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07 08:4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同步练习
1、按拼音写汉字
gē yáo jì mò páo xiào mào mì yōng bào luǒ lòu
( ) ( ) ( ) ( ) ( ) ( )
答案:歌谣 寂寞 咆哮 茂密 拥抱 裸露
解析:
分析:歌谣:一般大多数是为孩子编唱的,有时也会在一些风土人情的主题 歌谣 活动上 ,唱属于自己民族的特色歌谣。寂寞:只是一种心里感觉,通俗点,会出现在朋友少,觉得没事做的人身上。 咆哮 :通常是愤怒的情绪下产生的反应.形容人的暴怒喊叫。茂密;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繁密。拥抱:人类行为,礼仪名词。裸露:指没有东西遮盖。裸露:指没有东西遮盖。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2、多音字组词
sǎ ( ) lǜ( ) biàn ( )
撒 绿 便
sā( ) lù( ) pián( )
答案:撒种 撒泼绿色绿林 方便便宜
解析:
分析:撒 sǎ散播,散布,散落:~种(zhóng )。~播。 sā放开,发出:~手。~网。~谎(说谎)。~气。绿ǜ蓝和黄混合成的颜色,一般草和树叶呈现这种颜色:~色。~叶。lù义同(一),专用于某些名词:~林。~营.便biàn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当。~利。~道。~民。pián〔~~〕肚子肥大的样子,如“大腹~~”。 这类多音字比较少,仅限于部分地区;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延续使用到现在而形成了多音字,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等。
点评:字形分析法指谜面上有关的笔画、部首或整个字组合在一起来猜谜语的方法。将谜面上有关的笔画、部首或整个字组合在一起。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多音字有以下几种用法: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语体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区别语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方言词汇的存在造成多音。
3、我是拼音小能手
( ) ( ) ( ) ( ) ( ) ( )
咆哮 寂寞 拥抱 茂密 荒山野岭 枝叶繁茂
答案:páo xioà jì mò yōng bào mào mì huāng shān yě lǐng zhī fán yè mào
解析:
分析: 咆哮 :通常是愤怒的情绪下产生的反应.形容人的暴怒喊叫。寂寞:只是一种心里感觉,通俗点,会出现在朋友少,觉得没事做的人身上。 拥抱:人类行为,礼仪名词。裸露:指没有东西遮盖。茂密;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繁密。荒山野岭:指荒凉没有人烟的山岭。很少有人去居住的地方 。枝叶繁茂: 树木,叶子很茂密的意思。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4、写出近义词
寂寞—( ) 咆哮—( ) 裸露—( )
拥抱—( ) 茂密—( ) 浑浊—( )
答案:落寞 怒吼 暴露 搂抱 繁密 污浊
解析:
分析:寂寞:只是一种心里感觉,通俗点,会出现在朋友少,觉得没事做的人身上。 咆哮 :通常是愤怒的情绪下产生的反应.形容人的暴怒喊叫。裸露:指没有东西遮盖。裸露:指没有东西遮盖。拥抱:人类行为,礼仪名词。茂密;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繁密。浑浊:指由于沉淀或沉积物而混浊不清。
点评:现代指一个文字所具有的含义、意思。也可以通常指一个字有几种意思,同“字意”。通常指一个字有几种意思。
5、写出反义词
寂寞—( ) 咆哮—( ) 裸露—( )
拥抱—( ) 茂密—( ) 浑浊—( )
答案:热闹 呢喃 遮盖 分开 稀疏 清澈
解析:
分析:寂寞:只是一种心里感觉,通俗点,会出现在朋友少,觉得没事做的人身上。 咆哮 :通常是愤怒的情绪下产生的反应.形容人的暴怒喊叫。裸露:指没有东西遮盖。裸露:指没有东西遮盖。拥抱:人类行为,礼仪名词。茂密;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繁密。浑浊:指由于沉淀或沉积物而混浊不清。
点评: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称作本义。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词义的性质包括概括性、客观性和民族性。
6、形近字组词
撒( ) 岭( ) 植( ) 棵( )
撤( ) 铃( ) 值( ) 课( ) 
答案:撒娇 撤走 山岭 铃铛 植树 值班 五棵 上课
解析:
分析:撒和撤这两个字为形近字,中间的部分不相同,不要弄混,这两个字的书挟比较复杂,要注意;岭为山字旁,铃为金字旁,要注意区分;植为木字旁,值为单立人旁,要注意区分,不要弄混;棵为木字旁,课为言字旁,要区分开这两个字。
点评:字形 指个别字元的外形、形体、写法。学生在书写时要注意辨认形近字和同音字,不要弄混。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而形近字的含义却不一样。解释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特点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并有各自的特点。
