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2016年3月)
一、 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诘责(jié) 对称(chèng) 绯红(fēi) 正襟危坐(jīn)
B.斟酌(zhēn) 瞥见(piē) 匿名(nì) 深恶痛疾(wù)
C.模样(mó) 教诲(huǐ) 解剖(pōu) 冥思遐想(míng)
D.绰号(chuò) 赔偿(shǎng) 杳然(yǎo) 粗制滥造(làn)
2、选出字形全都正确的—项是( )(2分)
A.严厉 畸形 意想天开 入木三分 B.隐蔽 肆虐 张灯接彩 气宇轩昴
C.视察 怠慢 众志成城 藏污纳垢 D.陡俏 和谐 与时俱进 美不胜收
3、依次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2分)
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1)面对欧盟有关黑狱事件的严厉__,美国政府不得不用含糊的外交辞令低调回应.
(2)贫穷常常是智慧的土壤,它能帮助人们__生活之真谛.
(3)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__的影响.
A.诘责 熟悉 默默无闻 B.呵斥 熟悉 默默无闻
C.呵斥 洞悉 潜移默化 D.诘责 洞悉 潜移默化
试题答案同步练习册答案在线同步课程在线搜题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有关人士指出,近几年石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中东等主要产油区形势不稳造成的。
B.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此次访华无论能否达成共同声明或宣言,能与中国高层领导认真会谈,就是成功的。
C.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别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却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一方面。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5、 按要求默写填空。(6分)
(1)海内存知己 , _ 。
(2) ,松柏有本性。
(3)《五柳先生传》文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 。
(4)《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
6、名著阅读填空(4)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 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看到了一条 ,法国生物学家 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 旅行。
7、综合实践活动(7分)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量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2分)
(2)、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议(2分)
(3)如果就这一问题进行一次采访,请以语文老师为采访对象设计两个问题。(3分)
二、阅读感悟(45分)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诗歌首联“ ”和“ ”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1分)
9、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2分)
(二)文言文阅读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④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⑤,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⑥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⑦尘念,此际暂生。(选自白居易《与元微之书》⑧)
【注释】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②墙援:篱笆墙。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④泰:安适。⑤忧望:挂念,盼望。⑥微之即元微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好友。⑦瞥然:形容时间短暂。⑧此信写于白居易在唐代元和年间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时期。
10 下面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修(长长的)竹千余竿
B.负势竞上(向上) 流水周(环绕)于舍下
C.在昼犹昏(夜晚) 信手把笔(书信)
D.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去我万里(距离)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2分)
