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突破1 细胞生物学
【真题研习】
(2023·江苏卷,T20)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元中α-Synuclein蛋白聚积是主要致病因素。研究发现患者普遍存在溶酶体膜蛋白TMEM175变异,如图所示。为探究TMEM175蛋白在该病发生中的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帕金森综合征患者TMEM175蛋白的第41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突变为丙氨酸[1],说明TMEM175基因发生 而突变,神经元中[2]发生的这种突变 (填“能”“不能”或“不一定能”)遗传。
信息 类型 信息提取 能力 信息分析与逻辑推理能力
题干 信息 [1][2] [1]说明氨基酸 未变, 改变,对应mRNA上 改变,因此说明TMEM175基因发生 而突变; [2]一般来说,基因突变只能通过 遗传给后代,神经元属于 ,其中发生的这种突变 遗传
(2)突变的TMEM175基因在细胞核中以 为原料[1],由RNA聚合酶催化形成 键,不断延伸合成mRNA[2]。
信息 类型 信息提取 能力 信息分析与逻辑推理能力
题干 信息 [1][2] [1]基因在细胞核中可以进行 与 ; [2]合成mRNA,说明该过程是
(3)mRNA转移到细胞质中,与 结合[1],合成一段肽链后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再由囊泡包裹沿着细胞质中的 由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2]。突变的TMEM175基因合成的肽链由于氨基酸之间作用的变化,其 改变[3],从而影响TMEM175蛋白的功能。
信息 类型 信息提取 能力 信息分析与逻辑推理能力
题干 信息 [1][2][3] [1]mRNA在细胞质中与 结合,合成一段肽链,该过程属于 ; [2]囊泡在细胞质中的移动需依靠细胞质中的 来完成; [3]蛋白质的功能由自身的 与 决定,而氨基酸之间作用的变化可以使肽链的 发生改变,从而影响TMEM175蛋白的功能,使机体表现出患病症状
(4)基因敲除等实验发现TMEM175蛋白参与溶酶体内酸碱稳态调节。如图1所示,溶酶体膜的 对H+具有屏障作用[1],膜上的H+转运蛋白将H+以 的方式运入溶酶体,使溶酶体内pH小于细胞质基质[2]。TMEM175蛋白可将H+运出,维持溶酶体内pH约为4.6。据图2分析,TMEM175蛋白变异将影响溶酶体的功能[3],原因是 。
信息 类型 图像分析能力
图示 信息 图1中正常的TMEM175蛋白可以发挥 的功能,而图2变异的TMEM175蛋白 ;图1中溶酶体pH大于图2
信息 类型 信息分析能力 信息分析与逻辑推理能力
题干 信息 (可 联系 教材) [1][2][3] [1]溶酶体膜 (填“属于”或“不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一部分,它们都是由 等组成的。由于 的内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水溶性分子或离子不能自由通过,因此对H+具有屏障作用;
续表
信息 类型 信息分析能力 信息分析与逻辑推理能力
题干 信息 (可 联系 教材) [1][2][3] [2]转运蛋白包括 与 。需要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有 和 。溶酶体内pH小于细胞质基质,所以H+从细胞质基质运到溶酶体是 梯度的,因此膜上的H+转运蛋白将H+以 的方式运入溶酶体; [3]溶酶体内含有 ,需要适宜的 。而由图2可知,变异TMEM175蛋白不能将溶酶体内的H+运出,导致溶酶体的pH ,进而使内部的 ,从而影响溶酶体的 功能
(5)综上推测,TMEM175蛋白变异是引起α-Synuclein蛋白聚积致病[1]的原因,理由是 。
长句表达能力
现象 [1]
关联 (1)溶酶体可分解 ; (2)TMEM175蛋白变异会导致
原理 TMEM175蛋白可
【实战演练】
(2024·湖北武汉二模)2024年2月,武汉经历了罕见冻雨灾害。研究发现,植物受冰冻低温胁迫后会出现细胞质泄漏、ROS(活性氧,能对细胞产生氧化毒害)积累、细胞渗透失水等现象。细胞质泄露是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形成的冰晶使细胞膜破损所致,且特定条件下,破损的细胞膜又会发生再封闭。过程如图所示。
注:SYT1的功能是与Ca2+结合,促进囊泡与细胞膜融合;C2A和C2B表示SYT1上Ca2+结合结构域。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农作物遭受冰冻伤害时,可施用 以防止发生细胞质泄露。
