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强化练习题--专题强化练11 自然保护区(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强化练习题--专题强化练11 自然保护区(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18 23:2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
专题强化练11 自然保护区
  (2024河南重点中学模拟)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森林、草原、湿地等多样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西辽河上游水源涵养地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景观的缩影。下图示意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森林为重要保护资源,该保护区进行林地补植宜采用(  )
A.常绿硬叶树种  
B.多革质叶片树种
C.板状根树种  
D.冬季落叶树种
2.可以在乌兰坝核心保护区开展的活动是(  )
A.旅游观光  
B.特殊的科学研究
C.生产经营  
D.物种的驯化、繁殖
3.若在现有格局的基础上加强生态安全保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需要(  )
A.促进各核心区生物迁徙
B.增加经济来源
C.依法核准功能区的边界
D.完善法律法规
  (2023黑龙江鹤岗期中)山西省自然保护区按类型结构划分共有4类,分别是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草原草甸。近年来,山西省通过不断增加自然保护区面积、建设生态廊道、减少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等措施,使省内生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下图为山西省自然保护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山西省自然保护区分布较均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河流水源
C.行政政策  D.保护对象
5.山西省在分隔的保护区之间大力建设生态廊道的直接目的是(  )
A.构建生态网络  
B.完善结构类型
C.增加旅游收入  
D.美化生态环境
  (2024浙江杭州二模)我国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面积最大的原始林区。近年来,因东南亚国家耕作烧荒输入污染物等,西双版纳连续几年出现季节性空气污染。下图为西双版纳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6.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主要是为了(  )
A.保护落叶阔叶林  
B.更好地种植橡胶
C.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D.保护国家耕地资源
7.推测近年来西双版纳出现季节性空气污染的时间是(  )
A.12月至次年1月  B.3—4月
C.6—7月   D.9—10月
8.(2024河北承德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草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1℃左右,湖水较浅,水质良好,透明度高,湖底多为淤泥底质,水生植物繁盛,覆盖率达60%以上,湖中盛产鱼虾。草海湿地内仅有几条季节性溪流发育,周围青山环抱、林木茂密,每年冬季有成千上万只珍禽异鸟迁徙到这里越冬。1992年草海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后成为AAA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下图为草海位置和草海实验区范围图。
(1)简述草海为成千上万只珍禽异鸟到此越冬提供的条件。(6分)
(2)简述设立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意义。(8分)
(3)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人提出在保护区范围内扩大实验区、缩小缓冲区和核心区的方案,该方案受到了该地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的反对,请你推测该研学小组反对的理由。(4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专题强化练11 自然保护区
1.D 根据材料可知,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大兴安岭南部山地,为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冬季树木会落叶,故该保护区进行林地补植宜采用冬季落叶树种,D正确;常绿硬叶树种是地中海气候区的代表树种,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多革质叶片,板状根树种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排除A、B、C。
2.B 由所学知识可知,自然保护区是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可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核心区原则上禁止任何人进入,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的应当事先提出申请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故乌兰坝核心保护区可以开展特殊的科学研究,B正确;在保护的前提下,外围的实验区内允许开展动植物资源的驯化、繁殖和培养、生态环境监测、科普教育以及生态旅游等活动,排除A、C、D。
3.A 读图可知,该保护区内的三个核心保护区相隔较远,不能有效连通,可在核心保护区之间设立生物通道,增强连通性,促进各核心区生物迁徙,A正确;增加经济来源、完善法律法规均不是加强生态安全保护的主要措施,B、D错误;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已经核准,C错误。
4.D 由材料可知,山西省自然保护区共分为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和草原草甸4类 ,这些类型是根据保护对象划分的。故山西省自然保护区分布较均匀,是由保护对象分布较分散所致。
5.A 保护区的分隔会阻碍物种之间的交流,从而破坏生物多样性,在分隔的保护区之间建设生态廊道有利于构建生态网络,达到连接破碎生境、防止种群隔离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A正确;完善结构类型、增加旅游收入、美化生态环境不是其直接目的,B、C、D错误。
6.C 我国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热带季雨林植被为主,A错误;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不是为了更好地种植橡胶和保护国家耕地资源,B、D错误;我国西双版纳具有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当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C正确。
7.B 材料信息表明,近年来西双版纳出现季节性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东南亚国家耕作烧荒输入污染物,东南亚国家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季(11月至次年5月)后期当地烧荒,为雨季耕作积蓄肥料,因此当地季节性空气污染源主要出现在3—4月,B正确。
8.答案 (1)冬季温暖,为鸟类越冬提供热量条件;湖中水生植物丰富,盛产鱼虾,为鸟类提供充足的食物;面积大,山林茂密,为鸟类提供了广阔的栖息场所;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任答三点即可)
(2)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留了高原湿地生态系统;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了高原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了生物多样性;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良好的科研价值,提供了科研基地;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发展生态旅游,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任答四点即可)
(3)缩小缓冲区和核心区的方案可能危及野生动物的生存,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野生生态环境,导致生态恶化;经济发展破坏生态环境,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1)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文字信息 结论
草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1℃左右 冬季温暖,为鸟类越冬提供热量条件
湖水较浅,水质良好,透明度高,湖底多为淤泥底质 湖中水生植物丰富,盛产鱼虾,为鸟类提供充足的食物
周围青山环抱、林木茂密 山林茂密,为鸟类提供了广阔的栖息场所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2)设立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留了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减少人为干扰;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了高原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了生物多样性;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良好的科研价值,提供了科研基地,具有科研教育意义;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发展生态旅游,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有助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3)缩小缓冲区和核心区的方案可能会破坏野生动物生存空间,危及野生动物的生存,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野生生态环境,导致生态恶化,不利于保障生态安全;经济发展破坏生态环境,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不符合人地协调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