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强化练习题--第三章 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强化练习题--第三章 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18 23:0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污染物跨境转移
  (2024河南洛阳期中)近年来,蒙古国沙尘频繁席卷我国北方,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蒙古国沙尘跨境转移的方式和频发的季节分别是(  )
A.污染物的跨境传输 春季
B.废弃物的跨境转移 夏季
C.悬浮物的跨境传输 秋季
D.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 冬季
2.严重的沙尘天气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有(  )
①飞机正常起降受限  ②植物光合作用受阻
③呼吸道病人增加   ④空气质量指数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4山西长治期中)“洋垃圾”是社会上的一种俗称,一般情况下,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2017年以来,我国海关连续7年组织开展“蓝天”专项打击行动,坚决将“洋垃圾”封堵在国门之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洋垃圾”跨境转移的实质是(  )
A.污染后果和治理责任的转移 B.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全球交通可达性良好的表现 D.发达国家不遵守国际环境法规
4.我国将“洋垃圾”封堵在国门之外的主要目的是 (  )
A.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B.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C.提升资源回收效率  D.保护国家生态环境
  (2024江苏徐州期中改编)加纳首都附近的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最初是一片沼泽地,后来渐渐成了贫民窟,现在是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末端处理地区之一。欧美发达国家每年都有高达21万吨的电子垃圾运往该地,每年大约有4万加纳人通过处理电子垃圾来维持生计。图1为加纳某电子垃圾小镇,图2为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图1
5.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接收大量来自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主要是因该地区(  )
A.海陆交通便利  B.闲置土地较多
C.环境标准较低  D.工业原料紧缺
6.7月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当地焚烧垃圾产生的烟尘的扩散方向主要是(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7.下列关于跨境污染物转入对阿格博格布洛西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区域发展潜力下降
B.污染物处理主要污染大气,对水源影响较小
C.产品零部件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通过获取高价值的回收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题组二 国际合作应对污染物跨境转移
  (2024河南郑州期中)2023年9月,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工作人员在对一批超期滞港货物查验时发现,该批货物为旧衣物,共计23.41吨,衣物表面有明显褶皱、起球,且有大片污渍、口袋内有纸巾残留等。经鉴定,该批货物属于“洋垃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8.下列有关材料中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会带来危害,可以洗净消毒后再销售
B.少量的旧衣物入境不会带来环境问题
C.可以促进贸易往来,减少进口成本
D.旧衣物的来源不明,存在安全隐患
9.下列国家最有可能替代中国成为此类“洋垃圾”接收国的是(  )
A.韩国  B.日本
C.尼日利亚  D.新加坡
10.我国禁止“洋垃圾”跨境转移宜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严禁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严重的产品入境
②严格打击走私高污染固体废物的行为
③加强海关对入境固体废物的专项管理
④加强国际协作,降低废物处理标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北京海淀期末)近年,甲国发生数次严重雾霾事件。有研究认为该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来自乙国。下图为甲国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1.可作为推测甲国大气污染物来自乙国的证据是该事件多发生于(  )
A.工作日早晚高峰期
B.晴朗且风力小的夜间
C.盛行夏季风的时期
D.东部海域出现气旋时
12.该类事件可能对国家环境安全造成影响,甲国政府应对的合理措施是(  )
A.加强国家间协商与合作
B.立法禁止污染物入境
C.优化本国能源消费结构
