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全真模拟试卷(2)(苏科版1-5章)(A3考试版+A4原卷+答案及解析+答题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全真模拟试卷(2)(苏科版1-5章)(A3考试版+A4原卷+答案及解析+答题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2-16 11:52:1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全真模拟试卷(2)
(测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下列对图中有关声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声的音叉轻贴着乒乓球,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说明乒乓球可以传声
B.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能量的
D.8个相同的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答案】
【解析】、发声的音叉轻贴着乒乓球,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错误;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错误;
、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故错误;
、8个相同的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它们的振动频率不同,故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故正确。
故选:。
2.(2分)某大桥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高,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采用全封闭隔音表示声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音的传播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源振动频率等级的单位
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D.噪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前传播的
【答案】
【解析】、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故错误;
、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为单位来划分,故错误;
、隔音板不能降低噪声的音调,故错误
、噪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前传播的,故正确。
故选:。
3.(2分)大自然四季如画,下列各种现象与其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熔化放热
B.盛夏大树底下好乘凉蒸发吸热
C.秋后雨天山峰云雾缭绕液化吸热
D.深冬九华山雾凇茫茫凝固放热
【答案】
【解析】
、冰雪化成水,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错误;
、大树上树叶的蒸腾作用要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所以使得树下的温度更低,人感到凉快,故正确;
、云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故错误;
、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附着在植被表面,凝华放热,故错误。
故选:。
4.(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做“探究物质熔化规律”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    
A.该物质在段处于液态
B.该物质在段不需要吸收热量
C.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约
D.该物质是非晶体
【答案】
【解析】(1)由图可知,该物质在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熔化过程持续,故正确,错误;
(2)段是熔化前,处于固态;在段表示熔化过程,可能是固态(第2分钟),也可能是液态(第6分钟)或固液共存(第分钟),在段处于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错误;
故选:。
5.(2分)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
B.易拉罐中的冰在熔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C.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D.如果不加盐,则罐底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
【答案】
【解析】冰中加盐形成了混合物,降低了冰的熔点,故错误;
冰是晶体,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错误;
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错误;
加盐后,混合物的熔点降低,水蒸气遇到温度更低的罐底会凝华为小冰晶;如果不加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仍为,则水蒸气遇到罐底会液化为小水珠而不是白霜,故正确;
故选:。
6.(2分)2021年3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政府要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机制有机结合,继续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下列数据估测正确的是    
A.一次性外科口罩长
B.正常成年人的体温约为
C.救护车出诊的行驶速度约为
D.正常人的脉搏频率约180次每分钟
【答案】
【解析】、一次性外科口罩长约,不符合实际,故错误;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不符合实际,故错误;
、救护车出诊的行驶速度约为,符合实际,故正确;
、正常人的脉搏跳约70次,故错误。
故选:。
7.(2分)下列四个光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出现倒影
C.照相机成像 D.水桶中的木棒弯折
【答案】
【解析】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平静水面上景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符合题意;
、照相机成像利用的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故不符合题意;
、水桶中的木棒弯折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8.(2分)如图,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把小孔做成一条狭窄的缝隙对着太阳,则在右边的光屏上将看到太阳的像是    
A.条形的 B.圆形的 C.方形的 D.根本不能成像
【答案】
【解析】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经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而不是光斑,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故选:。
9.(2分)小梦同学利用激光笔、平面镜、可沿转折的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小梦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她应选用白色且表面光滑的纸板做光屏
B.若她将右侧光屏向后折转,反射光线就不存在了
C.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度数,是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D.若她用激光笔沿着入射,则的反射光线与不能重合
【答案】
【解析】
、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较粗糙,光线射在上面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得清楚,故错误;
、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把纸板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但反射光线依然存在,故错误;
、改变入射角的度数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寻找普遍规律,故正确;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所以若她用激光笔沿着入射,则的反射光线与重合,故错误。
故选:。
10.(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拍摄的颐和园十七孔桥的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要想使桥的像小一些,小明应离桥远一些再拍摄
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看到照片上桥在水中的倒影比桥暗是由于光的反射
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
【解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因此要想使桥的像小一些,照相机离桥远一些,物距增大,像减小,故正确;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桥在水中的倒影是桥在水中成像,是光反射的结果,故错误;
、倒影看起来比桥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桥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了折射,故错误;
、照相机给桥拍照时,底片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错误。
故选:。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图甲,正在工作的联合收割机相对地面是运动的
B.如图乙,以人为参照物,扶梯是运动的
C.如图丙,加油时,加油机和战机是相对静止的
D.如图丁,以运动员为参照物,跑道是运动的
【答案】
【解析】、如图甲,正在工作的联合收割机相对地面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正在工作的联合收割机相对地面是运动的,故正确;
、如图乙,以人为参照物,扶梯与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所以扶梯是静止的,故错误;
、如图丙,加油时,加油机和战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所以加油机和战机是相对静止的,故正确;
、如图丁,以运动员为参照物,跑道与运动员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跑道是运动的,故正确。
故选:。
12.(2分)小明在学校运动会的百米比赛中以的成绩取得第二名,他起跑速度的速度为,中途跑的速度为,冲刺跑的速度为,则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B.6.25 C. D.
