈妈去游乐场,买两张门票一共用去114元,丽丽的门票票价是妈妈的一半,妈妈的门票票价是( )元。
A.78 B.76 C.38
9.(23-24三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张老师买了3盒铅笔和一些橡皮一共花了50元,其中铅笔每盒5支,每盒10元。根据以上信息,不能解决的问题是( )。
A.张老师买铅笔一共花了多少元?
B.每块橡皮多少元?
C.每支铅笔多少元?
10.(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体育器材室有42个篮球,26个足球,排球的个数比篮球和足球的总数多10个。根据这些条件不能解决的问题是( )。
A.篮球和足球一共有多少个? B.买这些排球一共需要多少元?
C.排球一共有多少个?
11.(22-23三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小萌看一本15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15页,以后每天看的页数是前一天的2倍,第四天从第( )页看起。
A.120 B.121 C.106
12.(22-23三年级上·江苏连云港·期末)小东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15页,第二天看的页数与第一天同样多,他第三天应该从第( )页看起。
A.30 B.31 C.5
13.(22-23三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13棵,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少11棵。根据这些信息不能解决的问题是( )。
A.梨树有几行 B.梨树有多少棵 C.梨树和苹果树一共有多少棵
14.(22-23三年级上·江苏宿迁·期末)苗苗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9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前四天苗苗一共看了( )页。
A.42 B.46 C.48
15.(22-23三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学校组织一、二年级学生去植树,一年级男生植树87棵,女生植树棵数比男生多19棵,二年级植树棵数是一年级的2倍。根据这些条件,不能解答的问题是( )。
A.一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B.二年级女生植树多少棵? C.二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16.(22-23三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末)中心小学为庆祝新教学楼竣工,买了一些盆花。把60盆菊花摆成一排,每相邻两盆菊花之间摆一盆鸡冠花,一共有( )盆鸡冠花。
A.59 B.60 C.61
17.(22-23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有一组正方形,第一个正方形里画了2个圈,以后每个正方形里画圈的个数都是前一个正方形里的2倍,一共画了62个圈,最后一个正方形里画了( )个圈。
A.30 B.31 C.32
18.(22-23三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2个菠萝与8个橘子一样重,3个菠萝和6个苹果一样重。1个苹果的质量相当于1个橘子的( )倍。
A.2 B.4 C.6
19.(22-23三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根据玫瑰花有4行,每行25棵,月季花比玫瑰花少24棵。不能解决下面( )问题。
A.玫瑰花有多少棵 B.月季花有多少棵 C.月季花有多少行
20.(22-23三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有这样一首小诗:古寺巍巍藏山中,寺中众僧分房住。九僧一房需十间,仍多一僧无处住。七僧一房刚好分,共需住房( )间。
A.11 B.12 C.13
21.(23-24三年级上·江苏南京·期中)如图,1号杯是空杯,2号杯装半杯果汁,3号杯装满了果汁,估计3号杯中的果汁重( )。
A.700克 B.550克 C.400克
22.(24-25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中)用90厘米长的铁丝围一个边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还剩多少厘米铁丝?列式为( )。
A.90-16 B.90-16×2 C.90-16×4
23.(23-24三年级上·山西太原·期末)①买了3盒乒乓球;②每盒10个;③一共花了360元。根据①和③两个条件可以求出( )。
A.平均每盒多少元 B.平均每个多少元 C.3盒一共花了多少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