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
第一章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环境问题
(原创题)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在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煤炭的开采和利用,可能带来哪些环境污染问题 ( )
①大气污染 ②土地退化
③水污染 ④水资源短缺
⑤固体废物污染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①③⑤
2.煤矿分为井下煤矿和露天煤矿两种。当煤层距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下煤矿;当煤层距地表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相对于井下煤矿,露天煤矿造成的更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是( )
A.土壤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石漠化 D.全球变暖
题组二 环境污染
(2024山东枣庄期末)2019年7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上海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城市。2020年4月底,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公布了2019年生活垃圾分类“成绩单”。数据显示,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明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湿垃圾分出量同比有明显增长,干垃圾处置量同比减少17.5%。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城市垃圾是常见的固体废物,其主要危害有( )
①影响城市市容与卫生
②堆放不合理,经雨水浸淋污染河流
③有较强的化学反应,释放大量有害气体
④垃圾焚化散发有毒气体影响人体健康
⑤处理不当造成大气尘粒污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⑤
4.对城市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的意义有( )
①减少垃圾处理数量 ②抑制臭氧消耗
③节约自然资源 ④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24河南驻马店期末)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PM2.5浓度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季低于冬季。近几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PM2.5年均浓度值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且年平均浓度空间重心发生了变化。下图为2013—2017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PM2.5年平均浓度的空间重心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影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PM2.5浓度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植被覆盖度 B.日照时间
C.降水量 D.水域面积
6.导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PM2.5年平均浓度空间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治理的区域联动
B.人口自西向东的流动
C.区域内西部城市化进程加快
D.区域内东部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2024山东潍坊期末)海底地下水排泄是指沿海地区地下水挟带陆源物质向海洋输送,是沿岸海域氮、磷等营养盐的主要来源。浙江省舟山东部东沙湾无河流注入,陆源地下水每年向东沙湾输入大量氮、磷等营养盐。受海域降水和海水运动影响,东沙湾的营养盐浓度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下图示意舟山东部营养盐浓度的采样位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东沙湾四处采样点营养盐浓度大小及差异最小的季节是( )
A.A1>A2>A3>A4 冬季
B.A1>A2>A3>A4 夏季
C.A1
D.A18.东沙湾海域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咸潮 B.水华 C.赤潮 D.热污染
题组三 生态破坏
(2024湖南张家界期末)锡林郭勒草原北与蒙古国接壤,南接河北坝上地区,西接阴山丘陵,东临大兴安岭,以典型草原为主,是我国最早一个列入国际生物圈监测体系的自然保护区。20世纪后期,生态破坏严重,黑风暴事件频发。研究发现,沙尘天气对锡林郭勒草原退化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据此完成下题。
9.下列关于沙尘天气对草原退化推动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加剧地表侵蚀 ②掩埋当地植被
