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我国的耕地资源
耕地资源分布受气候、地形、水源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新、黑、豫、云、陇等省级行政区。下面图1示意中国耕地资源分布,图2示意中国耕地后备资源构成。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我国耕地资源( )
①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②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③水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大于400 mm地区
④非季风区耕地主要分布在绿洲、河谷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关于我国耕地后备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
A.盐碱地占比最大,质量低
B.开发利用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
C.分布集中、开发难度大
D.山东耕地后备资源以滩涂为主
(2024陕西西安期中)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不足问题。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1.47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我国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水土资源配置欠佳。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耕地供需矛盾的实质是( )
A.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
B.人与科技的矛盾
C.人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D.人与发展的矛盾
4.解决耕地供需矛盾的关键是( )
A.大面积开垦荒地
B.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C.控制人口增长
D.提高人口素质
5.我国南北方耕地资源的特点是( )
A.南方耕地资源多且以水田为主
B.南方耕地资源少且以旱地为主
C.北方耕地资源多且以旱地为主
D.北方耕地资源少且以水田为主
题组二 我国的粮食安全现状
(2024黑龙江大庆期中)2019年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这是继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后,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二部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白皮书。白皮书全面总结了我国粮食安全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重点阐述了1996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实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举措办法,介绍了中国粮食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原则立场,并提出了未来中国粮食问题的政策主张。在谈到粮食产量稳定提升时,白皮书从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单产、粮食总产三个角度进行了诠释。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粮食单产显著提高,粮食总产连上新台阶。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推测1996年国务院发布《中国的粮食问题》的时代背景是( )
A.中国已经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
B.中国已经解决了贫困问题
C.中国出现了粮食危机
D.正面回应“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
7.我国粮食总产连上新台阶的原因有( )
①耕地面积大量增加
②化肥、农药施用量增加
③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④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山东青岛质检)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的日益重视,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基本可以满足消费需求,但是仍面临诸多问题,如供需区域性矛盾。下图示意陕西省2025年人粮关系的空间分布(预测)。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陕西人粮关系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 )
A.以西安市为中心向四周协调性降低
B.整体上西部协调性较高
C.城市等级越高粮食安全性越高
D.陕南地区粮食安全性最低
9.影响陕西省不同城市人粮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B.人均耕地面积
C.劳动力数量 D.粮食作物种类
题组三 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
(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2023年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耕地利用集约度是指生产过程中单位时间、单位耕地面积上的非土地要素的投入数量,可分为劳动集约度(人力投入)和资本集约度(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物质)等。如图为1988—2019年黄河三角洲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0.黄河三角洲耕地利用首先需要( )
A.平整土地 B.改良盐碱地
C.培育良种 D.补充水资源
11.提高黄河三角洲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合理措施有 ( )
①做好土地规划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引导和完善耕地流转,提高生产效率
③增强开垦的力度,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④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设高标准农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我国耕地资源现状
