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的春节》课件(共7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北京的春节》课件(共7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6 22:1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9张PPT)
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同俗。
第一单元
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你和家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春节的哪些习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北京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北京的春节
1
作者简介
老舍
说说你对老舍的了解。
作者简介
(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他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一生创作了一千多篇(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经典著作。
老舍
《猫》《母鸡》
《草原》
曾学过他的作品: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高醋 饺子 货摊 杂拌儿 风筝
眨眼 通宵 燃放 亲戚 小贩 彼此 贺年 轿车 骆驼
高醋 饺子 货摊 杂拌儿 风筝
眨眼 通宵 燃放 亲戚 小贩
彼此 贺年 轿车 骆驼
zhēnɡ

jiǎo
tān
bàn
zhǎ
xiāo
rán



jiào
luò tuó
字词识记
fàn
万象更新 间断 正月 白云观
分外 掺和 蜜供
ɡēnɡ
jiàn
zhēnɡ
ɡuàn
fèn
先理解多音字在词语中的意思,再根据意思确定读音。
huo
ɡònɡ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读好儿化音,才能读出“京味儿”。
杂拌儿
零七八碎儿
玩意儿
读词语,读好儿化音。
擦黑儿
摆摊儿
◇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闲在”的意思。
清闲自在。
浏览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其它有“京味儿”语言特点的语句,和大家交流。
万象更新
张灯结彩
灯火通宵
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整个晚上都开着灯,形容很热闹。
你能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轿


我会写
书写本课生字时,有哪些笔画需要注意呢?
jiǎo

zhǎ
bàn
xiāo
rán

tān
fàn
luò
tuó

zhēnɡ

jiào
不要少写一横。
香醋 米醋
摆摊 水果摊
“又”要写得窄而短。
点燃 燃烧
左右结构,四点底不要写到火字旁的下方。
同桌开火车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完和同学说一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我会读课文
时间顺序
腊八
从腊八起
腊月二十三
过了二十三
除夕
初一
初六
元宵节
正月十九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初一
初六
元宵节
正月十九
从腊八起
过了二十三

你知道其中隐含的具体时间吗?

腊月初九~腊月二十二
腊月二十四~腊月二十九
腊月初九~腊月二十二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四~腊月二十九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初六
元宵节
正月十九
腊八
时 间




时 间
腊月初九~腊月二十二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四~腊月二十九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初六
元宵节
正月十九
腊八
默读课文,找出不同的时间段里人们的不同活动,同桌合作填写表格。
活 动
时 间
腊月初九~腊月二十二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四~腊月二十九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初六
元宵节
正月十九
腊八
活 动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大家为过年作准备
祭灶王、吃糖
贴春联、扫房、预备年货
吃团圆饭、穿新衣、放鞭炮、祭祖、守岁
拜年、逛庙会
赏灯、吃元宵
春节结束
铺户开张、放鞭炮
借助表格,完整地说一说老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时 间
腊月初九~腊月二十二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四~腊月二十九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初六
元宵节
正月十九
腊八
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
(详)
(详)
(详)
(详)
(详)
(略)
(略)
(略)
(略)
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初一
元宵节
详写:
作者是如何详写这些主要部分的呢?
仔细地读一读课文第1、2自然段,画出最能突出腊八节风俗特点的语句,思考:作者重点写了哪些风俗?写出了怎样的风俗特点?把你的阅读感受批注在旁边。
腊 八
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交流语句,说说课文重点写了腊八节的哪些风俗。
熬腊八粥
泡腊八蒜
作者写出了这些风俗怎样的特点呢?
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熬腊八粥
特点:食材多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比喻
你从这个比喻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这个比喻句不仅写出腊八粥食材种类多的特点,还表现出人们丰收后喜悦和幸福的心情。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泡腊八蒜
特点:色味双美
有感情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读一读
喝腊八粥
食材种类多
泡腊八蒜
色味双美
抓住重点
写出特点