(2)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2分)
12、文中横线上应填写的句子是:(2分)
13、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3分)
(1)文中哪一个字最能概括两文所描写的山水之景的共同特点。(1分)
(2)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具体分析。(2分)
(三)爱的旅程
黄昏时分,马车抵达这座百里外的小镇。
“要在这里住一夜了。”父亲看着儿子,拍了拍“栗子皮”浓密的鬃毛。妻子病故,除了十二岁的儿子,这匹马是他生命中的一份儿珍宝。
“行。”儿子从车上抱下铺盖卷儿。乡村学校也放暑假了。他跟父亲出门拉脚儿,锻炼锻炼。西望行程,落日在群山之间驾起独轮车,如炭火中烧着的铁块,大片的红与大片的黑辉映一体,透射出苍茫和沉重。
“拿些料喂喂它。”父亲吩咐。儿子拖下条麻袋。里面沙沙作响,是寸步不离的麦糠。就在他向外掏麦糠的时候,一只大刺猬滚了出来,扎疼了他的小手。“哎哟!爸爸你看——”
“什么啊 ”父亲走过来,发现地上花白的刺猬,“哎,怎么连它也带来了 ”家中有堆麦糠,里面住着一窝刺猬:母刺猬和它的三只才出生的小刺猬。这就是那只母刺猬。一定是装麦糠时没注意,将它装了来。“怎么办啊 ”儿子停下手。
能怎么办呢 父亲摇摇头:“不好,家里还有三只小刺猬哩。一天了,那么小。”
“我们要明天才能回去。”儿子脸朝西转,叹了口气。
“最快也要这个时候到家。”父亲扫视夕阳。
“它们会饿死吧 ”
“一天一夜。很有可能,也不一定。先把它装进去,明天咱早点回家。
月出东南,像墨绿的麻地钻出个光脊梁,呈现铜的色泽和质感。“粟子皮”静静地嚼吃麦糠,有时也打响鼻。那迷人的沙沙声,散发出一股幽幽的气息。
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妻子临走,抓住他的手说:“你要照看好孩子。”这还用说吗?我的儿子!可他当时什么也没说出,只一个劲儿地掉泪。现在想想,多遗憾。“放心吧!我,你还不放心吗?”他时常这样自言自语,似面对暗中的她。让儿子跟着出来,并不是叫他干活,主要是怕孤单、省牵挂。看到儿子,他就浑身是劲,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妻子。
儿子也没睡着。他仰卧席上,盯着父亲的背出神。母亲去世后,父亲胡子长了,话少了,但对他却温柔百倍,有时“柔”得让他不习惯,受不了。“多好的爸爸啊!这么累,这么疼我。我要听话,多帮他干活。”他默默地想,跟父亲出门,是他乐意的。一来能帮父亲,二来呢,他觉得父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你饿了吗 ”父亲问。
“不饿,你呢 ”
“我也不饿。”
“那就睡觉吧,翻山越岭跑了一天,挺累,睡吧,明天还得早起。”疲倦如同烈性白干,使他们沉睡了过去。
第二天清晨醒来,儿子想起麻袋里的刺猬,打开一看,刺猬没了。“刺猬呢 爸爸,刺猬呢 ”
“跑了吗 找找。
车上车下没有,四下里找找还是没有。“跑哪儿去了 这个家伙。”父亲不打算再找了,“耽误事儿吧 你看!小刺猬是白搭了。”
“胡乱跑!”儿子有些愤恨,对那只刺猬骂。停了一会儿,他问“小刺猬好吧 ”
“问那个干什么 也可能没事儿。”
儿子点点头,怀着一腔惋惜,不再说话。黄昏时分马车终于返回小村。儿子跳下车,跑去看那三只小刺猬。
“爸爸!”儿子惊叫道,“大刺猬回来了!”
“是吗 ”父亲慢慢走近,“哪儿呢 真是它吗 ”
“是!是它。”
“像!”父亲伸手捧起刺猬,“咦 它怎么回来的 百十里山路啊!了得!”
“血!爸爸你看它肚子上有血。”
“对,它是爬回来的,磨破了。也不知道回来多久了。百十里地,翻山越岭,连滚带爬啊!这家伙真厉害。”
“它怎么认得路呢 这么远,还在麻袋里。”
“就是呀,怎么认路呢 奇怪,就是人,也没这种好记性。它牵挂着几个孩子——小刺猬啊。想它们,想着想着,就回来了。”父亲边寻思边解释。
“再远它也能认得路吗 ”
“嗯。当娘的就这样,真不孬。”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
14.文章题目“爱的旅程”有哪些含义 请你写出来。(2分)
15.这篇文章交织着两条线索,一条是关于 的故事;一条是关于 的故事。(2分)
16.赏析下列句子。(4分)
(1)西望行程,落日在群山之间驾起独轮车,如炭火中烧着的铁块,大片的红与大片的黑辉映一体,透射出苍茫和沉重。
(2)“嗯。当娘的就这样,真不孬。”
17.文章最后“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儿子为何流泪 谈谈你的看法。(2分)
18.人们说母爱是伟大的,读完此文,我们感到父爱同样伟大。谈谈你对父爱的认识和感受。(不少于50字)(5分)
(四)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⑴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⑵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 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⑶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⑷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⑸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9.作者要通过本文表达一种什么观点?(2分)
20.第⑶段划线句使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你能再写一条有关“责任”的名言吗?(2分)
21.如何理解第⑸段中划线的句子。(2分)