【答案】
【解析】百米赛跑的路程:,由题意可知,时间:,
平均速度:。
故选:。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3.(1)如图1甲所示,小木块的长度为     ;如图乙所示,当按下停表的按钮1,开始计时,一段时间后,按下按钮     (选填“1”或“2” 停止计时,停表的示数为     。
(2)如图2所示,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实验中,若要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是否有关,接下来的操作是     。
(3)如图3甲和乙分别是托里拆利实验和自制的气压计:此时的大气压为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将上述装置从大厦1楼移到30楼,甲装置中的水银柱     ,乙装置细管中的水柱     (后两空均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
【答案】(1)2.45;1;200;(2)对调电源的正负极;(3)750;变短;变长。
【解析】(1)图甲中,正确,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木块的长度为:

机械停表的启动和停止是同一个按钮,另一个是归零按钮,小圈的指针停在3与4之间,并偏向4的位置,因此小圈示数是;大盘是,
停表的示数是:;
(2)如图2所示,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实验中,若要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是否有关,必须改变电流方向,保持线圈绕法不变,接下来的操作对调电源的正负极;
(3)图中内外液面的高度差等于。因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故将上述装置从一楼移到30楼,大气压能支持的管内外水银柱液面的高度差将逐渐变小,会发现甲装置中的水银柱下降;
因乙图瓶内的气压等于大气压加上细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当从一楼移到30楼时,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甲图容器外的大气压变小,则细管中的水柱将上升。
故答案为:(1)2.45;1;200;(2)对调电源的正负极;(3)750;变短;变长。
14.下列是物理中声现象的相关实验,请补充完整。
(1)如图甲,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实验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在     ;
(2)如图乙,打开音响播放乐曲,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会看到烛焰在晃动,此现象说明     ;
(3)如图丙,小明先将衣架悬挂在细绳的中央,当同伴用铅笔轻轻敲击衣架时,他听到了轻微的声音;他将细绳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当同伴再次用相同的力度敲击衣架时,小明听到较大的声音,据此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
(4)如图丁,不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不同的力度拨动钢尺,观察钢尺的振动情况,同时听钢尺发出的声音,是为了探究     。
【答案】(1)振动;(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3)固体的传声效果比空气好;(4)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1)如图甲,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实验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如图乙,打开音响播放乐曲,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会看到烛焰在晃动,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3)如图丙,小明先将衣架悬挂在细绳的中央,当同伴用铅笔轻轻敲击衣架时,他听到了轻微的声音;他将细绳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当同伴再次用相同的力度敲击衣架时,小明听到较大的声音,据此你能得到的结论是固体的传声效果比空气好;
(4)如图丁,不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不同的力度拨动钢尺,观察钢尺的振动情况,同时听钢尺发出的声音,是为了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故答案为:(1)振动;(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3)固体的传声效果比空气好;(4)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5.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到水中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给试管加热,这样做既可以使海波受热     ,又可以使海波的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海波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第时海波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
【答案】均匀;晶体;液态。
【解析】(1)实验时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到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物体受热均匀,海波的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由图乙可知,图象中变化曲线有呈水平方向的一段,就是晶体的熔化过程,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海波是晶体;
由图乙可知,第7分钟后海波熔化结束,全部呈液态且继续吸热温度上升,因此在第9分钟时海波处于液态。
故答案为:均匀;晶体;液态。
16.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是     。
【答案】绿;
【解析】(1)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它们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2)由光学基础知识可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是。
故答案为:绿;。
17.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入射光线是     ,折射光线是     ,反射角等于     度,入射角增大,折射角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答案】;;30;增大
【解析】由图可知,,所以,而,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为法线,为界面,
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一定为折射光线,为入射光线,为反射光线;反射角为;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故答案为:;;30;增大。
18.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同时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     的光斑,如图是调节完成的状态,则该透镜的焦距    ;这个实验还证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答案】最小最亮;10.0;会聚。
【解析】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同时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是调节完成的状态,则该透镜的焦距;这个实验还证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故答案为:最小最亮;10.0;会聚。
19.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的锥角及其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下表中,请你解答:
纸锥编号 下落高底 扇形纸片半径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 纸锥锥角 下落时间
1 1.9 10 90 81.9 2.20
2 1.9 10 135 71.1 1.84
3 1.9 5 90 81.9 2.20
(1)实验中通过纸锥的     来反映纸锥下落的快慢;
(2)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图乙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     ;
(3)根据实验探究目的,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的     有关。
【答案】(1)下落时间;(2);(3)锥角。
【解析】
(1)实验中通过纸锥的下落时间来反映纸锥下落的快慢,下落时间少,纸锥下落的快;
(2)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应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图乙中两纸锥的下端高度相同,图乙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而落地时是下端触地,故应选图的位置释放;
(3)根据表格中编号为1、2的数据知:下落高度、纸锥扇形半径相同,纸锥锥角不同,纸锥锥角越大,下落时间越长,下落速度越慢;
根据表格中编号为1、3的数据知:下落高度、纸锥锥角相同,纸锥扇形半径不同,下落时间相同,下落速度相同,即纸锥下落速度与纸锥扇形半径无关;
综合分析可得出的结论:纸锥下落速度与纸锥扇形半径无关,与纸锥锥角有关,纸锥锥角越大,下落时间越长,下落速度越慢;
故答案为:(1)下落时间;(2);(3)锥角。
三、解答题(本题共11小题,共51分.解答27、28题时应有公式和解题过程)
20.(2分)如图所示为某汽车的挡风玻璃,为车内的物体,当夜晚汽车内的灯打开时,驾驶员能看到物体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请你在图中画出的位置。
【答案】
【解析】先作出端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用虚线连接、即为物体的像,如图所示:
21.(2分)为激光器发出的从空气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和玻璃砖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答案】
【解析】
(1)首先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作出反射光线;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将向靠拢法线的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作出玻璃砖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如图所示:

22.(2分)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答案】
【解析】过光心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一条直线上,且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方向一致;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画,如图:
23.(4分)某物理学习小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时,装置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乙中、、三种温度计读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
(2)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图象。实验计时第时,有一位同学发现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现象如图丁所示,这位同学是     (选填“小明”或“小红” 。小明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这种做法是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的。
(3)交流评估环节中,同学们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有     (填字母)。
纸板可减少热损失,以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
纸板上的小孔是为了增大杯内气压,使水沸腾更快;
用初温较高的水做实验,可以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
【答案】(1);(2)小红;不可行;(3)。
【解析】(1)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液面相平,故正确的读数方式为,为俯视,读数偏大,为仰视,读数偏小;
(2)图丁中气泡上升变小,是沸腾前的现象,由图丙可知,小明实验时,水从第开始沸腾,小红实验时,水从第开始沸腾,故第时水还没有沸腾的实验是小红;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增大酒精灯的火力,只能缩短加热时间,不会改变水的沸点,所以这种做法不可行;
(3)、烧杯上盖上纸板,可减少热损失,以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故正确;
、纸板上的小孔是为了外界的大气压相通,不会增大杯内的气压,故错误;
、用初温较高的水做实验,可以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故正确。故选。
故答案为:(1);(2)小红;不可行;(3)。
24.(4分)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同学们准备了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和。
(1)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从而确定     ;
(2)当蜡烛向玻璃板靠近,蜡烛的像      “变大”、“变小”或“不变” ;
(3)实验过程中,如果只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升,那么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      “上移”、“下移”或“位置不变” 。
(4)实验中,当蜡烛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并在原蜡烛的位置放一光屏,人眼      “透过玻璃板观察”或“直接观察” 光屏,通过是否能看到光屏上蜡烛的像,判断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答案】(1)像的位置;(2)不变;(3)位置不变;(4)直接观察。
【解析】(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玻璃板前面既能看到的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当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也面镜,但蜡烛像的大小不变;
(3)在实验的过程中,如果只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升,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不变,所以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也不变,所以像的位置不变;
(4)当蜡烛与蜡烛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并在原蜡烛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人眼直接观察光屏,通过是否能看到光屏上蜡烛的像,判断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故答案为:(1)像的位置;(2)不变;(3)位置不变;(4)直接观察。
25.(6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角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能绕垂直于的轴翻转,在纸板上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激光笔垂直一于平面镜入射,此时入射角    ,反射角    ;
