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只拣儿童多处行》同步练习
1、按拼音写汉字
xiāng shān xiá zī mó shù tiān shǐ yǒng liú bí jiān hàn zhū
( ) ( ) ( ) ( ) ( ) ( ) ( )
答案:香山 匣子 魔术 天使 涌流 鼻尖 汗珠
解析:
分析:香山:通过对香山美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香山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匣子:收藏东西的器具,通常指小型的,盖可以开合的小箱子、小盒子。魔术: 表演者(一般是魔术师)利用道具或手法,使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表演过程,就是魔术。在表演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就是道具。天使:圣洁、善良的代表,上帝的使者,有爱情天使、邪恶天使、海之天使、空之天使、霞之天使、坠之天使。涌流:喷涌流淌。汗珠:汗珠成滴的汗。
点评: 字形指个别字元的外形、形体、写法。 字是语意的最基本单位,即语素;字形是指为了表达这个意义的具体表达。
2、多音字组词
hé( ) xíng( )
和 行
hè( ) háng( )
答案:和美 曲高和寡 行走 字里行间
解析:
分析:和hé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hè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行xíng 走:~走。步~。旅~。~踪。~百里者半九十。háng行列:字里~间。罗列成~。
点评: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多音字有以下几种用法: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语体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区别语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方言词汇的存在造成多音。这类多音字比较少,仅限于部分地区;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延续使用到现在而形成了多音字,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等。
3、我是拼音小能手
( ) ( ) ( ) ( ) ( ) ( )
身躯 气息 树根 湖边 转弯 集合
答案:shēn qū qì xī shù gēn hú biān zhuǎn wān jí hé
解析:
分析:身躯:身材;身躯高大。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树根:埋在土里吸水的部分。转弯:要说真题的但总是绕道别的话题去绕来绕去的。集合:(简称集)是数学中一个基本概念,它是集合论的研究对象,集合论的基本理论直到19世纪才被创立。最简单的说法,即是在最原始的集合论。
点评:字形是书写、 列印或显示汉字的不同美术风格。个别字元的外形、形体、写法。 字是语意的最基本单位,即语素; 字形是指为了表达这个意义的具体表达。
4、写出近义词
突然—( ) 空隙 —( ) 烂漫—( )
释放—( ) 忸怩 —( ) 感召—( )
答案:忽然 缝隙 浪漫 开释 忸捏 号召
解析:
分析:突然,表示事情发生得很急促;忽然;猝然;突然停止。空隙:指中间空着的地方。烂漫:颜色绚丽多彩,十分美丽,如山花烂漫。又解为光彩四射,绚丽多彩。释放:字面意思是恢复被拘押者或服刑者的人身自由。忸怩:形容害羞,不好意思,不大方的样子。感召:简单点说就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点评:现代指一个文字所具有的含义、意思。也可以通常指一个字有几种意思,同“字意”。通常指一个字有几种意思。
5、写出反义词
舒展—( ) 快乐 —( ) 永远—( ) 新鲜—( )
答案:聚拢 悲哀 短暂 陈旧
解析:
分析:舒展:比喻人挣脱了束缚 。快乐:心意稍顺。快乐是指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永远:不断地,无休止地。新鲜:刚生产的,未变质、未污染或未加工的。
点评: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称作本义。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词义的性质包括概括性、客观性和民族性。
6、形近字组词
肢 ( ) 快( ) 推( )
技( ) 块( ) 堆( )
答案:四肢 技术 快乐 土块 推开 土堆
解析:
分析:肢为月字旁,技为提手旁,这两个字的偏旁不相同,要注意区分;快 为竖心旁,块为土字旁,这两个字为同音字,都读kuài,不要弄混;推为提手旁,堆为土字旁,这两个字为形近字,不要弄混。
点评: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而形近字的含义却不一样。解释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特点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并有各自的特点。
7、品味感悟,以下两句话是比喻句吗?请在后面的括号里打“√”或“×”。
(1)那清香纯净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兰花香。( )
(2)默默中我仿佛听到了那严厉的喊声。( )
答案:(1)× (2)√
解析:
分析: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依次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点评: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 运用它可以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8、解释词语。
烂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忸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千盈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座无隙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浑身解数:____________
答案:烂漫:颜色绚丽多彩,十分美丽,如山花烂漫。
忸怩:形容害羞,不好意思,不大方的样子。
成千盈百:形容很多,成千上百,几百上千。
座无隙地:坐得很满,没有一点儿空地可以坐下。形容人很多。
浑身解数:指所有的本领,全部的技术手段。浑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数:解决困难的招数,可指武艺或所有的本领、手段。
解析:
分析:颜色绚丽多彩,十分美丽,如山花烂漫。形容害羞,不好意思,不大方的样子。形容很多,成千上百,几百上千。坐得很满,没有一点儿空地可以坐下。形容人很多。指所有的本领,全部的技术手段。浑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数:解决困难的招数,可指武艺或所有的本领、手段。
点评: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称作本义。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
9、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
(1)儿童不解春何在( )
(2)使出浑身解数( )
答案:(1)懂得,知道。
(2)技能;本领
解析:
分析:解:古同“懈”,松弛,懈怠。古同邂,邂逅。剖开,分开:~剖。分~。瓦~。~体。发送。押送财物或犯人:押~。起~。~差。