7、解释下列词语
荒山野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枝叶繁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荒山野岭:指荒凉没有人烟的山岭。很少有人去居住的地方 。
枝叶繁茂:树木,叶子很茂密的意思。
解析:
分析:荒山野岭:指荒凉没有人烟的山岭。很少有人去居住的地方 。枝叶繁茂:树木,叶子很茂密的意思。
点评: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称作本义。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
8、用下列词语造句
寂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拥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寂寞: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我独自一人走在空旷的街道上,心中倍感寂寞。
拥抱:他以一个深情的拥抱来迎接她。
解析:
分析:改换人称。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如果有第二人称,改为具体人称。 改换标点符号。冒号与逗号互换,去掉或加上双引号。适当的调整词语,使语句通顺。 增删个别词语,保持句子的流畅通顺。
点评:句式的变换只要根据各种句式的结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变换后语句通顺,符合要求即可。
9、 火眼金睛(找出下列词语中错误的注音,画出来,改正在括号里。)
锨镐(xān gāo) ( ) 绿袍(lù páo)( )
树苗(shū miáo) ( ) 碧波(bī bō) ( )
答案:锨镐(xān gāo) ( xiān ) 绿袍(lù páo)(lǜ )
树苗(shū miáo) (shù ) 碧波(bī bō) (bì )
解析:
分析:锨镐:铲东西用的工具,板状的头用钢铁或木头制成:铁锨|木锨。 锨 (形声。从金,欣声。本义,掘土和铲东西的工具。绿ǜ蓝和黄混合成的颜色,一般草和树叶呈现这种颜色:~色。~叶。lù义同(一),专用于某些名词:~林。~营。树: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碧波;指清澄绿色的水波。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10、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1)我喜欢植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一定知道小明家在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不是不喜欢植树。
(2)你不会不知道小明家在哪。
解析:
分析:把肯定句改为否定句非常简单,直接在表示肯定的词语前加否定词即可。如果说肯定句是数学中的正数,否定句是负数,那么双重否定句就是“负负相乘得正”,双 重否定句不仅可以表达肯定的意思,而且,其肯定的语气较原来更加强烈,“不得不”、“怎能不”、“非不”、“不能不”等。
点评:句式的变换只要根据各种句式的结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变换后语句通顺,符合要求即可。
11、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1)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雨水把我的衣服淋湿了。
(2)焰火把夜空照得光彩夺目。
解析:
分析:陈述句与“被”、“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武松)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老虎)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
点评: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如果有第二人称,改为具体人称。 改换标点符号。冒号与逗号互换,去掉或加上双引号。适当的调整词语,使语句通顺。 增删个别词语,保持句子的流畅通顺。
1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狂轰滥( ) 原封不( ) 情( )自禁 自我( )慰 
答案:炸 动 不 安
解析:
分析:狂轰滥炸:狂:疯狂,发狂;轰:指用大炮或炸弹破坏;滥:多,不加节制;炸:指用炸药或炸弹爆破。本成语指短时间内对目标频繁进行的破坏性轰炸。原封不动: 原封:没有开封。原来贴的封口没有动过。比喻完全按照原样,一点不加变动。情不自禁: 表示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住自己,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自我安慰:指自己安慰自己,通常指一种心理暗示或心理慰藉的现象。
点评: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13、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1)这本书真好看,叫人喜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本书真好看,怎么不叫人喜欢呢?