(3)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向后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在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     (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答案】(1)垂直;顺;(2)0;0;(3)在;不能。
【解析】(1)纸板应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这样反射光线才可以在硬纸板上呈现;
如图甲,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则反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即反射光线将会顺时针转动;
(2)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和法线重合,所以入射角等于,则反射角也为;
(3)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向后倾斜,而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所在的平面也垂直于平面镜,所以可知反射光束在纸板前方,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故答案为:(1)垂直;顺;(2)0;0;(3)在;不能。
26.(5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意外发现: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明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表所示:
入射角
折射角
反射能量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当入射角     时,反射能量达到,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3)根据光路可逆的原理,请猜想: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    (选填“能”或“不能” 发生“全反射现象”,其理由是     。
【答案】(1)增大;增大;(2);(3)不能;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不能消失。
【解析】(1)(2)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当入射角达到时,反射能量达到,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3)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折射角总大于入射角,而图中,当入射角等于时,反射角也等于,图象中的折射角始终大于入射角,因此图反映了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4)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不能消失,则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故答案为:(1)增大;增大;(2);(3)不能;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不能消失。
27.(7分)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3)接着使烛焰向右移动,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 ,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    、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在此基础上,若在凸透镜前方放置远视眼镜,则需将光屏向     移动才能使像重新出现在光屏上(选填“左”或“右” 。
(4)实验中,一只飞蛾停在凸透镜上恰好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呈现是     。
飞蛾的像和部分烛焰的像
烛焰下半部分的像
烛焰上半部分的像
完整的烛焰的像,但像变暗
【答案】(1)下;同一高度;(2)10;(3)右;放大;左;(4)。
【解析】(1)根据图示的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位置关系可知,光屏的中心高于凸透镜、烛焰的中心,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就要使光屏向下调整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2)根据题意,当烛焰距凸透镜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说明此时满足,所以;
(3)接着使烛焰向右移动,即此时的物距变小,像距应该变大,所以光屏也是向右移动,此时蜡烛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即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会使光提前会聚,则需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使像重新出现在光屏上;
(4)一个物体有无数个点组成,任何一个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如果透镜上又落下一只飞蛾,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像的大小不变,像的亮度减小,故选。
故答案为:(1)下;同一高度;(2)10;(3)右;放大;左;(4)。
28.(6分)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和     。
(2)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实验方案时,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测量气泡从点运动到、、和所用的时间;
方案二:测量气泡从计时开始、、和所通过的距离。
请你判断方案     更合适。
(3)实验中,在如图甲,玻璃管上应选择线     (甲乙)作为起点更合理。
(4)小明在记录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从点开始的距离 0 10 20 30 40
从点开始的时间 0 1.22 2.45 3.68 4.91
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图像,根据图像可看出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其运动的速度可以看作是     (改变不变)的。
【答案】(1)秒表;刻度尺;(2)一;(3)乙;(4)如上图;不变
【解析】(1)“探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时,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距离和运动的时间,所以需要用到秒表和刻度尺;
(2)由实验过程可知,在运动过程中,用秒表记录时间比用刻度尺测量距离更容易操作。因此,最好的方案是测量气泡从点运动到、、和处所用的时间,即方案一更合适;
(3)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的较慢。实验中,气泡是从静止开始运动的,因此,要等它运动起来之后再开始记录时间和距离,故在玻璃管上应选择线乙作为起点更合理;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如图所示:

通过分析图像可知: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路程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接近,因此,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之间近似成正比关系,运动速度可以看成是不变的。
故答案为:(1)秒表;刻度尺;(2)一;(3)乙;(4)如上图;不变。
29.(5分)在火车站,通常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其中次列车时刻表如下:
由表中可知:
(1)从上海到蚌埠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列车从上海出发经多长时间到达蚌埠?
