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全真模拟试卷(3)(苏科版1-5章)(A3考试版+A4原卷+答案及解析+答题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全真模拟试卷(3)(苏科版1-5章)(A3考试版+A4原卷+答案及解析+答题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2-16 11:52:1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全真模拟试卷(3)
(测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
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答案】C
【解析】、人体正常体温在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左右,不可能达到.故不符合实际;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左右。故不符合实际;
、中学生的身高在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左右。故符合实际;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不是,故不符合实际。
故选:。
2.(2分)小明发现吉他上的弦绷得越紧,发声的音调越高,说明弦绷得越紧    
A.振动的频率越大 B.振动的频率越小
C.振动的振幅越大 D.振动的振幅越小
【答案】
【解析】吉他靠弦的振动发声,弦绷得越紧,发声的音调越高,说明振动的频率越大;
故选:。
3.(2分)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熔点为
B.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C.乙物质在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以内温度不变,该过程不吸热
【答案】
【解析】、甲从一开始就熔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甲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甲是非晶体。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温度不变的过程,即乙有一定的熔点,所以乙是晶体;故错误;
、因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的,故乙物质在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正确;
、乙物质在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此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错误。
故选:。
4.在观察碘的升华现象时,将少量熔点为的碘颗粒装入如图的密封锤形玻璃泡内。为加快碘的升华且防止碘熔化,下列最合适的加热方式是(酒精灯外焰温度约    
A.没入开水中加热 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答案】
【解析】
、开水的温度约为,没入开水中加热,达不到碘的熔点,碘不会熔化;而开水的温度较高,碘能够吸收较多的热量,所以碘能升华且升华的速度较快,故正确。
、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外焰的温度约,超过碘的熔点,碘会发生熔化现象,也会发生升华现象,不符合题中的要求,故错误。
、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碘不能吸热,反而放热,故碘不会升华,故错误。
、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碘的升华速度慢,效果不明显,故错误。
故选:。
5.(2分)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地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相同的1角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量10个相同的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
【答案】
【解析】
、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个硬币的厚度,由于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若直接测量则误差会很大,故错误;
、用刻度尺多次测1个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不是最佳方案,因为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故错误;
、由于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若直接测量则误差会很大,故错误;
、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是最佳方案,采取累积法,总厚度较大,易测长度,误差较小,故正确。
故选:。
6.(2分)对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芳站在平面镜前照镜子,在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变小
B.针孔照相机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成像的
C.小猫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侧面看到白纸很亮,是因为光照到白纸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答案】
【解析】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小芳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故错误;
、针孔照相机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成像的,属于小孔成像,所成像为实像,故正确;
、看到水中游动的鱼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故正确;
、当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时,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会集中在竖直方向,所以从侧面观察几乎没有光线进入眼睛,看到的平面镜是暗的;而光线在白纸上会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在侧面看到的白纸是亮的,故错误。
故选:。
7.(2分)一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反射光,是入射光,是折射光
B.此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是入射角,大小等于
D.光若沿入射,折射角等于原来的入射角
【答案】
【解析】、根据反射定律,在没有光传播方向的情况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应该关于法线对称,过入射点作垂直于界面的垂线即为法线,如图所示:

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知:为入射光线、为反射光线,为折射光线,则是入射角,是反射角,是折射角,故错误,正确;
、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光若沿入射,将沿射出,折射角等于原来的入射角,故正确。
故选:。
8.近来,乘坐柳州水上公交成为外地游客必打卡项目,乘客在行驶的水上公交中欣赏缓缓移动的岸上美景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以下参照物中,可描述“岸上景物在移动”的是    
A.水中桥梁 B.水上公交 C.地面 D.岸上楼房
【答案】
【解析】以水中桥梁为参照物,岸上景物的相对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错误;
以水上公交为参照物,岸上景物的相对位置改变,是运动的,故正确;
以地面为参照物,岸上景物的相对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错误;
以岸上楼房为参照物,岸上景物的相对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错误。
故选。
9.(2分)在探究“气泡运动”的实验中,如图绘制了三个不同气泡在直玻璃管内运动的图象,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原理是
B.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停表
C.三个气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气泡运动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答案】
【解析】、探究“气泡运动”的速度应该用刻度尺测出气泡运动的距离,用停表测出气泡运动的时间,然后利用速度公式求出气泡运动的速度,
因此实验原理是,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停表,故正确;
、根据图象可知,三个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都成正比,因此三个气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正确;
