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
目 录
期末复习核心考点一遍过专辑系列课件01
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最后一课
【1-26课】
壹
考中指导
贰
答题指导
叁
主干串讲
肆
专题串讲
系列课件,敬请关注。
考场技巧
壹
考场温馨提示
1
进入考场之前
检查、带好考试所需物品,入场对监考老师有礼貌,保持安静。入场、退场携带好准考证、文具袋。
2
进入考场之后
提早15分钟进入考场,看一看教室四周,熟悉一下陌生的环境。坐在座位上,首先稳定情绪,深呼吸,尽快进入角色;不再考虑成败、得失。
3
检查要求:
1.拿到试卷后,认真检查试卷有无缺页、漏印、重印等问题,如有,请举手向监考老师说明。
2.认真填写姓名、学校、准考号和考场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完毕后,进行仔细核对。
书写要求:
4
1.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清晰,不写错别字;时间拿不准就不要写。
2.材料题尽量不要随意涂改,写在正确的位置,箭头调换位置不可取。
考场技巧
壹
考场温馨提示
5
开始答卷以后
考试的心理活动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
(1)审题,理解题目条件和要求,看清卷前的黑字说明,对错、正确错误、一项、两项、多项(化学注意多项选择少选、漏选、错选),正确的是(看清、准、全、比较最佳答案)。
(2)做题:
①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做简单题、熟悉的题,再做综合题、难题。
②先小后大。选择 一般是信息量少、考查能力、知识点单一,应争取在非选择题之前尽快解决,从而为解决非选择题赢得时间,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气氛。
③先局部后整体。对一个疑难问题,确实啃不动时,就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
(3)合理使用草稿纸,可先用铅笔,再用钢笔,若稿纸不够,可在试卷空白处打草稿。
考场技巧
壹
考场温馨提示
注意事项:
①卷面:文科一定要正规,理科还要合理安排卷面,开始答题一定要从左边开始。做完选择后要先涂卡,对好题号,看准选择,不要错行错位。
②检查:不漏页、从题目开始检查,最好一次性算对,改时一定要慎重,(不要错抄答案)
③听清:每场听清老师提示,提醒。每场考试老师会说本场考什么共几页。
4.答卷结束之后
按照老师要求把卷排好,卡、卷、草稿纸正面反扣朝上,静等教师收好卷、指示可以离开后,安静离开考场,离开考场时,带好自己的东西,特别是准考证、文具袋不要丢下。
考试结束后,不管考得好不好,都不要和别人对答案或者查答案。等到全部考完是可以的。不对答案的目的是为了不影响下一门考试。
考场技巧
壹
考场温馨提示
把握考试中的“四冷”
3、“三冷”:遇到难题时,要冷静。
一定要稳定住情绪,切勿庸人自扰,抱定“我难别人也难”的思想,如果真的一时答不上来,可先做别的题
1、“一冷”:试卷刚发到手时,要冷静。不要急于做题,可以通过深呼吸或者自我暗示来消除刚刚进入考场的紧张心理。
2、“二冷”:遇到容易题时,要冷静。
4、“四冷”:检查时要冷静。
做完题后,要冷静一、二分钟,让思维尽量发散开,同时,冷静地想想自己平时考试易出错的地方,做到“ 有的放矢 ” 地检查。而且,检查时要做到全面检查,冷静、细心、迅速。
解题技巧
贰
选择题解题技巧
做错选择题的“五种表现”
1.忽视题干所给的时间(时期)或者忽略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匆忙答题。
2.概念理解不透彻,深层的含义思维不到位。比如:不能准确区主要原因(可能是内因)和根本原因(一定是内因);不能区分现象与本质;不能区分整体与部分等。
3.历史基本史实掌握不牢固,缺乏时空观念,比较和迁移历史概念的能力欠缺。
4.历史事件因果关系混淆。
5.盲目墨守“成”规,拘泥于教材,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题技巧贰选择题解题技巧第页如何进入设定的情境找到正确答案?第一步定时期第二步定内容第三步定答案1.抓时间或时期,定位考核知识点。2.如果没有给明确时间信息,可通过提到的人物、事件等找到背后隐藏的时间。3.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便于更准备地进行判断。1.精读题干,找到关键字词或句子进行标注,从材料出发,不受限所学。2.仔细研读题目设问,确定答题内容和方向。3.如是图片题,要先看文字信息,再解读图片内容;表格题大多找各材料的共性或不同之处。1.看清题目的判断词,是选择正确还是错误选项。2.确定设问的主语,被选项主语与其是否一致。3.能覆盖题干所有信息的答案是最佳选项。4.选择有困难时,可用排除法、逻辑倒推等帮助选择。不轻易改答案。解题技巧贰材料题解题技巧第页中考历史材料题答题方法指导公式一、根据定向词,确定答案来源公式二、根据定法词,确定答题基本思路
解题技巧
贰
材料题解题技巧
中考历史材料题答题方法指导
答题规范
(答案序号化、内容条理化、书写规范化)
分点列条作答(严禁“段落式”答题);注意简洁,条理清楚,用①、②、③等序号标明
题中有“分别”的要求,必须标示清楚所答的是哪个内容;问什么答什么,对题目设问,要有明确的回应,对所解答的问题应有简短的提示。
严禁在答案中出现“ ”等“图示”性质的写法,必须用文字表示;注意书写。字迹清晰、工整,卷面整洁,在指定区域作答大题号小序号应保持一致,不得变更题号和小序号。
解题技巧贰观点论述解题技巧第页观点论述题题答题方法指导解题指导观点提炼步骤:1、阅读材料,列出涉及的历史事件(列事件)2、找出材料关键句、关键词,概况材料大意①、对材料的分析,要注意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各个历史要素。②、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③、特别注意那些说明性文字(如材料的出处)④、注意材料中标点符号的变化,可在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第一步:观点:阅读材料,提炼观点。要求:15个字内围绕材料指向简洁 不带符号解题技巧贰观点论述解题技巧第页观点论述题题答题方法指导解题指导第二步:论证:选择史实,论证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搜寻和遴选可以论证观点的史实。要记住,孤证不立,需围绕观点,遴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史实作为论据论证。所遴选的史实,其中一个可以来源于材料,另一个来源于所学知识。不论是观点提炼还是论据选取,都应与“材料主题"有关,切忌抛开所提供的材料、抛开课本知识乱发挥。要求:多个史实依靠材料围绕观点 论述全面解题技巧贰历史小论文解题技巧第页历史短文试题应注意:
1.注意看是否是自命题目。历史短文的写作应该和作文一样,不管是不是自命题目,在写作中一定要把题目写上,如果材料设问没有给出题目,要总体把握,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自己确定题目。提炼题目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言简意赅并要用专业术语表述。没有题目,就没有主题,就不是完整的作文结构。
2.细读材料,明确短文主题。明确主题内涵,从整体上审题看设问及要求。确定考查的知识点、时间范围。
3.思考如何写作。从哪些角度进行组织,举哪些例子等,注重逻辑(侧重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样?)。因题而定宗旨的组合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样。4.总结升华(必不可少)。结合短文主题立意和历史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等对文章进行升华。可以用1-2句话进行表述。(比如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等)
