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提分必刷题02 追及相遇问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提分必刷题02 追及相遇问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2-18 10:14: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02 追及相遇问题
一、单选题
1.(23-24高一上·广东广州·阶段练习)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沿相同方向行驶,其图象如图所示,图中和的面积分别为s1和,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处。则( )
A.若,两车可能相遇2次
B.若,两车一定相遇1次
C.若,两车可能相遇2次
D.若,两车一定相遇1次
【答案】B
【详解】CD.开始时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两车距离逐渐减小,当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小,若此时相遇,则有

此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将不会再相遇。若
两车将不会相遇;若
两车在速度相等之前会相遇,速度相等时乙车在前,此时甲乙距离为,如果
可知此后还会相遇一次,即时,一定会相遇两次,故CD错误;
AB.根据位移关系可知若
即必有
一定会相遇一次,若

根据前面分析可知相遇一次后不会再相遇,即
两车只相遇一次,故A错误,B正确。
故选B。
2.(23-24高一上·安徽合肥·期末)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同地出发,沿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两车速度的平方v 随x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m/s
B.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
C.两车x=9m处相遇
D.甲车在4s内前进了8m
【答案】C
【详解】AB.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可知图像的斜率等于,有甲车的加速度为
得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故AB错误;
CD.甲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停止运动的时间为
则在4s内前进的位移为
乙车前进9m所用时间为
解得
则甲车先停,之后乙车再到达9m处相遇,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24-25高一上·江苏常州·阶段练习)图甲中a、b两列动车在两平行直轨道上行驶,某时刻两列动车前进方向的车头相遇开始计时,得到它们v—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30s时两列动车前进方向的车头又相遇
B.0~30s两列动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C.a、b两列动车此后还能相遇一次
D.再次相遇前两列车前进方向的车头间最大距离为90m
【答案】C
【详解】D.时,两列动车速度相等,再次相遇前两列动车在时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
故D错误;
A B.图像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从围成面积可看出前动车的位移更大,则在 30 s 时两列动车前进方向的车头没有相遇,根据
可知, 0 30 s 两列动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不相等,故AB错误;
C.在时,动车在前方,此后动车会追上并超越,所以还能相遇一次,故C正确。
故选C。
4.(23-24高一上·广东江门·期末)在田径运动会百米跑比赛中,运动员甲和摄像机乙同时出发沿直线运动,甲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内,甲、乙的位移相等
B.时,甲的速度大小是乙的2倍
C.时间内,甲、乙之间的距离一直减小
D.时间内的某一时刻,甲、乙的速度相同
【答案】D
【详解】A.时间内,甲、乙的初始位置不同,末位置相同,所以位移不相等,故A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设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的速度为,则
解得
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时,甲乙速度之比为
故B错误;
CD.时间内,初始状态,甲初速度为0,较短的一段时间内,乙在前,乙速度大于甲速度,则甲、乙之间的距离先增大。甲速度逐渐增加,某时刻甲、乙共速时,二者间距最大,之后甲的速度比乙速度大,则二者相互靠近,时相遇。则时间内,甲、乙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23-24高一下·湖南娄底·期末)一轿车和一货车在两条平行直道上同向行驶,开始时两车速度都为且轿车司机处于货车车尾并排位置,如图所示,为了超车,轿车司机开始控制轿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轿车司机到达货车车头并排位置,若货车车身长度为,且货车保持匀速,则轿车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B
【详解】轿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间内的位移
货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间内的位移
根据
解得
故选B。
二、多选题
6.(24-25高一上·四川绵阳·期中)如图甲所示,汽车A和B(均可视为质点)在平直的公路上沿两平行车道同向行驶。某时刻开始计时,A车在后,此时两车相距x0=16m,A车运动的x-t图像如图乙所示,B车运动的v-t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汽车B在0~9s内的位移大小为20m
C.在t=0.5s时,两车相距最远,且最远距离为18m
D.在t=9s时,两车并排,之后A车超越B车
【答案】BD
【详解】A.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据图乙可知汽车A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
故A错误;
B.汽车B在4.5s末已经停止运动,则0~9s内的位移大小为
选项B正确;
C.B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远,则
解得
t=2.5s
最远距离
选项C错误;
D.B车停止运动时的位移,则A追上B的时间为
即在t=9s时,两车并排,之后A车超越B车,选项D正确。
故选BD。
7.(24-25高一上·贵州六盘水·期中)P、Q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某时刻两车车头平齐,如图甲所示,此后两车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B.Q车在前9s内的位移大小为48m
C.在5.5s时,P车追上Q车 D.P车追上Q车前,两车在2.75s时相距最远
【答案】AD
【详解】A.由图像可得,P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正确;
B.由图可知,Q车4s停止运动,根据图像的面积的意义可知,9s内Q车的位移大小为
B错误;
C.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P车的初速度为
5.5s时,P车的位移
C错误;
D.根据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二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则有
结合图像可知
代入数据解得
D正确。
故选AD。
8.(24-25高一上·广东广州·期中)无线蓝牙耳机摆脱了线材束缚,可以在一定距离内与手机等设备实现无线连接。为了研究在运动过程中无线连接的最远距离,甲和乙两位同学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乙佩戴无线蓝牙耳机,甲携带手机进行检测。时刻,乙在甲正前方8m处,二人同时沿同一直线向正前方运动6s,各自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x为时间t内的位移),手机检测到蓝牙耳机能被连接的时间为4s。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B.0-6s内甲、乙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
C.时,二人相距最近,最近距离为3.5m
D.该蓝牙耳机的最远连接距离为5.5m
【答案】BCD
【详解】A.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
甲的与关系为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可知甲做初速度大小为,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内,甲运动的位移为
根据题图可知,乙的与关系为