、根据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三个气泡运动的路程关系为,所以其运动速度的大小关系是.故错误。
故选:。
10.(2分)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放大法、类比法、模型法等。下列用到建立模型法的是    
A.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B.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C.探究摆动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
D.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类比于光的反射
【答案】
【解析】、探究平面镜时,需要利用一个与成像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来替代成像物体所成的像,这是采用了替代法,故不合题意;
、光线是为了研究光而建立的一种物理模型,故符合题意;
、探究摆动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因影响单摆摆动周期的因素很多,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故不合题意;
、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类比于光的反射,这里采用了类推法,故不合题意。
故选:。
11.(2分)将一凸透镜置于书本上方,然后将凸透镜渐渐远离书本,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四个不同的像(如图),这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①④③
【答案】
【解析】字紧靠凸透镜,说明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凸透镜成的虚像是正立、放大的,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越大,故先看到②,然后是③;当在一倍和两倍焦距之间远离凸透镜的过程中,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看到的为①,继续远离大于2倍焦距时,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即为④,故四个像的顺序为②③①④。
故选:。
12.(2分)如图所示,、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速度小于物体的速度
B.物体的运动速度大于物体的速度
C.物体运动通过的距离是
D.物体运动通过的距离是
【答案】
【解析】、甲图是物体的图象,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是物体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物体的速度,已知,因此,故错误,正确;
、甲图是图象,由图象可知,物体速度大小为,物体运动通过的距离是,故错误;
、物体运动通过的距离:,故错误。
故选:。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光的三原色是     、    、    三种色光。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的色彩就是由光的三原色     而成的。树叶也会变换颜色。在夏天,植物叶子中含有的叶绿素对     的反射能力强,所以我们看到的植物叶子大多呈绿色。到了秋天,叶绿素受气温下降等因素的影响而分解,而有些叶子含有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则比较稳定,于是叶子的颜色就由绿色变成     或     。
【答案】红;绿;蓝;混合;绿光;黄色;红色
【解析】将红光、绿光和蓝光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的色彩就是由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在夏天,植物叶子中含有的叶绿素对绿光的反射能力强,所以我们看到的植物叶子大多呈绿色;
到了秋天,叶绿素受气温下降等因素的影响而分解,而有些叶子含有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则比较稳定,则叶子的颜色就由绿色变成黄色或红色。
故答案为:红;绿;蓝;混合;绿光;黄色;红色。
14.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机械停表的读数为     。
【答案】3.20;。
【解析】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木块的起始端为,末端为,因此木块的长度为;
由图可知,小表盘为分针盘,分度值为,此时指针在3和4之间,接近4;大表盘为秒针盘,分度值为,此时指针指向48.7,因此机械停表的读数为。
故答案为:3.20;。
15.冬季,菜农储菜时,常在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凝固时会     ,菜就不会冻坏。高烧的病人常用冰袋降温,这利用了冰熔化时会     ,从而降低病人的体温。冬天下雪后,常在路面撒一些盐,这是因为加盐后,水的凝固点会     (填“升高”或“降低” 。
【答案】放热;吸热;降低。
【解析】冬季,菜农储菜时,常在窖里放几桶水,水凝固时放热,使菜的温度不至于很低,防止菜上冻。
冰熔化从高烧的病人身上吸收热量,防止病人温度过高,发生危险。
冬天下雪后,常在路面上洒一些盐,这是因为加盐后,水的凝固点会降低,使熔化的雪水不易再结冰。
故答案为:放热;吸热;降低。
16.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同学们,寒假就要到了,约几个好朋友找个地方去放松身心,开阔眼界吧。旅游需要携带必备的用品,还要注意旅游途中的注意事项哦!你准备好了吗?
(1)攀登雪山时,禁止大声喧哗,因为声音具有    ,可能导致雪崩;为了防止      的过度照射伤害眼睛,最好带上墨镜。
(2)在游玩时切勿将空纯净水瓶扔在山上:这是因为当下雨时纯净水瓶装入水后,就相当于一个      透镜。晴天强太阳光照射它时,它对光线产生      作用,引起火灾。
(3)拍照留念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别忘了带上照相机。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      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拍摄风景时,若发现有部分没有进入镜头,应该将相机向      (前后)移动。
【答案】(1)能量;紫外线;(2)凸;会聚;(3)缩小;后。
【解析】(1)由于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同时传递能量,大声的呼喊就可能会产生共鸣,从而引起雪崩。
墨镜能吸收紫外线,为了防止 紫外线的过度照射伤害眼睛,最好带上墨镜。
(2)下雨时,雨水流入纯净水瓶,容易形成中间厚边缘薄的水凸透镜。
水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形成温度比较高的光点,容易点燃枯叶,发生火灾。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
要想使所有的同学都进入进入镜头,需要增大物距,为了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减小像距。所以应该将相机向后移动,同时调节暗箱使其缩短。
故答案为:(1)能量;紫外线;(2)凸;会聚;(3)缩小;后。
17.(3分)小明利用图中装置研究物体的颜色。当他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依次放上不同颜色的玻璃时,发现白屏上显现出不同的颜色,如表1。
表1
玻璃的颜色 红 绿 蓝 黄
白屏上看到的颜色 红 绿 蓝 黄
(1)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是光的     现象。
(2)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小明换用无色透明玻璃,在白屏上贴上不同颜色的彩纸,观察到的现象如表2所示,则由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表2
屏上贴的纸的颜色 红 绿 蓝 黄
看到屏上纸的颜色 红 绿 蓝 黄
【答案】(1)色散;(2)玻璃的颜色与透过的色光一致;(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解析】(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2)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依次放上不同颜色的玻璃时,发现白屏上显现出不同的颜色,说明玻璃的颜色与透过的色光一致;
(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故答案为:(1)色散;(2)玻璃的颜色与透过的色光一致;(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8.(2分)“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是学生。”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王亚平用注射器向水球内注入一个气泡,水球里同时出现了两个王老师的像,一正一倒,透过气泡,可以看到正像,水球中映出的则依然是倒像。水球相当于     ;气泡相当于     。(本题选填:凸透镜、凹透镜)
【答案】凸透镜;凹透镜
【解析】图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凸透镜成像,所以水球相当于是一个凸透镜;气泡中却显示出王亚平正立、缩小的像,这是因为带气泡的水球中间薄、边缘厚,相当于凹透镜。
故答案为:凸透镜;凹透镜。