点评:字义,通俗的说是指字词的意义、含义。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汉字。字符。字母。字典。
10、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1)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没有哪个小孩不喜欢小动物。
(2)你不会不知道这件事。
解析:
分析:把肯定句改为否定句非常简单,直接在表示肯定的词语前加否定词即可。如果说肯定句是数学中的正数,否定句是负数,那么双重否定句就是“负负相乘得正”,双 重否定句不仅可以表达肯定的意思,而且,其肯定的语气较原来更加强烈,“不得不”、“怎能不”、“非不”、“不能不”等。
点评:句式的变换只要根据各种句式的结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变换后语句通顺,符合要求即可。
11、把陈述句变成把字句、被字句。
姐姐送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1)变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变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姐姐把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送给我。。
(2)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被姐姐送给了我。
解析:
分析:陈述句与“被”、“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武松)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老虎)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
点评:句式的变换只要根据各种句式的结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变换后语句通顺,符合要求即可。
12、修改病句
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你一定要认真负责。
解析:
分析: 病句类型:语义重复。去掉必须。 修改病句的方法: 首先要认真地一字不漏地把原句读几遍,看清上下文的关系,弄清句子的内容,看看是否顺口;接着根据病句类型的特点,找出病因,然后改正;修改后看看是否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正确。
点评:了解病句的类型,找出语病并改正。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在实际中能准确应用。
13、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1)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们怎么能被困难吓倒呢?
(2)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怎么能忍受呢?
解析:
分析: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点评: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改变标点符号 ,增删个别词语,保持句子的流畅通顺。
14、根据课文内容
(1)作者路过颐和园,看见___________的孩子,于是想起了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春光,竟会这样地___________,这样地___________!它把一冬天蕴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___________地释放出来了!
答案:(1)成千盈白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2)饱满 烂漫 精神 力量 尽情
解析:
分析: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
点评: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15、照样子写词语
闹嚷嚷: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叽叽呱呱: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闹嚷嚷:沉甸甸 白花花 绿油油 黑黝黝 慢腾腾 阴森森 皱巴巴
叽叽呱呱: 嘻嘻哈哈、密密层层、重重叠叠、严严实实、甜甜蜜蜜
解析:
分析:沉甸甸: 形容物体因重量过重,像要下坠的样子。白花花:形容很白,雪白。绿油油:形容浓绿而润泽的样子。黑黝黝:光线昏暗,看不清楚。慢腾腾:形容心跳声。阴森森:比喻恐怖的,阴暗的环境和氛围。皱巴巴:皱纹多的样子。嘻嘻哈哈:形容嬉笑欢乐的样子,嬉笑打闹。密密层层:比喻满布得没有空隙。重重叠叠:形容一层又一层地摞在一起的样子。严严实实:形容非常严密。甜甜蜜蜜:指人内心感到幸福、愉快、舒适。
点评: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16、造句
欢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旺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欢畅:这个五一特别不一样,我玩的非常欢畅
旺盛:虽然上了年纪,这位老爷爷的精力很旺盛。
空隙:他总是把每一个可以利用的空隙都用在学习上。
解析:
分析:造句,是指用词语组织句子。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
点评: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
17、扩句
(1)水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光注视着天安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答案:(2)数万名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天安门。
解析:
分析: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点评:扩句不能另加主干,如主语“我”不能变成“我们”或“我和某某”。 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18、缩句
(1)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拉住一个额前披着短发的女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海棠树开满了花。
(2)我拉住孩子。
解析:
分析: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 ( http: / / baike. / view / 278361.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 谓语 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11834.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补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46650.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点评: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缩句只能压缩掉次要成分,如果是属于主要成分的词语,也不能压缩掉。
19、作家卡片
冰心(1900-1999)原名( ),福建长乐人 ,中国 ( )、( )、翻译家、儿童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她特别喜爱孩子,写了大家非常熟悉的( )。