5.组织答案、表述成文。一般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这里要注意利用历史事件的背景或时间、人物或是影响等来连接历史事件,史论结合,完整表述。(要求段落化、要点化但不能序号化)
主干串讲
叁
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
虎门销烟
中国战败
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结果
影响
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英国
中国
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
主干串讲
叁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经过
时间:1856--1860年
史实
第一阶段:英法攻陷广州、大沽,逼近天津、四国签订《天津条约》
第二阶段:占领天津,进入北京,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原因
影响
借口:中英“亚罗号”事件;中法“马神甫”事件
沙俄趁火打劫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结果
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开启洋务运动
主干串讲
叁
经过:
背景:
历史意义:
领导人:
失败原因:
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
开始的标志:
初步建立政权的标志:
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
达到军事全盛的的标志:
由盛转衰的标志:
失败的标志: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北伐和西征
天京事变
天京陷落
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外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洪秀全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客观:中外反动联合势力绞杀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外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主干串讲
叁
概况:时间、背景、代表人物、口号
洋务运动和
边疆危机
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
内容:
结果——失败原因
评价
进步性:
局限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发展近代教育
洋务运动
边疆危机
美、日侵略台湾
收复新疆 左宗棠
中法战争
马尾海战、刘铭传抗法、镇南关大捷
主干串讲
叁
明治维新
野心膨胀
大陆政策
甲午中日战争
东学党起义
丰岛海战—开始
平壤战役—平壤沦陷—左宝贵
黄海战役—日本夺取制海权—邓世昌
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徐邦道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丁汝昌
内容
影响
经过
结果—战败—《马关条约》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本课重点
主干串讲
叁
戊戌变法
经过
序幕:公车上书
发展
组织学会 (强学会 )
创办报刊(《国闻报》《时务报》)
结果
戊戌政变,失败。
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高潮:百日维新
意义
1898.6.11-9.21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性质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主干串讲
叁
八国联军侵华
背景:
目的:
抗击八国联军过程:
结果:
义和团运动
原因: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
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性质:
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
口号:
“扶清灭洋”
清政府态度的转变:
剿灭→招抚→剿灭
直接: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维护和扩大侵略权益
《辛丑条约》的签订
内容:赔、禁、拆、划、改
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主干串讲
叁
时间:1905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机关报刊:《民报》
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
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成立兴中会
领导广州起义
孙中山的早年革命活动
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同盟会
三民主义
内容:民族、民权、民生
意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
命的指导思想。
主干串讲
叁
主力:湖北新军
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
辛亥革命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
革命起义:
武昌起义:
影响: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主干串讲
叁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
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的创建
时间: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的建立
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
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意义: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选大总统;定都南京,改用农历等
主干串讲
叁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二次革命
袁世凯复辟帝制
护国战争
军阀割据
导火线:宋教仁遇刺身亡。
结果:被袁世凯镇压,孙、黄流亡日本。
对内: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对外: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1915年,蔡锷等在云南发动。袁世凯取消帝制,绝望死去。
以直系、皖系、奉系为主,为争夺地盘,连年混战,民不聊生。
主干串讲
叁
新文化运动
背景