可知,乙做速度大小为的匀速直线运动,内,乙运动的位移为

故B正确;
C.两人共速时,距离最近,设时间为,则
代入数据,解得
此时甲的位移为
乙的位移为
最近的距离为
故C正确;
D.由于蓝牙耳机能被连接的时间为4s,而甲乙两人3s时相距最近,所以蓝牙耳机连接的时间为,当时,甲的速度大小为
此时,甲的位移为
乙的位移为
最大的距离为
故D正确。
故选BCD。
9.(24-25高一上·河南·期中)如图所示,水平轻质圆环从离地面足够高处竖直向下做速度大小为3m/s的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可视为质点)从圆环圆心正下方某处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释放时其位置到圆环圆心的距离为d(未知)。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则小球恰好只与圆环相遇一次
B.若,则小球穿过圆环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1m/s
C.若,则小球穿过圆环时的速度大小可能为4m/s
D.若,则小球与圆环间最近的距离为0.1m
【答案】AC
【详解】A.小球与圆环相遇时应有
若,则代入解得
仅有一个解,则小球恰好只与圆环相遇一次,选项A正确;
B.以上分析可知,若,代入
解得

则由
可知
则小球穿过圆环时的速度大小为1m/s或5m/s,选项B错误;
C.以上分析可知,若,代入
解得

则由
可知
则小球穿过圆环时的速度大小为2m/s或4m/s,选项C正确;
D.运动分析可知,若,小球与圆环速度大小相等时距离最近,有
则小球与圆环间最近的距离为
解得
故D错误。
故选 AC。
10.(24-25高一上·重庆江津·阶段练习)a、b两车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加速度大小相等,在时刻,两车间距离为d;时它们第一次相遇。不计实际碰撞带来的影响,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加速度大小为 B.时两车第二次相遇
C.时两车相距 D.在内,两车间距离逐渐变大
【答案】BC
【详解】A.设a、b两车的加速度大小都为a,由题中v t图像可知,10 s末a、b两车速度相等,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
故A错误;
B.在t=5s时,两车第一次相遇,此时两车的速度分别为

设再经过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则有
解得
可知从5s开始再经过10s,两车第二次相遇,即时刻第二次相遇,故B正确;
C.两车在5s内的位移分别为

由题可得
解得
两车在10s内的位移分别为

两车在5-10s内的位移分别为

因在t=5s时,两车第一次相遇,则在t=10s时两车相距的距离为
故C正确;
D.因两车在t=15s时再次相遇,故在内,两车间距离逐渐变小,故D错误。
故选BC。
11.(23-24高一上·重庆沙坪坝·期中)如图所示,一颗松子沿倾斜冰面AB从顶端A点由静止匀加速滑下,1s后松鼠从A 点以1.5m/s的初速度、3m/s2的加速度沿直线匀加速追赶松子。追赶过程中,松鼠与松子相隔的最远距离为,且松鼠恰好在冰面底端B点追上松子,则(  )
A.松子沿冰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B.冰面AB的长度为9m
C.松鼠从顶端A出发后,经过2s追上松子
D.在松鼠与松子相隔最远时,松鼠的速度大小为6m/s
【答案】BC
【详解】A.松鼠与松子相隔的距离最远时,松鼠与松子速度相等,设此时松子运动时间为,松子沿冰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松鼠加速度为,有
解得