19.(3分)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小华    (填“是”或“不是” 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的速度是    ,小明的平均速度    小华的平均速度。
【答案】不是;5;等于。
【解析】(1)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2)由图象可知,小明和小华通过的路程都为,所用的时间都是,
根据可知,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等,
都是。
故答案为:不是;5;等于。
三、解答题(本题共11小题,共50分.解答第28题时应有公式和解题过程)
20.(2分)请画出图中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答案】
【解析】分别作出物体端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用虚线连接、即可,如图所示:
21.(2分)如图所示,是人眼,是水中鱼的嘴巴,是树上的野果。某一时刻,人眼刚好看到水中小鱼(虚像)正在吃水中树上的野果(虚像),请画出野果在水中像的位置以及人眼看到小鱼嘴巴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树上的野果的像点,即水中鱼的嘴巴的像点,
连接与人眼的连线,与水面交于点,为入射点,即为野果经水面反射到人眼的反射光线,也是水中鱼嘴巴的光由水中进入空气中人眼的折射光线,再连接和分别为野果和鱼的嘴巴的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22.(2分)完成下列光路图。
【答案】
【解析】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23.(5分)小建和小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
(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3)小建观察到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     (选填“吸热”或“放热” ,温度     。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2)95;(3)水蒸气;(4)吸热;保持不变
【解析】(1)观察实验装置图发现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图乙中的温度计的一个大格表示,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因此它的读数为;
(3)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地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4)分析图像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2)95;(3)水蒸气;(4)吸热;保持不变。
24.(6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     ;
(2)如图所示,将玻璃板竖直放置在白纸上,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 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接下来应该     ,重复上述实验,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移去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 承接到蜡烛的像;
(4)分析如表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次数 1 2 3 4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6.20 8.68 10.35 13.52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6.20 8.68 10.35 13.52
【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2)未点燃;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3)不能;(4)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解析】(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将没有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用于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性规律,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验证蜡烛是否都能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重复实验后发现,蜡烛都能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故得出结论:在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大小相等。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移去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等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即在平面镜成像中,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未点燃;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3)不能;(4)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5.(7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与平面镜     放置,图中的入射角是     度;
(2)如图乙将右侧纸板沿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发现在纸板右侧的     部看不到反射光线,则说明了     ;
(3)经多次实验,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后,利用刻度尺在白纸板上作了一条平行于平面镜的直线,、、、、、、是直线与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的交点(图丙),测量发现:,,,这样的发现     (能不能)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
(4)在探究得到光的反射规律后,小明想到自行车的尾灯(图丁)本身并不发光,但是夜晚当汽车的灯光无论从哪个方向照在它上面时,它都能将光反射回去,以引起汽车驾驶员的注意,经了解它是由许多角反射器组成的反光装置,则该角反射器是由     。
.一个平面镜组成;
.二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
.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
(5)平面镜成像有很多应用,如图戊的提词器,它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当演讲者前方呈现数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     。
【答案】(1)垂直;40;(2)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能;(4);(5)。
【解析】(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则图中的入射角是;
(2)将右侧纸板沿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纸板的上半部分与纸板不在同一平面内,如图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上部看不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由,,,利用全等三角形知识可得,、、,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自行车的尾灯本身并不发光,它是由多个角反射器(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的反光装置,最后的反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平行,能引起司机的注意,故选:;
(5)当演讲者前方呈现数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数字的像,由于平面镜所成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现象。
故答案为:(1)垂直;40;(2)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能;(4);(5)。
26.(4分)小聪和小明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选用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光屏上像的大小
40 12 缩小
35 19 缩小
20 20 等大
15 35 放大
10 光屏上没有像
8 光屏上没有像
(1)小聪的操作是实验探究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     。