(2)与野生型植物相比,敲除了SYT1相关基因突变体的抗冻性会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原因是 。
(3)为进一步研究冰冻低温胁迫条件下外源ABA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科研人员以同一植物的两个品种W3和Cph12为实验材料,在不同外源ABA浓度下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常温对照组 冰冻低温胁迫组
ABA浓度/ (mg·L-1) 0 0 50.00 100.00
W3 SOD活性/ (U·g-1) 110.23 248.51 281.32 352.28
脯氨酸含量/ (μg·g-1) 111.37 111.40 154.89 224.64
Cph12 SOD活性/ (U·g-1) 111.21 130.40 146.13 154.23
脯氨酸含量/ (μg·g-1) 23.34 24.69 31.24 36.82
注:SOD是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及时清除细胞内的ROS;脯氨酸是渗透调节物质,能有效防止植物细胞渗透失水。
据表分析,上述两个品种中 更耐低温。外源ABA对品种W3抗冻性的增强效果 (填“优于”“等于”或“差于”)对品种Cph12,判断依据是 。
(4)在已测得SOD活性的基础上,若需进一步探明不同处理条件下,植物细胞中SOD基因表达量的差异,除直接测定SOD含量外,还可提取并比较细胞中的 (物质)的含量。
参考答案
真题研习·一步一解
(1)碱基替换 不能
【能力训练】数目 种类 密码子 碱基替换 生殖细胞 体细胞 不能
(2)核糖核苷酸 磷酸二酯
【能力训练】DNA复制 转录 转录
(3)游离的核糖体 细胞骨架 空间结构
【能力训练】游离的核糖体 翻译 细胞骨架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
(4)磷脂双分子层 主动运输 TMEM175蛋白结构变化使其不能把溶酶体中多余的H+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中,使溶酶体中的pH下降,而pH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溶酶体的消化功能
【能力训练】转运H+ 不能 属于 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 载体蛋白 通道蛋白 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逆浓度 主动运输 水解酶 pH 小于4.6 水解酶活性降低 消化
(5)TMEM175蛋白结构的改变使其无法行使正常的功能,即溶酶体中的H+无法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使溶酶体中的pH下降,进而影响溶酶体中相关酶的活性,导致细胞中α-Synuclein蛋白无法被分解,进而聚积致病
【能力训练】细胞内异常蛋白 溶酶体消化功能异常 转运溶酶体中的H+,维持溶酶体pH稳定
实战演练·强化提升
(1)钙盐 (2)降低 敲除SYT1相关基因的突变体无法正常合成SYT1,不能与Ca2+结合促进囊泡与受损的细胞膜融合,无法完成细胞膜再封闭,更容易发生细胞质泄露,抗冻性降低
(3)W3 优于 随着外源ABA浓度升高,品种W3的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品种Cph12,更能抵御冰冻低温胁迫 (4)SOD(基因)的mRNA
解析 (1)由题图可知,Ca2+进入细胞质基质后,能够使细胞膜关闭,防止细胞质泄露,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冰冻低温的侵害,故农作物遭受冰冻伤害时,可施用钙盐以防止发生细胞质泄露。(2)略。(3)据表分析,两个品种中W3的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更高,所以更耐低温。随着外源ABA浓度升高,品种W3的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品种Cph12,更能抵御冰冻低温胁迫,故外源ABA对品种W3抗冻性的增强效果优于对品种Cph12。(4)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所以要明确植物细胞中SOD基因表达量的差异,除直接测定SOD含量外,还可提取并比较细胞中SOD(基因)的mRNA含量。