(3)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4)从上海到北京共经历多少小时?
【答案】(1)从上海到蚌埠的路程是;
(2)列车从上海出发经时间到达蚌埠;
(3)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4)从上海到北京共经历。
【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从上海到蚌埠的路程,;
(2)列车从上海出发到达蚌埠所用的时间,;
(3)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4)从上海到北京共经历时间。
答:(1)从上海到蚌埠的路程是;
(2)列车从上海出发经时间到达蚌埠;
(3)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4)从上海到北京共经历。
30.(5分)某打捞公司利用声呐测某艘沉船的位置,在海面上通过声呐向海里发出超声波,经0.4秒后,接收到反射的超声波。问:这艘沉船离打捞船的距离为多少?(已知声音在海水的传播速度为
【答案】这艘沉船离打捞船的距离为。
【解析】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沉船的时间:

由可得,这艘沉船离打捞船的距离:

答:这艘沉船离打捞船的距离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全真模拟试卷(2)
(测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下列对图中有关声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声的音叉轻贴着乒乓球,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说明乒乓球可以传声
B.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能量的
D.8个相同的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2.(2分)某大桥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高,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采用全封闭隔音表示声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音的传播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源振动频率等级的单位
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D.噪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前传播的
3.(2分)大自然四季如画,下列各种现象与其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熔化放热
B.盛夏大树底下好乘凉蒸发吸热
C.秋后雨天山峰云雾缭绕液化吸热
D.深冬九华山雾凇茫茫凝固放热
4.(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做“探究物质熔化规律”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    
A.该物质在段处于液态
B.该物质在段不需要吸收热量
C.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约
D.该物质是非晶体
5.(2分)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
B.易拉罐中的冰在熔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C.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D.如果不加盐,则罐底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
6.(2分)2021年3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政府要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机制有机结合,继续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下列数据估测正确的是    
A.一次性外科口罩长
B.正常成年人的体温约为
C.救护车出诊的行驶速度约为
D.正常人的脉搏频率约180次每分钟
7.(2分)下列四个光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出现倒影
C.照相机成像 D.水桶中的木棒弯折
8.(2分)如图,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把小孔做成一条狭窄的缝隙对着太阳,则在右边的光屏上将看到太阳的像是    
A.条形的 B.圆形的 C.方形的 D.根本不能成像
9.(2分)小梦同学利用激光笔、平面镜、可沿转折的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小梦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她应选用白色且表面光滑的纸板做光屏
B.若她将右侧光屏向后折转,反射光线就不存在了
C.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度数,是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D.若她用激光笔沿着入射,则的反射光线与不能重合
10.(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拍摄的颐和园十七孔桥的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要想使桥的像小一些,小明应离桥远一些再拍摄
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看到照片上桥在水中的倒影比桥暗是由于光的反射
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图甲,正在工作的联合收割机相对地面是运动的
B.如图乙,以人为参照物,扶梯是运动的
C.如图丙,加油时,加油机和战机是相对静止的
D.如图丁,以运动员为参照物,跑道是运动的
12.(2分)小明在学校运动会的百米比赛中以的成绩取得第二名,他起跑速度的速度为,中途跑的速度为,冲刺跑的速度为,则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B.6.25 C. D.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3.(1)如图1甲所示,小木块的长度为     ;如图乙所示,当按下停表的按钮1,开始计时,一段时间后,按下按钮     (选填“1”或“2” 停止计时,停表的示数为     。
(2)如图2所示,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实验中,若要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是否有关,接下来的操作是     。
(3)如图3甲和乙分别是托里拆利实验和自制的气压计:此时的大气压为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将上述装置从大厦1楼移到30楼,甲装置中的水银柱     ,乙装置细管中的水柱     (后两空均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
14.下列是物理中声现象的相关实验,请补充完整。
(1)如图甲,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实验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在     ;
(2)如图乙,打开音响播放乐曲,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会看到烛焰在晃动,此现象说明     ;
(3)如图丙,小明先将衣架悬挂在细绳的中央,当同伴用铅笔轻轻敲击衣架时,他听到了轻微的声音;他将细绳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当同伴再次用相同的力度敲击衣架时,小明听到较大的声音,据此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
(4)如图丁,不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不同的力度拨动钢尺,观察钢尺的振动情况,同时听钢尺发出的声音,是为了探究     。
15.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到水中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给试管加热,这样做既可以使海波受热     ,又可以使海波的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海波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第时海波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