答案:谢婉莹 诗人 作家 《寄小读者》
解析:
分析: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海边上泛着白色的浪花。
(2)不好好学习,怎能不能取得好成绩。
解析:
分析: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即有“不”去“不”;无“不”加“不:。将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点评:把一种句子结构转换为另一种结构来表达同一意思的做法,称为句型的转换。下面我们重点介绍简单句句型的转换、复合句和并列句句型的转换以及简单句和复合句的互换。掌握和了解这些转换对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21、读句子,完成填空,并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这句话把“颐和园”比作______________,用“小天使”比喻______________。
(2)造句。
……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只大魔术匣子 孩子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
解析:
分析:造句,是指用词语组织句子。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
点评: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22、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朋友,春天在哪里 ( https: / / www. / s wd=%E6%98%A5%E5%A4%A9%E5%9C%A8%E5%93%AA%E9%87%8C&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4uAm3nH-9n19hnymdryN-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1TL0qnfK1TL0z5HD0IgF_5y9YIZ0lQzqlpA-bmyt8mh7GuZR8mvqVQL7dugPYpyq8Q1cLn1TzPWf1Ps" \t "_blank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这段文字写的是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写“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 ( https: / / www. / s wd=%E5%8F%AA%E6%8B%A3%E5%84%BF%E7%AB%A5%E5%A4%9A%E5%A4%84%E8%A1%8C&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Ln163nhDYmWu-mvnkrj0v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1TL0qnfK1TL0z5HD0IgF_5y9YIZ0lQzqlpA-bmyt8mh7GuZR8mvqVQL7dugPYpyq8Q1ckn1TLPWmYrj6dPH0sPWfdnj6" \t "_blank )”,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这一部分照应前文,再次点题,以突出题旨。
解析:
分析:写“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 ( https: / / www. / s wd=%E5%8F%AA%E6%8B%A3%E5%84%BF%E7%AB%A5%E5%A4%9A%E5%A4%84%E8%A1%8C&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Ln163nhDYmWu-mvnkrj0v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1TL0qnfK1TL0z5HD0IgF_5y9YIZ0lQzqlpA-bmyt8mh7GuZR8mvqVQL7dugPYpyq8Q1ckn1TLPWmYrj6dPH0sPWfdnj6" \t "_blank )”,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这一部分照应前文,再次点题,以突出题旨。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3、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早。”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1)以下哪些成语是形容人多的。( )(多选题)
A.不计其数 B.人山人海 C.座无虚席
(2)“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此句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3)这段话的双引号表示( ) 。
A.具有特殊含义 B.着重指出 C.直接引用
答案:(1)A B C
(2)B
(3)C
解析:
分析:(1)考察的是对成语意思的理解,(2)考察的是对修辞手法的掌握(3)考察的是对标点符号的运用。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4、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颐和园门口,就像散戏似的,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这几扇大红门,就像一只大魔术匣子,盖子敞开着,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关不住的小天使。
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1)节选部分选自课文___,它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写的。
(2)用“ ”划出写孩子多的词。用“ ”划出作者的联想。
(3)作者想像极为丰富,比喻很奇特。用____比喻_____,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
(4)选段中的双引号表示________。
①表示直接引用 ②表示着重指出 ③具有特殊含义
答案:(1)《只拣儿童多处行》 冰心
(2)成千盈百 这几扇大红门,就像……小天使。
(3)小天使 孩子 对孩子的喜爱
(4)①
解析:
分析:(1)考察的事对作者的了解(2)考察的是作者对可无奈内容的理解(3)考察的是对比喻句的掌握(4)考察的是对标点符号的掌握。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5、阅读葡萄沟(节选)
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这一节共有____句话。
(2)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描写了葡萄的颜色。
(3)这一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在括号里用√表示。
A.葡萄种的地方。( )
B.葡萄沟的老乡热情好客。( )
C.葡萄长得十分茂盛,成熟后景色十分美丽。( )
答案:(1)4
(2)红的 白的 紫的 暗红的 淡绿的 五光十色
(3)C
解析:
分析:(1)考察的是对课文段落的掌握(2)考察的好似对词语的掌握(3)考察的是葡萄长得十分茂盛,成熟后景色十分美丽。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3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