(2)如图所示,小聪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小聪把凸透镜固定在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     (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 倒立的实像。
(3)小明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小明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聪分析了小明的数据后认为小明的数据有问题,请说明小聪指出数据错误的依据,并分析造成小明数据错误的原因。
【答案】(1)大致在同一高度;(2)Ⅱ;缩小;(3)依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原因:第2次实验时,光屏上不是最清晰的像,就确定了像的位置,使得像距测量错误。
【解析】(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如图所示,小聪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小聪把凸透镜固定在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刻度线位置,此时物距,根据,,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光屏应在Ⅱ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倒立的实像;
(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的物距等于第4次实验的像距,根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可知,第2次实验的像距应等于第4次实验的物距,而此时第2次实验的像距不等于第4次实验的物距,说明第2次实验时,光屏上不是最清晰的像,就确定了像的位置,使得像距测量错误。
故答案为:(1)大致在同一高度;(2)Ⅱ;缩小;(3)依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原因:第2次实验时,光屏上不是最清晰的像,就确定了像的位置,使得像距测量错误。
27.(6分)取两张等大的同型号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同的大小纸锥,进行纸锥下落快慢的研究: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此时应该拿至图    (选填“乙”或“丙” 所示的位置释放,同时记录纸锥下落至地面的    ,就可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2)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参照速度格式,请把实验表格中①和②两处填写完整;
运动物体 ①     ②     速度


【答案】(1)乙;时间;(2)刻度尺;秒表;①下落的高度;②下落所用的时间。
【解析】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图乙中两纸锥的下端高度相同,图丙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故应选图乙的位置释放。
实验中记录下落至地面的时间,即可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2)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根据可知,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测量路程的工具是刻度尺,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
具体来说需要测量下落的高度和下落所用的时间,故表格中空缺的内容是①下落的高度;②下落所用的时间。
故答案为:(1)乙;时间;(2)刻度尺;秒表;①下落的高度;②下落所用的时间。
28.(4分)(1)小王同学在学习了“平面镜的应用”后,他发现晚上玻璃窗上能映射出室内的亮物。他认为这一现象背后的成因是:晚上室外比室内暗得多,玻璃窗对室内的亮物来说相当于一块平面镜,室内的光经过反射,其反向延长线进入人眼,所以能在镜中看到室内物体的实像。你认为小王的分析正确吗?判断并阐述理由:    。
(2)小王想到当在夜间道路照明条件不良的路况下驾车时,就会在挡风玻璃上看到像,且所看到的像比有路灯时更     (选填“清晰”或“模糊” ,所以不能长时间打开车厢内的灯。
(3)小王查阅资料了解到智能化汽车的平视显示系统是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而研发的,汽车高速行驶时,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注意力。某汽车智能化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若驾驶员想通过挡风玻璃得到垂直于水平面的像,请通过作图说明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多少?
②若司机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低(如图),不便于观察,这时他应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 挡风玻璃。
【答案】(1)不正确,因为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2)清晰;(3)①;②远离。
【解析】(1)小王的分析不正确,因为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因此能在镜中看到室内物体的虚像;
(2)当在夜间道路照明条件不良的路况下驾车时,车厢内比车厢外亮,经挡风玻璃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线多,因此看到的像比有路灯时更清晰;
(3)①挡风玻璃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而像与物体垂直,故角平分线为对称轴,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故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②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低,不便于观察,即需要将像往上移动,根据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显示器需要远离挡风玻璃。
故答案为:(1)不正确,因为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2)清晰;(3)①;②远离。
29.(5分)小东与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大小经常在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子高度与光源到物体距离的关系。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的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量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 20 30 40 50 60 70
黑板擦影子高度 20 17 14.5 13.5 13 12.6
(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远处逐渐靠近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高度随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变化的图像,由图乙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时,影子的高度大致是     。
(3)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较远时,观察图像的变化趋势发现,影子变小得     (快慢);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大小将     。
(4)如果水平摆放的黑板擦正对着正午时分的太阳光,当黑板擦逐渐由地面竖直向上移动一棵高小树的高度,落在地下的黑板擦的影子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答案】(1)变大;(2)13;(3)慢;不变;(4)不变。
【解析】(1)由记录的数据表可以看出,当手电筒由远处逐渐靠近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随之变大;
(2)根据图2读出影子高度值为;
(3)从图像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发现,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较远时影子变化较慢,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大小基本不变;
(4)随着物体距离光源的越来越远,影子的变化会越来越小,当光源距物体无限远时,影子的不变。
故答案是:(1)变大;(2)13;(3)慢;不变;(4)不变。
30.(8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复兴号”列车的开通极大地满足了沿线经济发展需求,如下表是某列车全程的时刻表。
站名 到达时间 出发时间 里程
1 北京 0
2 天津西 148
3 南京 1153
4 上海 1386
(1)求该列车从北京到上海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已知该列车车身长度为,路过南京时途经一处山体隧道,假如列车穿过隧道时的速度恒为,列车整个车身处在隧道内的时间为,求该隧道的长度。
(3)列车铁轨在铺设时,因工程需要必须从一处城镇旁经过,为了减少行车噪声对沿途居民生活的影响,请你帮忙提出一条建议:    。