16.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是     。
17.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入射光线是     ,折射光线是     ,反射角等于     度,入射角增大,折射角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8.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同时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     的光斑,如图是调节完成的状态,则该透镜的焦距    ;这个实验还证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19.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的锥角及其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下表中,请你解答:
纸锥编号 下落高底 扇形纸片半径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 纸锥锥角 下落时间
1 1.9 10 90 81.9 2.20
2 1.9 10 135 71.1 1.84
3 1.9 5 90 81.9 2.20
(1)实验中通过纸锥的     来反映纸锥下落的快慢;
(2)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图乙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     ;
(3)根据实验探究目的,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的     有关。
三、解答题(本题共11小题,共51分.解答27、28题时应有公式和解题过程)
20.(2分)如图所示为某汽车的挡风玻璃,为车内的物体,当夜晚汽车内的灯打开时,驾驶员能看到物体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请你在图中画出的位置。
21.(2分)为激光器发出的从空气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和玻璃砖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2.(2分)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23.(8分)某物理学习小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时,装置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乙中、、三种温度计读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
(2)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图象。实验计时第时,有一位同学发现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现象如图丁所示,这位同学是     (选填“小明”或“小红” 。小明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这种做法是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的。
(3)交流评估环节中,同学们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有     (填字母)。
纸板可减少热损失,以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
纸板上的小孔是为了增大杯内气压,使水沸腾更快;
用初温较高的水做实验,可以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
24.(4分)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同学们准备了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和。
(1)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从而确定     ;
(2)当蜡烛向玻璃板靠近,蜡烛的像      “变大”、“变小”或“不变” ;
(3)实验过程中,如果只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升,那么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      “上移”、“下移”或“位置不变” 。
(4)实验中,当蜡烛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并在原蜡烛的位置放一光屏,人眼      “透过玻璃板观察”或“直接观察” 光屏,通过是否能看到光屏上蜡烛的像,判断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25.(6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角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能绕垂直于的轴翻转,在纸板上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激光笔垂直一于平面镜入射,此时入射角    ,反射角    ;
(3)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向后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在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     (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6.(5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意外发现: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明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表所示:
入射角
折射角
反射能量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当入射角     时,反射能量达到,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3)根据光路可逆的原理,请猜想: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    (选填“能”或“不能” 发生“全反射现象”,其理由是     。
27.(7分)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3)接着使烛焰向右移动,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 ,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    、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在此基础上,若在凸透镜前方放置远视眼镜,则需将光屏向     移动才能使像重新出现在光屏上(选填“左”或“右” 。
(4)实验中,一只飞蛾停在凸透镜上恰好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呈现是     。
飞蛾的像和部分烛焰的像
烛焰下半部分的像
烛焰上半部分的像
完整的烛焰的像,但像变暗
28.(5分)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和     。
(2)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实验方案时,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测量气泡从点运动到、、和所用的时间;
方案二:测量气泡从计时开始、、和所通过的距离。
请你判断方案     更合适。
(3)实验中,在如图甲,玻璃管上应选择线     (甲乙)作为起点更合理。
(4)小明在记录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从点开始的距离 0 10 20 30 40
从点开始的时间 0 1.22 2.45 3.68 4.91
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图像,根据图像可看出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其运动的速度可以看作是     (改变不变)的。
29.(5分)在火车站,通常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其中次列车时刻表如下:
由表中可知:
(1)从上海到蚌埠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列车从上海出发经多长时间到达蚌埠?
(3)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4)从上海到北京共经历多少小时?
