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古诗情境默写专项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古诗情境默写专项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6 09:2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古诗情境默写专项复习练习题
1.《春日》中,描写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的景象,表明作者“寻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乡偶书》中,以儿童天真的问询,表现出诗人无限的沧桑与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湖阴先生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运用对仗手法,使画面显得生动可爱,极富情趣。使用这种手法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宿建德江》中,写诗人在日暮时分,愁意不觉涌上心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与“狂风大作”“水天一色”这两个词语描写的景象相照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江南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江南在烟雨蒙蒙中,充满朦胧、迷离的美感。
7.“_______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勇于实践,勤于探索,才有可能成功。
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星星时隐时现,山间细雨飘洒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因看到旧时社林旁的茅店而惊喜的感情。
9.《七律·长征》中,总写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比喻和夸张手法,衬托红军征服高山,不畏艰难的高大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红军渡过金沙江的喜悦和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乡村旅游时,看到一户人家的庭院干干净净,院子里的花欣然怒放,我想到了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是主人要招待客人吧,院中的桌子上摆满了美味佳肴,正如《过故人庄》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我走远后,回头张望,正好透过窗户看到主人和客人在聊天,这正应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
11.在《浪淘沙》(其一)中,作者由眼前景象联想到神话典故,通过驰骋浪漫的想象,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神话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与这个神话故事有关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春天有莺歌燕舞、花红柳绿和徐徐的微风,如《江南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天有清风明月和蝉儿的长鸣,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有满山如火熊熊燃烧的枫叶,如《山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有蜡梅的怒放和阵阵的清香,如《梅花》中的“遥知不是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英雄航天员”陈冬曾给儿子写信,说晚上陪儿子的两个小时,很幸福。从这位“英雄航天员”的身上,我看到了他柔情的一面,如鲁迅先生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于鲁迅先生的名言,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诠释了中国人的血气方刚。
鲁迅先生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________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5.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五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吃的五谷杂粮,都来自农民伯伯辛勤的耕种,“五谷”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我还知道“五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彩”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伯牙鼓琴》中,当伯牙弹琴志在太山时,锺子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伯牙弹琴志在流水时,锺子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锺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不复鼓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根据他们的传说,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17.悠久的中华文化,孕育出多少仁人志士。“___________,视死忽如归”抒发了三国时期曹植救国救民而视死如归的心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李纲捍卫国家领土的坚定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陆游拳拳的爱国之情。
18.诗中有景。《过故人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的美丽乡村图;《春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摹了一幅生机勃勃、万紫千红的春光图;《浪淘沙》(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勾画了一幅九曲回环、气势磅礴的黄河图。
19.诗中有情。从《宿建德江》中的“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我了解到作者的孤寂之情;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体会到了作者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从《回乡偶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领悟到作者返回故乡后的淡淡惆怅;从《七律·长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感受到红军翻过雪山,胜利大会师的喜悦之情。
参考答案
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示例]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4.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5.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7.其实地上本没有路也便成了路
8.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9.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0.花木成畦手自栽邀我至田家把酒话桑麻
11.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牛郎织女【示例]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为有暗香来
13.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示例]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14.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
15.金、木、水、火、土稻、麦、黍、菽、稷宫,商、角、微、羽 黄、青、赤、白、黑
16.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知音高山流水
17.捐躯赴国难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位卑未敢忘忧国
1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9.江清月近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