【答案】(1)这列动车由北京到苏州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2)该隧道的长度是;
(3)建设隔音带。
【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列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为:,路程,
则这列动车从北京到上海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列车通过隧道的速度为,
列车整个车身处在隧道内时行驶的路程为:,
则该隧道的长度为:;
(3)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可知,为了减少行车噪声对沿途居民生活的影响,可以在道路两旁建设隔音带,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1)这列动车由北京到苏州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2)该隧道的长度是;
(3)建设隔音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
物理·答题卡
第Ⅰ卷(请用2B铅笔填涂)
第Ⅱ卷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 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A ] [ B ] [ C ] [ D ]2.[ A ] [ B ] [ C ] [ D ]3.[ A ] [ B ] [ C ] [ D ]4.[ A ] [ B ] [ C ] [ D ] 5.[ A ] [ B ] [ C ] [ D ]6.[ A ] [ B ] [ C ] [ D ]7.[ A ] [ B ] [ C ] [ D ]8.[ A ] [ B ] [ C ] [ D ] 9.[ A ] [ B ] [ C ] [ D ]10.[ A ] [ B ] [ C ] [ D ]11.[ A ] [ B ] [ C ] [ D ]12.[ A ] [ B ] [ C ] [ D ]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    、    、    。    。    。         。
14.     ,     。
15.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6.(1)    ;      。
(2)      。      。
(3)      ,      。
17.(3分)(1)     。
(2)     。(3)     。
18.(2分)     ;     。
19.(3分)    ,    ,    。
三、解答题(本题共11小题,共50分.解答第28题时应有公式和解题过程)
20.(2分)
21.(2分)
22.(2分)完成下列光路图。
23.(5分)(1)     。(2)     。
(3)     。(4)     ,    。
24.(6分)(1)    ;
(2)     。     ,     ;
(3)    ;(4)    。
25.(7分)(1)    ,     ;
(2)    ,     ;(3)    ;
(4)     。(5)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6.(4分)(1)     。
(2)    ,     。
(3)
27.(6分)(1)    ,    ;
(2)         ;①   ②   
28.(4分)(1)    。
(2)     。
(3)①
②     。
29.(5分)(1)    。
(2)    。
(3)     ;     。
(4)    。
30.(8分)(3)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全真模拟试卷(3)
(测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全真模拟试卷(3)
(测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
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2.(2分)小明发现吉他上的弦绷得越紧,发声的音调越高,说明弦绷得越紧    
A.振动的频率越大 B.振动的频率越小
C.振动的振幅越大 D.振动的振幅越小
3.(2分)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熔点为
B.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C.乙物质在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以内温度不变,该过程不吸热
4.在观察碘的升华现象时,将少量熔点为的碘颗粒装入如图的密封锤形玻璃泡内。为加快碘的升华且防止碘熔化,下列最合适的加热方式是(酒精灯外焰温度约    
A.没入开水中加热 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5.(2分)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地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相同的1角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量10个相同的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
6.(2分)对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芳站在平面镜前照镜子,在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变小
B.针孔照相机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成像的
C.小猫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侧面看到白纸很亮,是因为光照到白纸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7.(2分)一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反射光,是入射光,是折射光
B.此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是入射角,大小等于
D.光若沿入射,折射角等于原来的入射角
8.近来,乘坐柳州水上公交成为外地游客必打卡项目,乘客在行驶的水上公交中欣赏缓缓移动的岸上美景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以下参照物中,可描述“岸上景物在移动”的是    
A.水中桥梁 B.水上公交 C.地面 D.岸上楼房
9.(2分)在探究“气泡运动”的实验中,如图绘制了三个不同气泡在直玻璃管内运动的图象,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原理是
B.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停表
C.三个气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气泡运动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10.(2分)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放大法、类比法、模型法等。下列用到建立模型法的是    
A.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B.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C.探究摆动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
D.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类比于光的反射
11.(2分)将一凸透镜置于书本上方,然后将凸透镜渐渐远离书本,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四个不同的像(如图),这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①④③
12.(2分)如图所示,、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速度小于物体的速度
B.物体的运动速度大于物体的速度
C.物体运动通过的距离是
D.物体运动通过的距离是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光的三原色是     、    、    三种色光。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的色彩就是由光的三原色     而成的。树叶也会变换颜色。在夏天,植物叶子中含有的叶绿素对     的反射能力强,所以我们看到的植物叶子大多呈绿色。到了秋天,叶绿素受气温下降等因素的影响而分解,而有些叶子含有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则比较稳定,于是叶子的颜色就由绿色变成     或     。
14.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机械停表的读数为     。
15.冬季,菜农储菜时,常在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凝固时会     ,菜就不会冻坏。高烧的病人常用冰袋降温,这利用了冰熔化时会     ,从而降低病人的体温。冬天下雪后,常在路面撒一些盐,这是因为加盐后,水的凝固点会     (填“升高”或“降低” 。
16.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同学们,寒假就要到了,约几个好朋友找个地方去放松身心,开阔眼界吧。旅游需要携带必备的用品,还要注意旅游途中的注意事项哦!你准备好了吗?