22.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认识。(3分)
【链接材料】我国9000万网民中82%为青少年,其中未成年网民就有1650万。而这些未成年人中的14.8%,也就是说有近245万未成年人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难以自拔。
(五)漫谈信息
近年来,一些国家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化社会”,把高度信息化作为向未来进军的目标。
那么,什么是“信息”呢?所谓“信息”,就是对收信人(人 、生物或机器)来说,是一种希望得到的、具有某种意义的表示形式。这里所说的“某种意义”,指的是能为收信者所感觉到、理解到的东西(信号或符号),反之,收信者所无法感觉和理解的,就不叫信息。
鸟语,是鸟类所能感知和理解的,因此,可以说是鸟类的信息;蝶舞,也是蝶类的一种信息。但对人类来说,由于它们都不能被理解,因而也就不认为它们是信息了。又如,来自宇宙其它星体的电波,目前还没有收信机能接收它,即使有办法接收,收信者也无法理解,因此严格地说,它仍然不能作为人类的“信息”。
对于人类来说,由于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一些昔日不认为是信息的东西,今天也可能成了信息。例如,公元前在巴比伦和阿西利亚等地广泛使用的楔形文字,过去由于没有人能理解它,所以它对我们来说不是信息。现在由于许多语言学家的努力,已经可以阅读和理解这种楔形文字了,于是它也就开始具备作为信息的条件。
如果将信息与人类接受信息的五官相对应,可以把信息分为听觉信息、视觉信息、味觉信息、嗅觉信息和触觉信息等。讲话和音乐之类属于听觉信息;图片、文字、照片、景物等属于视觉信息。在这五类信息中,视觉信息所占的比重最大。这也就是图像通信作为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而异军突起的原因。
信息在人类(生物)的生存上,具有和物质、能源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都是人类(生物)生存的基本要素。在人类社会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信息活动经历了五次革命,第一次是语言的获得,第二次是文字的创造,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是以莫尔斯电报(1844年)为起点的电信技术的开拓,而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以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为特点的第五次信息革命阶段。
在现代社会里,信息的生产、加工和流通所产生的价值,已经超过物质生产、加工和流通所产生的价值;整个社会已经出现了所谓的“信息爆炸”状态。因此“信息社会”这个名词也应运而生。
23.本文属于 (填类型——事理性或事物性)说明文,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
(2分)
24.本文是依次从哪些方面说明“信息”的?(2分)
25.下面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开头从概述现象入手,引出所要说明的对象。
B.第三段的三句话都是具体说明上段最后一句话。
C.鸟语、蝶舞以及来自宇宙其它星体的电波对我们人类来说也是信息。
D.最后一段中加着重号的两个词“生产”、“加工”可以互相位置,因为它们是并列的关系
三、作文(50分)
26.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1)拥抱,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熟悉,她曾经伴随着我们生命的成长,我们在一个个拥抱中渐渐长大;拥抱,有时又是那样陌生,离我们仿佛很遥远。拥抱,她无言,然而我们从中可以读到温暖,读到希望,读到歉疚,读到包容……太多太多的内涵,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请以“拥抱”为题,写一篇文章。
(2)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时常会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一种心爱的东西,渴望有位好朋友,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关爱或理解,渴望“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等。
请以“我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等。
3.书写优美,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八年级阶段性检测语文答题卷(2016年3月)
客观题答题处:(每小题2分。其中第12题为3分)
1 2 3 4 10 25
主观题答题处:
一.(17分)
5.(6分)(1) 。(2) 。
(3) , 。
(4) , 。
6.(4分) ; ; ;
7.(1)(2分)
(2)(2分)
(3)(3分)
二.(33分)
8.(1分) 9.(2分)
11.(1)(2分)
(2)(2分)
12.(3分)
13.(3分)(1) (2)
14.(2分)
15.(2分)
16.(1)(2分)
(2)(2分)
17.(2分)
18.(5分)
19.(2分) ; 。
20.(2分)
21.(2分)
22.(3分)
23.(3分)
24.(2分)
100
100
200
200
300
300
400
400
500
500
600
600
700
700