30.(5分)某打捞公司利用声呐测某艘沉船的位置,在海面上通过声呐向海里发出超声波,经0.4秒后,接收到反射的超声波。问:这艘沉船离打捞船的距离为多少?(已知声音在海水的传播速度为
地理试题 第3页(共4页) 地理试题 第4页(共4页)
地理试题 第1页(共6页) 地理试题 第2页(共6页)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
物理·答题卡
第Ⅰ卷(请用2B铅笔填涂)
第Ⅱ卷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 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A ] [ B ] [ C ] [ D ]2.[ A ] [ B ] [ C ] [ D ]3.[ A ] [ B ] [ C ] [ D ]4.[ A ] [ B ] [ C ] [ D ] 5.[ A ] [ B ] [ C ] [ D ]6.[ A ] [ B ] [ C ] [ D ]7.[ A ] [ B ] [ C ] [ D ]8.[ A ] [ B ] [ C ] [ D ] 9.[ A ] [ B ] [ C ] [ D ]10.[ A ] [ B ] [ C ] [ D ]11.[ A ] [ B ] [ C ] [ D ]12.[ A ] [ B ] [ C ] [ D ]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3.(1)    ;     ,    。
(2)     。
(3)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4.(1)     ;(2)     ;
(3)    ;(4)    。
15.    ,    ,     。
16.    。    。
17.     ,    ,     ,     。
18.    ,    ;    。
19.(1)     ;(2)     ;
(3)     。
三、解答题(本题共11小题,共51分.解答27、28题时应有公式和解题过程)
20.(2分)
21.(2分)
22.(2分)
23.(4分)(1)    。
(2)    。     。
(3)     。
24.(4分)(1)    ;(2)      ;
(3)    。(4)    
25.(6分)(1     ,    ;
(2)    ,    ;
(3)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6.(5分)(1)    。     。
(2)     ,。
(3)    ,     。
27.(7分)(1)    ,     。
(2)    。
(3)     ,    。     。
(4)     。
28.(6分)(1)          。
(2)    。
(3)    。
(4)     。
29.(5分)
(5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全真模拟试卷(2)
(测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下列对图中有关声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声的音叉轻贴着乒乓球,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说明乒乓球可以传声
B.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能量的
D.8个相同的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2.(2分)某大桥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高,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采用全封闭隔音表示声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音的传播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源振动频率等级的单位
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D.噪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前传播的
3.(2分)大自然四季如画,下列各种现象与其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熔化放热
B.盛夏大树底下好乘凉蒸发吸热
C.秋后雨天山峰云雾缭绕液化吸热
D.深冬九华山雾凇茫茫凝固放热
4.(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做“探究物质熔化规律”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    
A.该物质在段处于液态
B.该物质在段不需要吸收热量
C.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约
D.该物质是非晶体
5.(2分)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
B.易拉罐中的冰在熔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C.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D.如果不加盐,则罐底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
6.(2分)2021年3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政府要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机制有机结合,继续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下列数据估测正确的是    
A.一次性外科口罩长
B.正常成年人的体温约为
C.救护车出诊的行驶速度约为
D.正常人的脉搏频率约180次每分钟
7.(2分)下列四个光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出现倒影
C.照相机成像 D.水桶中的木棒弯折
8.(2分)如图,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把小孔做成一条狭窄的缝隙对着太阳,则在右边的光屏上将看到太阳的像是    
A.条形的 B.圆形的 C.方形的 D.根本不能成像
9.(2分)小梦同学利用激光笔、平面镜、可沿转折的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小梦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她应选用白色且表面光滑的纸板做光屏
B.若她将右侧光屏向后折转,反射光线就不存在了
C.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度数,是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D.若她用激光笔沿着入射,则的反射光线与不能重合
10.(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拍摄的颐和园十七孔桥的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要想使桥的像小一些,小明应离桥远一些再拍摄
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看到照片上桥在水中的倒影比桥暗是由于光的反射
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图甲,正在工作的联合收割机相对地面是运动的
B.如图乙,以人为参照物,扶梯是运动的
C.如图丙,加油时,加油机和战机是相对静止的
D.如图丁,以运动员为参照物,跑道是运动的
12.(2分)小明在学校运动会的百米比赛中以的成绩取得第二名,他起跑速度的速度为,中途跑的速度为,冲刺跑的速度为,则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B.6.25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3.(1)如图1甲所示,小木块的长度为     ;如图乙所示,当按下停表的按钮1,开始计时,一段时间后,按下按钮     (选填“1”或“2” 停止计时,停表的示数为     。
(2)如图2所示,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实验中,若要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是否有关,接下来的操作是     。
(3)如图3甲和乙分别是托里拆利实验和自制的气压计:此时的大气压为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将上述装置从大厦1楼移到30楼,甲装置中的水银柱     ,乙装置细管中的水柱     (后两空均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
14.下列是物理中声现象的相关实验,请补充完整。
(1)如图甲,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实验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在     ;
(2)如图乙,打开音响播放乐曲,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会看到烛焰在晃动,此现象说明     ;
(3)如图丙,小明先将衣架悬挂在细绳的中央,当同伴用铅笔轻轻敲击衣架时,他听到了轻微的声音;他将细绳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当同伴再次用相同的力度敲击衣架时,小明听到较大的声音,据此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
(4)如图丁,不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不同的力度拨动钢尺,观察钢尺的振动情况,同时听钢尺发出的声音,是为了探究     。