D.沿海岸线建造防护林
  大气污染可以跨国界传输,使周围国家受害,引起国际纠纷,影响国家安全。酸雨是一种跨越国境的污染,污染物可以随大气转移到1 000千米以外甚至更远的地区。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欧洲造成酸雨的主要工业废气排放扩散示意图
13.欧洲北部曾经深受酸雨的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
A.欧洲北部的污染物排放量大
B.受中纬西风影响,污染物输入
C.为盆地地形,污染物不易扩散
D.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
14.为了有效防治酸雨,欧洲可采取的科学合理措施有(  )
①使用风能、水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
②使用废气净化设备,减少酸性气体排放
③加强国际交流,提供资金、技术支持
④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减少私家车使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原因
  (2023云南玉溪一中期末)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到了多个国家。下图是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后前10天辐射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导致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后核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风向  
B.洋流、海陆分布
C.地形、海陆分布  
D.风向、洋流
2.随着核辐射物质的扩散,下列海域最可能发现畸形鱼的是(  )
A.马来西亚西部海域  
B.加拿大西部海域
C.美国东部海域  
D.智利西部海域
3.日本核泄漏影响到了多个国家,这是污染物跨境转移类型中的(  )
A.贸易污染物跨境转移
B.投资污染物跨境转移
C.污染物走私跨境转移
D.污染物因自然因素跨境转移
题组二 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2024山东日照期末改编)多瑙河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等国家,注入黑海。2000年2月,罗马尼亚边境城镇奥拉迪亚(下图)一座金矿发生氰化物废水泄漏,污水随支流由匈牙利进入多瑙河,造成严重的环境灾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此次事件中污染物跨境转移的方式为(  )
A.污染物跨境传输
B.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
C.废弃物跨境转移
D.水体污染物以人为方式转移
5.奥拉迪亚金矿氰化物废水泄漏并流入河流带来的影响有(  )
①使河流上游河段鱼类死亡
②沿岸自来水厂关闭
③莱茵河河水受到污染
④引发国家间外交争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该事件对防治跨境水污染事件的启示有(  )
①各国均衡出资防治污染
②强化污染治理,及早消除危害
③通过媒体发起舆论批评
④建立水质实时监测、预警机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24山西吕梁期中)近年来,英国等欧洲国家向其他国家大量倾倒塑料垃圾。其中,土耳其是英国等欧洲国家“最大的塑料垃圾场”。下图为土耳其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英国等欧洲国家向其他国家倾倒塑料垃圾,主要是因为英国等欧洲国家(  )
A.环境保护的标准低  
B.垃圾处理技术落后
C.资源环境承载力低  
D.垃圾处理成本较高
8.土耳其成为欧洲“最大的塑料垃圾场”,主要原因有(  )
①距离欧洲较近  
②垃圾处理能力强
③国土面积较大  
④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成为欧洲“最大的塑料垃圾场”对土耳其的主要影响是(  )
A.带来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威胁人体健康
B.缓解工业原料不足状况,促进工业发展
C.垃圾占用大量土地,减缓其城镇化进程
D.加大与欧洲的贸易往来,促进经济发展
10.(2024山东潍坊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放射性同位素碘-129是一类致癌物,具有环境滞留时间长、高挥发、多种态的特点。监测发现,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地表的碘-129放射性水平比同纬度的我国内陆地区高110倍以上,其主要来源是印度核燃料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下图)。
(1)判断碘-129向青藏高原南部传输的主要季节,并简述其传输过程。(6分)
(2)针对通过自然过程产生影响的跨国污染,简述我国可采取的措施。(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
基础过关练
1.A 蒙古国的沙尘主要通过风沙活动向我国传输,沙尘属于颗粒状污染物,因此蒙古国沙尘跨境转移的方式是污染物的跨境传输,偏北风盛行的、干燥的冬春季节,蒙古国沙尘易跨境传输至我国,沙尘不是废弃物,也不是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故A正确。
2.A 严重的沙尘天气会通过影响大气能见度等方式影响飞机飞行,导致飞机正常起降受限,①正确;严重的沙尘天气会使光照变差,植物光合作用受阻,②正确;严重的沙尘天气,导致空气中沙尘增加,沙尘中部分可吸入颗粒物进入人体,会使得呼吸道病人增加,③正确;空气质量指数高代表空气质量差,严重的沙尘天气,空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指数应上升,④错误。故选A。