(2024吉林省吉林市四调)图甲示意1990—2015年我国新增耕地重心位置的变化,图乙示意在我国西北地区四种不同的灌溉方式和灌溉时间对土壤盐分含量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图甲能直接反映出( )
A.西部地区耕地后备资源丰富
B.我国耕地资源数量北少南多
C.西部地区耕地资源质量较好
D.我国耕地资源数量北多南少
2.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耕,若灌溉不当会造成土地盐碱化,推测图乙中④的灌溉方式为( )
A.大水漫灌
B.膜下滴灌组合非生育期冬灌
C.膜下滴灌
D.膜下滴灌组合非生育期春灌
(2024浙江绍兴质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严格保护耕地,稳定和提高产粮能力,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据下表数据信息,完成下面两题。
省级行政区 平原占本省土地面积比例 耕地占本省土地面积比例 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比例(2022年) 粮食自给 率(2022年)
M省 86% 44.32% 5.49% 106.46%
山东 60% 47.36% 8.08% 116.45%
安徽 58% 40.64% 5.97% 137.32%
河南 56% 47.29% 9.89% 149.87%
3.M省是( )
A.黑龙江 B.四川 C.湖北 D.江苏
4.与其他三省相比,河南省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度更高,主要基于( )
A.较高的城镇化水平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遏制耕地“非粮化”
D.人均土地面积较大
(2024湖南长沙一中月考)乌蒙山区地处云贵高原,山高谷深,随着山区人口变化,各海拔耕地面积呈现不同程度减小趋势,其人口垂直分布也存在差异。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即耕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系数越小,表明人口密度越大,人口耕地紧张度越大),可以表征人口耕地关系。下图为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与2000年相比,2005年人口耕地关系趋于紧张的为( )
A.海拔1 000~1 300 m处
B.海拔1 300~1 600 m处
C.海拔1 600~1 900 m处
D.海拔1 900~2 200 m处
6.2000—2005年,海拔>2 500 m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退耕还林 B.生态改善
C.人口外迁 D.耕地增加
7.针对各海拔耕地面积呈现不同程度减小的现状,下列建议错误的是( )
A.加强耕地保护,杜绝浪费土地
B.降低生育率,控制人口数量
C.发挥现有土地潜力,快速扩大城镇规模
D.通过异地开发等途径,有序引导人口迁移
题组二 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2024河南周口段考)2023年4月,我国北方某地抢抓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黄金期”,将层层较窄梯田合并成更宽、更长的高标准宽幅梯田,同时配套高效农业灌溉设施,保障农田稳产、增产。下图示意北方某高标准农田施工现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我国北方农田建设“黄金期”一般选在春季的有利条件是( )
A.气温低 B.降水少
C.土质松 D.植被稀
9.我国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其重要意义在于能够( )
①降低粮食价格 ②减轻水土流失
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④服务农业现代化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4四川成都蓉城联盟期末联考)产业内贸易是指贸易参与国既出口又进口同一部门或者同一类型的产品,也被称为双向贸易。下图示意1997—2016年中国与其他“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粮食贸易总额。厘清中国与其他“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间农业的竞争与互补关系,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0.中国与其他“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间粮食处于双向贸易显著的阶段是( )
A.1997—2003年 B.2003—2008年
C.2008—2013年 D.2013—2016年
11.据图推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998年出口额占比最高
B.2003年贸易额上升最快
C.2008年后以进口为主
D.进口额峰值约为20亿美元
12.基于此,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合理措施有( )
①依赖外部粮食
②减少粮食出口
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
④加强贸易合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4河南郑州六校联盟期末)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已建成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下图为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3.与乙、丙两地相比,甲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最明显的优势是( )
A.夏季降水较多
B.灌溉水源充足
C.光照充足,日温差大
D.高原地形,病虫害少
14.为确保育种安全,国家应( )
A.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进口国外种源
C.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D.缩短种子培育周期
15.(2024浙江金华卓越联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大豆富含油脂和蛋白,是榨取食用油和生产禽畜饲料的重要原料。随着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大豆需求量增长迅猛,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因此大豆供应的稳定性已成为一个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巴西大豆生产规模大、单产高、品质好、成本低,是世界重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国内大豆竞争力较弱。下表示意2021年我国消费大豆的主要来源,下图示意巴西大豆主要产区分布。