(1)攀登雪山时,禁止大声喧哗,因为声音具有      ,可能导致雪崩;为了防止      的过度照射伤害眼睛,最好带上墨镜。
(2)在游玩时切勿将空纯净水瓶扔在山上:这是因为当下雨时纯净水瓶装入水后,就相当于一个      透镜。晴天强太阳光照射它时,它对光线产生      作用,引起火灾。
(3)拍照留念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别忘了带上照相机。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      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拍摄风景时,若发现有部分没有进入镜头,应该将相机向      (前后)移动。
17.小明利用图中装置研究物体的颜色。当他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依次放上不同颜色的玻璃时,发现白屏上显现出不同的颜色,如表1。
表1
玻璃的颜色 红 绿 蓝 黄
白屏上看到的颜色 红 绿 蓝 黄
(1)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是光的     现象。
(2)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小明换用无色透明玻璃,在白屏上贴上不同颜色的彩纸,观察到的现象如表2所示,则由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表2
屏上贴的纸的颜色 红 绿 蓝 黄
看到屏上纸的颜色 红 绿 蓝 黄
18.“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是学生。”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王亚平用注射器向水球内注入一个气泡,水球里同时出现了两个王老师的像,一正一倒,透过气泡,可以看到正像,水球中映出的则依然是倒像。水球相当于     ;气泡相当于     。(本题选填:凸透镜、凹透镜)
19.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小华    (填“是”或“不是” 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的速度是    ,小明的平均速度    小华的平均速度。
三、解答题(本题共11小题,共50分.解答第28题时应有公式和解题过程)
20.(2分)请画出图中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21.(2分)如图所示,是人眼,是水中鱼的嘴巴,是树上的野果。某一时刻,人眼刚好看到水中小鱼(虚像)正在吃水中树上的野果(虚像),请画出野果在水中像的位置以及人眼看到小鱼嘴巴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2.(2分)完成下列光路图。
23.(5分)小建和小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
(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3)小建观察到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     (选填“吸热”或“放热” ,温度     。
24.(6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     ;
(2)如图所示,将玻璃板竖直放置在白纸上,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 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接下来应该     ,重复上述实验,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移去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 承接到蜡烛的像;
(4)分析如表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次数 1 2 3 4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6.20 8.68 10.35 13.52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6.20 8.68 10.35 13.52
25.(7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与平面镜     放置,图中的入射角是     度;
(2)如图乙将右侧纸板沿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发现在纸板右侧的     部看不到反射光线,则说明了     ;
(3)经多次实验,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后,利用刻度尺在白纸板上作了一条平行于平面镜的直线,、、、、、、是直线与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的交点(图丙),测量发现:,,,这样的发现     (能不能)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
(4)在探究得到光的反射规律后,小明想到自行车的尾灯(图丁)本身并不发光,但是夜晚当汽车的灯光无论从哪个方向照在它上面时,它都能将光反射回去,以引起汽车驾驶员的注意,经了解它是由许多角反射器组成的反光装置,则该角反射器是由     。
.一个平面镜组成;
.二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
.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
(5)平面镜成像有很多应用,如图戊的提词器,它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当演讲者前方呈现数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     。
26.(4分)小聪和小明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选用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光屏上像的大小
40 12 缩小
35 19 缩小
20 20 等大
15 35 放大
10 光屏上没有像
8 光屏上没有像
(1)小聪的操作是实验探究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     。
(2)如图所示,小聪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小聪把凸透镜固定在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     (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 倒立的实像。
(3)小明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小明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聪分析了小明的数据后认为小明的数据有问题,请说明小聪指出数据错误的依据,并分析造成小明数据错误的原因。
27.(5分)取两张等大的同型号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同的大小纸锥,进行纸锥下落快慢的研究: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此时应该拿至图    (选填“乙”或“丙” 所示的位置释放,同时记录纸锥下落至地面的    ,就可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2)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参照速度格式,请把实验表格中①和②两处填写完整;
运动物体 ①     ②     速度


28.(3分)(1)小王同学在学习了“平面镜的应用”后,他发现晚上玻璃窗上能映射出室内的亮物。他认为这一现象背后的成因是:晚上室外比室内暗得多,玻璃窗对室内的亮物来说相当于一块平面镜,室内的光经过反射,其反向延长线进入人眼,所以能在镜中看到室内物体的实像。你认为小王的分析正确吗?判断并阐述理由:    。
(2)小王想到当在夜间道路照明条件不良的路况下驾车时,就会在挡风玻璃上看到像,且所看到的像比有路灯时更     (选填“清晰”或“模糊” ,所以不能长时间打开车厢内的灯。
(3)小王查阅资料了解到智能化汽车的平视显示系统是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而研发的,汽车高速行驶时,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注意力。某汽车智能化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若驾驶员想通过挡风玻璃得到垂直于水平面的像,请通过作图说明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多少?