③降低土壤含水量 ④改变地表形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4河北张家口期初)2021年5月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办,展会上亮相的吉祥物的原型为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该物种在海南曾广泛分布,后濒于灭绝,1980年建立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后,其数量已有较大增长。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 000米以上活动,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下面为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简图及其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0.当前,影响海南长臂猿生存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表现为( )
A.天敌多,食物少
B.栖息地破碎,彼此分割
C.全球变暖,病虫害增多
D.热带季雨林面积不断减小
11.基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的措施是( )
A.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扩大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空间
B.加强巡山和人工驯化,保护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环境
C.加快道路建设,完善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
D.发展基因技术,优化海南长臂猿种群结构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
下图为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以下所列项目与图中a、b、c、d箭头表示意义,组合正确的是( )
①铁矿石、水产品 ②煤渣、污水
③酸雨和光化学烟雾 ④植树造林、治理污染
A.a—① b—② c—③ d—④
B.a—① b—② c—④ d—③
C.a—② b—① c—③ d—④
D.a—② b—① c—④ d—③
2.若箭头c表示沿海低地被淹没,则与之相关的箭头e可能表示( )
A.全球气候变暖 B.温室气体大量排放
C.极地冰川融化 D.海水膨胀
题组二 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2024河北石家庄期中)氯甲烷是大气中浓度最高的含氯有机化合物,能大量吸收红外辐射,同时在紫外线辐射的作用下,氯甲烷发生分解反应,释放出的氯原子能催化大气中臭氧的分解。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排放是氯甲烷最大的排放源。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我国氯甲烷排放量较大的区域是( )
A.成都平原 B.江汉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4.氯甲烷对地球大气层的危害有( )
①加剧温室效应 ②干扰电离层
③破坏臭氧层 ④加重酸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4陕西咸阳期中)浏阳河是湘江的一级支流,全长224千米,贯穿长沙全境。为保护湘江水环境,浏阳河曾被定位为城市排污主要收纳水体,河流水质常年保持在Ⅴ类及以下。2017年长沙针对浏阳河建立了长效的“河长制”机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截污、提标、调水、监管”的治水方针,目前浏阳河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基本消除Ⅳ类及以下不达标水体。下图示意浏阳河流域。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浏阳河治水过程中“截污”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A.寻找新河流作为污染收纳水体
B.对城市地下管网进行改造
C.全面关停沿岸污染较大的企业
D.对河流河床进行硬化处理
6.浏阳河治水之后,河流( )
A.河床抬升 B.可作为水源地
C.河道变直 D.纳污能力减弱
(2024黑龙江哈师大附中质检)中国南海的永乐环礁属于典型的珊瑚岛礁群,环礁内部分布有大量的珊瑚礁。全富岛和甘泉岛无居民常驻,但海滩上微塑料污染严重。下图示意永乐环礁及全富岛、甘泉岛海滩微塑料污染分布(圆圈越大表示微塑料越多)。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全富岛和甘泉岛微塑料污染较重的海滩位于( )
A.北侧 B.环礁外侧
C.西侧 D.环礁内侧
8.与全富岛和甘泉岛海滩微塑料污染分布密切相关的条件是( )
A.岛礁北侧地势高
B.环礁外侧船舶停靠多
C.环礁内侧风浪小
D.岛礁西侧塑料排放多
9.全富岛和甘泉岛海滩微塑料污染直接威胁( )
A.船舶停靠 B.淡水饮用
C.珊瑚生长 D.海鸟栖息
题组三 生态破坏
(2024河南名校联盟月考)云贵高原某小村寨以传统玉米种植为主,石漠化严重,经济落后。近年来,通过区域整治与开发,生态环境改善,村民收入提高。下图示意整治前当地土壤厚度与岩石裸露率、坡度与坡位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0.整治前当地土壤厚度与岩石裸露率、坡度、坡位的关系是( )
