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给下列词语注音。
________ _________
晦暗 羁绊
答案:huì àn | jī bàn
解析:
分析:晦暗:【拼音】huì àn【解释】昏暗,不明亮。晦暗:指人的面色昏暗、不明亮,精神迷茫、迷糊。神情晦暗:泛指人的面色昏暗、身体疲惫、精神恍惚。羁绊:【拼音】jī bàn ,【释义】羁:约束;绊:绊住,绊倒。指被某人某事缠住脱不开身。
点评:本题应注意“晦”和“羁”的读音和写法。
2、我能把字写漂亮。根据拼音写汉字。
jiá然而止__________ 耳pàn__________ 磅bó__________ tóng仁_________
答案:戛|畔|礴|瞳
解析:
分析:戛然而止:jiá rán ér zhǐ,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耳畔:亦作“耳伴”,耳边。磅礴:形容词,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一般形容名山大川气势浩大,或是形容河流奔腾时气势磅礴。瞳仁:(瞳孔)虹膜中央的小孔,光线通过瞳孔进入眼内。通称“瞳子”、“瞳人”、“瞳仁”。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在读课文时,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注意“戛然”和“磅礴”的书写。
3、辨形组词。
缚________ 傅________
峥________ 狰________
答案:束缚|师傅|峥嵘|狰狞
解析:
分析:束缚:【拼音】:shùfù ,【解释】: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师傅:老师的通称;太师﹑太傅或少师﹑少傅的合称;对僧道的尊称;对衙门中吏役的尊称;对有专门技艺的工匠的尊称。峥嵘:zhēngróng,形容山势高峻突出或者比喻才气、品格等超越寻常。狰狞:zhēngníng面目凶恶。形容面目凶狠可怕。亦作“面貌狰狞”、“狰狞面目”。
点评:学习形似字,我们一定要认真,仔细观察,从音形义等方面加以辨别。
4、我会解词。
①亢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冗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叹为观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戛然而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亢奋,形容极度兴奋的样子。|冗杂: 多而杂乱|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解析:
分析:亢奋:kàng fèn,极度兴奋。如:听到这个消息,疲倦的我立即亢奋了! 听说要春游,懒洋洋的同学们都立即亢奋了,有的人大声叫着,有的人手舞足蹈。冗杂:rǒngzá多而杂乱。如事务冗杂|重复冗杂。叹为观止:tàn wéi guān zhǐ,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如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流畅;读后让人叹为观止;连声叫好。戛然而止:jiá rán ér zhǐ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养成认真学习生字词的音形义的好习惯。书写时应注意“亢”、“冗”、“戛”的读音和写法。
5、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将句子补充完整。
一捶起来就_______狠了,_______情了, 命了!(露 记 发 莫 忘 无 没)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____的鼓点;旋风一样,是____的流苏;乱蛙一样,是____的脚步;火花一样,是____的瞳仁;斗虎一样,是____的风姿。(健全 强健 闪烁 闪射 跳腾 蹦跳 飞扬 短促 急促)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______、多么______、多么______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壮丽 壮阔 豪放 豪华 火暴火烈)。
答案:发|忘|没|急促|飞扬|蹦跳|闪射|强健|壮阔|豪放|火烈
解析:
分析:文章语言方面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优化配合了情感的抒发,读来如鼓击人心。多种排比、比喻手法的交替运用,使文章语句有跳跃之感。句子内部词语的排比――“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显得简洁有力。句子的排比――“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句中将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交织运用,分别从鼓点、流苏、脚步、瞳仁、风姿四方面体现了后生们击鼓时动作之疾、姿态之逸、脚步之跃、目光之亮、风姿之健。在这种明快的节奏中,有一气呵成、气势磅礴之势。
点评:本题主要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品味黄土高原厚重的文化韵味、顽强的生命之力。
6、写出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