15.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到水中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给试管加热,这样做既可以使海波受热     ,又可以使海波的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海波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第时海波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
16.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是     。
17.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入射光线是     ,折射光线是     ,反射角等于     度,入射角增大,折射角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8.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同时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     的光斑,如图是调节完成的状态,则该透镜的焦距    ;这个实验还证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19.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的锥角及其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下表中,请你解答:
纸锥编号 下落高底 扇形纸片半径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 纸锥锥角 下落时间
1 1.9 10 90 81.9 2.20
2 1.9 10 135 71.1 1.84
3 1.9 5 90 81.9 2.20
(1)实验中通过纸锥的     来反映纸锥下落的快慢;
(2)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图乙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     ;
(3)根据实验探究目的,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的     有关。
三、解答题(本题共11小题,共51分.解答27、28题时应有公式和解题过程)
20.(2分)如图所示为某汽车的挡风玻璃,为车内的物体,当夜晚汽车内的灯打开时,驾驶员能看到物体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请你在图中画出的位置。
21.(2分)为激光器发出的从空气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和玻璃砖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2.(2分)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23.(8分)某物理学习小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时,装置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乙中、、三种温度计读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
(2)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图象。实验计时第时,有一位同学发现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现象如图丁所示,这位同学是     (选填“小明”或“小红” 。小明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这种做法是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的。
(3)交流评估环节中,同学们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有     (填字母)。
纸板可减少热损失,以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
纸板上的小孔是为了增大杯内气压,使水沸腾更快;
用初温较高的水做实验,可以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
24.(4分)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同学们准备了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和。
(1)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从而确定     ;
(2)当蜡烛向玻璃板靠近,蜡烛的像      “变大”、“变小”或“不变” ;
(3)实验过程中,如果只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升,那么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      “上移”、“下移”或“位置不变” 。
(4)实验中,当蜡烛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并在原蜡烛的位置放一光屏,人眼      “透过玻璃板观察”或“直接观察” 光屏,通过是否能看到光屏上蜡烛的像,判断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25.(6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角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能绕垂直于的轴翻转,在纸板上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激光笔垂直一于平面镜入射,此时入射角    ,反射角    ;
(3)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向后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在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     (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6.(5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意外发现: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明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表所示:
入射角
折射角
反射能量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当入射角     时,反射能量达到,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3)根据光路可逆的原理,请猜想: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    (选填“能”或“不能” 发生“全反射现象”,其理由是     。
27.(7分)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3)接着使烛焰向右移动,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 ,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    、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在此基础上,若在凸透镜前方放置远视眼镜,则需将光屏向     移动才能使像重新出现在光屏上(选填“左”或“右” 。
(4)实验中,一只飞蛾停在凸透镜上恰好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呈现是     。
飞蛾的像和部分烛焰的像
烛焰下半部分的像
烛焰上半部分的像
完整的烛焰的像,但像变暗
28.(5分)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和     。
(2)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实验方案时,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测量气泡从点运动到、、和所用的时间;
方案二:测量气泡从计时开始、、和所通过的距离。
请你判断方案     更合适。
(3)实验中,在如图甲,玻璃管上应选择线     (甲乙)作为起点更合理。
(4)小明在记录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从点开始的距离 0 10 20 30 40
从点开始的时间 0 1.22 2.45 3.68 4.91
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图像,根据图像可看出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其运动的速度可以看作是     (改变不变)的。
29.(5分)在火车站,通常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其中次列车时刻表如下:
由表中可知:
(1)从上海到蚌埠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列车从上海出发经多长时间到达蚌埠?
(3)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4)从上海到北京共经历多少小时?
30.(5分)某打捞公司利用声呐测某艘沉船的位置,在海面上通过声呐向海里发出超声波,经0.4秒后,接收到反射的超声波。问:这艘沉船离打捞船的距离为多少?(已知声音在海水的传播速度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