概况
内容
评价
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政局混乱,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的思想,号召进行思想解放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口号: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北京大学、《新青年》
民主、科学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进步性:
局限性: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主干串讲
叁
五四运动
1.导火线:
2.口号: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①②③④
3.过程
地点:北京——上海
主力:学生——工人
方式:罢课——罢课、罢工、罢市
4.结果:直接目标实现
5.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6.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主干串讲
叁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条件
中共
二大
概况
时间:1921年7月23日
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时间、地点:1922年7月,上海
意义: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时间:1922-1923年
顶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主干串讲
叁
1924
1927
国民党一大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1926
北伐
国共合作
1923
中共三大
黄埔军校建立
1928
东北
易帜
国民革命运动
经验教训
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
合作破裂
国共对峙
走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革命道路
国民革命(大革命)是指1924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国内革命战争。
主干串讲
叁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武装反抗
转向农村
1.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建军节由来
2.八七会议:指明方向
3.秋收起义:进军农村
武装力量
革命根据地
建立政权
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井冈山会师:壮大革命队伍
根据地的巩固:工农武装割据
古田会议:建党建军原则
根据地的扩大: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开创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这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
主干串讲
叁
中
国
工
农
红
军
长
征
原因:
根本:博古、李德军事左倾错误
直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开始:
时间:1934.10
地点:江西瑞金
军队:中央红军
时间:1935
地点:贵州遵义
内容:纠正左倾错误;
肯定毛的军事主张;
确立以毛为核心的领导地位;
意义: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过程:
血战湘江:突破四道封锁线
强渡乌江,召开遵义会议(重要转折)
四渡赤水:打乱围剿计划
巧渡金沙江:跳出包围圈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过草地
胜利:
1935.10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1936.10三大主力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结束)
长征精神: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
主干串讲
叁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中国
抗争
日本
侵略
九一八事变
东北抗日联军
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军民
(局部抗战)
扩大侵华
华北危机
一二九运动
爱国学生
国民党爱国将领
西安事变
国共联合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中日民族矛盾
国内阶级矛盾
VS
主干串讲
叁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南京大屠杀: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 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七七事变
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时间 地点:1937年7月7日 北平 卢沟桥
影响: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结果: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淞沪会战
时间:1937年8月—11月
经过:守卫宝山 四行仓库保卫战 中国空军首次参战
影响:打破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
的斗志
主干串讲
叁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
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正面战场的抗战
防御阶段
相持阶段
时间:1938年3月
指挥者:李宗仁
意义: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时间:1938年6月—10月
意义: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时间:1941年12月
意义: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时间:1944年初
结果: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的一部分
主干串讲
叁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淞沪会战
1938.3
中国正面战场取得最大的一场胜仗
台儿庄战役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
1938.6
1938.10
~
1941.12
在国内外产生
积极影响
第三次
长沙会战
1937.9
平型关大捷
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0
下半年
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百团大战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毛泽东《论持久战》