A.坡位越高,土壤厚度越小
B.岩石裸露率越高,土壤厚度越小
C.坡度越大,土壤厚度越小
D.坡位越低,土壤厚度越大
11.村民种植玉米,造成石漠化最严重的坡位是( )
A.坡顶 B.上坡
C.下坡 D.洼地
12.下列符合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整治措施是( )
A.封山育林 B.开采石材
C.修筑梯田 D.种草养牛
(2024重庆期末)磷虾多生活在温度变化范围小且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喜群居的磷虾是南极生态链的关键物种,也是企鹅的主要食物。为了让幼企鹅在温暖季节能捕食磷虾,有的企鹅甚至选择在最寒冷的冬季产卵孵化。世界“负责任的磷虾捕捞企业协会”在南极半岛北部的生态敏感区域创建了一个季节性禁渔的“自愿限制区”,其核心区域实行全年禁渔。这些“自愿限制区”位于企鹅繁殖地周围30~40千米的海域。下图示意南极半岛北部“自愿限制区”范围。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3.图中科考站的建设对当地环境的突出影响是( )
A.改变当地的海陆分布
B.导致南极的气温升高
C.污染当地的海洋环境
D.增加区域的降雪总量
14.全球变暖对图示区域磷虾的影响可能是( )
A.种群的密度增大 B.向更南海域迁移
C.磷虾的饵料减少 D.会更加靠近陆地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一章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基础过关练
1.D 洗煤会造成水污染,③正确;煤炭燃烧会污染大气,造成大气污染,①正确;煤炭燃烧后会产生煤渣,带来固体废物污染,⑤正确;土地退化和水资源短缺不属于环境污染问题,②④错误。故选D。
2.B 由题干可知,露天煤矿开采时需要将地表土层完全剥离,这样做会严重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3.C 城市垃圾主要为生活垃圾,其大量堆放会影响城市市容与卫生,①正确;堆放不合理,经雨水浸淋后,会污染河流,②正确;生活垃圾不存在较强的化学反应,③错误;垃圾焚化可能散发有毒气体,会影响人体健康,④正确;生活垃圾中的尘粒较少,⑤错误。故选C。
4.B 对城市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可以促进可回收物的循环利用,减少垃圾处理量,节约自然资源,①③正确;对城市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不会抑制臭氧消耗和增加耕地面积,②④错误。故选B。
5.C PM2.5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降水能够冲刷大气中的污染物,使得PM2.5的浓度降低。
6.D PM2.5的最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而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又主要受工业规模的影响。读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PM2.5年平均浓度的空间重心向西移动,说明工业尤其是高耗能工业由东向西转移,这是由于东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7.B 由材料可知,东沙湾的营养盐来自陆地地下水输送,则距离陆地越近,营养盐浓度应该越大;夏季降水多,地下水水量大,能够将营养盐输送的距离更远,使得近岸和远岸营养盐浓度差异小(冬季地下水水量小,只能将营养盐输送到近岸,营养盐浓度空间分布差异大)。
8.C 结合材料可知,东沙湾接纳了大量陆源营养盐类,所以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赤潮。
易混辨析 咸潮、赤潮和水华
咸潮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当淡水河流量不足时,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影响咸潮的因素主要有天气变化和潮汐涨退。
赤潮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爆发性急剧繁殖而引起海水颜色异常的现象,不同的浮游生物会形成不同颜色的海水,赤潮只是各种颜色潮的总称。赤潮的成因是营养物质尤其是氮、磷等大量排放。赤潮是海洋污染的信号,会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严重的赤潮还会因形成沉积物而影响轮船航行和海港建设。江河、湖泊中出现的类似现象,通常称为水华。
9.A 沙尘天气会侵蚀地表土壤,降低草原土壤肥力,①正确;沙尘会掩埋植被,威胁植被存活,使得草原退化,②正确;大风会加剧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土壤含水量,③正确;沙尘天气对草原地区的地表形态影响较小,④错误。故选A。
10.B 自然保护区建立后,海南长臂猿的食物会增多,A错误;读图可知,自然保护区内海南长臂猿猿群被山脊等分隔开,彼此联系少,这影响了其种群数量的增长,B正确;无法明确全球变暖背景下,当地病虫害是否增多,C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后,森林面积(热带季雨林面积)会增大,D错误。