(2)那电线上 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3)对于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
解析:
分析: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点评: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改变标点符号 ,增删个别词语,保持句子的流畅通顺。
14、课文传真(按课文内容填空)
寂寞多年的荒山,如今已 ___________________,当 风儿吹过的时候,便涌起______________。
答案:枝繁叶茂 阵阵林涛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5、根据拼音写一写。
(1)当我jì mò 的时候,就会打开音乐,听《我和你》这首好听的ɡē yáo 。
(2)那浩瀚的海,犹如煮沸了的水, páo xiào 、bènɡ tiào ,海浪如山般扑面而来。
答案:(1)寂寞 歌谣
(2)咆哮 蹦跳
解析:
分析:寂寞:只是一种心里感觉,通俗点,会出现在朋友少,觉得没事做的人身上。 深刻点,会出现在做什么事都觉得不快乐,希望能开心,但是却不能实现的情况下。歌谣:一般大多数是为孩子编唱的,有时也会在一些风土人情的主题 歌谣 活动上 ,唱属于自己民族的特色歌谣。 咆哮:大吼大叫,通常是愤怒的情绪下产生的反应。蹦跳:双脚离开地面向上前方跳跃。
点评: 字形指个别字元的外形、形体、写法。 字是语意的最基本单位,即语素; 字形是指为了表达这个意义的具体表达。
16、选择恰当的拟声词填空。
  叮叮当当 哗哗 噼噼啪啪 叽叽
(1)锨镐( ),凑响了植树歌谣。
(2)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 )直叫。
(3)溪水( )流淌,滋润着棵棵树苗。
(4)雨水( )地打在房顶上,溅起朵朵水花。
答案:叮叮当当 叽叽 哗哗 噼噼啪啪
解析:
分析:叮叮当当:形容金属、瓷器等撞击的声音。哗哗:军队突然叛变。 人多声杂,乱吵,哗笑。噼噼啪啪:形容物体爆裂、拍打物体的连续声音。叽叽:形容乱嚷嚷的声音。
点评: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称作本义。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
17、扩句
(1)小麦长势喜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灯照耀着建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
(2)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解析:
分析: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点评:扩句不能另加主干,如主语“我”不能变成“我们”或“我和某某”。 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18、缩句
(1)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养成了做完作业认真检查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们探索奥秘。
(2)我养成了习惯。
解析:
分析: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 ( http: / / baike. / view / 278361.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 谓语 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11834.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补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46650.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点评: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缩句只能压缩掉次要成分,如果是属于主要成分的词语,也不能压缩掉。
19、仿照例句,写一个拟人句。
例:小鸟抖动彩翼,来这里搭窝筑巢;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解析:
分析: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就像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
点评:修辞手法是通过修饰 ( http: / / baike. / subview / 649419 / 12216276.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调整语句,运用特定 ( http: / / baike. / view / 654084.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 ( http: / / baike. / view / 1204760.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的方式和方法 ( http: / / baike. / subview / 169819 / 5086681.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 ( http: / / baike. / view / 224293.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我怎么能忘记老师的关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怎么能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不能忘记老师的关爱。
(2)你不能这样做。
解析:
分析: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即有“不”去“不”;无“不”加“不:。将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点评:把一种句子结构转换为另一种结构来表达同一意思的做法,称为句型的转换。下面我们重点介绍简单句句型的转换、复合句和并列句句型的转换以及简单句和复合句的互换。掌握和了解这些转换对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2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山岩 ( )的家园 ( )的河水
( )的煎熬 ( )的树丛 ( )的果园
答案:陡峭 美好 清澈 烈日 茂密 丰收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2、照样子,写词语
彬彬有礼 ______ ______ _______
红红火火 ______ ______ _______
答案:斤斤计较 闪闪发光 恋恋不舍 大大小小 明明白白 来来往往
解析:
分析:斤斤计较:斤斤:形容明察,引伸为琐碎细小。只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闪闪发光:形容一些东西很漂亮很闪亮,光亮忽明忽暗,光彩耀眼,因反射阳光而像在发出光芒一样。恋恋不舍:恋恋:爱慕,留恋。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现多形容非常留恋。大大小小: 大大小小的事,说明这个抽象名词(事)涉及的范围和程度,相当于零零总总、方方面面的意思。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来来往往:指多次来和去交往。