①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_________②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_________
③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__________
④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_________
答案:比喻|排比|反复、排比|比喻
解析:
分析: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比喻的含义是: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词语反复: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词组或句子反复: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语段反复: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也培养了学生积累运用的好习惯。
7、横线上填入词语、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各科教师都应该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和完成作业时,正确地使用语文。不能因为__________就_________,正如_________,也不可能________。分科教学是为了工作的便利,学生所受的教育是整体的,是不能割裂的。
A.①不是语文课
②让学生任意颠倒史、地、理、化方面的事实
③语文课虽然不讲各科知识
④可以在语文上马马虎虎
B.①语文课虽然不讲各科知识
②让学生任意颠倒史、地、理、化方面的事实
③不是语文课
④可以在语文上马马虎虎
C.①不是语文课
②可以在语文上马马虎虎
③语文课虽然不讲各科知识
④让学生任意颠倒史、地、理、化方面的事实
D.①语文课虽然不讲各科知识
②可以在语文上马马虎虎
③不是语文课
④让学生任意颠倒史、地、理、化方面的事实
答案:C
解析:
分析:这道题其实就是考查学生对四个句子语序的排列能力。这四个句子中后两个句子是拿前两个句子做类比。根据逻辑关系,“不是语文课”“可以在语文上马马虎虎”是在一起的;“语文课虽然不讲各科知识”应该与“让学生任意颠倒史、地、理、化方面的事实”连在一起的。再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可以判定:这四个句子的顺序是:“不是语文课”“可以在语文上马马虎虎”“语文课虽然不讲各科知识”“让学生任意颠倒史、地、理、化方面的事实”。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逻辑关系的理解运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的习惯。
8、我会选。下列注音全部准确的一项是( )。
A、晦暗(huì) 闭塞(sāi) 亢奋(kàng) 飞溅(jià)
B、恬静(tián) 羁绊(jī) 烧灼(zhuó)冗杂(rǒng)
C、颤栗(chàn) 骤雨(zhòu) 震撼(hàn) 磅礴(bàng)
D、瞳仁(tóng) 戛然(jiá) 辐射(fú)蓦然(mò)
答案:D
解析:
分析: A项中“塞”的读音应是“sè”;B项中“冗”的读音应为“rǒng”;C项中的“颤”的读音应为“zhàn”;“磅”的读音应为“páng”。所以,本小题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拼音的语感和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习惯。
9、用钢笔描红。
梁 骤 枣 搏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
答案:梁|骤|枣|搏
解析:
分析:本题的四个例字,“骤”、“搏”是左右结构,梁”、“枣”是上中下结构。书写时,应该注意这些例字的结构特点,事先在心里想好字的位置。然后,一笔写成,即一气呵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
点评:书写时,要安排好笔画的结构、笔画位置,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特别是“梁”和“骤”字的写法。
10、根据意思写成语。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叹为观止
解析:
分析:叹为观止-------【拼音】,tàn wéi guān zhǐ,【释义】: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於同感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例句】: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流畅,读后让人叹为观止,连声叫好。
点评:本题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对文中重点词语进行积累并掌握。
11、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 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快节奏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D、 让我们大声朗读这篇文章,体会它那恢弘的气势,跟上它那铿锵的节奏,让让我们的心灵随之激荡吧!