11.A 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扩大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进而扩大海南长臂猿生存空间,可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A正确;加强巡山会破坏海南长臂猿生存环境,人工驯化不利于海南长臂猿野生习性的保护,B错误;加快道路建设,会使栖息地更加破碎,不利于保护海南长臂猿,C错误;基因技术可以使动物的数量增加,但这并不是基于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的保护措施,D错误。
能力提升练
1.A a表示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获取物质、能量,b表示人类社会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c表示环境对人类社会产生反馈作用,d表示人类社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分析选项可知,a对应①、b对应②、c对应③、d对应④,故选A。
2.B 沿海低地被淹没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极地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造成的,而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人类活动。故选B。
3.B 据材料可知,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排放是氯甲烷最大的排放源,选项中四个地区对应的植被类型相似,则植物数量是影响氯甲烷排放量的重要因素。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用地规模大,植物生长区域面积较小,氯甲烷排放量较小;江汉平原面积较成都平原大得多,植物生长区域面积大,氯甲烷排放量较大。
4.C 由材料可知,氯甲烷能大量吸收红外辐射,故其可加剧温室效应,①正确;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排放是氯甲烷最大的排放源,由此可知氯甲烷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几乎不会对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造成影响,②错误;氯甲烷发生分解反应,释放出的氯原子能催化大气中臭氧的分解,所以会破坏臭氧层,③正确;氯甲烷为有机化合物,不是酸性气体,不会加重酸雨,④错误。故选C。
5.B 寻找新河流作为污染收纳水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问题,A错误;浏阳河污水多来自城市排污,故“截污”措施应针对城市排污,如改造城市地下管网、雨污分流等,B正确;全面关停沿岸污染较大的企业,对经济影响太大,应提高企业污染治理能力,治理达标后的废水才能排放到河流中,C错误;硬化河床会影响水循环和生物多样性,D错误。
6.B 浏阳河治水过程主要采取的是截污、调水等措施,对河床高低、河道弯曲度影响小,A、C错误;由材料可知,浏阳河治水之后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质较好,可作为水源地,且浏阳河作为水源地之后会更有利于对该河流的保护,B正确;浏阳河治水后,水质提升,纳污能力增强,D错误。
7.D 图中代表污染物的圆圈越大,说明微塑料越多,读图可知甘泉岛的东侧和全富岛的南侧微塑料污染严重,这些区域都位于环礁内侧。
8.C 海滩上的微塑料数量主要受海水挟带能力的影响,与岛礁地势高低无关,A错误;微塑料多分布于环礁内侧而非外侧,环礁外侧船舶停靠对微塑料数量影响小,B错误;环礁内侧风浪小,利于微塑料在此集聚,C正确;根据图文材料无法判断岛礁西侧塑料排放的多少,D错误。
9.C 永乐环礁属于珊瑚岛礁群,海滩微塑料污染会直接影响珊瑚的生长,C正确;微塑料污染不会影响船舶停靠,A错误;微塑料主要分布于海面和海滩上,岛礁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地下水等,海滩微塑料污染对岛礁的淡水饮用影响小,B错误;微塑料自身粒径较小,不会影响海鸟栖息,D错误。
知识拓展 微塑料及其来源
微塑料通常指直径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微塑料的来源有两类:一类是化妆品和清洁剂等工业产品里添加的人造塑料微珠;另一类是塑料废弃物在机械作用、紫外线等影响下破碎而成的粒径较小的塑料碎片。
10.C 读图可知,坡位与土壤厚度的关系是随坡位升高,土壤厚度先减小后增大,A、D错误;岩石裸露率在坡顶最高,土壤厚度在上坡位最小,B错误;坡度越大,土壤厚度越小,C正确。
11.B 图中上坡位坡度最大,土壤厚度最小,说明此处石漠化最严重。故选B。
12.D 当地石漠化严重,土壤瘠薄,不能育林,也不宜修筑梯田,A、C错误;开采石材会加重石漠化,B错误;种草既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减轻水土流失,又可为养牛业提供草料,提高村民收入,是符合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整治措施,D正确。
13.C 科考站的建设不会改变当地的海陆分布,A错误;科考站的建设对区域气温影响很小,B错误;科考站在建设过程中和后续的运营过程中可能会排放污染物,污染当地的海洋环境,C正确;科考站的建设对区域降雪量的影响很小,D错误。
14.B 全球变暖背景下,磷虾原生活海域温度也会升高,磷虾适宜生活于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故磷虾会向高纬度(即向南方向)海域迁移,B正确。全球变暖,磷虾原生活区域种群密度会减小,新生活区域种群密度会增大,A错误;磷虾的饵料为浮游生物,随着全球变暖,磷虾的饵料有可能增加,C错误;南极半岛三面临海,磷虾新的栖息地(向更南海域迁移)并非都更加靠近陆地,D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