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强化练习题--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强化练习题--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18 23:0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碳捕捉和碳封存是指在燃烧化石能源的设施中,分离出二氧化碳,并将其输送、压缩、密闭封存到地下的技术。辽河油田采用地质封存和化学封存两种途径,在辽河深部盐水层注入二氧化碳,使其存储在岩石孔隙间、溶解在水中;部分二氧化碳与地下岩石矿物缓慢发生反应,形成碳酸盐固化在地层中。下图示意二氧化碳封存途径。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辽河油田地质封存二氧化碳对油企的有利影响是(  )
A.降低生产成本   B.缓解地面沉降
C.减轻环境污染   D.提高原油采收率
2.碳封存技术若能在全球大规模应用,则可极大地缓解全球(  )
A.气候变暖   B.大气污染
C.水体污染   D.物种减少
  森林生物量的变化反映了森林演替、人类活动以及环境变化的结果,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森林碳储量是研究森林与大气间碳交换的基本参数,下图示意陕西省碳储量及碳密度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3.陕西省高碳密度区主要分布于(  )
A.陕北高原   B.汉江沿岸
C.黄河沿岸   D.秦巴山区
4.研究表明,渭南市南部部分区域碳密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水源短缺   B.经济建设开发
C.地表崎岖   D.人口密度较低
5.为保障陕西省森林可持续发展,首先应(  )
A.开展防护林工程   B.增加耕地面积
C.扩大天然林面积   D.种植多种果树
  汞是一种毒性较高的重金属元素,在河水中多与悬浮物结合。海水中汞浓度受海水运动、河流分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注入格但斯克湾的河流是陆地汞进入其附近海洋的主要路径,其中单条河流中维斯瓦河汞负荷最大。如图示意格但斯克湾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格但斯克湾甲、乙、丙、丁四地中汞污染程度最低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7.河流中的汞进入格但斯克湾后会(  )
A.随悬浮物沉入海底   B.全部被海洋植物吸收
C.随海水蒸发快速被稀释   D.随洋流运动不断富集
我国科考队发现青藏高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跨境传输,通过研究慕士塔格冰芯、珠峰东绒布冰芯、纳木错湖芯三个监测点黑碳(简称BC)浓度和通量数据,发现三地样本中的BC与西风带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南亚)、青藏高原内陆区密切相关。如图示意三地BC浓度(通量)变化。(黑碳:石油、煤、柴草等不完全燃烧生成的含碳颗粒物,多呈黑色)。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如果BC浓度保持上升,推测下列关于纳木错水位和水质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有(  )
①纳木错水量增加,水位升高   ②纳木错水量减少,水位降低
③纳木错水质变差   ④纳木错水质变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为避免上述跨境污染物引发的国际矛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污染物输出国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B.污染物输出国给予适度经济补偿或生态修复技术
C.中国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工程措施切断污染物来源
D.中国及时控制污染影响,做好生态恢复工作
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为-4.7℃。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度放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种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衍。如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下列关于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B.地形崎岖,排水不畅
C.补给水源充足,河流众多   D.气温较低,蒸发微弱
11.下列对巴音布鲁克湿地内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说法正确的有(  )
①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
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③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
④加强对湿地周边地区的管理,禁止放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21年10月,我国宣布正式成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武夷山国家公园等第一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海南岛中部山区,总面积4 400余平方千米,约占海南岛总面积的1/7,涵盖霸王岭在内的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海南长臂猿及其栖息地、热带雨林及其生态系统,是集自然保护与管理、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生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自然保护区。如图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部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原因有(  )
①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②禁止一切人类的干扰活动
③保护稀有热带雨林系统   ④保障热带物种资源的合理开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自然保护区的内部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其中最适宜开展旅游活动的是(  )
A.一般控制区   B.缓冲区
C.核心保护区   D.无法确定
  生态保护红线所圈定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保护的区域。根据《河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河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区面积33 094.16 km2,占河南省总面积的19.98%,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太行山区,西部的熊耳山、伏牛山和外方山区,南部的桐柏山和大别山区,丹江口水库等大型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黄河干流和淮河干流沿线。2023年11月,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河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4.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开征求意见主要运用的手段是(  )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阻碍河南城市化进程
B.生态保护红线区兼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C.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目的是保障粮食安全
D.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可以促进工业化进程
16.河南省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加快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增强经济产出能力
②确保人口、经济布局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③大力发展传统经济和生态产业
