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期末复习核心考点一遍过专题07: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期末复习核心考点一遍过专题07: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16 09:4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
目 录
期末复习核心考点一遍过专辑系列课件07
专题07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空线索

核心考点

知识体系

考题猜想
系列课件,敬请关注。
时空线索

1905年
8月
1894年
11月
1911年
10月10日
1912年
1月1日
1912年
2月12日
1912年3月
1913年
1914年
1915年底
1916年
兴中会成立
1
同盟会成立
2
武昌
起义
3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4
宣统帝退位
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6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7
二次革命
8
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袁世凯复辟帝制
10
袁世凯取消帝制
护国战争
9
核心考点

考点01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早年革命活动
走上革命道路
成立兴中会
发动广州起义
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图强遭到拒绝。随后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
1894年
美国檀香山
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895年起义失败,流亡海外
时间
地点
性质
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核心考点

早年革命活动
成立中国同盟会
提出三民主义
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1905年8月
日本东京
(1)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意义
目的
时间
地点
内容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前提)
(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核心)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补充和发展)
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内容
意义
地位
(3)创办《民报》为同盟会机关报。
(2)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鞑虏-满清贵族统治
局限-没有明确提出反帝
已实现:民族主义-推翻清政府,结束封建君主专制。
民权主义-创建中华民国
未实现:民生主义
考点01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核心考点

考点01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概括材料中孙中山认为的“欧美社会之祸”。为避免此种“祸害”在中国的发生,他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睹其祸害于来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研读
“欧美社会之祸”:贫富分化拉大(国强民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思想主张:民生主义。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热爱祖国,天下为公,心系人民,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②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发起二次革命;号召护国战争、领导护法运动。
①成立兴中会;发动广州起义;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③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创立黄埔军校
孙中山(孙文)
核心考点

例1 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的革命目标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答案】
A.“驱除鞑虏”是“民族主义”的内容,排除A。
B.“恢复中华”是“民族主义”的内容,排除B。
C.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就是“创立民国”,故C正确。
D.“平均地权”是“民生主义”的内容,排除D。
故选:C。
考点01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C
核心考点

考点02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1906年-1911年先后进行
(1)萍浏醴起义
(2)浙皖起义
(3)广西起义
(4)黄花岗起义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准备
目的
探索层面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黄兴、宋教仁)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政治制度
三民主义
时间
主要力量
概况
结果
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新军
新军工程营起义→夺取军械库→占领武昌城→夺取武汉三镇→湖北军政府成立,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
影响
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核心考点

考点02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结果
性质
意义
局限性
启示
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推动了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
(1)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2)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2)革命没有广泛发动群众,群众基础薄弱,革命不彻底
政治—
思想—
经济—
社会生活—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戊戌变法-思想启蒙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传播
核心考点

考点02 辛亥革命
材料一 (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中国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中国国民有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唯一出路。
——摘自朱志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兴民权、改民主”不懈努力,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2分)
成果: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或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或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史料实证
核心考点

考点02 辛亥革命
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湖北军政府成立
1911年10月11日-武昌起义
1912.1.1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大树-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核心考点

例2 “由于历代王朝所经历的兴衰都有许多规律性,使学术上得以采用‘朝代循环’的概念。但只有清朝的衰落带来了真正的革命。”材料中“真正的革命”是指辛亥革命(  )
A.推翻了清朝统治 B.终结了君主专制制度
C.改变了社会性质 D.推动了人民思想解放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据“只有清朝的衰落带来了真正的革命”可知,材料中“真正的革命”是指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项正确;推翻了清朝统治不是“真正的革命”,排除A项;辛亥革命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排除C项;推动了人民思想解放不是“真正的革命”,排除D项。
故选:B。
考点02 辛亥革命
核心考点

考点03 中华民国的创建
辛亥革命成果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时间
概况
地位
意义
颁布
性质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的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
公元纪年-1911=民国纪年
核心考点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古人不以成败论英雄,我们也不能因辛亥革命的失败,以及由它而揭开的新的斗争的序幕。……它将中国旧社会经营了千百年建立起来的统治秩序完全打乱了。……民众对自己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从观念上发生了巨大变化……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不可阻挡了。——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概括材料中作者对辛亥革命所持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观点:辛亥革命功大于过;辛亥革命的果实虽然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但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核心考点

例3 它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财产、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自由和权利。这里的“它”是(  )
A.《清帝退位诏书》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大总统誓词》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财产、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自由和权利,所以这里的“它”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是正确的选项;《清帝退位诏书》不会规定中华民国国民权力,排除A;《中华民国约法》由袁世凯颁布,为其称帝做铺垫,排除B;《大总统誓词》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
故选:C。
考点03 中华民国的创建
核心考点

考点04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
独裁统治
准备
袁世凯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制造“宋案”
对内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登基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倒行逆施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
认识
结果
复辟
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可指定继承人。
对外
核心考点

北洋军阀混战
主要派系
目的
影响
手段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等
争夺地盘和巩固割据政权
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割据混战
使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考点04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核心考点

史料实证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 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袁世凯复辟帝制
护国运动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1912年3月
北京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核心考点

例4 时代是艺术创作的背景和条件,如图是中国早期漫画家沈伯尘创作于1918年时的漫画,该作品(  )
A.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
B.描绘了二次革命的过程
C.反映了军阀割据的危害
D.说明了北伐战争的局限
A.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排除A。
B.二次革命发生在1913年,排除B。
C,据题干关键词“1918年”结合所学可知,该作品反映了南北军阀割据混战的的危害,给人民带来了灾难,C符合题意。
D.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排除D。
故选:C。
考点04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知识体系

军阀割据混战
孙中山
早年革命活动
辛亥革命
领 导
早期武装起义
高潮:
成果: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实行独裁统治
复辟帝制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失败
指导思想
军阀割据
1894-1905年
1912年
早年革命活动
1905年—1912年
辛亥革命
1916年
袁世凯建立统治
维护
考题猜想

1.1912年2月12日,在颁发的《清帝退位诏书》中写道:“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诏书中提到的“民军起事”产生的重大意义在于(  )
A.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B.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中国历代都采用帝王纪年。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即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这从侧面反映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  )
A.揭开民主革命序幕 B.终结君主专制制度
C.推动革命高潮到来 D.鼓舞全国人民斗志
A
B
考题猜想

3.1912年1月1日,在一片“共和万岁”的欢呼声中,举行了隆重的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孙中山宣读了《大总统誓词》。这一事件宣告了(  )
A.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失败
D.五四运动直接目标实现
4.“20世纪初,有一年份叫辛亥,有一壮举叫首义……”歌谣中辛亥年发生的“首义”是指(  )
A.安庆起义 B.广西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B
D
考题猜想

5.“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和“再造民国第一人”分别是(  )
A.宋教仁 黄兴 B.黄兴 蔡锷
C.陈天华 黄兴 D.宋教仁 蔡锷
6.“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时民国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孙文自序于上海。”材料抨击的主要问题是(  )
A.列强瓜分中国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军阀割据纷争 D.国民政府腐败
D
C
感谢聆听
2024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