故A错误;
B.设松子运动时间为时,松鼠追上松子,有
解得
冰面AB的长度为
故B正确;
C.松鼠从顶端A出发后,追上松子的所用时间为
故C正确;
D.在松鼠与松子相隔最远时,松鼠的速度大小为
故D错误。
故选BC。
12.(24-25高一上·甘肃张掖·期中)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54km/h的速度沿车道②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无信号灯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以0.6m/s的速度通过A处,立即轻踩刹车,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减速行驶,当速度降为18km/h时深踩刹车,汽车以5m/s2的加速度减速行驶,最终停在停止线前2m处,当行人匀速运动到达B处后,驾驶员启动汽车继续沿车道②行驶。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停车让行的时间至少为4s B.汽车停车让行的时间至少为10 s
C.汽车刚开始减速的位置距停止线50.5m D.汽车刚开始减速的位置距停止线54.5m
【答案】AD
【详解】AB.汽车轻踩刹车时的初速度
加速度变化时,汽车的速度为
汽车第一段减速时间
第二段减速时间
行人运动的时间为
则汽车停车让行的时间至少为
故A正确,B错误;
CD.汽车第一段减速的位移
第二段减速的位移
则汽车刚开始减速的位置距停止线的距离为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3.(23-24高二下·湖北武汉·期末)武汉大桥是1957年建成的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主桥长 。某次由于交通管制,将汽车拦停在了桥头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假设汽车车长均为 ,前车尾部与后车头部之间距离均为d=2m。一辆长 的列车抵达武汉,以 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当列车车头恰与轿车头部平齐时(如图所示),汽车交通管制解除,汽车开始以 的加速度启动过桥,汽车的最大限速为72km/h。
(1)求第一辆汽车与列车完成错车的时间;
(2)求在汽车达到最大速度前,与列车完成错车的汽车辆数;
(3)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现假设解除交通管制时,第一个司机滞后s启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以前一辆车滞后Δt=0.20s启动汽车。在该情况下,在汽车达到最大速度前,同时在列车驶离桥头前,总共有多少辆车能与列车完成错车
【答案】(1)12s;(2)29辆;(3)28辆
【详解】(1)经时间,汽车车尾与列车车尾相遇
列车位移
汽车位移