答案:D
解析:
分析: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快节奏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以上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而“让我们大声朗读这篇文章,体会它那恢弘的气势,跟上它那铿锵的节奏,让让我们的心灵随之激荡吧!”是本文的学习要求。
所以,本小题选D。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就是明确该文的写作特点,培养学生从朗读中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
12、排比句的作用是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就构成形式看,有句子内部词语的排比、句子与句子的排比、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请指出下列排比的类型(8分)
①“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属于__________之间的排比。
②“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属于__________之间的排比。
③“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 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属于
__________之间的排比。
④“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属于__________之间的排比。
答案:句子内部词语|段与段|句子内部词语|句子与句子
解析:
分析: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它的类型有:句子内部词语之间的排比,例如①;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例如②;句子内部词语之间的排比,例如③;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排比,例如④。排比句式增强了文章语势,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识记排比的类型,进而在朗读中体会其作用。
13、整体感悟(6分)
①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多次运用“好一个安塞腰鼓”等句,在结构和表达上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多用短句来表达内容,简洁明快,铿锵激昂。|这样的安排使每段都有新义,层层递进,直把感情步步推向高峰。同时更加强了散文的诗意美。使通篇散文具有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在结构上起线索作用。
解析:
分析:本文语言多用短句来表达内容,简洁明快,铿锵激昂。点拨:运用短句才能使课文的节奏快速迅猛,才能与腰鼓的气势交融,要在朗读中揣摩这一特点。作者有意识地在每个层次之末,单独设计“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咏叹句式,而且在反复咏叹之中常有变化,每段都有新义,层层递进,直把感情步步推向高峰。同时更加强了散文的诗意美。使通篇散文具有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在结构上起线索作用。
点评:本题培养了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对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的体会,锻炼了学生的品读总结能力。
1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沉醉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C、十六岁是 人生的花季,我们正在走进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
D、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悔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答案:B
解析:
分析:B句意思应指细微、细小的生活细节。而“小巧玲珑”指小而灵巧、精致的具体物品。不能用来修饰生活细节。所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运用,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
15、下面语段存在语病,请按要求改正。
①当我们骑马越国崇山峻岭驶向阿根廷一侧的时候,在参天大树形成的绿色拱顶下碰到了一个障碍。②那是一棵大树的根,③它阻断了我们的去路,比我们的坐骑还高。④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动用了斧子,才得以通过。
①句子成分残缺的一句是:_________。
②语序不当的一句是:________。
答案:第①句|第③句
解析:
分析:句子成分残缺的一句是第①句。改法:把“当我们”改为“我们在”,或者在“在参天”或“碰上了”前面加上“我们”。语序不当的一句是第③句。改法:把“比我们的坐骑还高”放在“阻断了我们的去路”前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病句的修改。修改时,首先要揣摩作者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修改的时候一定不能违背原意。
16、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名著信息,完成后面的练习。(6分)
信息一:他不顾父母的反对,上船当了海员。一次海上遇难,被海盗当成奴隶卖掉。后来侥幸逃脱,到了巴西。
信息二:在另一次的航海中,船航行到基尼亚时,触礁沉没。除了他,其余船员全部罹难。他在一个荒岛上苦度了二十五年后,救出了一个差点被食人族杀食的土著黑人。因为那天是星期五,就给那黑人取名为“星期五”,并让他留了下来。
这两段信息中的“他”是__________,后来他成为千千万万青年心中“___________”的代名词。
答案:鲁滨逊|冒险者
解析:
分析:外国文学名著似一条九曲长廊,不但叙述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而且名著中有许多或足智多谋或敢于斗争或勇于冒险或坚强刚毅的人物形象。比如:英国小说家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勇于冒险,他虽出身体面家庭,但厌恶平庸的生活,不顾父母的劝告,数次私逃出海,过冒险的生活。鲁滨孙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他瞒着父亲出海,第一次航行就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他好不容易才逃出保住性命。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第三次又遭不幸,被摩尔人俘获,当了奴隶。后来他划了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船到巴西后,他在那里买下一个庄园,做了庄园主。他不甘心于这样的发财致富,又再次出海,到非洲贩卖奴隶。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水手、乘客全部遇难,唯有鲁滨孙一个人幸存下来,只身飘流到一个杳无人烟的孤岛上。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小说以极大的篇幅描写了鲁滨逊落难荒岛,不畏艰难,自耕自力,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一幕幕动人的情景,歌颂了人的智慧和勤劳的美好品德。鲁滨逊这一形象其实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中的先进、敢于冒险、勇于开拓的典型形象的代表,鲁滨逊后来他成为千千万万青年心中“冒险者”的代名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阅读文学名著,在了解故事梗概的基础上,对作品中的精彩情节以及性格鲜明的人物要详细分析。比如《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就值得同学们去细细品味。
17、指出下面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考,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___________
②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________________
③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也不曾响过。___________
答案:排比|比喻|拟人
解析:
分析: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比喻的含义是: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拟人,为修辞方法,指把事物像人一样来写,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就像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对修辞特征理解了,才能正确判断出该修辞手法的作用。