3.A “洋垃圾”跨境转移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它反映了某些国家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自私和逃避责任的态度以及对污染后果和治理责任的转移,其他选项都不是“洋垃圾”跨境转移的实质,故A正确。
4.D 我国将“洋垃圾”封堵在国门之外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有害固体废物对我国环境的破坏,保护国家生态环境,D正确;我国将“洋垃圾”封堵在国门之外,也会降低病毒传播风险,但不是主要目的,A错误;我国将“洋垃圾”封堵在国门之外不是为了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提升资源回收效率,并且也起不到这些作用,B、C错误。
5.C 根据材料可知,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最初是一片沼泽地,故该地区闲置土地不多、海陆交通不便,A、B错误;加纳处理电子垃圾的技术水平低,从中获取的工业原料有限,故该地区接收大量来自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与该地区工业原料紧缺无关,D错误;加纳属于发展中国家,其环境标准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接收了大量来自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C正确。
6.C 由图可知,该地位于赤道北部的几内亚湾沿岸,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受其影响,当地焚烧垃圾产生的烟尘应向东北方向扩散。
7.A 跨境污染物转入该地会加剧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使得区域发展潜力下降,A正确;电子垃圾处理不仅会污染大气,还会对水源产生污染,B错误;电子垃圾末端处理是提取金属资源,很少会对其他零部件回收利用,也无法获取高价值的回收品,C、D错误。
知识拓展 洋垃圾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1)洋垃圾中的电子垃圾和塑料垃圾等是不可降解的,尤其是电子垃圾,其中包含1 000多种不同成分,会释放出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存在潜在的、长期性的影响。
(2)污染环境:洋垃圾加工利用产业,主要依靠人工分拣、手工拆解。曾经广东贵屿等地,以原始落后的“酸洗”“烧板”等方法拆解电子垃圾,废气、废液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河水被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等。
(3)危害健康:洋垃圾携带的病毒、细菌等有毒有害物质可能直接感染从业人员,加工利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也会损害当地人们的身体健康。
8.D 材料中提到的旧衣物被归类为“洋垃圾”,这是因为这些旧衣物可能携带细菌、病毒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且来源不明,因此存在安全隐患,简单地洗净和消毒可能无法完全去除潜在的安全风险,A错误、D正确;处理不当的旧衣物可能会成为新的环境污染源,带来环境问题,B错误;污染物跨境转移并不能促进贸易往来,C错误。
9.C 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由于缺乏严格的环保法规、监测能力,加上经济利益驱动,而成为发达国家转移“洋垃圾”的目的地。选项中尼日利亚为发展中国家,可能因为需要廉价的原材料或者回收物资,以及缺乏对“洋垃圾”潜在危害的认识,而成为“洋垃圾”的接收国。C项正确。
10.A 严禁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严重的产品入境,可以防止这些物质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危害,①正确;高污染固体废物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所以要严格打击走私高污染固体废物的行为,②正确;加强海关对入境固体废物的专项管理,通过更严格的检查和监管,确保禁止进口的废物不进入国内,③正确;加强国际协作,降低废物处理标准可能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和健康风险增加,不是我国禁止“洋垃圾”跨境转移宜采取的措施,④错误。故选A。
11.D 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分析 结论
工作日早晚高峰期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为本地污染物 A错误
晴朗且风力小的夜间,大气降温快,有利于水汽液化形成雾,与大气污染物扩散无关 B错误
由经纬网可知,甲、乙两国位于南亚,夏季盛行西南风,不会将乙国污染物扩散至甲国 C错误
当东部海域出现气旋时,甲、乙两国在气旋的西侧,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在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向右偏转成西北风,乙国在甲国的上风向,产生的大气污染物随西北风扩散到甲国 D正确
12.A 该类事件随大气运动而扩散,甲国政府应加强国家间协商与合作,减少异地污染物的产生才能减少类似事件对其环境安全的影响,A正确;立法不能阻断大气的运动,因此禁止不了大气污染物入境,B错误;优化本国能源消费结构只能减少本地污染物,异地产生的污染物仍可能随风扩散过来,C错误;沿海岸线建造防护林可以削减近地面风浪,可起到吸烟滞尘的作用,但不能阻断大气污染物随风扩散过来,D错误。