解得
(2)汽车加速达最大速度


设总共有n辆车与列车完成错车

解得

则总共能与29辆汽车完成错车;
(3)设总共有k辆车与列车完成错车

解得

此时
列车驶离桥头的时间
则总共有p辆车与列车完成错车


则总共能与28辆汽车完成错车。
14.(24-25高一上·广东广州·期中)华南师大附中第70届校运会上,石牌校区高一9班以45.49秒的成绩打破男子接力乙组纪录。优秀的交接棒技术和策略,助力提升成绩。接力区长度,接棒者可以在接力区内任意位置起跑,但必须在接力区内完成交接棒。接力队比赛全程的运动,简化为直线运动。某班参加接力赛的四位同学,起跑阶段均视为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变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可以一直保持匀速运动直至完成交棒。接棒者通过在跑道贴胶带设置起跑标记,标记与接棒者距离,如图(甲)所示。比赛中,持棒者以最大速度奔跑至标记时,接棒者立即从接力区始端起跑并在接力区内完成接棒。赛道总长度。
(1)若接棒者刚达到最大速度时完成接棒,求接棒者从起跑至完成接棒的距离及对应的加速度大小;
(2)如图(乙)所示,接棒者改为在距离接力区末端处起跑,标记重置于其起跑处后方处,求接力队完成比赛最佳成绩,并写出x取不同值时接力队完成比赛的最短时间t与x的关系式。
【答案】(1),
(2),t与x无关
【详解】(1)已知持棒者以最大速度向前运动到标记处时,接棒者开始以最大加速度起跑,且经过时间,刚好速度最大时完成交接,设接棒者加速度为,最大速度为,则持棒者位移
接棒者位移
接棒者的速度
二者位移的关系为
联立代入数据可得
,,
(2)由第一问结果可知,运动员最大加速度,从起跑加速到速度最大完成交接棒的时间,接棒者位移,持棒者位移。设运动过程由A、B、C、D四位运动员接力完成,每个运动员均在距离接力区末端处起跑,其对应的有效位移为、、、,各自所需的时间为、、、,则A的实际有效位移
A的运动时间
因为B、C、D的匀加速时间前一位持棒者最后的匀速运动时间重合,所以只要计算匀速运动过程有效运动位移与时间,则B的实际有效位移
B的有效时间
同理C的有效时间
D的有效位移为
D的有效时间为
则完成全程接力所需时间为
因为要保证在接力区内完成交接棒,所以
t与x的关系为
实际时间t与x无关,即完成比赛的时间t为
15.(24-25高一上·山西晋城·期中)近期,无人驾驶网约车“萝卜快跑”出现在一些城市的街头。“萝卜”的车顶装有激光雷达,当其前方范围内有车辆或行人时“萝卜”就立即减速,减速的最大加速度为。某次,“萝卜”以的速度匀速行驶,正前方处一辆汽车沿同一方向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两车均在同一车道沿直线行驶。
(1)“萝卜”最多能匀速行驶多长时间必须开始减速?
(2)若“萝卜”接收到信号立即刹车,加速度至少为多大可避免与前方汽车相撞?
(3)若前车遇到红灯以匀减速刹车,此时“萝卜”恰好接收到信号并以最大加速度减速,求两车间的最短距离。
【答案】(1)
(2)
(3)
【详解】(1)“萝卜”在路上匀速行驶时长为后必须开始减速则有
解得
(2)“萝卜”刹车时加速度大小至少为时可避免相撞
解得
(3)“萝卜”以最大加速度减速,两车共速时相距最近,用时,“萝卜”的位移为,前车的位移为
最短相距
解得
16.(24-25高一上·新疆·期中)一辆执勤的巡逻车正以大小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突然接到通知,离它的另一平直公路(两公路相互垂直)上有违规车辆逃窜,要求巡逻车协助拦截。接到指令后,巡逻车开始以大小的加速度前往拦截,此时以大小的速度匀速逃窜的违规车到两路交叉口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巡逻车的最大速度,巡逻车在路口转弯的速度大小不变,且转弯时间不计。
(1)试证明巡逻车不能在路口拦截到违规车;
(2)求巡逻车从开始加速到追上违规车所用的时间;
(3)若其他情况不变,当巡逻车到达路口时,违规车发现巡逻车,此后违规车以大小的加速度加速逃窜,请通过计算判断此种情况下巡逻车能否追上违规车。
【答案】(1)见解析
(2)
(3)能
【详解】(1)设违规车到达路口所用的时间为,有
解得
巡逻车加速到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
设巡逻车到达路口所用的时间为,有
解得
因为,所以巡逻车不能在路口拦截到违规车。
(2)设巡逻车从经过路口到追上违规车所用的时间为,有
解得
经分析可知巡逻车从开始加速到追上违规车所用的时间为
解得
(3)巡逻车到达路口时两车间的距离
设从巡逻车到达路口至两车速度相等所用的时间为,有
解得
在时间内,两车缩短的距离
解得
因为,所以巡逻车能追上违规车。
17.(24-25高一上·四川眉山·期中)一辆公交车在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公交车以a1 = 3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恰有一名送餐员骑一辆电动车以v0 = 9 m/s的速度匀速从旁边超过公交车前端,已知公交车在加速至vm = 15 m/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1)求公交车追上电动车之前两者间的最大距离dm;
(2)判断公交车加速至vm = 15 m/s时是否追上电动车;并求追上电动车所需的总时间t;
(3)若送餐员在超过公交车前端之后t0 = 5 s时突然变道驶入机动车道旁若无人地继续匀速行驶,公交车司机见状立即紧急刹车,为了避免突然刹车让乘客有明显不舒服的顿挫感,加速度的大小按如图规律变化(以t0 = 5 s为新的计时起点)。若刹车结束时恰好不会撞上电动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大小是4.8 m/s2,求刹车的时间t′。
【答案】(1)13.5 m
(2)6.25 s
(3)2.5 s
【详解】(1)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有
解得
此时公交车的位移大小为
电动车的位移为
两者间的最大距离为
(2)公交车加速至最大速度时,时间为
此时公交车的位移大小为
电动车的位移大小为
由于x3 < x4,所以公交车未追上电动车,之后公交车匀速行驶,假设还需要t3时间追上电动车,则
解得
追上电动车的总时间为
(3)由(2)可知,t0 = 5 s,公交车速度达到最大vm = 15 m/s,公交车恰好不撞上电动车,则两者共速,公交车速度减小量为6 m/s,由图像面积等于速度变化量可知
可得
18.(23-24高二下·河北秦皇岛·期末)如图所示,一竖直固定的长直圆管内有一静止的薄圆盘,圆盘与管的上端口距离为l。一小球从管的上端口由静止下落,并撞在圆盘中心,碰撞后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圆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圆盘的速度减为零的瞬间,小球第二次与圆盘发生碰撞。小球与圆盘发生碰撞的时间极短(可忽略),每次碰撞后瞬间圆盘和小球的速率均为碰撞前瞬间小球速率的一半,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球在管内运动时与管壁不接触,圆盘始终水平,且圆盘在圆管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1)求从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
(2)求圆盘在圆管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3)若小球与圆盘的第五次碰撞发生在管底,求圆管的长度L。
【答案】(1);(2);(3)
【详解】(1)小球第一次碰撞圆盘前速度大小为
选向下为正方向,碰撞后瞬间圆盘和小球的速度分别为