18、我知道。
《安塞腰鼓》一文作者_________,1937年生,_________省延安市,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六种_________,其中_________获首届_________。
答案:刘成章|陕西|散文集|《羊想云彩》|鲁迅文学奖
解析:
分析: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他当然也还有一些别的散文,有的还很精彩,如《记小猫》《野物启示》《壶口瀑布》《去看好婆姨》等。
点评:本题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还要对作者有所了解。
1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_________的鼓点;旋风一样,是_________的流苏;乱蛙一样,是_________的脚步;火花一样,是_________的瞳仁;斗虎一样,是_________的风姿。
答案:急促|飞扬|蹦跳|闪射|强健
解析:
分析:“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句中将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交织运用,分别从鼓点、流苏、脚步、瞳仁、风姿四方面体现了后生们击鼓时动作之疾、姿态之逸、脚步之跃、目光之亮、风姿之健。在这种明快的节奏中,有一气呵成、气势磅礴之势。这火烈狂野的舞蹈场面,深深地震撼了作者,他不由得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这火烈狂野的舞蹈场面,深深地震撼了我们,我们也不由得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
点评:此类题是对本文内容理解的考查,让学生通过探究,品味,了解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放、开放的性格。
20、查查词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几个词语。
①恬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蓦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惊心动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恬静:闲适安静。一般指很美好的安静。|蓦然:表示受某种情景引起的行为。|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
解析:
分析:恬静:闲适安静。一般指很美好的安静,或者安详等或者安静、宁静。褒义词,形容为人闲适,安静。蓦然:mòrán,忽然;猛然;不经心地。如蓦然醒悟、蓦然看去,这石头像一头卧牛。在辛弃疾的词:《青玉案·元夕》中写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重点词语的理解和领悟。注意“恬”、“蓦”的读音和写法。
二、阅读题
21、《安塞腰鼓》一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阅读课文,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是什么 并在文中找出相似的句子。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答案:修辞是排比;相似的句子如:“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
解析:
分析: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不仅交错出现,而且一连许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句,犹如江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许多排比对偶工整,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气势昂扬;还有的排比层层递进,如“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等,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半分喘息的机会。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特征的理解和运用,引导学生体会安塞腰鼓的奇伟磅礴的能量。
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绿色建筑”
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推出“绿色建筑”,令人耳目一新。
德国建筑学家制造成功的一种“向日葵”式旋转房屋,内装如同雷达一样的红外线跟踪器,只要天一亮,房内的马达就会启动,使整座房屋迎着太阳缓缓转动,始终与太阳保持最佳角度,使阳光最大限度地照进屋内。夜幕降临,房屋又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复位。这种房屋既能充分利用太阳能驱动房屋运动,保证房内的日常供热和用电,又能将明媚的光能储存起来,供阴天和夜晚使用,设计构思十分巧妙,独具匠心。
澳大利亚悉尼市为迎接举世瞩目的2000年奥运会,特意设计了世界第一家跨世纪的绿色体育馆,使人能处处体会到环保的气息:供电——由设在馆顶上的1000组太阳能电池完成;座椅——90%来自废料制造而成;纸张——即盛会期间准备张贴或使用的所有海报、入场券等,全以再生纸印刷。更奇特的是,无论是建筑的造型,还是墙壁上的装饰图案或大厅中的雕塑,均以地球、波浪、年轮、阳光、水草、叶脉、藤蔓或珍稀动物为主,使整个建筑表里如一,内外和谐。它向世界各国的人们发出忠告:热爱大自然,热爱养育我们的地球。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耳目一新:
独具匠心:
(2)按短文内容填空。
澳大利亚建筑学家设计了一种______________的建筑,它的奇特之处体现在: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
(3)用简短的语言说说你对“绿色建筑”的理解。
(4)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其中一个理念就是“绿色奥运”。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受到启发,请你给2008年北京奥运盛会奉献两条好建议。
答案:(1)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独具匠心: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
(2)绿色体育馆|一是供电、座椅纸张处处体会到环保的气息|二是建筑的造型、装饰图案、雕塑,均以自然风光或珍稀动物为主,使建筑表里如一,内外和谐。
(3)绿色建筑就是指,以最低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建造出依然保持主流建筑风格,并且在使用功能上没有丝毫折扣的建筑。
(4)保护环境,做一个文明人,让世界各国看到文明的中国人。宣传奥林匹克精神,让全民都投入到健康的体育事业中。 争当奥运志愿者,给来我国观看比赛的观众和运动员们提供帮助。
解析:
分析:(1)这是两个成语。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独具匠心: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表现出了绿色建筑的新奇性。(2)按短文填空主要是考查学生有没有熟悉短文内容,只要认真阅读,就能填写出正确答案。(3)根据短文的内容我们可以归纳出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就是指,以最低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建造出依然保持主流建筑风格,并且在使用功能上没有丝毫折扣的建筑。(4)本小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保护环境,做一个文明人,让世界各国看到文明的中国人。宣传奥林匹克精神,让全民都投入到健康的体育事业中。 争当奥运志愿者,给来我国观看比赛的观众和运动员们提供帮助。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阅读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23、文段理解。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1)前面五段重点写( ):
A、舞姿
B、舞姿与鼓点的交融
C、鼓点
D、舞姿与鼓点交融产生的神奇效果
(2)下列说法不对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用了排比修辞,描写舞姿给人的感觉。
B、第二段中的“痛快”、“蓬勃”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
C、第三、四、五段形式上用了排比修辞,内容上意思完全是并列的。
D、“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可理解为以“鸡啼”反衬寂静,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
(3)如何理解“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这句话?