点评: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273369.htm" \t "http: / / baike. / subview / 2990 / _blank ),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23790.htm" \t "http: / / baike. / subview / 2990 / _blank )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23、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踏一路春风, 撒一路欢笑,向荒山野岭进军,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锨镐叮叮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棵棵树苗。 我们走到哪里,哪里便披上绿袍,千年裸露的山岩,结束了烈日的煎熬。寂寞多年的荒山,如今已枝繁叶茂,当风儿吹过的时候,便涌起阵阵林涛。小鸟抖动彩翼,来这里搭窝筑巢;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撑起绿色的大伞,小兔再也不用害怕天上的老雕;在茂密的树丛中,小猴开心得又蹦又跳。山下的河水不再浑浊咆哮,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待到金色的秋天,我们把丰收的果园拥抱。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走遍青山碧岭,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全诗共有八个小节,分三个部分来写:
(1)第一小节为第一部分,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至七小节为第二部分,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八小节为第三部分,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2)“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3)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显示出了“我们”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和情怀。
解析:
分析:(1)主要讲的是“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2)“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更加美丽。(3)“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显示出了“我们”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和情怀。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4、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踏一路春风, 撒一路欢笑,向荒山野岭进军,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锨镐叮叮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棵棵树苗。 我们走到哪里,哪里便披上绿袍,千年裸露的山岩,结束了烈日的煎熬。寂寞多年的荒山,如今已枝繁叶茂,当风儿吹过的时候,便涌起阵阵林涛。小鸟抖动彩翼,来这里搭窝筑巢;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撑起绿色的大伞,小兔再也不用害怕天上的老雕;在茂密的树丛中,小猴开心得又蹦又跳。山下的河水不再浑浊咆哮,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待到金色的秋天,我们把丰收的果园拥抱。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走遍青山碧岭,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你对“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题目《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富有诗意,我们可以说正是因为植树让荒山野岭变成了绿色的天地,改善了环境,到处都有春天的脚步,春意才会如此贴近我们,我们的双脚才会被春光染绿。但是我们读完全诗,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正是有了这群可爱的小小植树员,春光才被他们的辛勤染绿了。
解析:
分析:题目《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富有诗意,我们可以说正是因为植树让荒山野岭变成了绿色的天地,改善了环境,到处都有春天的脚步,春意才会如此贴近我们,我们的双脚才会被春光染绿。但是我们读完全诗,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正是有了这群可爱的小小植树员,春光才被他们的辛勤染绿了。
点评: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25、课外阅读
春天的校园
春风轻轻地吹进了我们的校园。
瞧,旗杆顶上( )的国旗迎着春风飘动着;草地上,草儿发芽了,嫩嫩的,绿绿的;教室旁,( )的柳树舒枝展叶,迎着春风摆动着柔软的枝条;花圃里,( )的桃花在枝头绽开笑脸,( )的梨花竞相开放;花丛中,呼扇着金黄色翅膀的小蜜蜂嗡嗡地忙着采蜜,五颜六色的蝴蝶成双成对翩翩起舞。
春天到了,我们的校园真美啊!
你需要理解并回答的问题是:
(1)下列三个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旗杆 花圃 呼扇
A qí gǎn 、huā pú 、hū shān B qí gān 、huā pú 、hū shàn
C qí gǎn 、huā pǔ 、hū shàn D qí gān 、huā pǔ 、hū shān
(2)在文章的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下列哪一组最合适? ( )
A 雪白、鲜红、粉红、嫩绿 B 鲜红、嫩绿、粉红、雪白
C 鲜红、雪白、粉红、金黄 D 鲜红、碧蓝、金黄、乌黑
(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春天的校园的?( )
A 时间顺序 B 事情发展顺序 C 地点顺序 D 事物的不同特点
(4)“桃花在枝头绽开笑脸”是什么句: ( )
A 中心句 B 拟人句 C 比喻句 D 过渡句
答案:D B C B
解析:
分析:(1)考察的是对拼音的掌握,(2)考察的是对词语的运用,(3)作者是按照地点顺序来描写校园的春天的,(4)桃花在枝头绽开笑脸是拟人句。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3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