依题意,圆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设第二次碰撞前二者的位移为x,可得

联立,解得

从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
(2)圆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有
解得
(3)小球第二次碰撞圆盘前速度为
即小球第二次碰撞圆盘前速度与第一次碰撞圆盘速度相同,碰撞后的运动过程与第一次碰撞后运动过程也相同,由(1)分析可知第一次碰撞后圆盘位移为
则第二次碰撞圆盘后,圆盘的位移也为,以此类推若小球与圆盘的第五次碰撞发生在管底,圆管的长度为
19.(24-25高一上·广东广州·期中)强行超车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极大隐患之一,如图是汽车超车过程的示意图,汽车甲和货车分别以75.6km/h和57.6km/h的速度在限速90km/h的路面上匀速行驶,其中甲车车身长L15m、货车车身长L29m,某时刻甲车在货车后s=5m处,此时甲车司机开始迅速加速从货车左侧超车,加速度大小为2m/s2,假定货车速度保持不变,为保证安全,甲车至少要超车至甲车车尾在货车车头前方一个车身(5m)处才能变道至货车前方完成超车,不计车辆变道和转向的时间及车辆的宽度,求:
(1)甲车一直匀加速完成超车,经计算判定甲车是否会超速?
(2)甲车在不超速的前提下完成超车的最短时间是多长?(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若甲车开始超车时,看到道路正前方的乙车迎面驶来,此时二者车头相距130m,甲车仍在不超速的前提下最短时间完成超车,乙车速度为72km/h,乙车司机反应时间为1.11s,则乙车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减速才能避免与甲车相撞?(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会超速
(2)1.11s
(3)2.99m/s2
【详解】(1)设v甲=75.6km/h=21m/s,v货=57.6km/h=16m/s,vm=90km/h=25m/s
假设甲经过时间t,一直加速完成超车,有题意可知
x=x甲-x货=2L1+s+L2=24m
甲车位移
x甲=v甲t+at2
货车位移
x货=v货t

