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不能准确判断影响我国碳排放的因素
(2024浙江北斗联盟期中联考)2024年4月,以“落实‘双碳’行动,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指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下图为中国、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地区目前及未来预测的碳排放总量情况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下面a、b、c、d代表的国家(或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a—中国 B.b—日本
C.c—美国 D.d—欧盟
2.我国2030年之前碳排放量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洁能源利用率低
B.工业设备落后
C.人均碳排放量增加
D.经济快速发展
(2024河北保定期末)碳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口数量、经济发展状况及政策。脱钩指数可以反映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其数值越大说明碳排放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下图示意2005—2019年我国脱钩指数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11年后,我国脱钩指数快速下降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人口增速 B.政策引导
C.经济结构变化 D.环境压力增大
4.我国为进一步降低脱钩指数应( )
A.改善能源结构,发展风光电技术
B.优化产业结构,将高排放企业转移至西部
C.加快经济增速,均衡地区发展
D.限制双碳排放,禁止高排放企业开办
易错点2 生态退化的形成原因
一个地区的水土流失程度,受该地区流水侵蚀能力与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共同影响。近年来,我国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严重。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地形剖面略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③地流水侵蚀能力强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是③地 ( )
A.土质疏松 B.植被稀少
C.地面坡度大 D.降水强度大
6.图示区域内①地土壤抗侵蚀能力最弱,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植被 B.地形 C.地质 D.降水
7.(2024江西九江武宁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也面临着生态被破坏的环境问题。由于片面地追求旅游经济的增长,从而忽视了对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猛增,给巢湖地区的自然环境带来巨大的生态压力。上游水源地林木横遭砍伐和土地资源的掠夺性经营,引起大面积水土流失,加速了湖盆的淤积,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以及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等,使巢湖水体受到严重污染、营养物质超标,导致巢湖水生植物破坏殆尽,长期滥捕使水产资源面临枯竭。
(1)分析“巢湖水域变小”的原因。(6分)
(2)简述巢湖水域变小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3)有人说要解决巢湖环境问题,就要大力退耕还湖,请说说你不赞同的两个理由。(6分)
易错点3 不能准确分析生态补偿问题
(2024湖南长沙雅礼中学一模)近年来,甘肃武威市开展了石羊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工作。各区县间通过签订协议,约定主要考核两项河流指标(其中一项为河流边界断面水质),在上下游县区之间实行“谁达标谁受益、谁超标谁赔付”的双向生态补偿机制。有专家指出,该流域现行的生态补偿以水质考核、资金补偿为主要内容的模式过于单一,提出增加河流考核内容并建立产业补偿、就业补偿等综合补偿机制。下图示意武威市石羊河流域水系。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武威市各区县横向生态补偿签约或补偿金支付情况及其对应的理由可能是( )
A.天祝与凉州不需签约—天祝与凉州分属不同水系
B.民勤支付给凉州—民勤水质超标,凉州水质达标
C.凉州支付给民勤—凉州地处民勤下游河段
D.天祝支付给古浪、凉州—天祝处水系源头
9.推测另一项河流考核内容最可能是( )
A.径流量 B.结冰期
C.含沙量 D.流速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1.C 四个国家(或地区)中只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而且人口众多,目前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所以二氧化碳排放量还未达到峰值,我国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则d代表中国;在日本、欧盟和美国中,日本经济总量最小,碳排放总量也小,因此a代表日本;美国的经济总量最大,且欧盟更重视环保,最先实施节能减排,因此美国碳排放总量大于欧盟,故c代表美国,b代表欧盟。
2.D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清洁能源利用率在不断提升,而且清洁能源利用率的高低对碳排放量增长影响不大,A错误;工业设备落后、人均碳排放量增加都会造成我国2030年之前碳排放量持续增长,但这都是直接原因,B、C错误;经济快速发展造成人均碳排放量增加和工业生产碳排放量增加,这是我国2030年之前碳排放量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D正确。