④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动态监管和监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在工业化及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和改造是全球大气中含碳量迅速增加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福建省土地利用净碳排放量整体呈递增的态势,其中建设用地的碳排放强度最大。下图为2018年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空间分布图。
(1)概括福建省2018年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空间分布特征。(4分)
(2)推测厦门市土地利用碳排放量低于周边城市的原因。(6分)
(3)请为降低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提出合理建议。(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其境内保存着我国最完整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且是众多河流发源地。下图为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三大功能区划图。
(1)分析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保存有我国最完整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的原因。(6分)
(2)指出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布特征。(6分)
(3)简述建立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意义。(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2021年4月,山东省、河南省签订《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根据协议:若水质全年均值达到Ⅲ类标准,互不补偿;水质年均值在Ⅲ类基础上每改善一个水质类别,山东省给予河南省6 000万元补偿资金;每恶化一个水质类别,河南省给予山东省6 000万元补偿资金。2022年4月,根据跨省级界监测:2021年度入鲁水质为Ⅱ类,与上年度持平;但部分水质指标同比略有下降。测算后,山东省应补偿河南省5 005万元。未来,跨省、市、县的黄河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将逐渐推广。
(1)简述河南省为落实协议应采取的措施。(10分)
(2)说明该协议推广后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积极意义。(8分)
答案与解析
1.D 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分析 结论
油企需要对二氧化碳进行封存,成本增加 A错误
地面沉降主要与人为过度抽取地下水而导致含水层系统受压缩有关,二氧化碳注入难以修复地下含水层结构,所以无法缓解地面沉降 B错误
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质,减排二氧化碳无法减轻环境污染 C错误
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可以通过有效降低黏度,膨胀地层原油,提高原油采收率 D正确
2.A 对二氧化碳进行封存,不排入大气中,可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从而减轻温室效应,缓解全球气候变暖,A正确;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质,减排二氧化碳无法缓解大气污染,B错误;减排二氧化碳对水体污染没有影响,C错误;减排二氧化碳对物种数量影响不大,D错误。
3.D 森林生态系统拥有较高的生产力,可形成高碳密度区。由图可知,陕西省高碳密度区集中分布于陕西南部山地(秦岭、大巴山),秦巴山区森林覆盖率高,因而碳密度较高,D正确。
4.B 读图可知,渭南市南部位于西安市附近,水源条件良好,部分区域碳密度较低可能是受人类活动(长期耕作、经济建设开发等)干预强烈,从而导致许多原生植被破坏严重,被其他次生林植被或人工林所代替,B正确、A错误;渭南市南部地形较为平坦,C错误;距西安近,开发程度较高,说明人口密度较高,D错误。
5.A 由材料“森林生物量的变化反映了森林演替、人类活动以及环境变化的结果,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可知,为保障陕西省森林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开展退耕还林及防护林工程建设,有效增加碳储量,A正确;读图并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天然林更新慢,碳储量更少,C错误;增加耕地面积会减少森林生物量,从而减少碳储量,B错误;种植多种果树主要考虑的是经济效益,不是为了保障森林的可持续发展,D错误。
6.D 甲地河流注入多,从陆地上带来的汞物质多,且外围有半岛阻挡,海水交换慢,汞污染物富集度高,污染严重;乙地距离河流入海口较近,污染程度高;丙地靠近汞负荷最大的维斯瓦河,汞污染物的富集度最高,污染严重;丁地没有河流注入,汞污染物较少,且海域开阔,水体更新速度快,汞污染程度最低。故选D。
7.A 由材料可知,汞在河水中多与悬浮物结合,河流中的汞进入格但斯克湾后会随着悬浮物沉入海底,或者被海洋植物吸收固定,但并不会全部被海洋植物吸收;汞为液态金属,靠蒸发稀释难度大;河流中的汞进入格但斯克湾后会随着洋流扩散,格但斯克湾的汞浓度会降低。故选A。
8.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黑碳是指石油、煤、柴草等不完全燃烧生成的含碳颗粒物,因此,当BC(黑碳)浓度上升时,会使得冰雪表面BC含量增加,从而降低冰川和积雪的反射率,加快冰川和积雪消融,使得纳木错水源补给量增加,水量增加,水位升高,①正确,②错误;但BC会随着冰雪融水进入纳木错,使得纳木错水质变差,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
9.C 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分析 结论
对于跨境污染物的传播,污染物输出国应加强对污染物的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A不符合题干要求
当污染物出现跨境转移时,污染物输出国要给予适度的经济补偿或生态修复技术 B不符合题干要求
我国应加强监测和预警,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污染物输出国的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的跨境转移,但是通过工程措施无法切断污染物的所有来源 C符合题干要求
我国需要做好控制污染影响的相关工作,做好生态恢复工作 D不符合题干要求
10.B 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年平均气温低,地下冻土层发育,阻滞水分下渗,A不符合题意;盆地内地形平坦,排水不畅,B符合题意;该地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C不符合题意;该地气温较低,蒸发微弱,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D 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有利于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①正确;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有利于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②正确;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有利于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③正确;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畜牧业区,不能禁止放牧,④错误。故选D。
12.B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建设可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从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①正确;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建设能够保护我国稀有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珍稀动植物),③正确;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建设能够提供科学研究区域,保障合理的科学研究(教学活动),科学研究的进行能够促进热带物种资源的合理开发,④正确;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可以进行适度开发(如旅游活动),并没有禁止一切人类的干扰活动,②错误。故选B。