t=3s,t=-8s(舍)
甲超车末速度
v=v甲+at
解得
v=27m/s>vm
一直加速完成超车会超速。
(2)设甲先经过t1加速到最高限速,然后再经过t2完成超车,则
甲车位移
货车位移
t2=1.11s
所以最短超车时间为
t3=t1+t2=3.11s
(3)甲乙位移关系满足
x甲+x乙=130m
其中
解出
a2=2.99m/s2
20.(23-24高一上·河南南阳·期中)如图所示, 甲、乙两辆汽车并排沿平直路面向前行驶, 两车车顶O1、O2两位置都装有蓝牙设备,这两个蓝牙设备在相距13m以内时能够实现通信,t=0时刻、甲、乙两车刚好位于图示位置,此时甲车的速度为9m/s, 乙车静止,O1、O2的距离为5m。从该时刻起乙车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速度达到 12m/s 后保持匀速运动,甲车保持原有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求:
(1)甲、乙两车第一次通信断开时,乙车的速度大小;
(2)甲、乙两车从第一次通信断开到恢复的时间;
(3)甲、乙两车能够保持通信的总时间。
【答案】(1)6m/s;(2)2s;(3)10s
【详解】
(1)设甲、乙两车经过时间t1第一次通信断开,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当甲车在乙车前方且O1O2为13m,此时甲比乙多走

