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6、《纪念白求恩》(毛泽东)第一课时一、白求恩生平简介。1890年3月3日,白求恩诞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州格雷文赫斯特镇,1909年入多伦多大学学医,1922年成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是享有一定声誉的胸外科专家。1937年7月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一向坚持救死扶伤、支持正义的白求恩于1938年1月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积极投身到中国共产党抗日前线抢救伤员的工作中。1938年5月白求恩到达晋察冀军区,立即开展战地医疗救护工作,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连续69个小时不间断做115例手术的纪录。1939年9月他提议创建了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重点培养军医、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他亲自拟定学校教育方针和详细的教学计划,审阅教员们编写的教材,给学生们讲课,还向学校捐献了部分医疗仪器和内外科书籍。1939年11月白求恩在抢救伤员的过程中,左手食指感染化脓,发展为败血症,经抢救无效于11月12日逝世。为了纪念白求恩,晋察冀军区将军区卫生学校改名为白求恩学校。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崇高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毫不利已、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革命精神。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纪念白求恩;
更要学习白求恩。三、自由朗读全文,归纳段意。第一段: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
第二段: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四、阅读文章的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1、解释词语。
(1)不远万里:
(2)派遣:
2、这一段中先叙事,后发议论,画两道竖线把记叙与议论的分界处标出。然后细读议论的内容,想想记叙的事跟议论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3、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对白求恩作一简单的介绍呢?1、解释词语。
(1)不远万里:不以万里为远。
(2)派遣:(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2、这一段中先叙事,后发议论,画两道竖线把记叙与议论的分界处标出。然后细读议论的内容,想想记叙的事跟议论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1)……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
(2)前面的记叙是为后面的议论服务的:记叙简明扼要,却突出其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3、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对白求恩作一简单的介绍呢?
(1)先概括白求恩同志的简历,是对逝世者深怀敬意的追忆。
(2)扣住国际主义的原则作简述,是论述白求恩具有伟大国际主义精神的事实依据,成为全文论述的基础。
(3)从阅读角度说,让读者先产生“情”,再认识“理”,情和理结合了,议论的逻辑说服力就会大大增强了。五、布置作业。6、《纪念白求恩》(毛泽东)第二课时一、给第2段和第4段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1、第二段分三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二层(到“无不为之感动”):
举例论证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层(到最后):
再次号召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2、第四段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我是很悲痛的”):
表达遗憾和悲痛之情。
第二层(到最后):
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二、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1、本段用正反对比的方法论述白求恩精神。画两道竖线,标出正反对比的分界处。正反对比起什么作用?
2、标出议论性句子和记叙性句子。记叙的事跟议论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3、标出正面介绍白求恩和侧面介绍白求恩的句子。1、本段用正反对比的方法论述白求恩精神。画两道竖线,标出正反对比的分界处。正反对比起什么作用?
(1)正反对比的分界处:“……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
(2)正反对比的运用,阐明了学习白求恩同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画两道竖线,标出议论性句子和记叙性句子。记叙的事跟议论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1)第二段共十句话,其叙议的安排程序是“叙···议···叙···叙···叙···议···议···叙···叙···议”。
(2)这一段夹叙夹议的特点尤其突出,使本段的议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3、标出正面介绍白求恩和侧面介绍白求恩的句子。
(1)正面介绍的句子是:“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2)侧面描写的句子是:“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无不为之感动。” 三、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1、这段又用对比论证方法。画两道竖线,标出正反对比的分界处。
2、作者是怎样告诉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的?1、这段又用对比论证方法。画两道竖线,标出正反对比的分界处。
“······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2、作者是怎样告诉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的?
这里虽然没有明确写出号召向白求恩学习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但是在对反面的批评中,又包含了这个意思。四、阅读第四段,回答问题:1、标出记叙句的起止。说说这段叙事文字的作用。
2、与前三次相比,作者号召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对象有变化吗?
3、“从这点出发”是从什么出发?
4、“这点精神”是指什么精神?
5、末句从五个方面论述“这点精神”对一个人所起的作用,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是从哪五个方面写的?1、标出记叙句的起止。说说这段叙事文字的作用。
(1)记叙句是:“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2)这几句记叙,抒发了作者遗憾和悲痛之情。
2、与前三次相比,作者号召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对象有变化吗?
答:前三次是向共产党员发出号召的,这一次是向大家发出号召的,号召的范围扩大了。3、“从这点出发”是从什么出发?
答:是从“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出发。
4、“这点精神”是指什么精神?
答:是指“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5、末句从五个方面论述“这点精神”对一个人所起的作用,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是从哪五个方面写的?
答:从思想(高尚的人)、品质(纯粹的人)、道德(有道德的人)、志趣(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作用(有益于人民的人)五个方面来写的。 五、合作探究:1、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的区别。
2、对比的作用。1、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的区别。
(1)本文是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议论文中的叙,简洁概括,不同于记叙文中的叙,详细生动。
(2)议论文中的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为议服务,因而要叙得简明、概括。
2、对比的作用。
本文通过正反对比,突出了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地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六、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