13.A 在一般控制区,可以进行一定的人类活动,包括旅游活动、基础设施建设、林业及生物资源合理采集等,A正确;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出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允许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B错误;核心保护区从生物保护角度出发,应严格保护热带雨林及生物(多样性)资源,在获得审批后,可合理进行科学研究,以保护为主,研究开发为辅,C错误;最适宜开展旅游活动的区域为一般控制区,是可以确定的,D错误。
14.A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开征求意见是政府部门采用的行政手段,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表现,A正确。
15.B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主要是山区、河流沿线,对城市化进程影响较小,A错误;生态保护红线区重点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但同时对经济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因此兼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B正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目的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C错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可能会对工业化进程有一定的制约,D错误。
16.C 加快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利于生态保护,①错误;确保人口、经济布局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可协调人地关系,②正确;大力发展传统经济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③错误;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动态监管和监测,有利于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安全,④正确。故选C。
17.答案 (1)总体分布不均;(2分)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2分)
(2)厦门市地域狭小,土地利用率高;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绿化用地多;社会经济发达,能源利用效率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部分产业转移;等。(任答三点得6分)
(3)加强区域联系,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优化城镇用地结构,减少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构建完善公园城市体系,增加碳汇量;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严格管制土地用途,严厉打击企业等超标碳排放的行为。(任答三点得6分)
解析 (1)福建省2018年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空间分布特征可从总体和局部两方面回答。由图可知,总体上分布不均,具体而言则是东高西低。(2)碳排放量的高低与区域面积、主导产业类型、产业结构等有关。厦门市社会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导致土地单位碳排放减少;社会经济发达,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绿化用地增加,减少了土地碳排放量;据图可知,厦门市地域狭小,土地利用率高,导致其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相较周边城市低。(3)降低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需要加强区域联系,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减少建设用地无序占用;优化城镇用地结构,减少碳源,减少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构建完善公园城市体系,增加植被覆盖度,增加碳汇量;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严格管制土地用途,严厉打击企业等超标碳排放的行为。
18.答案 (1)位于亚热带地区,水热条件丰富;(2分)垂直高度大,可满足多种森林植被生长;(2分)保护力度大,人为干扰较少;(2分)等。
(2)三大功能区相间分布;核心区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和西南部,缓冲区和实验区分布于中部;核心区分布面积最大,缓冲区分布面积最小;核心区分布较集中连片,实验区分布较为分散;等。(任答三点得6分)
(3)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基地,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河流上游水源地,为人类活动提供安全的用水资源;有利于科普与宣传环境保护,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等。(任答三点得6分)
解析 (1)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位于亚热带地区,温度和降水条件适宜,这为森林的生长提供了基础,丰富的水热资源可以满足众多植物物种的生长需求,促进其生长发育和繁衍。武夷山有较大的海拔落差,不同海拔气候、土壤等条件不同,这就使得各种适应不同环境的森林植被类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区域,从而形成丰富多样且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公园有严格的保护措施和管理规定,限制了人类的过度开发和破坏活动,比如乱砍滥伐、大规模建设等,这使得森林生态系统能够相对自然地发展和维持完整性。(2)读图可知,从整体上看,三大功能区相间分布。从局部看,核心区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和西南部,缓冲区和实验区分布于中部。从分布面积上看,核心区分布面积最大,缓冲区分布面积最小。从集中程度上看,核心区分布较集中连片,实验区分布较为分散。(3)通过保护大面积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确保它们的生存和物种多样性的维持,这是建立国家公园的首要意义之一。广阔的区域和丰富的生态环境为科研提供了理想场所,有助于深入了解生态规律,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武夷山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能确保水源的质量和供应,对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至关重要。国家公园可以吸引游客和公众,通过展示和教育活动,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19.答案 (1)在河南省黄河干支流沿线,增设水质监测站,加强水质监测;(2分)增强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严控达标排放;(2分)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2分)加强工业清洁生产,减少污水排放;(2分)扩大湿地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强水体自净能力。(2分)
(2)奖罚分明,有利于提高黄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积极性;(2分)改善黄河水环境,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2分)减少水污染,改善黄河水质;(2分)有利于促进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2分)
解析 (1)河南省为落实协议,改善黄河水质,可以从治理污染,减少污水排放,加强水质监测,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等方面来开展工作。
(2)该协议的推广会提高黄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积极性,从而改善黄河水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最终促进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