根据运动学公式
解得

(舍去)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此时乙车的速度大小为
(2)设经时t乙车速度达到最大,有
根据(1)分析可知,4s时,O1O2为13m,此后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两车开始接近,因此4s时恢复通信,故从第一次通信断开到恢复的时间为2s;
(3)当4s后乙车在甲车前方且O1O2为13m时,通信断开,此后两车相距越来越远,失去信号,两车设经t2乙车在甲车前方且O1O2为13m,有
根据运动学公式
解得
甲、乙两车能够保持通信的总时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02 追及相遇问题
一、单选题
1.(23-24高一上·广东广州·阶段练习)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沿相同方向行驶,其图象如图所示,图中和的面积分别为s1和,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处。则( )
A.若,两车可能相遇2次
B.若,两车一定相遇1次
C.若,两车可能相遇2次
D.若,两车一定相遇1次
2.(23-24高一上·安徽合肥·期末)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同地出发,沿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两车速度的平方v 随x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m/s
B.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
C.两车x=9m处相遇
D.甲车在4s内前进了8m
3.(24-25高一上·江苏常州·阶段练习)图甲中a、b两列动车在两平行直轨道上行驶,某时刻两列动车前进方向的车头相遇开始计时,得到它们v—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30s时两列动车前进方向的车头又相遇
B.0~30s两列动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C.a、b两列动车此后还能相遇一次
D.再次相遇前两列车前进方向的车头间最大距离为90m
4.(23-24高一上·广东江门·期末)在田径运动会百米跑比赛中,运动员甲和摄像机乙同时出发沿直线运动,甲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内,甲、乙的位移相等
B.时,甲的速度大小是乙的2倍
C.时间内,甲、乙之间的距离一直减小
D.时间内的某一时刻,甲、乙的速度相同
5.(23-24高一下·湖南娄底·期末)一轿车和一货车在两条平行直道上同向行驶,开始时两车速度都为且轿车司机处于货车车尾并排位置,如图所示,为了超车,轿车司机开始控制轿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轿车司机到达货车车头并排位置,若货车车身长度为,且货车保持匀速,则轿车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
6.(24-25高一上·四川绵阳·期中)如图甲所示,汽车A和B(均可视为质点)在平直的公路上沿两平行车道同向行驶。某时刻开始计时,A车在后,此时两车相距x0=16m,A车运动的x-t图像如图乙所示,B车运动的v-t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汽车B在0~9s内的位移大小为20m
C.在t=0.5s时,两车相距最远,且最远距离为18m
D.在t=9s时,两车并排,之后A车超越B车
7.(24-25高一上·贵州六盘水·期中)P、Q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某时刻两车车头平齐,如图甲所示,此后两车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B.Q车在前9s内的位移大小为48m
C.在5.5s时,P车追上Q车 D.P车追上Q车前,两车在2.75s时相距最远
8.(24-25高一上·广东广州·期中)无线蓝牙耳机摆脱了线材束缚,可以在一定距离内与手机等设备实现无线连接。为了研究在运动过程中无线连接的最远距离,甲和乙两位同学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乙佩戴无线蓝牙耳机,甲携带手机进行检测。时刻,乙在甲正前方8m处,二人同时沿同一直线向正前方运动6s,各自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x为时间t内的位移),手机检测到蓝牙耳机能被连接的时间为4s。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B.0-6s内甲、乙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
C.时,二人相距最近,最近距离为3.5m
D.该蓝牙耳机的最远连接距离为5.5m
9.(24-25高一上·河南·期中)如图所示,水平轻质圆环从离地面足够高处竖直向下做速度大小为3m/s的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可视为质点)从圆环圆心正下方某处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释放时其位置到圆环圆心的距离为d(未知)。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则小球恰好只与圆环相遇一次
B.若,则小球穿过圆环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1m/s
C.若,则小球穿过圆环时的速度大小可能为4m/s
D.若,则小球与圆环间最近的距离为0.1m
10.(24-25高一上·重庆江津·阶段练习)a、b两车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加速度大小相等,在时刻,两车间距离为d;时它们第一次相遇。不计实际碰撞带来的影响,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加速度大小为 B.时两车第二次相遇
C.时两车相距 D.在内,两车间距离逐渐变大
11.(23-24高一上·重庆沙坪坝·期中)如图所示,一颗松子沿倾斜冰面AB从顶端A点由静止匀加速滑下,1s后松鼠从A 点以1.5m/s的初速度、3m/s2的加速度沿直线匀加速追赶松子。追赶过程中,松鼠与松子相隔的最远距离为,且松鼠恰好在冰面底端B点追上松子,则(  )
A.松子沿冰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B.冰面AB的长度为9m
C.松鼠从顶端A出发后,经过2s追上松子
D.在松鼠与松子相隔最远时,松鼠的速度大小为6m/s
12.(24-25高一上·甘肃张掖·期中)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54km/h的速度沿车道②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无信号灯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以0.6m/s的速度通过A处,立即轻踩刹车,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减速行驶,当速度降为18km/h时深踩刹车,汽车以5m/s2的加速度减速行驶,最终停在停止线前2m处,当行人匀速运动到达B处后,驾驶员启动汽车继续沿车道②行驶。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停车让行的时间至少为4s B.汽车停车让行的时间至少为10 s
C.汽车刚开始减速的位置距停止线50.5m D.汽车刚开始减速的位置距停止线54.5m