易错分析 解答本题时一部分同学因理解不到位而易错选A。部分同学能明确碳排放量的多少取决于化石能源消耗量的多少,但因不理解题干的含义及选项内容而易出错。我国2030年之前碳排放量持续增长最直接的原因是化石能源消耗的总量多,根本上是经济快速发展使得能源需求总量增加。在能源利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清洁能源利用量增加,则化石能源利用量就会减少,但在整体能源利用总量增加的前提下,清洁能源利用量增加了,化石能源利用量也可能增加,另外还要注意能源利用率与能源利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增速相对稳定,不会是2011年后我国脱钩指数快速下降的影响因素,A错误;政策引导可以推动节能减排和经济转型,从而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到改善,B正确;经济结构变化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不是短期内我国脱钩指数快速下降的影响因素,C错误;环境压力增大不是直接导致脱钩指数快速下降的因素,D错误。
4.A 改善能源结构,发展风光电技术,可以减少对传统高碳能源的依赖,有助于实现弱脱钩,A正确;高排放企业转移至西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碳排放问题,B错误;加快经济增速如果不注重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不一定能实现降低脱钩指数,且均衡地区发展不符合我国现实情况,C错误;禁止高排放企业开办说法过于绝对,且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D错误。
5.D ③地位于辽东丘陵东南侧,临海且受地形和夏季风影响,多地形雨,降水强度大;这既符合区域特点,又符合流水侵蚀能力强的要求,D正确。A选项土质疏松、B选项植被稀少仅能说明土壤抗侵蚀能力弱,与题意不符。读图可知,②③两地地面都较为陡峭,坡度相差不大,C错误。
6.A 图中①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地质较为稳定,与土壤抗侵蚀能力弱无明显相关性,C错误;地形和降水影响流水侵蚀能力,不影响土壤抗侵蚀能力,B、D错误;图示区域内①地位于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小,气候较为干旱,植被以草原为主,植被覆盖状况相对较差,导致①地土壤抗侵蚀能力最差,A正确。
易错分析 土壤抗侵蚀能力强弱是土壤自身的特点,与外力强弱无关,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主要与土壤黏度、土壤颗粒重量、土壤结构以及上覆植被多少等有关。
7.答案 (1)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入湖;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水深变浅;人口众多,发展农业,围湖造田。
(2)生物多样性减少;水体污染,饮用水减少;防洪能力减弱;净化能力减弱;城市热岛效应调节能力减弱。
(3)人口众多,粮食、用地需求大;退耕还湖工程量大;后期治理复杂;等。
解析 (1)据材料可知,上游水源地林木横遭砍伐和土地资源的掠夺性经营,引起大面积水土流失,导致大量泥沙入湖,加速了湖盆的淤积,使巢湖水域变小;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以及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等,使水体富营养化,水生植物增多,导致水深变浅;同时湖泊沿岸人口的猛增,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导致入湖水量减少;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量增大,为满足农业生产用地需求,人们围湖造田,致使巢湖面积缩小。(2)湖泊变小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应从湖泊湿地的生态价值方面分析。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洪水、美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水源等功能。当湖泊面积缩小时则其生态作用减弱。具体表现为巢湖水域变小,水生生物生存空间减小,会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增多,水体被污染,饮用水减少;水域面积减小,湖泊萎缩,蓄水容量变小,防洪能力减弱;水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不利于净化污染;水量减少,对沿岸城镇的城市热岛效应调节能力减弱,致使当地地理环境恶化。(3)不赞同主要从退耕还湖的不利区位因素和不利影响等角度展开分析。虽然巢湖面积缩小的原因之一是围湖造田,但由于当地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以及退耕还湖工程量大和后期治理复杂等,不建议大力退耕还湖。具体表现为该地区人口众多,粮食、用地需求大,退耕还湖使得耕地面积减小,粮食减产,不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当地围湖造田规模大,导致退耕还湖工程量大,周期长、成本高;退耕还湖后,可能出现新的环境问题,易导致后期治理复杂。
8.B 根据文字信息可知,生态双向补偿机制适用于存在河流上、下游关系的两地间,且一方水质未达标(超标,损害方),按照所签协议约定,需赔付一定补偿金给水质达标的另一方(受益方)。图中天祝北部河流处于凉州河流上游,需要签订双向补偿协议,A错误;民勤地处凉州河流下游河段,若民勤水质超标、凉州水质达标,则民勤需向凉州支付生态补偿金,B正确;两地分处河流上、下游,且存在生态双向补偿的充分条件,而是否需要支付补偿金还需考核河流边界断面水质等指标,此外,凉州地处民勤河流上游河段,而非下游河段,C、D错误。
9.A 石羊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淡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越往下游河流径流量越小,若上游地区过多使用水资源,将导致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沙漠入侵,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河流考核内容最可能是径流量,而不是结冰期和流速,A正确,B、D错误。水质考核指标中已包括含沙量,C错误。
易错分析 试题难度不大,但大部分同学会因对概念理解不清而错选C。河流水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涵盖了多个方面的指标,可分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三个方面。物理性质包括水温、颜色、透明度、嗅和味等;化学性质包括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TP)、总氮(TN)、pH、矿化度等;生物性质主要反映在水体的生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活性等方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