答案:(1)C
(2)D
(3)人们已被生命的力量所折服所感动所沸腾,当腰鼓“戛然而止”时,人们已经不习惯这样寂静、冷清的世界了。
解析:
分析:第一段用了排比修辞,描写舞姿给人的感觉。第二段中的“痛快”、“蓬勃”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第三、四、五段形式上用了排比修辞,内容上意思完全是并列的。本文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一组句子或词语排列起来,以增强语势,加深感情。例如“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在本文中,它常常是与排比结合起来使用的。例如“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试从课文中找出一段单用排比的和一段综合运用排比和反复的文字,仔细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点评:本题主要引导学生体会黄土高原厚重的文化韵味、顽强的生命之力。
24、阅读短文后,回答问题: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主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好一个安塞腰鼓!
(1)文中画线部分是个排比句,请说说它的作用:
(2)阳光本来就是静态的,为什么说它“变得飞溅”了?
(3)文中三个“使人想起”段,写的是人的联想。联想到的事物有什么特点?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答案:(1)用排比句能生动地写出了打腰鼓时的声响、阵势、风姿,读来节奏分明,铿锵有力,使人从语势上也感到了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
(2)阳光本是静态的,但阳光下那舞动的身影,挥动的手臂,蹦跳的脚步让人眼花缭乱,阳光也似乎被舞动得四处飞溅了,这句话写出打腰鼓时那热烈、灵动的场面。
(3)所联想到的事物都豪迈、壮烈、深沉,与浑厚的鼓声、深厚的高原相应,同时也给人以历史感,从更广阔的时空写出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民族力量,以及作者对它无限神往。
解析:
分析:本文在处理情感方面,作者刘成章并非直接歌颂人物精神和地域文化,而是借助“腰鼓”这个载体,首先通过后生们舞鼓时那种豪迈火烈的动作神态描写来间接赞颂安塞人的强健和豪放的性格;然后便直接正面描写歌颂安塞人――“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这样就由赞颂安塞人强有力的舞姿深入到他们强盛的生命力的歌颂;最后在愈捶愈烈的舞姿和鼓点中,作者再次富含韵味地强调黄土高原的人们在通过“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后,他们的梦想和追求也在“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从作者这种层层深化的情感里,传递给我们读者的是黄土高原人面对苦难生活的顽强不屈、勇往直前的奋斗和坚持!句子内部词语的排比――“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显得简洁有力。句子的排比――“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句中将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交织运用,分别从鼓点、流苏、脚步、瞳仁、风姿四方面体现了后生们击鼓时动作之疾、姿态之逸、脚步之跃、目光之亮、风姿之健。在这种明快的节奏中,有一气呵成、气势磅礴之势。段落的排比――如文中第9、10、11三节,用“使人想起……”三节排比,分别从听觉、视觉、感觉三各方面来写安塞腰鼓的看后感,化抽象为具象,化感觉为意识,既用了通感又采用了引经据典的写作技巧。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阅读和理解,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7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6 页 (共 1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