②若司机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低(如图),不便于观察,这时他应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 挡风玻璃。
29.(5分)小东与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大小经常在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子高度与光源到物体距离的关系。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的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量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 20 30 40 50 60 70
黑板擦影子高度 20 17 14.5 13.5 13 12.6
(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远处逐渐靠近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高度随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变化的图像,由图乙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时,影子的高度大致是     。
(3)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较远时,观察图像的变化趋势发现,影子变小得     (快慢);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大小将     。
(4)如果水平摆放的黑板擦正对着正午时分的太阳光,当黑板擦逐渐由地面竖直向上移动一棵高小树的高度,落在地下的黑板擦的影子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0.(8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复兴号”列车的开通极大地满足了沿线经济发展需求,如下表是某列车全程的时刻表。
站名 到达时间 出发时间 里程
1 北京 0
2 天津西 148
3 南京 1153
4 上海 1386
(1)求该列车从北京到上海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已知该列车车身长度为,路过南京时途经一处山体隧道,假如列车穿过隧道时的速度恒为,列车整个车身处在隧道内的时间为,求该隧道的长度。
(3)列车铁轨在铺设时,因工程需要必须从一处城镇旁经过,为了减少行车噪声对沿途居民生活的影响,请你帮忙提出一条建议:    。
地理试题 第3页(共4页) 地理试题 第4页(共4页)
地理试题 第1页(共6页) 地理试题 第2页(共6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全真模拟试卷(3)
(测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
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2.(2分)小明发现吉他上的弦绷得越紧,发声的音调越高,说明弦绷得越紧    
A.振动的频率越大 B.振动的频率越小
C.振动的振幅越大 D.振动的振幅越小
3.(2分)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熔点为
B.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C.乙物质在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以内温度不变,该过程不吸热
4.在观察碘的升华现象时,将少量熔点为的碘颗粒装入如图的密封锤形玻璃泡内。为加快碘的升华且防止碘熔化,下列最合适的加热方式是(酒精灯外焰温度约    
A.没入开水中加热 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5.(2分)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地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相同的1角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量10个相同的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
6.(2分)对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芳站在平面镜前照镜子,在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变小
B.针孔照相机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成像的
C.小猫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侧面看到白纸很亮,是因为光照到白纸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7.(2分)一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反射光,是入射光,是折射光
B.此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是入射角,大小等于
D.光若沿入射,折射角等于原来的入射角
8.近来,乘坐柳州水上公交成为外地游客必打卡项目,乘客在行驶的水上公交中欣赏缓缓移动的岸上美景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以下参照物中,可描述“岸上景物在移动”的是    
A.水中桥梁 B.水上公交 C.地面 D.岸上楼房
9.(2分)在探究“气泡运动”的实验中,如图绘制了三个不同气泡在直玻璃管内运动的图象,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原理是
B.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停表
C.三个气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气泡运动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10.(2分)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放大法、类比法、模型法等。下列用到建立模型法的是    
A.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B.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C.探究摆动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
D.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类比于光的反射
11.(2分)将一凸透镜置于书本上方,然后将凸透镜渐渐远离书本,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四个不同的像(如图),这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①④③
12.(2分)如图所示,、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速度小于物体的速度
B.物体的运动速度大于物体的速度
C.物体运动通过的距离是
D.物体运动通过的距离是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光的三原色是     、    、    三种色光。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的色彩就是由光的三原色     而成的。树叶也会变换颜色。在夏天,植物叶子中含有的叶绿素对     的反射能力强,所以我们看到的植物叶子大多呈绿色。到了秋天,叶绿素受气温下降等因素的影响而分解,而有些叶子含有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则比较稳定,于是叶子的颜色就由绿色变成     或     。
14.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机械停表的读数为     。
15.冬季,菜农储菜时,常在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凝固时会     ,菜就不会冻坏。高烧的病人常用冰袋降温,这利用了冰熔化时会     ,从而降低病人的体温。冬天下雪后,常在路面撒一些盐,这是因为加盐后,水的凝固点会     (填“升高”或“降低” 。
16.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同学们,寒假就要到了,约几个好朋友找个地方去放松身心,开阔眼界吧。旅游需要携带必备的用品,还要注意旅游途中的注意事项哦!你准备好了吗?