800
800
900
900
八年级语文答案(2016年3月)
一、 积累与运用(25分)
1、 B (2分) 2、 C (2分) 3、 D) (2分)
4、 B (2分)(解析:选B A项句式杂糅。用“原因是……”或用“……造成的”。不能把两个句式糅在一起。 应说:“近几年石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中东等主要产油区形势不稳。” 或说:“近几年石油价格上涨是中东等主要产油区形势不稳造成的。 ” C歧义句,“这一方面”指代不明。 D选项,“无时无刻”后面应接否定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
5、(6分)(1) _天涯若比邻(2)_岂不罹凝寒
(3)_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__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4)诺第留斯号 独角鲸 阿龙纳斯 海底两万里
7、(7分)(1)(2分) 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下降。
(2)(2分) 看法:一是学生阅读量少;二是由于音像制品、漫画不断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
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引导学生更多的阅读文学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3)(3分) 提问一:当前社会上普遍反映学生阅读能力下降,你认为语文教师(或语文教学)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呢 提问二:面对当前不少学生阅读能力下降的现状,你认为语文老师应该怎样改变这一现状
二、阅读感悟(45分)
8、 “ 凄凉地” “ 弃置身 ”(1分)
9、(2分)①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②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乐观的精神。(答“包含事物的新陈代谢的哲理”也对)
10、C(昏暗/随意)(3分)
11、(4分)
(1)(2分)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1分)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1分)。
(2)(2分) 大致像这样(1分),不能详尽记述(1分)。
12、(2分)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3、(3分)(1)(1分) 绝
(2)(2分)甲文表达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乙文表达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挚友微之的怀念(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旷达之情)(2分,甲、乙各答出一点即可,意近即可)。 。
14、(2分)①父与子经历了一次爱的旅程②母刺猬经历了一次爱的旅程③儿子的成长过程是爱的旅程
15、一条是关于父与子的故事;一条是关于母刺猬和小刺猬的故事。(2分)
16、(4分)
(1)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式,写出了落日苍茫的情景,暗示(烘托)人物沉重的心情。
(2)父亲的话一语双关,既有对母刺猬伟大母爱的感叹,也暗含着对自己已逝妻子的赞美。
17、(2分)①儿子被母刺猬的行为深深感动了 ②儿子想到逝去的母亲
18、(5分)
示例:我家在偏远农村,家庭收入低微,母亲又体弱多病,父亲为了支撑这个家庭,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无怨无悔的付出,含辛茹苦数十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长大后我一定要孝顺父亲,报答他的养育恩情。(开放性试题,酌情给分。结合自身实际、谈认识感受各2分,语言表述1分。)
19.(2分)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评分标准:(2分)无错字即可。]
20.(2分) 道理论证(引证法也可)。
示例:①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居里夫人)
②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评分标准:(2分)前一问1分,后一问1分。有错字该问不得分。]
21.(2分) 示例:一个人树立了自己人生的目标,并为努力奋斗,就不会因迷茫而浮躁,因空虚而无措。 [评分标准:(2分)答案中体现“理想、目标”“奋斗”等字样,语句通顺,表意清晰即可。]
22.(3分) 示例:青少年的人生的初始,它不仅仅是属于自己的,更是属于社会、属于家庭的;青少年要为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将来努力拼搏,而沉迷网络,虚度光阴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不负责任。 [ 评分标准:(2分)扣论点答题,意对即可。]
23、事物性 逻辑顺序(2分)
24、概念、 特征、 变革、 价值 (2分)
25、 A. (2分)
三、(5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