来源 国内 进口
巴西 美国 阿根廷 其他
占比 (%) 16 54 22 6 2
(1)指出巴西种植大豆的优势气候条件和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4分)
(2)根据表中信息绘制2021年我国消费大豆来源构成饼状图,并说明我国大豆供应存在的主要风险。(6分)
(3)为保障我国大豆供应安全提出合理建议。(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基础过关练
1.D 读图1可知,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及低缓丘陵地区,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①错误、②正确;水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大于800 mm地区,③错误;非季风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耕地主要分布在水源较充足的绿洲、河谷地区,④正确。故选D。
2.D 结合图2可知,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中荒草地占比最大,A错误;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新、黑、豫、云、陇等省级行政区,以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主,后备耕地资源以平地或起伏较小的坡地为主,开发利用不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B错误;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分布分散、开发难度大,C错误;山东临海,耕地后备资源以滩涂为主,D正确。
3.A 耕地资源短缺是近代社会出现的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非农业用地面积增大,占用了大量耕地,人均耕地日益减少,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所以耕地供需矛盾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A正确。
4.C 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耕地供需矛盾的关键,C正确;大面积开垦荒地会使生态退化,A错误;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可以缓解耕地供需矛盾,但不是解决耕地供需矛盾的关键,B错误;提高人口素质不能解决耕地供需矛盾,D错误。
5.C 我国南方耕地资源少且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资源多且以旱地为主。
6.D 1996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当时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和贫困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A、B错误;材料显示,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未出现粮食危机,C错误;1994年《世界观察》杂志发表了一篇《谁来养活中国 》的文章,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提出疑问,《中国的粮食问题》发布于1996年,正面回应了该质疑,D正确。
7.D 我国城市化、工业化、交通建设等快速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因此耕地面积不可能大量增加,①错误;化肥、农药的使用,可减少农业病虫害,有利于增产增收,②正确;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粮食总产量,③正确;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有利于提高粮食单产,④正确。故选D。
知识拓展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
粮食产量主要受粮食单产和种植面积的影响,粮食单产与土地肥力、科学管理、粮食品种、气候稳定性等有关。粮食增产的措施主要有增加种植面积和提高粮食单产两大方向,目前我国采取的措施为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不断挖掘粮食单产提升的潜力。
8.B 图中西安市的城市等级最高,其人粮关系为需求过剩,粮食安全性较低,且以西安市为中心向四周人粮关系协调性并非降低,A、C错误;陕西西部的宝鸡市、汉中市、咸阳市等城市人粮关系为供需平衡,协调性较高,B正确;陕南地区的汉中市、安康市人粮关系为供需平衡,安全性较高,D错误。
9.B 西安市位于渭河平原,这里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城市化水平高,占用大量耕地;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小,人均粮食占有量少,导致粮食供不应求。榆林市位于陕西北部,这里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面积大,粮食产量大于需求。西安劳动力数量多,相邻城市之间(如西安市和宝鸡市)粮食作物种类相差不大,二者均对人粮关系影响很小。故选B。
10.B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地下水埋藏浅,且常受海水侵袭,多为盐碱地,故耕地利用首先需要改良盐碱地。
11.D 建立自然保护区对提高黄河三角洲耕地利用集约度没有影响,①错误;耕地流转可以减少土地弃耕现象,利于土地的集中连片和机械化耕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②正确;增强开垦的力度,不利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保护,③错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高标准农田,利于农田集约生产,④正确。故选D。
能力提升练
1.A 读图甲可知,我国新增耕地重心不断向西北方向移动,由此可推知我国西北地区耕地的后备资源丰富,A正确;新增耕地重心位置的变化,与我国现有耕地数量及质量无关,B、C、D错误。
2.B 在我国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如果灌溉不当,易引发次生盐碱化,故选择正确的灌溉方式非常重要。读图可知,图乙中①灌溉方式对土壤盐分的影响与另外三种方式明显不同,土壤盐渍化程度最高,灌溉方式最不合理,推测为大水漫灌。②③④三种灌溉方式都采用了膜下滴灌的形式,所以5月1日到11月1日期间三种灌溉方式对土壤盐分的影响大体一致,④方式在11月1日后土壤盐分明显降低,说明这种方式为膜下滴灌+冬灌。故选B。
3.D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M省平原占比很高,在四个选项中,江苏省全境绝大多数地区是平原,面积占比最高,符合题意。