(1)攀登雪山时,禁止大声喧哗,因为声音具有      ,可能导致雪崩;为了防止      的过度照射伤害眼睛,最好带上墨镜。
(2)在游玩时切勿将空纯净水瓶扔在山上:这是因为当下雨时纯净水瓶装入水后,就相当于一个      透镜。晴天强太阳光照射它时,它对光线产生      作用,引起火灾。
(3)拍照留念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别忘了带上照相机。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      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拍摄风景时,若发现有部分没有进入镜头,应该将相机向      (前后)移动。
17.小明利用图中装置研究物体的颜色。当他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依次放上不同颜色的玻璃时,发现白屏上显现出不同的颜色,如表1。
表1
玻璃的颜色 红 绿 蓝 黄
白屏上看到的颜色 红 绿 蓝 黄
(1)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是光的     现象。
(2)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小明换用无色透明玻璃,在白屏上贴上不同颜色的彩纸,观察到的现象如表2所示,则由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表2
屏上贴的纸的颜色 红 绿 蓝 黄
看到屏上纸的颜色 红 绿 蓝 黄
18.“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是学生。”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王亚平用注射器向水球内注入一个气泡,水球里同时出现了两个王老师的像,一正一倒,透过气泡,可以看到正像,水球中映出的则依然是倒像。水球相当于     ;气泡相当于     。(本题选填:凸透镜、凹透镜)
19.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小华    (填“是”或“不是” 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的速度是    ,小明的平均速度    小华的平均速度。
三、解答题(本题共11小题,共50分.解答第28题时应有公式和解题过程)
20.(2分)请画出图中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21.(2分)如图所示,是人眼,是水中鱼的嘴巴,是树上的野果。某一时刻,人眼刚好看到水中小鱼(虚像)正在吃水中树上的野果(虚像),请画出野果在水中像的位置以及人眼看到小鱼嘴巴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2.(2分)完成下列光路图。
23.(5分)小建和小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
(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3)小建观察到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     (选填“吸热”或“放热” ,温度     。
24.(6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     ;
(2)如图所示,将玻璃板竖直放置在白纸上,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 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接下来应该     ,重复上述实验,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移去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 承接到蜡烛的像;
(4)分析如表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次数 1 2 3 4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6.20 8.68 10.35 13.52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6.20 8.68 10.35 13.52
25.(7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与平面镜     放置,图中的入射角是     度;
(2)如图乙将右侧纸板沿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发现在纸板右侧的     部看不到反射光线,则说明了     ;
(3)经多次实验,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后,利用刻度尺在白纸板上作了一条平行于平面镜的直线,、、、、、、是直线与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的交点(图丙),测量发现:,,,这样的发现     (能不能)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
(4)在探究得到光的反射规律后,小明想到自行车的尾灯(图丁)本身并不发光,但是夜晚当汽车的灯光无论从哪个方向照在它上面时,它都能将光反射回去,以引起汽车驾驶员的注意,经了解它是由许多角反射器组成的反光装置,则该角反射器是由     。
.一个平面镜组成;
.二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
.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
(5)平面镜成像有很多应用,如图戊的提词器,它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当演讲者前方呈现数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     。
26.(4分)小聪和小明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选用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光屏上像的大小
40 12 缩小
35 19 缩小
20 20 等大
15 35 放大
10 光屏上没有像
8 光屏上没有像
(1)小聪的操作是实验探究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     。
(2)如图所示,小聪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小聪把凸透镜固定在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     (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 倒立的实像。
(3)小明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小明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聪分析了小明的数据后认为小明的数据有问题,请说明小聪指出数据错误的依据,并分析造成小明数据错误的原因。
27.(5分)取两张等大的同型号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同的大小纸锥,进行纸锥下落快慢的研究: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此时应该拿至图    (选填“乙”或“丙” 所示的位置释放,同时记录纸锥下落至地面的    ,就可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2)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参照速度格式,请把实验表格中①和②两处填写完整;
运动物体 ①     ②     速度


28.(3分)(1)小王同学在学习了“平面镜的应用”后,他发现晚上玻璃窗上能映射出室内的亮物。他认为这一现象背后的成因是:晚上室外比室内暗得多,玻璃窗对室内的亮物来说相当于一块平面镜,室内的光经过反射,其反向延长线进入人眼,所以能在镜中看到室内物体的实像。你认为小王的分析正确吗?判断并阐述理由:    。
(2)小王想到当在夜间道路照明条件不良的路况下驾车时,就会在挡风玻璃上看到像,且所看到的像比有路灯时更     (选填“清晰”或“模糊” ,所以不能长时间打开车厢内的灯。
(3)小王查阅资料了解到智能化汽车的平视显示系统是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而研发的,汽车高速行驶时,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注意力。某汽车智能化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若驾驶员想通过挡风玻璃得到垂直于水平面的像,请通过作图说明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多少?
②若司机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低(如图),不便于观察,这时他应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 挡风玻璃。
29.(5分)小东与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大小经常在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子高度与光源到物体距离的关系。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的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量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 20 30 40 50 60 70
黑板擦影子高度 20 17 14.5 13.5 13 12.6
(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远处逐渐靠近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高度随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变化的图像,由图乙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时,影子的高度大致是     。
(3)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较远时,观察图像的变化趋势发现,影子变小得     (快慢);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大小将     。
(4)如果水平摆放的黑板擦正对着正午时分的太阳光,当黑板擦逐渐由地面竖直向上移动一棵高小树的高度,落在地下的黑板擦的影子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0.(8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复兴号”列车的开通极大地满足了沿线经济发展需求,如下表是某列车全程的时刻表。
站名 到达时间 出发时间 里程
1 北京 0
2 天津西 148
3 南京 1153
4 上海 1386
(1)求该列车从北京到上海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已知该列车车身长度为,路过南京时途经一处山体隧道,假如列车穿过隧道时的速度恒为,列车整个车身处在隧道内的时间为,求该隧道的长度。
(3)列车铁轨在铺设时,因工程需要必须从一处城镇旁经过,为了减少行车噪声对沿途居民生活的影响,请你帮忙提出一条建议: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