13.B 读图可知,某些欧洲西部国家是工业废气的排放源,欧洲北部为扩散、受影响地区,A错误;欧洲北部主要位于中纬西风带,盛行西南风,西南风把欧洲西部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吹送到欧洲北部,造成酸雨污染,B正确;欧洲北部并不是盆地地形,其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D错误。
14.D 酸雨形成与人类燃烧大量矿物燃料,排放酸性气体有关。使用清洁能源、净化废气、减少私家车使用等措施都可以减少酸性气体排放,国际合作可以共同应对酸雨问题,故①②③④正确,选D。
能力提升练
1.D 读图可知,日本核泄漏后核辐射范围自日本本土经太平洋向东扩展到北美等地,这与西风及北太平洋暖流的延伸方向一致,核辐射范围向东扩展与地形和海陆分布无关。
2.B 据所学知识可知,核辐射物质可随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向东扩散至北美洲西岸,从而使得加拿大西部海域的鱼类受到核辐射影响而变得畸形,B正确;因源自日本的洋流很难运动到马来西亚西部海域、美国东部海域和智利西部海域,故此三地受到核辐射物质的影响较小,A、C、D错误。
3.D 日本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主要通过风力和洋流影响其他国家,这属于污染物因自然因素跨境转移。
4.A 结合下面分析,选A。
5.C 结合下面分析,选C。
分析 结论
奥拉迪亚金矿氰化物废水泄漏并流入河流,污染物质会随水流流向河流下游,造成河流下游河段河水污染,导致河流下游河段鱼类死亡 ①错误
奥拉迪亚金矿氰化物废水泄漏并流入河流,会污染河水,导致沿岸自来水厂关闭 ②正确
结合材料可知,污水随支流由匈牙利进入多瑙河,莱茵河河水不会受到污染 ③错误
奥拉迪亚金矿氰化物废水泄漏并流入河流,可能引发跨境污染物输出国与输入国之间的矛盾或外交争端 ④正确
6.B 结合下面分析,选B。
分析 结论
在出资防治污染方面,每个国家应根据污染物的排放比例来确定,均衡出资不合理 ①错误
结合材料可知,多瑙河流经多个国家,流域内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河流污染问题,将会污染整个流域,造成严重的环境灾难,因此应强化污染治理,及早消除危害 ②正确
通过媒体发起舆论批评是在污染事件发生之后,且其对防治跨境水污染没有作用 ③错误
建立科学有效的实时监控体系,监测并对河流水质安全进行预警,提高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处理能力,有利于防治跨境水污染事件 ④正确
7.D 由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等欧洲国家为发达国家,重视生态环境质量,环境保护的标准高,垃圾处理成本较高,于是向其他国家倾倒塑料垃圾,D正确、A错误;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高,垃圾处理技术先进,B错误;由于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等,英国等欧洲国家资源环境承载力高,C错误。
8.C 读图可知,土耳其距离欧洲较近,垃圾运输成本低,①对;土耳其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环保要求低,为了利用资源、发展经济而进口塑料垃圾,④对;与欧洲国家相比,土耳其的科技水平低,垃圾处理能力弱,②错;土耳其成为欧洲“最大的塑料垃圾场”与国土面积关系不大,③错。故选C。
9.A 由所学知识可知,塑料垃圾的有害物质多,处理不当会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威胁人体健康,A正确;虽然进口垃圾的成本更低,但其不一定是为了缓解工业原料不足的状况,B错误;城镇化的进程主要取决于当地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与垃圾占用大量土地关系不大,C错误;塑料垃圾的进口,对土耳其来说弊大于利,土耳其为治理环境将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且随着环保要求的逐渐提高以及国际社会对欧洲垃圾转移的关注度提高,垃圾的进口会逐渐减少,D错误。
10.答案 (1)夏季。印度夏季盛行西南季风,碘-129随夏季风传输至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受地形阻挡,随气流上升凝结沉降至高原表面。
(2)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国际合作机制促进污染物来源国的污染治理;一旦发生跨国污染事件,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控制影响范围,消除危害;做好生态恢复、赔偿损失等善后处理工作。
解析 (1)据图示可知,印度核燃料处理厂位于青藏高原监测点的西南方向,我国青藏高原监测点能监测到碘-129,说明有外力作用搬运大气污染物沉降在监测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夏季盛行西南季风,碘-129随夏季风传输至青藏高原南部地区,青藏高原海拔高,湿润的挟带碘-129的西南季风受地形阻挡,随气流上升凝结沉降至高原表面。(2)由于污染源是在邻国,无法根除,所以应密切监测印度的相关核燃料废弃物排放情况,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国际合作机制促进污染物来源国的污染治理;受国家政治关系影响,一旦发生跨国污染事件,应立即采取应急响应,严格控制污染物影响范围,消除危害;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存留时间长,应做好相应的生态恢复、赔偿损失等善后处理工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