1937.8
1937.10
~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抗日战争的整体
主干串讲
叁
全民族抗战
抗日战争的胜利
根本保证
中共七大
准备条件
原因
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是决定因素)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意义
第一次完全胜利,促进民族觉醒;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主干串讲
叁
重庆谈判
国民党(蒋介石)
双十协定
政协会议
1946.6
内战爆发
中共(毛泽东)
争取和平
目的
假和平真内战
目的
全面进攻
运动战
重点进攻
(陕北、山东)
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孟良崮战役
主干串讲
叁
三大
战役
辽沈战役
1948.9—1948.11
淮海战役
1948.11—1949.1
平津战役
1948.11——1949.1
渡江战役 1949.4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解放南京
解放区的
土地改革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揭开战略进攻序幕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时间:1947年
文献:《中国土地法大纲》
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作用:①激发农民积极性②人力、物力保障
主干串讲
叁
兴起:洋务运动的促进、外国资本的冲击、
“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发展:
短暂春天
辛亥革命后,掀起热潮
:一战期间
一战以后,艰难挣扎
先天畸形(受“三座大山”压迫)
后天不足(工业发展不充分,地区发展不平衡)
民族资本主义
凋敝:
特点:
近代的社会生活
交通通信:出行易,交通便
生活习俗:剪辫子,禁缠足,废跪拜,改称谓
饮食服饰等:吃西餐、易旧服、尚西潮
特点: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主干串讲
叁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新式教育
新闻出版业
文学艺术
创办新式学校
1905年,废除科举制
文学:鲁迅、郭沫若、茅盾、曹禺、巴金、老舍、
赵树理、丁玲、周立波
绘画:齐白石、徐悲鸿
音乐:聂耳、冼星海
电影:《定军山》(无声)《歌女红牡丹》(有声)
报纸:《申报》《大公报》《新闻报》《解放日报》
刊物:《东方杂志》《新青年》《生活》
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
书店、新华书店
专题复习
肆
起止时间
起止事件
社会性质
两个时期
历史任务
两届政权
1840~
鸦片战争(1840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晚清王朝(1840—1912年);
中华民国(1912—1949年);
反帝反封建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
分界线:五四运动
分界线:辛亥革命
专题一 :近代综述
专题复习
肆
1840.6
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0
半殖民地化程度
进一步加深
1894.7
半殖民地化程度
大大加深
1900.5
彻底(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1851
1864
太平天国运动
1899
义和团运动
反抗史
侵华史
专题二:列强侵华史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史
专题复习
肆
19世纪60年代
1898年
1911年
1915年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先进技术(器物)
“自强”/“求富”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民主/科学
三民主义
救亡图存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先进知识分子
学技术
学制度
学思想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探索史
专题复习
肆
19世纪60年代
1898年
1911年
1915年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的探索史
三个阶段: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四次探索:①洋务运动——学技术
②戊戌变法——学制度——君主立宪制
③辛亥革命——学制度——民主共和制
④ 新文化运动——学思想——民主科学;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探索史
专题复习
肆
19世纪60年代
1898年
1911年
1915年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事件名称
领导阶级
学习内容
口号
主张
指导思想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先进技术(器物)
“自强”/“求富”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民主/科学
三民主义
救亡图存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先进知识分子
特点:①均引进、学习和借鉴西方成果;
②学习内容层层递进,学习程度由浅入深;
③学习道路艰难曲折,参与阶级广泛;
④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专题复习
肆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标志:
胜利标志:
五四
运动
中国共产党诞生
国民大革命时期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全面抗战
时期
解放战争
时期
1919年
1921年
1924年
1927年
1937年
1945年
1946年
1949年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
第一次
国共合作
第一次
国共分裂
第二次
国共合作
第二次
国共分裂
专题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程
专题复习
肆
专题五 :两次国共合作
1924
1937
1927
1946
国民党一大召开
四一二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第一次 国共合作
第一次 国共对立
第二次 国共合作
第二次 国共对立
至今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国共十年内战
日本趁机侵华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战胜利
内战爆发,
台湾与祖国大陆相分离,祖国至今未能统一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两党需以人民利益为己任,再次携手合作,为祖国统一做贡献
感谢聆听
2024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