4.C 城镇化水平高,城镇建设会占据大量耕地,影响粮食安全,A错误;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B错误;河南省平原面积占比小于其他三省,但耕地面积占比却较大,而且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比例较高,粮食自给率高,说明河南省耕地利用率高,这应是该省严格遏制耕地“非粮化”的结果,C正确;河南省人口多,人均土地面积较小,D错误。
5.A 读图可知,与2000年相比,2005年海拔1 000~1 300 m处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明显减小,表明人口耕地紧张度变大,人口耕地关系趋于紧张,A正确;相比而言,海拔1 300~1 600 m处、海拔1 600~1 900 m处2000年与2005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不大,B、C错误;与2000年相比,2005年海拔1 900~2 200 m处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增大,表明人口耕地关系趋于缓和,D错误。
6.C 2000—2005年,海拔>2 500 m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明显上升,说明人口耕地关系趋于缓和,人口密度变小,这可能是人口外迁引起的,C正确;退耕还林导致耕地减少,人口耕地关系会趋于紧张,A错误;生态改善,人口耕地关系不一定趋于缓和,B错误;该范围内海拔较高,不利于发展耕作业,耕地增加的可能性不大,D错误。
7.C 加强耕地保护,杜绝浪费土地可有效保护耕地,A不符合题意;降低生育率,控制人口数量,可缓解人地矛盾,B不符合题意;发挥现有土地潜力,快速扩大城镇规模,不符合城市化发展规律,且会占用大量耕地,不利于耕地保护,C符合题意;该地地处云贵高原,山高谷深,生态环境较脆弱,通过异地开发等途径,有序引导人口迁移,可减轻该地的耕地压力和生态压力,D不符合题意。
8.B 气温低不利于农田建设,A错误;春季降水少,土壤含水量小,便于对梯田进行改造,B正确;土质疏松与否主要与土壤的物质组成等有关,受季节影响小,C错误;梯田修整的季节与植被覆盖率无关,D错误。
9.D 我国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保障农田稳产、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生产目标,③④正确;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影响粮食产量,对粮食价格的影响较小,且降低粮食价格不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①错误;宽幅梯田减轻水土流失的能力并不比窄幅梯田强,②错误。故选D。
知识拓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
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
2.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比重。
3.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本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
5.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10.B 粮食“双向贸易”即粮食的进出口同时进行,读图可知,1997—2003年,我国粮食出口额较大,进口额较小,不符合题意,A错误;2003—2008年,粮食进出口额都较大,符合题意,B正确;2008年以后,粮食进口额较大,出口额较小,不符合题意,C、D错误。
11.C 粮食进口额占比高低可以从进口额与贸易总额之间的差额来判断,差额越小,说明占比越大,图中1998年和2003年出口额占比都较高,但无法判断具体哪一年最高,A错误;贸易额上升最快,即“总额”斜率最大,读图可知,2013—2015年贸易额上升最快,B错误;结合上题分析知,2008年后粮食以进口为主,C正确;读图可知,进口额峰值约为27亿美元,D错误。
12.D 依赖外部粮食不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①错误;我国粮食出口较少,减少出口并不能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②错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可以增加我国粮食供应,保障粮食安全,③正确;加强贸易合作,丰富进口渠道,稳定粮食供给,是重要的外部粮食保障渠道,④正确。故选D。
13.C 乙、丙两地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甲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河西走廊,与南方地区相比,河西走廊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日温差大,有利于种子的有机物质积累,也有利于种子的晾晒。故选C。
14.C 扩大耕地面积,能够提高产量,但对育种安全影响不大,A错误;大量进口国外种源,易造成对国外的依赖,从而威胁粮食安全,B错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可以保障种子质量,从而确保育种安全,C正确;缩短种子培育周期需要一定的技术,且育种周期主要由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决定,不能随意人为缩短,D错误。
15.答案 (1)优势气候条件:热量(干季光照)充足,降水较多;雨热同期(水热组合好)。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干旱(或旱涝)。
(2)绘图如下:
存在的风险:高度依赖进口(或进口占比过高),进口来源高度集中;贸易摩擦等对大豆国际贸易影响较大,自然灾害等使主产国大豆产量不稳定。因此我国大豆供应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较大。
(3)加大国内大豆研发技术投入(提高单产),提高自给率;同主产国合作,提高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稳定的大豆供给(或生产);拓宽进口来源,实现大豆进口多元化。
解析 (1)巴西大豆产区主要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这里热量充足,干季光照充足,湿季水热组合较好,但干季时易干旱,湿季时可能有洪涝。(2)根据表中信息,制作出饼状图即可。由饼状图不难看出我国的消费大豆高度依赖进口,进口来源集中于巴西、美国等,贸易摩擦等对大豆国际贸易影响较大,且巴西等国易发生自然灾害,大豆的产量不稳定,给我国的大豆供应带来不稳定因素,风险较大。(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保障我国大豆供应安全,我国应该加大国内大豆研发技术投入,提高单产,增强本国的自给自足能力;同主产国巴西、美国等加大合作,为巴西等国提供应对自然灾害的技术,保障大豆的稳定生产;还可以拓宽进口来源,实现大豆进口多元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