13.(23-24高二下·湖北武汉·期末)武汉大桥是1957年建成的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主桥长 。某次由于交通管制,将汽车拦停在了桥头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假设汽车车长均为 ,前车尾部与后车头部之间距离均为d=2m。一辆长 的列车抵达武汉,以 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当列车车头恰与轿车头部平齐时(如图所示),汽车交通管制解除,汽车开始以 的加速度启动过桥,汽车的最大限速为72km/h。
(1)求第一辆汽车与列车完成错车的时间;
(2)求在汽车达到最大速度前,与列车完成错车的汽车辆数;
(3)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现假设解除交通管制时,第一个司机滞后s启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以前一辆车滞后Δt=0.20s启动汽车。在该情况下,在汽车达到最大速度前,同时在列车驶离桥头前,总共有多少辆车能与列车完成错车
14.(24-25高一上·广东广州·期中)华南师大附中第70届校运会上,石牌校区高一9班以45.49秒的成绩打破男子接力乙组纪录。优秀的交接棒技术和策略,助力提升成绩。接力区长度,接棒者可以在接力区内任意位置起跑,但必须在接力区内完成交接棒。接力队比赛全程的运动,简化为直线运动。某班参加接力赛的四位同学,起跑阶段均视为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变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可以一直保持匀速运动直至完成交棒。接棒者通过在跑道贴胶带设置起跑标记,标记与接棒者距离,如图(甲)所示。比赛中,持棒者以最大速度奔跑至标记时,接棒者立即从接力区始端起跑并在接力区内完成接棒。赛道总长度。
(1)若接棒者刚达到最大速度时完成接棒,求接棒者从起跑至完成接棒的距离及对应的加速度大小;
(2)如图(乙)所示,接棒者改为在距离接力区末端处起跑,标记重置于其起跑处后方处,求接力队完成比赛最佳成绩,并写出x取不同值时接力队完成比赛的最短时间t与x的关系式。
15.(24-25高一上·山西晋城·期中)近期,无人驾驶网约车“萝卜快跑”出现在一些城市的街头。“萝卜”的车顶装有激光雷达,当其前方范围内有车辆或行人时“萝卜”就立即减速,减速的最大加速度为。某次,“萝卜”以的速度匀速行驶,正前方处一辆汽车沿同一方向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两车均在同一车道沿直线行驶。
(1)“萝卜”最多能匀速行驶多长时间必须开始减速?
(2)若“萝卜”接收到信号立即刹车,加速度至少为多大可避免与前方汽车相撞?
(3)若前车遇到红灯以匀减速刹车,此时“萝卜”恰好接收到信号并以最大加速度减速,求两车间的最短距离。
16.(24-25高一上·新疆·期中)一辆执勤的巡逻车正以大小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突然接到通知,离它的另一平直公路(两公路相互垂直)上有违规车辆逃窜,要求巡逻车协助拦截。接到指令后,巡逻车开始以大小的加速度前往拦截,此时以大小的速度匀速逃窜的违规车到两路交叉口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巡逻车的最大速度,巡逻车在路口转弯的速度大小不变,且转弯时间不计。
(1)试证明巡逻车不能在路口拦截到违规车;
(2)求巡逻车从开始加速到追上违规车所用的时间;
(3)若其他情况不变,当巡逻车到达路口时,违规车发现巡逻车,此后违规车以大小的加速度加速逃窜,请通过计算判断此种情况下巡逻车能否追上违规车。
17.(24-25高一上·四川眉山·期中)一辆公交车在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公交车以a1 = 3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恰有一名送餐员骑一辆电动车以v0 = 9 m/s的速度匀速从旁边超过公交车前端,已知公交车在加速至vm = 15 m/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1)求公交车追上电动车之前两者间的最大距离dm;
(2)判断公交车加速至vm = 15 m/s时是否追上电动车;并求追上电动车所需的总时间t;
(3)若送餐员在超过公交车前端之后t0 = 5 s时突然变道驶入机动车道旁若无人地继续匀速行驶,公交车司机见状立即紧急刹车,为了避免突然刹车让乘客有明显不舒服的顿挫感,加速度的大小按如图规律变化(以t0 = 5 s为新的计时起点)。若刹车结束时恰好不会撞上电动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大小是4.8 m/s2,求刹车的时间t′。
18.(23-24高二下·河北秦皇岛·期末)如图所示,一竖直固定的长直圆管内有一静止的薄圆盘,圆盘与管的上端口距离为l。一小球从管的上端口由静止下落,并撞在圆盘中心,碰撞后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圆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圆盘的速度减为零的瞬间,小球第二次与圆盘发生碰撞。小球与圆盘发生碰撞的时间极短(可忽略),每次碰撞后瞬间圆盘和小球的速率均为碰撞前瞬间小球速率的一半,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球在管内运动时与管壁不接触,圆盘始终水平,且圆盘在圆管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1)求从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
(2)求圆盘在圆管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3)若小球与圆盘的第五次碰撞发生在管底,求圆管的长度L。
19.(24-25高一上·广东广州·期中)强行超车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极大隐患之一,如图是汽车超车过程的示意图,汽车甲和货车分别以75.6km/h和57.6km/h的速度在限速90km/h的路面上匀速行驶,其中甲车车身长L15m、货车车身长L29m,某时刻甲车在货车后s=5m处,此时甲车司机开始迅速加速从货车左侧超车,加速度大小为2m/s2,假定货车速度保持不变,为保证安全,甲车至少要超车至甲车车尾在货车车头前方一个车身(5m)处才能变道至货车前方完成超车,不计车辆变道和转向的时间及车辆的宽度,求:
(1)甲车一直匀加速完成超车,经计算判定甲车是否会超速?
(2)甲车在不超速的前提下完成超车的最短时间是多长?(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若甲车开始超车时,看到道路正前方的乙车迎面驶来,此时二者车头相距130m,甲车仍在不超速的前提下最短时间完成超车,乙车速度为72km/h,乙车司机反应时间为1.11s,则乙车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减速才能避免与甲车相撞?(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23-24高一上·河南南阳·期中)如图所示, 甲、乙两辆汽车并排沿平直路面向前行驶, 两车车顶O1、O2两位置都装有蓝牙设备,这两个蓝牙设备在相距13m以内时能够实现通信,t=0时刻、甲、乙两车刚好位于图示位置,此时甲车的速度为9m/s, 乙车静止,O1、O2的距离为5m。从该时刻起乙车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速度达到 12m/s 后保持匀速运动,甲车保持原有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求:
(1)甲、乙两车第一次通信断开时,乙车的速度大小;
(2)甲、乙两车从第一次通信断开到恢复的时间;
(3)甲、乙两车能够保持通信的总时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