说一说:作者在描写腊八风俗的时候,抓住了哪些重点,又是如何写出特点的?
边默读文中描写“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的段落,边思考作者重点描绘了哪些习俗,勾画相关语句。
仔细品读相关语句,想想作者是怎样写出风俗特点的,圈画关键词句,并作简单批注。
小组内交流。
小组学习课文其它详写的部分:
这里的“彩排”一词具有特殊含义,并不是指表演前的彩排,而是说过小年就已经很热闹,预示着春节会更加热闹、隆重,所以“彩排”一词用上双引号。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为什么用了双引号?
腊月二十三
在老年间,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人们随着鞭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上天。
这部分重点描写了哪些习俗 写出了怎样的风俗特点呢?
“祭灶王”时放鞭炮、焚化灶王纸像,热闹、有趣。
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帝报告家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街上卖糖的人多,糖的形状很有特点;
习俗的来历和变化很有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读出“过小年”时的热闹景象。
读一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除夕热闹的气氛?
除 夕
嗅觉
视觉
听觉
除夕十分热闹。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你从这些词语感受到了什么?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人们对除夕夜“吃团圆饭”“祭祖”“守岁”的风俗非常重视。
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读出除夕这一日“热闹、团圆”的气氛。
读一读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联系课文,说说你对“截然不同”的理解。
正月初一
截然不同
“截然不同”指初一的景象与除夕的景象完全不同。除夕那天的人们热闹而忙碌,而初一那天的人们在尽情享受着休闲时光。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逛庙会
人们是怎样享受休闲时光的?勾画出描写不同人活动的语句,和大家交流。
正月初一,不同的人都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充实而快乐。
拜年
有感情地朗读第9、10自然段,读出正月初一与除夕不同的热闹。
读一读
课文重点写了元宵节的什么风俗呢?
元宵节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元宵节—赏灯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读描写花灯的语句,作者写出了花灯的哪些特点?
数量多
样式多
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有的都是玻璃的,有的都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都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读一读,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哪一种说法?
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词语表达,这样的语言表达更丰富。
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家中的灯又有什么特点呢?
灯多: 数量多 样式多
有感情地朗读第12、13自然段,读出元宵节的快乐与美好。
读一读
腊八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初六
腊月初九—腊月二十二
腊月二十四—腊月二十九
腊月二十三
元宵节
正月十九
详写:
略写:
快速默读课文略写的部分,思考:略写部分的写法和详写部分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腊八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初六
腊月初九—腊月二十二
腊月二十四—腊月二十九
腊月二十三
元宵节
正月十九
详写:
略写:
详写:具体交代了人们的活动,写出了风俗的特点。
略写:一笔带过,甚至把几天的时间、几天的事情合在一起写,写得比较概括。
读课文第7、第11自然段,思考:
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些日子写得简略?
腊八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初六
腊月初九—腊月二十二
腊月二十四—腊月二十九
腊月二十三
元宵节
正月十九
略写
风俗特点不突出的日子
详写
风俗特点突出的日子
风俗特点突出的日子: 详写
写出特点
抓住重点
一带而过
梳理课文写法
风俗特点不突出的日子:略写
主要: 详写
次要:略写
有详有略,主次分明,才能突出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默读“阅读链接”,思考:选段介绍的是哪个地区的春节?有哪些春节习俗?勾画批注。
将“阅读链接”中的资料与《北京的春节》进行比较,看看不同地区春节的风俗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不同
描写了老北京春节的一系列热闹场景,展示了一幅老北京的民俗画卷。
斯妤:《除夕》
老舍:《北京的春节》
介绍了闽南老家的春节习俗,通过一家人的忙碌,表现节日的温馨与喜庆,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说一说:
你和文中老北京地区的孩子们过春节时的活动有什么不同?
不同地域的春节,有着不同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春节的风俗在发生着变化。但是,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位置始终没有改变,关于春节的文化传统也会不断地传承下去。
抓住重点
写出特点
除夕
正月初一
元宵节
腊八
腊月二十三
详写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一、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句中画线部分内容的意思。
随堂练习
1.新年时,所有的景象和事物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 )
2.除夕夜,家家都亮着灯光,从天黑一直到天明。
( )
3.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完全不同。
( )
焕然一新
灯火通宵
截然不同
文章以____为线索,内容安排有序,详略得当。其中, 、 、 、 、
这几天,最能表现北京独特的春节习俗,也是春节期间的几个高潮,因而作者将它们作为重点进行了细致描写。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时间
腊八
除夕
初一
元宵节
腊月二十三
课后作业
联系生活实际,把你过春节时印象最深、最能体现风俗特点的一两个场景写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组词:陈醋 米醋
造句:山西老陈醋是我国四大名醋之一。
我会写

jiǎo
组词:饺子 水饺
造句:学校食堂里的水饺味道还不错。

tān
组词:小摊 摊手
造句:学校附近有许多卖零食的小摊。

bàn
组词:凉拌 拌嘴
造句:奶奶做的凉拌菜十分好吃。

zhēnɡ
组词:风筝 古筝
造句:悠扬的古筝带着忧伤的曲调。

zhǎ
组词:眨眼 眨巴
造句:他眨巴着眼,委屈地流泪了。

xiāo
组词:通宵 元宵
造句:元宵佳节,烟花绽放,爆竹声响彻云霄。

rán
组词:燃烧 燃眉之急
造句:她想到了一个解决燃眉之急的办法。


组词:亲戚 悲戚
造句:我们与远方的亲戚渐渐疏远了。

fàn
组词:小贩 商贩
造句:集市上,不时传来小贩叫卖的声音。


组词:彼此 知己知彼
造句:我们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组词:祝贺 贺词
造句:我们衷心祝贺菲菲在比赛上拿了第一名。
轿
jiào
组词:轿车 花轿
造句:一辆小轿车快速行驶过长江大桥。

luò
组词:骆驼 野骆驼
造句:骆驼商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tuó
组词:驼铃 驼背
造句:在沙漠里行走的骆驼,背上常驮着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